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4 毫秒
1.
大学毕业生能否实现充分就业,这与高校就业环境的建设是密不可分的。针对当前金融危机影响和欠发达地区就业的严峻形势,努力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软环境建设,是解决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所必须面对的现实课题。  相似文献   

2.
就业是民生之本,高校毕业生就业更是重中之重。当前正值高校毕业学生求职择业的关键时期,由于疫情的影响今年高校毕业生的求职情况更为引人关注。今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比去年增加了40万,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其中关注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向也成为学界研究热门话题之一,掌握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向区域、特点和变化趋势,探讨成因,可以更好地把握毕业生就业的总体情况,为国家平衡地区、行业的发展,实现人才的科学流动,也为高校进行就业指导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随着高校教育大众化阶段的到来,我国每年毕业生数量快速增加,而就业需求整体状况相对落后,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究其原因,主要是人才与就业市场供求失衡,就业教育滞后,毕业生就业观念有偏差等。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政府要出台引导政策,用人单位要转变用人观念,高校要加强指导,学生要提高自身素质。  相似文献   

4.
面对日趋复杂严峻的就业形势,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特别是帮助高校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实现就业,无论是对于毕业生的长远发展,还是实现我国人才强国战略及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社会工作是现代社会中一种科学的专业助人活动,其所具有的治疗性、预防性和发展性功能将有效帮扶高校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促进其顺利实现就业。  相似文献   

5.
当前,随着经济发展和高校扩招毕业生人数增加,社会对人才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就业竞争愈发激烈,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多重原因下造成了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出现。本文基于当前高校就业困难毕业生的类型,分析影响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因素,旨在提出高校帮扶就业困难学生对策,即建立就业信息数据库,实现精准帮扶;关注毕业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心理调适能力;加强思想引导,帮助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改进就业指导课程,提供全方面的就业指导与服务和调整人才培养计划,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6.
在高校毕业生人数连年创新高、大中城市就业岗位日趋饱和、农村和中西部基层紧缺人才以及全球性经济危机影响的大背景下,如何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是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本文就当前大学生基层就业的现状和大学生基层就业困难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困难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高校毕业生增速过快,而产业结构特点决定了对高校毕业生有限的吸纳能力,从而形成劳动力市场上供大于求的压力,同时学科专业的不合理设置以及劳动力市场的分割则造成了与供求失衡并存的结构性失衡.  相似文献   

8.
我国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与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运用调查法、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对我国6所高校824名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毕业生的整体就业率较为理想,但是在社会体育领域中就业的比例较低。毕业生就业较多的部门依次为学校、企业、公务员和街道。在经济发达地区,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市场已经形成,超过半数的毕业生在商业性体育服务场所及相关服务领域从业。在未来,这些地区对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需求将会出现持续的增长;在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在社会体育服务领域中从业的毕业生比例偏低,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市场还没有形成。  相似文献   

9.
刘升忠 《职大学报》2015,(1):99-103
基于市场均衡理论的角度考虑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的问题,有利于毕业生供需平衡,从而更好促进社会稳定、经济增长。为此,高校及相关部门,一方面应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平台建设,减少信息不对称;另一方面应优化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促进供求均衡;同时,深化就业市场建设,消除就业歧视。  相似文献   

10.
毕业生就业问题是当前高校教育发展的核心难点,在毕业生人数逐年上升的社会背景下,高校应以就业为导向进行教育改革,建设应用型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基于此,文章阐述了就业导向下的应用型高校内涵,并结合2010至2022年中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分析当前就业形势,从多个维度提出高校以就业为导向展开教育改革的有效策略,旨在缓解当前高校就业难题。  相似文献   

11.
高校扩招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伴随着1999年的高校扩招,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扩招对毕业生的直接影响是毕业生数量急剧增加,毕业生就业市场上供需总量的矛盾加剧;扩招也导致毕业生学历层次、专业结构失衡;同时,扩招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毕业生质量下降,从而影响了用人单位接受毕业生的积极性;而且扩招加剧了人民群众的教育消费投入,使毕业生及家长的预期回报心理加强,就业期望值偏高,与社会需求相对不足产生矛盾.  相似文献   

