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彭博  童兆莉 《情报科学》2023,(3):100-108
【目的/意义】面对网络中大量由非结构化数据构成的文化遗产信息资源,如何从中抽取知识构建知识图谱并进行应用研究,是新媒体时代进行文化遗产知识深度利用的基础。【方法/过程】文章首先根据信息资源的内容与结构特征按照主题与类型进行分类,随后采用有针对性的关键词抽取方法获取概括信息资源主题的关键词,通过SPARQL检索在外部知识库中进行文化遗产信息资源的命名实体识别,最后利用词汇相似度算法依托本体进行知识融合,构建文化遗产信息资源知识图谱。【结果/结论】在实验中进行了网络文化遗产信息资源的知识抽取与知识图谱构建,利用深度学习进行文化遗产知识推理,开展了知识图谱的应用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文章方法能够充分利用网络中的文化遗产信息资源进行知识图谱构建,满足多种应用场景下分析需求。【创新/局限】由于文化遗产领域内容庞大,有关研究数据有待进一步扩充以更好的研究文章方法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2.
王颖  于改红  谢靖 《情报科学》2021,39(8):67-77
【目的/意义】通过对学术资源进行深度挖掘与语义化组织,实现学术资源及其内部知识之间的关联发现。 【方法/过程】本文提出基于全文知识网络的学术资源关联发现方法,设计了全文知识网络的模型和构建流程,以 Pubmed Central数据库中拟南芥(Arabidopsis)相关的520篇期刊论文全文数据为实验对象,通过全文解析和挖掘将 其分解为细粒度的知识,形成全文知识网络。然后利用SPARQL查询和RelFinder可视化工具从数字资源层、知识 单元层和知识对象层三个层次开展关联发现实验。【结果/结论】本文构建全文知识网络对学术资源进行细粒度组 织和挖掘,有助于发现不同学术资源及其内部知识之间的潜在关联,对学术资源的深度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创 新/局限】本文创新之处在于通过构建全文知识网络对学术资源进行细粒度揭示和组织并进一步发现潜在关联,局 限在于尚未开展大规模应用实践。  相似文献   

3.
【目的/意义】文物图像资源日益成为数字人文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为了克服存在于图像资源内容与 形式上的“语义鸿沟”对其开发利用产生的消极影响,有必要面向文物图像资源底层视觉特征与高层语义特征的精 细化映射与细粒度知识表示进行相关研究。【方法/过程】本文在分析文物图像资源知识表示需求与表示策略的基 础上,提出了基于知识元构造的文物图像资源细粒度知识表示模型。在模型设计的基础上,以著名绘画文物《历代 帝王图卷》为例,阐述了面向文物图像资源细粒度表示需求进行知识元提取、构造与数据发布的具体流程。【结果/ 结论】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基于知识元的文物图像资源细粒度知识表示方法能够在图像底层视觉特征与高 层语义特征之间建立有效的语义映射关系,并通过与外部知识库的数据关联实现与开放关联数据网络的深度融 合。【创新/局限】本文从知识元角度出发,提出了文物图像资源的细粒度知识表示方法,在未来的研究中还需对文 物图像知识元的自动提取以及基于知识元的图像资源知识发现方法进行更深入地探索。  相似文献   

