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意义】构建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SR)框架的我国网络信息生态环境评价模型,为推进我国网 络信息生态环境建设提供参考。【方法/过程】引入PSR模型框架探讨网络信息生态环境评价框架思路,构建我国网 络信息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网络信息生态环境进行综合评价,运用障碍度模型诊断我国网络信息生态 环境的障碍因子,验证评价模型的有效性。【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2011-2016年我国网络信息生态环境的综合 得分从0.042上升到0.332,网络信息生态环境不断改善,但网络信息生态环境建设面临的压力仍有不断增大的趋 势,网络信息生态环境的响应系统具有一定滞后性。使用互联网办公的企业比例、每10万人口高等教育平均在校 生数量等是制约网络信息生态环境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意义】科学识别影响网络舆情热度评价的主要因素,并分析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对理解网络舆情发 展变化走势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从信息生态视角出发,通过文献查阅、发放问卷等方式归纳总结出影响网 络舆情热度变化的15个因素,并通过DEMATEL方法对这些因素进行影响关系分析。【结果/结论】结果表明: 政府 危机处理能力、政府应对满意度、领袖意见导向度、话题类型、水军参与度和参与回应数可以视为影响网络舆情热 度评价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3.
吕莉媛  陈秀华 《情报科学》2017,35(10):43-48
【目的/意义】探讨适应“互联网+”战略背景的图书馆信息生态环境构成因子及其关系旨在推动信息资源 的有序组织和增值,保障信息生态系统的良性运行,促进图书馆服务模式转型。【方法/过程】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 图书馆信息生态环境构成因子的评价模型,利用数学方法确定各项因素的权重值,为信息生态环境构成因子及其 相互作用的优化决策提供依据。【结果/结论】图书馆信息生态环境是信息主体、信息客体、信息介体、信息环体和信 息链体相互平衡、相互协调的结果,信息链体统筹、协调、引导并制约着各因子的相互联系和作用方式,以定量研究 结果为参考优化图书馆信息生态环境的构成是维护图书馆信息生态系统平衡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吕美娇  李青青 《情报科学》2022,40(6):141-148
【目的/意义】解析社会化问答社区用户知识交互过程,识别用户交互过程中的关键影响因素,为管理者优 化用户体验,提高社区知识服务水平提供参考。【方法/过程】本文基于社会化问答社区信息生态链模型,利用问卷 调查法和访谈法,从交互主体、交互内容、交互平台以及交互环境四个维度构建了用户知识交互行为影响因素体 系,并运用DEMATEL方法对关键影响因素进行识别。【结果/结论】根据各因素的关联作用分析,表明了体验感知、 社区氛围、自我效能、价值认知、知识质量是社会化问答社区用户知识交互行为的关键影响因素,并据此为社区发 展提出了相关建议。【创新/局限】本文利用 DEMATEL 方法系统全面地分析了社会化问答社区知识交互行为影响 因素间的相互作用,揭示了影响用户知识交互行为的关键影响因素,为社区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但研究数据存 在主观性,且缺乏实例验证。  相似文献   

5.
【目的/意义】构建信息生态环境能力体系,剖析信息生态环境因子之间关系及其协调变化所引起的环境和社会效应,为后续的信息生态环境研究开发新的研究思路,提供环境质量与管理的新框架,从而推动信息生态环境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方法/过程】从系统论的角度,基于自然生态环境与信息生态环境之间的共性,明确信息生态环境在社会环境中的定位与特征,从能力与系统论的视角凝练出信息生态环境的能力体系,并分析彼此之间的关联互动。【结果/结论】信息生态环境能力体系由承载力与影响力构成,二者之间相互关联,承载力为基础,影响力为外在表现,而信息人对承载力与影响力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信息生态环境的质量标准与监管、动态演进视角的环境动态评价、优化路径以及相关实证研究是信息生态研究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6.
【目的/意义】为了政务微信运营提供理论基础和参考建议,提高政务微信信息传播的速度和影响力,提高 政务微信信息服务效率和能力。【方法/过程】首先从信息生态视角分析了政务微信信息传播的过程和特征,其次运 用基于模糊集理论的DEMATEL方法,研究影响政务微信信息传播因素间的相互关系,识别出关键因素,最后提出 相应的对策和建议。【结果/结论】研究结果发现:信息传播主体的利他主义是影响政务微信信息传播的最关键因 素。网络关系强度、信息公共性、信息传播主体所处的网络核心位置、信息传播主体的利己动机、信息传播主体的 自我效能、信息技术水平都是影响政务微信信息传播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7.
姜兰  邢雪婷 《情报科学》2018,36(7):40-44
【目的/意义】通过对新时代网络舆论生态环境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梳理网络信息传导链,为该领域的 相关领域起到理论支撑作用,为提升我国网络舆论引导和治理工作找到出发点和着力点。【方法/过程】通过对现有 生态环境进行分析,阐述了新时代网络介质交互带模型,提出了网络信息传导链的运行机理,在对其特征进行深入 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网络舆论形成的主要路径,构建以同心圆为根本的新时代网络舆论生态圈,并最终提出了网 络舆论生态环境自我调节机制。【结果/结论】新时代网络舆论的生态环境要不断加强当事人的自我约束、促进网络 舆论场的自我规范和加强网络舆论环境自我改善。  相似文献   

8.
