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取近似数的方法有“四舍五入法”、“进一法”和“去尾法”三种。至于采用哪一种方法取近似数,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一般的除法应用题(如求平均数应用题等)和计算题通常采用“四舍五入法”,而有的应用题则不能用“四舍五入法”。试看下面两例: [例1] 一批货物重21吨,用载重量为4吨的  相似文献   

2.
一、怎样求一个数的近似数我们常常用“四舍五入”来求一个数的近似数.所谓“四舍五入”就是按照一定的要求将一个数字与“5”进行比较,如果这个数字小于5,那么在取近似数时,就将这个数字和它后面的数字全部舍去;如果这个数字大于或等于5,那么在取近似数时,就在它的前面的数字上加上1.例1用四舍五入法,按括号中的要求对下列各数取近似值.(1)0.5684(精确到千分位);(2)2.9986(精确到0.001);(3)50658(精确到千位);(4)0.23079(保留三个有效数字),(5)78956(保留三个有效数字).解(1)0.5684≈0.568;(2)2.9986≈2.999;(3)50658≈5.07×104;(4)0.2307…  相似文献   

3.
学习笔算除法,试商是关键。如何进行试商,下面介绍几种试商方法,供参考。 1.四舍五入法。四舍五入法是把除数看成与它接近的整十数去除(除数是三位数的除法试商时可用与它接近的整百数去试除),一般按如下顺序进行。①用整十数除。用整十数除的顺序与用一位数相同,每次除要看前两位数或前三位数,用乘法口诀一次就可求出商来。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的上面。②用接近整十数除。即用四舍五入法把除数看作与它接近的整十数进行试商。初商大了要改小,初商小了要改大。如:  相似文献   

4.
同学们在学习多位数的读写时,经常遇到“改写”与“省略”,这两者是截然不同的,具体表现为:⒈意义不同。“改写”是把整万的数,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这样便于读写;而“省略”是把比万大的数,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万后面的尾数。⒉方法不同。把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只要把万位后面的四个0去掉,加上一个“万”字就行了。例如:把2600000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260万;把比万大的数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要看尾数的最高位(千位)上的数是几,再用“四舍五入”法求出近似数。例如:把364000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是36万,而把365000省略万后…  相似文献   

5.
陈树杨 《家庭教育》2008,(11):40-40
一天,男孩小明在一家超市买了一瓶涂改液。结账时。小明看到票据上写着购物金额为4.95元,可是售货员阿姨却说要收5元钱。小明感到不可思议。于是疑惑地问:“我买的东西明明是4.95元,你为什么要多收我5分钱?”不料。那位售货员阿姨却振振有词:“我们超市规定,结算采用四舍五入法。你难道没有学过四舍五入法吗?”在这个年龄比自己大的阿姨面前,小明觉得再多费口舌也无济于事,只好付了钱,拿着涂改液悻悻地离开了这家超市。  相似文献   

6.
一个数能表示原来实际物体或事件的数量,这个数称为准确数。一个数与原来实际数相近的,这一个数称为实际数的近似数。我们在计数、度量和计算的时候,常常用近似数。一般地,如果A的近似数是a,就记作A≈a(记号“≈”表示近似相等,读作约等于)。近似数的截取方法一般有三种:1.四舍五入法这种方法是:去掉多余部分的数字后,(1)如果去掉部分的首位数字大于或等于5,就在保留部分的最后一位数上加上1;(2)如果去掉部分的首位数字小于5,保留部分不变。2.进一法这种方法是:去掉多余部分的数字后,保留部分的最后一位数上加上  相似文献   

7.
在统编小学《数学》第七册课本第二单元,第3小节“小数除法”这一章节中,安排了按照“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值这一内容。除了“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外,这里谈谈如何利用余数求商的近似值的方法。第一步:按照题目要求除到需要保留的小数位数。第二步,将余数乘以2(要求口算算出),如果所得的积等于或大于除数,那么,就在需要求的商的末位加1;如果所得的积小于除数,就不能加1,所得的  相似文献   

8.
本文就如何解决两位数除法试商问题谈几点做法:一、打好基础在试商过程中用到的基础知识和运算技能很多,诸如一位数除多位数的计算法则、四舍五入法、一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等。其中一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能力对试商的准确性和速度关系很大,因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相似文献   

9.
“四舍五入”法是人们在进行数学运算时常用的一种近似取值方法.在物理学科里,对于很多物理计算问题也免不了使用“四舍五入”法来近似处理有关数据.可是,应用物理中的计算问题却不能简单地套用“四舍五入”法,而有时需要“全入”或“全舍”,否则就会步入“误区”,造成重大失误  相似文献   

10.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是20以内进位加法和整十数加两位数的延伸。教学时,教师首先应引导学生复习这两方面的知识,为学习新内容做好准备,然后提问:“27+2=?”当学生很快回答出答案后,教师继续提问:“那么27+5等于多少呢?”显然学生一时难以回答出来。教师便说:“今天我们学习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 引入新课后,教师应着重引导学生理解算理。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为什么要先算个  相似文献   