4.
【目的/意义】馆藏文物资源知识分散、异构、关联程度较低,本文提出一种馆藏文物资源知识关联的有效方 法,便于关联化的知识服务的开展和馆藏文物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方法/过程】本文在分析馆藏文物信息资源关 联和智能问答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基于关联数据的馆藏文物信息资源知识关联方法,构建了一个基于关联数据的 知识关联模型。通过借助关联数据相关技术、利用SPARQL以及HTML对馆藏文物资源知识进行访问和查询。【结 果/结论】将馆藏绘画类文物知识发布为关联数据形式后,馆藏文物资源知识得到充分的聚合,深度展现文物信息 资源之间的关系,提高了不同需求的用户浏览不同粒度的文物知识、知识实体关系的效率。【创新/局限】从关联数 据角度出发,提出基于多粒度语义查询的智能问答服务框架。下一步研究需要扩展馆藏文物资源的数据采集规 模,对馆藏文物资源的深层次关联发现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5.
【目的/意义】基于文献数据的领域知识图谱构建有助于探测某学科领域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其发展方向,是 进行技术创新的基础情报工作,对于研究人员、企业都具有一定的意义。【方法/过程】提出基于交互式可视化技术 的知识图谱构建方法,首先基于经典LDA模型进行主题识别,然后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构建领域主题网络识别 关键主题词;最后,基于JS(D3 工具)绘制可交互的关键主题词关联与检索知识图谱,发现关键主题词的隐含联系, 辅助进行领域知识挖掘与分析。【结果/结论】通过对我国医疗健康信息领域进行实证研究,验证了本文提出方法的 准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意义】构建多源知识融合的企业知识服务模型,实现企业知识增值,完善企业知识服务体系,提高企业知识服务水平。【方法/过程】基于概念层和本体层的知识融合技术,构建多源知识融合的企业知识服务模型,包括知识资源层、知识处理层、知识融合层、知识发现层以及知识应用层,并将模型应用到铁路企业,实现铁路企业知识服务的自动问答、故障诊断、知识推荐以及研发地图等功能。【结果/结论】基于多源知识融合的企业知识服务基于用户需求将知识有效关联,使企业知识服务更加智能化和个性化,为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局限】目前知识服务模型中的功能模型还不够完善,需继续充实功能模块。  相似文献   

7.
李刚  朱学芳 《情报科学》2021,39(12):155-164
【 目的/意义】探讨面向图博档数字化服务融合的知识图谱构建与实现。【方法/过程】梳理图博档领域知识图 谱研究和应用现状,研究图博档知识图谱的构建方法,首先构建图博档知识图谱的结构模型,其次设计知识图谱的 构建流程,包括需求分析、数据获取、知识抽取、知识融合、存储设计和图谱绘制,最后以辛亥革命主题为例设计知 识图谱的存储模式,应用Neo4j图数据库存储并实现图博档主题知识图谱。【结果/结论】图博档知识图谱能跨越其 中单一领域的知识壁垒而融合图博档资源,并能可视化展示图博档数字资源之间的语义关联,方便用户知识获取 与知识发现。【创新/局限】本文研究丰富了知识图谱的应用场景,可为图博档数字化服务融合研究提供一种新的知 识可视化呈现及服务方式。  相似文献   

8.
韩娜  马海群  刘兴丽 《情报科学》2021,39(11):180-186
【目的/意义】从大数据驱动角度出发,探索采用人工智能方法实现对政策文本协同性定量分析的可能性。 【方法/过程】以政策全文本数据为研究对象,使用知识图谱技术实现不同主题的本体构建,并应用数据挖掘中关联 规则构建推理模型,对图谱表示的政策文本进行协同性语义挖掘和推理。【结果/结论】围绕“开放数据”和“数据安 全”主题构建知识图谱,实现对政策文本的本体表示,在此基础上使用关联规则完成单文本和多文本在两个主题间 的协同性分析。【创新/局限】本文将知识图谱应用于政策文本分析领域,并完成协同性分析,为政策的全样本分析 提供可能性,后续需扩大样本规模,提升推理效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意义】我国自1979年开始以五年为一周期对全国学生进行体质健康检测,积累了丰富的数据。但长 期以来对这些数据资源的分析和利用严重不足,难以满足个性化健康服务的需求。如何利用体测大数据进行知识 组织与挖掘,实现个性化健康促进服务已经成为信息资源管理领域的重要问题。【方法/过程】提出了外部知识库增 强的多模异构体测案例知识组织方法,建立了基于灰色案例推理的健康知识推理架构和案例自适应知识更新机 制,以及“监(健康监测)—评(体质评估)—防(预防为主)—知(知识推荐)—保(健康保障)”的一体化闭环学生体质 健康促进知识服务方法。【结果/结论】该方法为学生健康体测大数据管理和主动健康服务提供了重要的知识工具 支撑。【创新/局限】创建了外部知识库增强的多模异构体测案例知识组织方法,提出了人机协同和群体智能的案例 学习机制;体测健康大数据知识服务的信息安全和用户隐私保护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和构建。  相似文献   

