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韩双 《山东档案》2011,(2):23-25
谱牒学是一门有着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积淀的学问。民间蕴藏着大量的各种谱牒。谱牒是中国家族组织活动的完备的档案材料,是人类社会文化活动的原始记录。"谱"《广雅》曰:"牒"也。"牒"《玉篇》曰:"谱"也。由此可见"谱"与"牒"是同义词,或说家谱与家牒是名异而实同。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媒科技》2010,(3):11-11
无论是在3月23日召开的第18届中国国际广播电视信息网络展览会上,还是在3月4日召开的第25届汉诺威信息及通信技术博览会上,以"3D"之名搭起的展台前都成为现场人气最旺的展区之一。代表"下一代3D"的产品不胜枚举,从3D眼镜、3D显示器、3D投影仪到各种各样的3D相框、3D播放器等,组成了令人眼花缭乱的"3D家族"。  相似文献   

3.
高旭 《中国出版》2017,(13):71-71
一个人的成功,让人钦佩;一个家族的成功,更令人赞叹。古邑寿州(安徽省寿县)的"孙氏家族",即是如此。不仅有着状元帝师的个人辉煌,而且还有着"一门三进士,五子四登科"的家族兴盛。无论怎么看,孙氏家族都称得上是中国传统意义上最为成功的世家望族之一。  相似文献   

4.
在我们尚未从"双汇"火腿所用"瘦肉精"猪肉的噩梦中醒来的时候,天又黑了,2011年4月中旬,"问题食品"与"有毒食品"的家族中再添"新成员"——"染色馒头"。上海盛禄食品有限公司分公司被曝光在馒头中加入色素、防腐剂,回炉过期馒头,制成"染色馒头"后销售到多家超市。  相似文献   

5.
贺博 《新闻爱好者》2010,(10):134-135
一提到山寨文化这个话题,总能引起大家的热切关注,从2008年初的萌芽到2009年底发展成熟,从陌生词汇到人人皆知的网络用语,山寨文化在开启了网络草根文化先河的同时,也让互联网时代的我们彻彻底底地走向了大众娱乐文化时代。当2008年的"山寨春晚"在2009年正式更名为"民间春晚"、当网络红人"芙蓉姐姐"正式获得"年度影响人物"称号的时候,我们看到了"山寨"的影响范围从网络走到了现实社会,网络媒介也终于有了自己代表性的文化。本文对山寨文化的现状作一评述并对其流行的原因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6.
仅仅几年,"苹果"在中国便由小众之物演变为年轻人的爱宠,它是玩伴、话题、圈子、标签,是20多年前便于中国发轫的电子消费文化的极致体现。从70后到90后,以"苹果"为代表的电子消费品打造了一代代中国年轻人的青春岁月,他们通过"苹果"们来实现自我、表达自我,行走于不同于前辈的成长空间,但与此相伴,在电子消费成一沩年轻人成长轨迹的同时,他们的思想与情感似乎也在随之发生着改变  相似文献   

7.
肖明 《新闻前哨》2012,(3):103-104
学堂乐歌的诞生及发展,标志着中国新音乐文化的开始,从此,中国音乐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里程。然而这个"崭新的里程"却没有那么令人欢欣鼓舞,它是在中国处于内忧外患时"以西为师"求来的,因而学堂乐歌的兴起令人思索。西方音乐传人中国历史相当久远,从唐代"景教"的圣咏诵唱到明代钢琴出现宫廷,多年来中国对待西来音乐都是高高在上的姿态,历史上的中国大多以不卑不亢的态度接受异族的,纳为己用。然而到了清末,中国知识分子却积极主动地东渡日本,学习科学、文化、  相似文献   

8.
永靖傩文化     
郭友实 《档案》2013,(1):24-27
2007年9月,江西、贵州、四川、陕西、青海等省以及省内兰州、文县、临夏县的傩艺术表演团队来到永靖,参加"甘肃永靖·全国傩文化艺术展演"。来自北京、上海、广州、安徽以及兰州的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甘肃永靖·全国傩文化研讨会"。同月,永靖县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傩文化之乡"。到了2008年5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决定在永靖县建立"中国傩文化保护基地"。  相似文献   

9.
王娟 《报刊之友》2013,(8):15-17
目前,中国政府和企业大力加强文化对外传播的力度,致力于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然而,中国文化"走出去"所遇诸多具体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文化本身。中国同世界很多国家,特别是欧洲和北美洲的一些国家在文化的各个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文化的因素造成了文化消费者在审美习惯、消费偏好等方方面面的客观障碍,严重影响了外国文化消费者对于中国文化产品的接受兴趣和解读,进而影响了中国文化产品对这些国家的出口和传播。该论文试图从文化差异、语言障碍、文化输出与文化安全三个方面具体解析中国文化对外传播过程中所遇障碍的文化成因。  相似文献   

