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宁耀莉 《兰台世界》2007,(9X):63-64
本文结合现代图书馆管理实际,指出老子的“无为”哲学思想对指导现代图书馆管理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道”字是《老子》中最重要的一个字,在书中出現的次数多达七十三次。在每个章节中的意义不尽相同,在不同的层面上表达了《老子》一书的哲学思想。本文试图通过“道”字在《老子》一书中不同的意义在各个章节中出現的情况,对形上形下两个层面的“道”作一个初步的简单的比较,借此得出一个关于《老子》哲学思想的简单结论。  相似文献   

3.
《老子评传》由白奚先生执笔,陈鼓应先生审定。从全书的整个学术理路上看,同陈先生已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老子注译及评介》所阐述的学术观点是一致的,但《老子注译及评介》是以注释老子原文的方式写成的,而论文则是就某个问题发表作者的学术观点,所以读者很难从整体上系统地把握作者对老子其人其书及其哲学思想的学术主张。而此书之写作正好满足了读者的这一需要。比如过去作者对老子之哲学思想论述颇多,对老子学说形成的历史根源却较少论及,而《老于评传》作为对老学系统阐释的表现之一,就是用了比较大的篇幅讨论了老于学说的思想…  相似文献   

4.
老子的道家教育思想中蕴含着非常丰富的德育精神。全文首先介绍了老子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然后从三个方面阐述了老子教育思想中的德育精神,即其"道法自然"和谐思想、"圣人"哲学思想和"生命"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遵循老子哲学中的辩证思想为原则,以其哲学思想与传统体育养生之间的内在必然性为线,着重阐述了老子的积极生命观以及"尚静""贵柔"的思想对传统养生的作用及影响,力图开辟出一条运用老子哲学思想来引导传统体育养生的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6.
报纸是传播工具(媒介)。由于它的发行量大,每天与读者见面,它的影响也大。正确的宣传,可以引导群众沿着党指示的方向前进,错误的宣传也会把群众引入歧途,造成混乱。因此,报纸工作者要时刻注意宣传的准确性。有的传播媒介在这方面重视不够,时有不准确的宣传出现。比如:有的报纸在宣传转变政府职能时,说某市“‘无为而治’经济发展迅速”。“无为而治”是老子哲学思想的核心,对老子和老子的思想,历来有不同的评价。历代沿用“无为而治”这个概念,也有不同的内涵。然而到了现在,引用“无为而治”这个  相似文献   

7.
春秋时期的思想家。道教创始人老子在他的《道德经》中提出的。无为而治。是针对当时群雄争霸、各国统治违反人性、强力作为、实施暴政导致民不聊生而提出的治国方略——“我无为而民自化”、“为无为,则无不治。”就是说理想的统治为政,要去除酷烈的政举,顺应自然,合乎民意,让人民得到休养生息。今天有人将老子的思想化与当代管理特点相结合,把它运用于企业、事业单位和机关的管理当中,[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苏鹏  韩文娟 《兰台世界》2007,(5S):69-70
道家作为一个学派,通常老庄并称,正如儒家之有孔孟。但庄子对老子不仅有承传而且有明显的变异。故司马迁谓庄子“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而《庄子·天下》则言与老聃不同道。因为,老子法“自然”而倡“无为”,却又把“无为”解释作“无为而无不为”,且多言权谋、政治,这后来被黄老学派吸收发展成“君人南面之术”,庄子则承袭老子的自然主义,而把老子的“无为而无不为”修正为纯粹的“无为”,并设计出“自然无为”的理想人格。固应上溯老子,却应以庄子为主。[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张宏燕 《大观周刊》2011,(39):265-265
作为儒、道两家的创始人,孔子、老子之间两种互见异同且大异小同的思想——孔子思想以“仁”为核心,老子思想以“道”为核心,对中国文化特别是道德伦理文化产生了不同的深远影响。本文从伦理学角度将“人格”理解为“道德品质”,以此作为逻辑前提来探究和把握孔、老关于理想人格的思想,并把这方面的思想理解为其教化思想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10.
谁是剽窃者?     
近来研读老子,沉迷于卷帙之中。在读到《无为自化——重读老子》(杨鸿儒著,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8月第1版,以下简称“杨著”)一书时,我总有点似曾相识的感觉,后来竟然发现该书与陈鼓应先生的《老子注释及评介》(中华书局出版,1984年5月第1版,以下简称“陈著”)一书有许多的“不谋而合”。  相似文献   