10.
【目的/意义】利用网络分析方法对融入引文内容的引文网络中的知识流动规律与模式展开系统研究,以期 为引文网络中的知识扩散、转化与创新提供理论与实证依据。【方法/过程】选取描述性统计量和网络分析指标,对 知识节点的知识流动能力及角色、知识群落的知识流动类型及结构、整体网络的知识流动分布特征及结构特征进 行深度刻画和剖析。【结果/结论】依据CNKI数据库主题期刊论文为测度数据,分别构建“智库”“数字人文”“数据治 理”三个主题的引文网络,并依据文中方法比较分析其间知识流动特征的异同。文中方法能够深入挖掘学术文献 间的知识关联,弥补过去引文网络知识流动研究中因忽略深层次引用信息而产生的缺陷。【创新/局限】本文采用多 种指标与方法对引文内容视角下引文网络知识流动规律与模式展开系统研究,但是未从整体引文网络中抽取反映 某一或某些知识属性的个体引文网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黄茜茜  杨建林 《情报科学》2022,39(2):133-140
【目的/意义】构建基于司法判决书的案件知识图谱是对司法数字资源的有效利用,有助于提升司法智能化 水平,积极响应国家“智慧法院”建设发展战略。【方法/过程】以“网络诈骗”领域为例,用“自顶向下”的方式构建知 识图谱。首先,结合文书内容与专家意见构建案件领域本体;接着,通过知识抽取、知识表示、知识融合等环节获取 实体、属性及关系;再利用Neo4j生成案件知识图谱。最后,提出了基于知识图谱的智慧司法知识服务框架。【结果/ 结论】基于 2015年-2020年的“网络诈骗”领域司法判决书,构建了含有约 3万个实体和 18万条关系的案件知识图 谱,并详细阐述了具备基础资源层、知识图谱层、服务应用层的智慧司法知识服务框架设计。【创新/局限】实现了案 件知识图谱的实体类型扩充,以丰富图谱应用场景,并将知识图谱技术与智慧司法知识服务框架进行融合;局限在 于仅使用网络诈骗领域判决书数据进行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意义】面对网络时代数据的海量性和无序性,为用户推荐个性化资源有利于增强用户间合作、提高 知识的共享速度,对新知识的发现具有深远意义。【方法/过程】基于具有相同兴趣用户的聚合优于单纯的信息聚 合,构建基于社会化标注系统的个性化推荐模型。通过引入社会网络中用户使用标签的频次来选择与用户关联显 著的标签,并通过加权派系发现和聚合“小众”凝聚组群和相似标签集,进而为用户推荐优质资源,使其真正契合用 户的个性化需求偏好。【结果/结论】结果表明模型能够有效实现信息的个性化推荐,消除单独聚类带来的粗糙数据 集,并通过抓取豆瓣上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3.
【目的/意义】通过构建上海市名人故居知识图谱,可以强化沪上名人故居非结构化数据的知识组织问题,为后续历史名人故居学术资源相关研究提供思路和借鉴方法,也为游客选择名人故居游提供便利。【方法/过程】本文基于沪上名人故居用户需求及旅游领域相关行业标准,首先采用自顶向下的方式设计沪上名人故居知识图谱框架,之后以此框架为基础通过序列标注、机器学习等方法填充图谱的实体、关系及属性为沪上名人故居的知识图谱构建提供数据支撑,最后运用Neo4j图数据库对沪上名人故居知识图谱进行可视化存储。【结果/结论】沪上名人故居知识图谱构建实现了资源的可视化存储及语义检索,能够提供数据浏览与知识展示,数据查询与知识检索、知识关联与信息推荐等功能,为后续智能问答、智能信息推荐的应用研究奠定基础。【创新/局限】本研究结合用户需求及上海市名人故居数据结构特点,建构了沪上名人故居知识图谱框架,为后续名人故居知识组织相关研究提供了思路。本文数据的选取仅限于上海市内的知名名人故居,有关研究数据有待进一步扩充以更好地研究文章方法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意义】利用数字化手段将文物信息资源数字化对于实现资源整合,发挥博物馆知识共享作用具有重 要意义。【方法/过程】本文构建了针对博物馆文物信息资源的元数据模型,分析当前元数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 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结果/结论】在元数据建设过程中要加强元数据责任者研究、明确当前文物信息资源在元数 据体系和规范方面的实际需要、深化多媒体信息资源元数据集成服务研究。  相似文献   