10.
揣美丽 《新闻世界》2011,(1):110-111
王韬,中国近代最早的报人。纵观研究王韬的文章,从深化中国传统文化角度的甚少,本文从王韬思想转变和实践两个方面入手,说明深受中西文化影响的他,走出了一条与传统仕途不一样的人生道路,但是,殊途同归,同归于"治国,平天下"的儒家思想,最后得出王韬丰富了"官"文化内涵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现象级韩剧     
韩剧进入中国已逾20年,期间冷冷热热,而以《继承者们》和《来自星星的你》为代表的新派"韩流"卷土重来,迷倒一片粉丝,让人不得不佩服韩剧持久而惊人的生命力。同处东亚,韩剧能成为"韩流"的主要载体,辐射全亚洲,除了"文化立国"等一系列较为开明的文化政策原因,也有内部原因,这其中多有言论指向"文化形态相似论"。韩国和中国,从相貌、  相似文献   

12.
《新闻天地》2010,(10):42-46
从“东北王”到阶下囚,再到“叛将之后”,中国现代史上煊赫一时的张氏家族如今散布世界各地,甚至互不相识。张氏家族后人依然执著地寻找着家族故地与历史真相。那段纷乱而激荡的历史,到底留给了他们什么?  相似文献   

13.
从最早出现的山寨手机到目前各种各样的山寨产品,从网络到现实社会,"山寨"已经成为当下热议的词汇。本文从大众传播学使用与满足理论的角度出发,研究了目前国内的"山寨"现象勃兴的原因,肯定了其以受众为中心的思想,并指出其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瓶颈。  相似文献   

14.
高欣雨 《东南传播》2010,(7):142-144
"文化移转"可以用来分析一种文化被调整后,融合于另一种文化并推广至世界的过程。本文将依据这个过程,分析在动画片《美国龙:杰克龙》中,中国文化是如何经迪士尼化,"熔合"产出一个中美混血小英雄的角色,并被推向世界。通过比较《美国龙:杰克龙》第二季与第一季的不同,本文尝试将这个过程进一步扩充到反馈和调整的部分,对已有"文化移转"的过程进行补充。  相似文献   

15.
一提到图书"走出去",很多人可能以为就是简单的销售,有何难?其实不然,我们所说的"走出去",是要将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国特色一并介绍到国外去,怎样使我们的图书在外国普通读者中产生广泛影响,是我们为之努力的目标。然而将中国的特色产业,文化成果推出去,就如同让他认方块字一样,谈何容易。在"走出去"政策的指引下,  相似文献   

16.
一提到图书"走出去",很多人可能以为就是简单的销售,有何难?其实不然,我们所说的"走出去",是要将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国特色一并介绍到国外去,怎样使我们的图书在外国普通读者中产生广泛影响,是我们为之努力的目标。然而将中国的特色产业,文化成果推出去,就如同让他认方块字一样,谈何容易。在"走出去"政策的指引下,  相似文献   

17.
谭熠 《新闻世界》2013,(12):136-138
2012年2月8日,中美双方就电影产业达成协议,美国大片每年的引进名额将增加14部,同时将分账比例从13%提升至25%。这些数字对好莱坞巨头们而言,如同吹响了开采金矿的号角。纵观此后上映的电影频频打出"中国元素"牌,并且吸金成功。从这些"中国元素"中我们应当看到其中的利好因素,但更应该对好莱坞大打中国元素牌有理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龚月超 《新闻世界》2011,(8):285-286
在社会上人尽皆知的"药家鑫案"的二审判决已定,此事也算是落下了帷幕。"药家鑫案"从被曝光到一审再到二审,一直都处在社会舆论的风口浪尖上。在强大的社会舆论背后,耻感文化在无形中起到了不容忽视的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9.
彭昆 《新闻窗》2012,(2):76-76
中国电视从20世纪50年代诞生到现在的发展史,也是中国电视节目内容观念不断转变的历史。虽然在中国,电视媒体一直扮演着政府"喉舌"的作用,作为意识形态的宣传工具的身份没有改变过,但是伴随着经济、政治体制的改革,中国电视节目内容定位也在不断变化,由1978年以前的意识形态"宣传品"为主导阶段,到80年代和90年代中期的"作品"为主导阶段,直到现在的"产品"为主导阶段。  相似文献   

20.
从"五四"始,中国历经三次科普热潮,但从"科学救国"到"科学普及"再到"科学传播",路途并不近便。板蓝根、绿豆、碘盐……一次次抢购风潮验证了今日中国人距离科学生活依然遥远。在由上而下的"科普"教育几成强弩之末时,一群以科学传播为生活和职业的年轻人,却在引导大家如何与科学碰撞出浪漫。于他们,科学是一种态度,更是科学公民融入骨子里的一种精神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