11.
老子真的和我们同在吗?老子真的和我们现代生活有关吗?老子在哪儿呢?这个问题我曾经做过一个小测试。一次我到苏州玄妙观去,看到三个天真活泼的孩子,非常可爱.都是小学生。我就问他们:“你们知道老子吗?”一个男孩说:“知道,老子就是我爸!”另一个男孩说:“老子不就是玄妙观当中那个道士的雕像吗?”  相似文献   

12.
万鸿湄 《大观周刊》2012,(51):97-98
建立在老子“道”哲学思想基础上的“无为而治”是老予思想中最核心的内容。无为而治思想其积极性可以广泛应用于公共管理之中,通过“清静无为,顺道化民”思想达到“无为而无不为”的管理目标。另外,只要在“无为而治”的管理思想中注入时代元素进行现代转换,可以为公共管理所借鉴和参考,在公共管理新视野下必将启迪管理思想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为公共管理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刘艳 《兰台世界》2007,(2S):60-61
一、老庄“无为而治”思想的产生及含义“道法自然”,无为而治思想的创始是老子。老子认为天道的特点是无私,无言,不争,无制服之心,广大无边。[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老子哲学思想对现代图书馆管理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结合现代图书馆管理实际,指出老子的"无为"哲学思想对指导现代图书馆管理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姚金铭 《新闻世界》2007,(11):20-20
老子说:“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又说:“守柔曰强。”这些教诲也是老子让人们成功的法宝。[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不争而善胜     
老子讲究“不争”,但他不是让你在竞争中失败,而是让你了解、运用、掌握这道道,从而正如他说的“不争而善胜”!老子说:“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坦然而善谋。”  相似文献   

17.
“要素说”是图书馆哲学思想的产物。文中以刘国钧先生为代表。阐述了“要素说”的中外哲学思想来源,以理清目前对“要素说”的“主体”与“实体”认识的误解。  相似文献   

18.
袁智亮 《兰台世界》2012,(25):86-87
老子,又称老聃、李耳,字伯阳,春秋战国时期楚国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著有五千言《道德经》(又称《老子》),主张"无为而治"、"小国寡民",其不但具有深厚的哲学造诣,而且具有独到的养生观念。一、老子的养生观渊源老子的哲学思想和养生观念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来源于个人实践生活的感悟体验。老子出生于没落贵族奴隶主家庭,李门祖上曾因直谏犯上而遭到迫害株连,家道中落而  相似文献   

19.
《郭店楚墓竹简〈老子〉校读》(以下简称《校读》)一书的作者侯才教授,是我国哲学弹论界一位知名的年轻学者。他对《老子》的研究,始于1998年下半年。当时他正作为高级访问学者在联邦德国进行学术访问。由于访问期间学术交流的需要,又适逢国内湖北荆门郭店楚基竹简《老子》考古成果发表,遂为作者系统研究《老子》,满足自己对祖国传统哲学思想进行深入研究的夙愿提供了契机。作音对竹简《老子》进行了重新校读和研究,并将其译成了德文。这一研究成果引起了德国学界《老子》爱好者的重视和好评。在此基础上,作者进一步加工整理,形成…  相似文献   

20.
严遵《老子指归》不是伪书.今道藏本《老子指归》不仅有《指归》,也附有《老子》经文和注文.该注文通篇押韵,参其用韵特征和用字特征,可知作于西汉蜀楚之地,亦为严遵亲撰,也就是过去认为已经亡于六朝隋唐的“严遵《老子注》”.严遵《老子注》以析句和陈述义理为主,是“章句”体式中“句”的部分;而“指归”即“章指”,是“章句”体式中“章”的部分.故而《老子指归》当定名为严氏《老子章句》.由于东汉以后“注”体大行其道,导致两汉各种“章句”著作被肢解和删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