【目的/意义】面对智慧城市日益突出的公共信息服务质量问题,从信息生态角度对其进行探讨,以期识别智慧城市公共信息服务质量影响因素。【方法/过程】从信息生态视角构建了智慧城市公共信息服务质量的影响因素体系,利用DEMATEL法对智慧城市公共信息服务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关联分析。【结果/结论】根据各指标要素的分析结果,结合因果四象限图,识别出智慧城市公共信息服务质量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意义】研究泛在网络环境下政府信息服务的成熟程度,对政府信息服务评价提供方法,以期为优化 当前网络环境下的政府信息服务提供参考。【方法/过程】本文从信息资源、信息服务方式、信息服务安全、信息服务 创新等层面分析了泛在网络环境下政府信息服务的特点。借鉴 CMM(能力成熟度模型)构建了泛在网络环境下政 府信息服务成熟度模型。【结果/结论】从政府信息资源、硬件设施、服务能力、服务人员及用户满意度等五个方面对 该模型各个等级分别进行描述。能够有效的对泛在网络环境下的政府信息服务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0.
贾鸿雁  张虹 《情报科学》2017,35(8):89-93
【目的/意义】为深入了解影响旅游信息服务的关键因素,以提升旅游信息服务水平。【方法/过程】本文对全 国重点旅游城市南京市AAAAA景区夫子庙地区周末游客进行问卷调查,经由因子分析并结合相关研究成果,归纳 出影响周末休闲旅游信息服务的三个主因素、11个子因素,运用DEMATEL方法对其中的关键影响因素进行识 别。【结果/结论】服务属性是最关键的主因素,其中的方式多样性、内容可靠性等子因素中心度高,对旅游信息服务 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1.
宋振超 《情报科学》2017,35(6):25-28
【目的/意义】不断改善和提高信息提供商信息服务水平和能力,满足需求用户日益增长的信息资源诉求。 【方法/过程】基于网络信息用户主观以及客观的双重因素影响下,建立了评价网络信息提供商的评价指标,对其产 生的四种使用评价心理进行分析。【结果/结论】此评价模型为网络信息提供商提供了理论参考,为其又好又快地提 供各类高质量的信息服务提供了新的指导理论。  相似文献   

12.
张坤 《情报科学》2023,(3):33-44
【目的/意义】构建网络健康信息搜寻行为(OHISB)影响因素的整合理论模型,以丰富OHISB领域的理论框架,助力全面理解用户OHISB的影响机制,为网络健康信息服务优化和用户行为引导等提供有益启示。【方法/过程】借助程序化扎根理论方法对国内外70篇相关文献进行内容分析与范畴编码,从宏观层面提炼OHISB的影响因素,并构建OHISB影响因素整合理论模型,具体涵盖了6个主范畴,21个基本范畴和118个初始概念。【结果/结论】OHISB受信源、信宿、环境、情境和媒介要素的共同作用与影响,其中,信宿因素属于内驱变量,信源、环境、情境和媒介因素属于外驱变量。通过对5个要素进行整合分析,针对性地从信息发布方、信息搜寻者和政府组织及其他相关服务提供方层面提出若干策略建议。【创新/局限】构建了OHISB影响因素整合理论模型,为用户OHISB的形成或变化提供了系统解释框架,未来需对各影响路径进行实证分析以规避研究主观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意义】通过对大数据环境下高校大学生信息素养影响因素的研究,寻找一种科学量化方法,揭示影 响高校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决策因素,以利于采取有效措施提升大学生信息素养。【方法/过程】论文基于粗糙集理 论,构建了大数据环境下高校大学生信息素养影响因素模型,设计开发了基于网络的信息素养量化分析专家系 统。选取多个工科专业作为研究样本,进行数据采集。运用多层次粗糙集方法对模型进行分析,在研究结果基础 上,提出高校大学生信息素养提升的建议。【结果/结论】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课程体系设计是大数据环境下高校大 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影响因素,各高校应从多个层面入手提升大学生信息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意义】信息消费已日渐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比较研究我国不同区域农村信息消费的变化状 况和影响因素,对推动农村消费结构的优化升级以及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文章基于 2000-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测算农村信息消费省际差异的演变,运用Shapley值分解法考察各影响因素对信息消 费省际差距的贡献程度。【结果/结论】结果表明:农村居民信息消费地区间的差距明显,但落后地区对领先地区存 在“追赶效应”;推动差距扩大的影响因素依次为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信息设备拥有量、城镇化水平和人口抚养比, 居民受教育程度和地区固有因素成为促使地区间差距缩小的力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意义】构建信息生态制度环境影响因素结构模型,分析影响因素之间的作用机理,为厘清信息制度 环境运行障碍,明晰信息制度环境优化方向提供理论指导。【方法/过程】先从国内外相关文献中提取信息制度环境 影响因素,再通过专家调查方法筛选和补充影响因素,最后运用解释结构模型方法对影响因素之间的多级递阶关 系进行梳理,阐明影响因素之间的层级。【结果/结论】信息生态制度环境的第一层直接影响因素囊括了信息制度建 设、信息制度实施和信息人的重要方面,第二层影响因素有制度制定主体的综合素质、制度执行主体的综合素质、 组织机构的体制和文化,第三层影响因素为典型突发事件和潜规则,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制度所处的社会环境同为 第四层影响因素,最底层也是最根本的影响因素为统治阶级的意志。【创新/局限】确定了信息生态制度环境的影响 因素及其层次关系,但对影响因素作用机理的分析有待深化。  相似文献   

16.