11.
编辑同志:在教学中经常有学生问:“改写”与“省略”有哪些区别?我觉得很难回答完整,请给予答复。———江苏张老师答:区别有三点。一、意义不同“改写”是把整万、整亿的数,写成用万作单位或用亿作单位的数,这样便于读写;“省略”是把比万或亿大的数,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万位或亿位后面的尾数。二、方法不同把整万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只要把万位或亿位后面的0去掉,后面加一个“万”字或“亿”字就行了。例如:把9500000000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950000万,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  相似文献   

12.
教学内容: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科书第9册第7页“例5”。教学构想:《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强调课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要求学习内容具有现实性、趣味性和挑战性。取积的近似值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与其他知识也密不可分,在教学中应启发学生用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来认识、理解近似值,使学生知道为什么要求积的近似值,怎样用“四舍五入法”取积的近似值,并且能用此方法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前教师要认真分析学生原有认知基础,了解学生对“四舍五入法”的理解、掌握程度,如怎样处理分币后面的数字等…  相似文献   

13.
巧妙的引入     
听了同事一节“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的数学课。教者新课引入的设计颇有新意。 课一开始,教师提出问题:“你能说出跟你靠近的小朋友姓名吗?”这个问题很有趣,学生个个都把小手举起来,都想说  相似文献   

14.
在数学计算中,要求近似值时,一般采用“四舍五入”的方法,但在解应用题时,要联系实际进行“取”、“舍”。例1某果园今年收苹果3410千克,如果每25千克装一筐,要把这些苹果全部装完,能装多少筐?解:3410÷25=136(筐)……10(千克)或3410÷25=136.4(筐)因为3410千克苹果装满136筐后,还剩下10千克,这10千克显然不能装一筐。根据“四舍五入”法,136.4应舍去小数点后的4。但是题目要求全部装完,就是说无论剩下多少千克,也要用一个筐装起来,那么筐的个数应该是整数,所以这里需要用“进一法”,取近似值时把末尾的4舍去并向前一位进1,即3410÷25≈137(…  相似文献   

15.
一个数的近似数是根据实际需要,采用“四舍五入法”去掉某个数的尾数后得到的大约等于某一准确数的数。所以,近似数是相对于准确数而言的。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在生产实践、科学试验及生活实际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一、教材简析   “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包括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及把一个大数目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近似数两个内容。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是求一个整数的近似数的发展。教材先通过“例 1”介绍了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三位小数 2 953的两位小数、一位小数及整数的近似数的方法,再学习例 2、例 3,使新旧知识的…  相似文献   

16.
正一、教之惑——重"法"而轻"理"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是人教版新教材四年级上第13页例7的内容。其主要教学目标是:会用"四舍五入"法把一个大数省略万位或亿位后面的尾数,求出它的近似数;并在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从教材的编排意图与教学安排中,我们可以发现"四舍五入"求近似数以一种方法的形式呈现时,其主要教学策略是通过教师的讲授,结合具体数,  相似文献   

17.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在“教学内容的确定和安排”一章中提出在各年级应适当加强估算,在“重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一节中提出要重视培养学生估算的习惯和能力。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予重视,将原选学的估算内容作为必学内容,认真进行教学。估算教学的基础是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九义”小学数学第六册先安排求近似数和一位数乘、除法估算,到第七册再安排两位数乘、除法估算。各部分内容的教学都要凭借求一个数的近似数这个认知基础,指导学生寻求各类估算所需要的近似数的方法,主动地探索估算知识。一、夯…  相似文献   

18.
以前教学“取商的近似值”时,学生常常会发出疑问:“为什么取积的近似值时要把积求出来,再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而在取商的近似值时,却只要除到比需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不一定把商完整地求出来)再按照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值?”这是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决定了他们同化接纳新知的能力不强。教学中,我们要对准新旧知识的联结点,精心铺垫,努力唤起学生头脑中的相关知识“原型”,为学生学习新知提供一个坚定的生长点。首先,安排一组用四舍五入法取数的近似值的练习:(旨在帮助学生复习用四舍五入法取数的近似值)3.126(保留一位小数) 6.2543(保留两位小数) 3.64251(保留三位小数) 然后,一边出示“6.254■■■■(保留两位小数)”,一边口述情境:“老师这里有一个七位小数,它的小数  相似文献   

19.
试商几法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常用的试商方法有四舍五入法。在教四舍五入试商时,首先讲清什么是四舍,什么是五入。然后对除数的处理得出:“1、2、3当0看,4、5、6两头凑,7、8、9往上走”的规律。这样学生对除数个位上的数是“舍”还是“入”就有了明确的标准。其次在学生掌握了四舍五入法试商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具体情况还有一些特殊、巧妙的试商方法。如: (1)口算试商法 当除数十位上的数比较  相似文献   

20.
试商的教学     
除数是两三位数的除法,关键是试商。试商方法是学生学习的新内容。要让学生知道在两三位数除多位数的除法中,除数往往是任意两三位数,不象整十数或整百数那样容易一次准确地定商,而是通过“四舍五入法”将除数是任意两三位数作整十数或整百数去试商。由于原除数经过四舍五入的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