12.
为客观评价苏北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提升服务社会和地方经济的功能,高校可以通过调查毕业生就业状况,分析毕业生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现状与趋势的方法来研究改进人才培养方案,提升为苏北地区经济服务的能力和效果.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杭州某高校2013届毕业生的问卷调查,发现毕业生就业形式多元化,择业标准受个人主观因素影响大,毕业生平均起薪低、跳槽多。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当下我国经济增长放缓、全球经济衰退,产业性失业进一步加剧而结构性失业无明显缓解;就业制度有待进一步改善,以适应经济社会的快速、复杂发展;大学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人才需求部分脱节不相适应;就业歧视等不公平问题依然严峻,毕业生综合素质有待提升。为此,政府方面应完善就业制度,加强就业管理;高校方面应优化就业指导,细化就业服务;大学生自身方面应做好职业规划,找准自身定位。  相似文献   

14.
建立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就业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等教育要加快高校毕业生就业机制改革 ,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大众化的就业机制 ,就必须加强毕业生择业观教育 ,改革人事制度和户籍制度 ,促进人才合理流动 ,建立以学校为基础的毕业生就业市场。  相似文献   

15.
新形势下高校毕业生就业思想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改革的深化 ,给人才的优化配置与合理流动提供了广阔前景 ,同时在一定范围内以“双向选择 ,自主择业”的就业方式下 ,毕业生就业面临严峻的形势 ,加强对毕业生就业前的思想教育 ,引导他们正确认识社会 ,毕业后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对于保持高校的稳定 ,促进高校的改革和发展 ,达到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 ,将是高校毕业生思想教育面临的一个新问题。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高校在不断的扩大招生范围,使得高校的在校生数量不断的增加,毕业生数量也在逐年的增长,随之而来的是日趋严重的就业压力,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困难已经逐渐成为全社会所关注的问题,然而企业的人才需求并没有因为高校毕业生的增加而得到解决,主要是因为高校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不符合企业的人才需要,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对大学生的就业能力的培养对策进行探讨是十分有必要的,同时,为了能够提高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高校还应该积极的探索大学毕业生的新的发展出路。  相似文献   

17.
随着高等教育发展以及医院护理工作岗位人员配置日趋完善,高校培养的护理人才越来越多,医院护理工作岗位需要的人才却越来越少.但是在偏远落后地区的医院护理人员需求缺口还很大.高校护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意向要与社会需求相对接,才能促进学生就业,医院才能招聘到需要的护理人员.通过调查分析发现,目前高校护理专业学生的就业意向与需求之间还存在较大的差异,高校护理专业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突出.政府、学校、家长要共同努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观,拓宽毕业生的就业思路,鼓励和支持学生到偏远落后地区的医院工作,使大学生的就业意向与社会需求之间有效地对接起来,提高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相似文献   

18.
对欠发达地区而言,信息化将有助于提升欠发达地区的产业结构级次,实现欠发达地区产业结构现代化和高级化,促进欠发达地区科学教育水平的发展,实现人才的集聚,提高欠发达地区城镇化建设和就业水平。但欠发达地区信息化建设也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结合欠发达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欠发达地区新型工业化应该通过改造传统产业,发展信息产业,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政府信息化、工业企业信息化和社会公共领域信息化工程的建设,走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分析了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从社会、高校、个人三方面探讨了造成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并提出就业策略指导,引导大学生树立就业意识及正确的就业观;注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明确就业目标;培养毕业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就业竞争力;加强创业教育等。  相似文献   

20.
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对我国高校体育专业发展速度、布局、规模及科类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高校体育专业发展速度过快,规模过大,特别是中部地区体育院校在校生人数已经明显超出了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需求;低层次的重复建设又使毕业生就业难上加难.建议: 教育管理部门应加强宏观调控,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和毕业生就业的实际情况来统筹安排体育类专业的发展速度;各省教育主管部门应充分考虑本省的经济发展速度及人才供需状况增设体育类专业的数目;严格执行审批程序,规范新增体育类专业院校的软件和硬件条件,避免低层次重复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