安琪  毕新华 《情报科学》2021,39(8):164-172
【目的/意义】移动网络社群团购作为新兴的电子商务新业态,越来越多地受到资本和市场的关注。本研究 从信息生态视角出发,对移动网络社群用户团购信息采纳影响因素进行探究。【方法/过程】通过扎根理论的研究方 法,对用户进行半结构化访谈,并进行编码分析,得出43个初始概念,14个范畴和5个主范畴。【结果/结论】构建了 移动网络社群用户团购信息采纳的影响因素模型,解释了其影响方式,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和启示,并针对移动网 络社群用户团购信息采纳动因提供优化策略。【创新/局限】本文基于信息生态视角针对移动网络社群用户的团购 信息采纳动因展开研究,探索电商新业态下的用户对信息采纳的影响因素,对于移动网络社群、团购、信息采纳 等相关领域具有创新性。但未探究影响因素之间的条件组合效应对移动网络社群用户团购信息采纳动因的影响, 未来研究将着眼于影响因素间的组态效应对移动网络社群用户团购信息采纳意愿的影响机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意义】通过对网络社群用户信息共享行为影响因素研究,分析其中的影响机制,帮助网络社群管理 者更好地利用平台吸引用户并提供优质信息服务。【方法/过程】基于TAM模型和信息生态因子理论,构建网络社 群用户信息共享行为的影响因素理论模型,运用调查问卷和结构方程的实证研究方法对模型的适用性进行检验。 【结果/结论】数据分析结果显示,信息人的成员信任,信息易用性以及信息共享的云计算技术对网络社群用户的信 息共享意愿有积极作用;信息延时性和信息共享的技术风险对网络社群用户的信息共享意愿有消极作用;网络社 群用户信息共享意愿和信息环境的交互氛围对网络社群用户信息共享行为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8.
康英 《情报科学》2020,38(6):139-144
【目的/意义】为识别高校图书馆应用微信公众号阅读推广的关键影响因素,提升微信公众号阅读推广效 果。【方法/过程】首先采用定性分析方法元人种志对原始研究进行综合集成形成影响因素集,然后通过DEMATEL 方法分析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识别关键影响因素。最后,依据研究结论提出相关的优化对策和建议。【结果/结 论】研究发现:推广主体维度的形象与权威性、馆员素养与能力、推广支持、服务意识;用户维度的用户需求与期望、 关注用户数量、用户活跃度;微信媒介平台的即时交互、功能设计;推广设计维度的推广营销策略、媒介推广宣传、 先进技术应用为关键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9.
孙艺文  封伟毅 《情报科学》2019,37(10):95-101
【目的/意义】探究新技术信息生态环境下用户智能教育消费意愿的影响因素,对推广智能教育产品,促进 消费升级,促进科技型教育企业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从信息、信息人、信息技术和信息环境四个宏观 维度出发,剖析新技术信息生态环境下用户智能教育消费意愿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回收有效问卷307份,采用 SPSS和AMOSS进行数据分析。【结果/结论】基于四个宏观维度所提取的16个子变量,均对智能用户的消费意愿存 在正向的影响,且用户所具备的创新技术伦理认知水平对智能教育消费意愿存在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0.
郭佳  黄程松 《情报科学》2018,36(7):170-176
【目的/意义】以国外网络环境中信息过载相关研究为研究对象,为国内相关领域研究梳理研究脉络,为研 究者提供参考与借鉴。【方法/过程】采用文献调研方法,从理论基础、研究方法、研究情境、产生原因、症状或影响、 解决对策六个方面对网络环境中信息过载主题研究现状进行归纳与述评。【结果/结论】研究发现:网络环境中信息 过载研究涉及理论与模型呈现分散化、多样化特点;以调查研究、实验与访谈作为主要研究手段;对在线购物情境 与社交网络环境中的信息过载研究尤为集中;信息主体分别从主、客观信息过载影响因素入手,应对信息过载给信 息行为与心理带来的负面影响。此外揭示了网络信息过载研究的发展趋势,为国内信息过载理论与实践提供借 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