15.
商宪丽 《情报科学》2018,36(8):53-59
【目的/意义】首先构建主题之间的引用网络,在此基础上分析主题影响力,并观察科学知识在不同主题之 间的知识传播过程。通过这些分析研究交叉学科中跨学科知识传播的过程和规律。【方法/过程】借助社会网络分 析方法,在交叉学科内部和相关基础学科两个层次上构建交叉学科主题引用网络,并构建主题层次知识传播图 谱。【结果/结论】研究发现,在数字图书馆学科内部知识传播过程中,通过研究问题的关注和交流是主要的传播 形式,而且基础学科对于交叉学科的跨学科知识输出中研究方法的知识输出亦是重要的知识输出内容。同时,通 过构建主题层次知识传播图谱能够帮助用户可视化分析主题之间的知识流动。 关键词:主题引用网络;交叉学  相似文献   

16.
康美娟 《情报科学》2023,(11):162-169
【目的/意义】构建集成创新驱动的企业知识库服务机理模型,完善企业知识库服务模式和方法,提升企业的集成创新优势。【方法/过程】基于市场需求,集成企业外部和内部知识,构建集成创新驱动的企业知识库服务机理模型,以实现员工知识能力和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结果/结论】知识库服务机理模型推动企业知识库服务理论的深入发展,使企业知识服务更加智能化、个性化,为面向集成创新驱动的企业知识库服务提供了理论支撑。【创新/局限】仅从理论上探讨企业知识库机理模型的构建,未实现企业知识库的具体功能。  相似文献   

17.
王志宇  刘雨薇 《现代情报》2024,(3):47-58+119
[目的/意义]利用政务微博信息构建自然灾害知识图谱,旨在为相关部门加强自然灾害事件的管理提供知识层面的参考价值。[方法/过程]以森林火灾事件为例,选取政务微博信息资源,首先使用LDA主题模型划分微博资源主题;其次构建自然灾害知识图谱的模式层和数据层,包括本体构建、实体抽取、关系抽取和数据融合等环节;最后使用Neo4j图数据库实现自然灾害知识图谱的存储与检索,实现自然灾害信息的组织与可视化。[结果/结论]构建了基于主题划分的自然灾害知识图谱,实现了自然灾害信息的主题知识关联与规范化处理,对提升政府部门防范与管理自然灾害的科学决策水平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毛秀梅  李冶 《情报科学》2019,37(8):65-67
【目的/意义】各类网络社区的应用促进了人们的网络信息交流。学术博客作为一种知识交流平台,一定程 度上丰富了学者们的学术信息交流渠道。【方法/过程】文章在分析学术博客的定义和目前国内外对学术博客研究 和利用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学术博客的知识交流模式,构建了一种基于知识发现的学术博客知识服务模型。【结 果/结论】研究构建的学术博客知识服务模式可以扩充学术博客的知识服务功能,帮助学者们更好地利用学术博 客,促进学术博客的学术交流与利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意义】基于知识元挖掘科技文献中的科学知识,建立科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构建细粒度知识图谱,旨在打通知识之间的壁垒,满足用户细粒度的知识需求。【方法/过程】首先,本文构建基于图的知识元表示框架,并以知识元为核心构建细粒度知识组织模型;其次,设计面向科技文献知识元的知识图谱,并探究知识图谱构建流程,以实现知识图谱的自动化构建;最后以科技文献中的摘要和引言为实验数据,进行实证研究,构建面向科技文献知识元的知识图谱。【结果/结论】本文所构建的知识图谱不仅能直观地展现学术论文所需要探究的问题、所提出的方法和模型等,还能够揭示科学知识之间的内在关联。【创新/局限】本文探究了细粒度知识组织模型,构建了面向科技文献知识元的知识图谱。在未来的研究中,将不断完善知识图谱构建流程,并探索知识图谱的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意义】基于情境感知的个性化推荐技术引起了广泛关注,成为新的研究热点,本文针对高校移动图 书馆提出一种基于情境感知的知识资源推荐模型。【方法/过程】融入情境因素,通过基于改进受限玻尔兹曼机的协 同过滤算法来实现读者所处移动情境下的知识资源推荐。并通过真实数据集进行实验验证。【结果/结论】提出的 基于情境感知的知识资源推荐模型和算法,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和效率,能够有效解决移动环境下高校读者个性化 知识资源推荐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