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从手语法,口语法到综合沟通法,聋教育语言沟通法伴随着激烈的急诊走过了200多年的发展历史,今天,面对国外双语教学法的冲击,我国聋教育该作如何选择?本在描述及分析沟通法的发展历史和现状的基础上,认为创立符合汉民族语言和化特征的聋教育沟通法体系,才是我国聋教育语言教学的发展和改革方向。  相似文献   

2.
我国聋校教育经过多年发展,形成了一定的办学模式,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教育体系中,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旧的教育思想和管理模式。表现为办学模式封闭、课程结构单一、教材内容和教材结构不合理、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和评估制度呆板单一、教学手段严重落后、教与学存在着严重的语言沟通障碍等问题(程益基,2006).使得我国聋教育水平长期低下,而且一直未能得到很好解决。新颁布的《聋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努力在这些方面做出突破,包括增加课程功能,改变课程结构,增设符合聋教育特点的课程门类,增加课程弹性等。我认为,这些努力其实都是要求聋校教学一定要追求“有效教学”。  相似文献   

3.
挪威是世界上特殊教育发达国家。20世纪70至80年代,挪威提出的"正常化、一体化"教育理念对世界特殊教育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新世纪后,挪威在全纳教育发展方面又走在了世界前列。尤其是他们的聋教育哲学观以及融合教育形态下聋教育模式,也许代表着世界特殊教育的发展趋势。本文作者M.H.Dalbye是维特兰(Vteland)学校校长,自1978年从事聋教育,亲历了聋教育30多年的发展变化。这篇文章是作者2011年10月给中国西部SigAm双语聋教育考察团的培训讲话,介绍挪威最新的聋教育理念以及全纳教育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4.
中国和日本同处亚洲,且是邻国,在聋教育领域,日本经历了与中国相似的发展过程,如今又形成了自己独特、完善的聋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5.
在聋校使用普校数学教材可行性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前我国很多聋校都在全校或部分班级使用普校数学教材.在聋校使用普校数学教材符合"特殊需要教育"和"全纳教育"的思想,也是当前聋教育发展的现实需要.聋校和普校数学教学内容基本相似,使用普校教材具有众多优势,科技的发展等因素都为在聋校使用普校数学教材提供了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6.
双语聋教育使聋童获得真正平等的教育机会.手语作为第一语言得到及时发展,将促进聋童认知、社会性等各方面的学习和发展,包括作为第二语言的汉语(尤指汉语书面语)的学习.双语聋教育是社会系统工程,需要从法律意义上确立手语的语言学地位,解决聋人师资问题及提高家长手语培训水平.在借鉴挪威、丹麦等国家双语聋教育经验的同时,应当结合我国特有的文化传统和教育现实条件,探索我国本土化双语聋教育途径.  相似文献   

7.
周志微  童欣 《成人教育》2015,35(2):86-88
通过阐明自媒体在我国青年学生中的普遍应用和成人聋生的社交、心理特点,分析成人聋生信息素养教育的重要性,并指出我国成人聋生信息素养培育所面临的困境.最后,结合国外信息素养教育的发展,试分析我国成人聋生信息素养培育的策略选择.  相似文献   

8.
欧美国家近年来聋教育发展的几个新动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聋教育起源于欧洲,迅速发展于美国.自20世纪最后的十几年来,欧美国家聋教育由于聋学生运动、听力学技术的进步、以及全纳教育思想的影响,开始面对一个早该认真面对的聋教育低成就的现实.本文以此背景为基础描述了近年来欧美国家聋教育的几个新的发展动向: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关注如何提高聋童学业成就、耳蜗植入对聋童发展的影响,以及针对聋童特殊需要的全纳聋教育探索.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我国聋童汉语能力较低,一般认为主要是由聋童的听觉障碍、手语、思维缺陷造成的.其实,聋童汉语能力较低的主要原因在于教育不当,如聋校语言教育缺乏现代语言学理论指导,对聋童汉语学习规律及聋校语文教材编写研究不够,课堂教学中存在严重的沟通障碍.为提高聋童汉语水平,我国聋人教育应尽快建立现代聋教育哲学观,科学认识聋校语言教学的特性.运用外语教学理论改进语文教学.建立手语课程培训体系,切实提高教师手语水平,逐步实现聋校课堂教学的沟通无障碍.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特殊教育是教育体系中的重要部分,聋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其中,成为社会关注的重要部分。根据其生理、心理的特点,聋生的特殊教育与美术有着紧密的联系,教师应对聋生有针对性地进行创新性的美术教育,注重对美术作品的情感体验和心理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基于实践的聋教育数字化资源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现聋教育信息化、促进聋教育质量的提高,是构建我国高层次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团队在历时4年多对聋教育信息化的核心--聋教育数字化资源建设进行系统研究的基础上,得出结论:聋教育数字化资源需要根据聋人的认知特点和聋人的需要进行设计;聋教育数字化资源建设需要形式创新、方式方法创新和内容创新;聋教育资源建设特别需要质量意识,特别需要奉献精神,特别需要持续建设.  相似文献   

12.
聋教育在我国的发展已有一百多年。纵观一百多年来我国聋教育发展史,实质上是聋校语言教学法的发展史。从"口手"之争到"多元化"聋校语言教学法的提出,可以清晰把握我国聋教育理念从效仿移植西方到自我创新的发展演变,对深化我国当前聋教育改革,引领我国聋教育发展,具有一定的认识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3.
形成和发展聋生语言是聋校的一项极其重要的特殊补偿任务,是聋校教育的中心问题,它直接影响着聋校教育目标的实现,成为衡量一所聋校教育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准之一。我校2003年5月成立了“聋校语言教学”课题研究小组,积极开展“未经学前康复教育的低年级聋生语言教学”研究,取得了预期效果,为构建我校“以口语为主导的全沟通教学模式”、推进教学改革、提高聋生的语言能力做出了有力探索。  相似文献   

14.
2007年2月,教育部颁布了我国《聋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在其课程设置原则中指出:‘课程设置要按照聋生身心发展规律,积极开发潜能,补偿缺陷,增设具有聋教育特点的课程,注重发展聋生的语言和交往能力。”该方案科学地、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积极开发潜能,补偿缺陷”的主要原则。这对于推动我国聋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多元化——聋校教学语言选择的必然趋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学语言选择问题向来是聋教育界争论不休的"焦点"话题.目前在聋校教学语言理论领域存在着口语教学法、手语教学法、全面交流法、双语教学法等多家"流派"的争鸣格局,聋校教学语言选择最终何去何从?笔者认为各种教学语言都各有一定的优势和不足.多元化必然是聋校教学语言发展的趋势所在.在一定意义上说,这也是聋教育理念上的一种倡导,是聋教育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6.
试论我国聋校语言教学的改革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论我国聋校语言教学的改革问题银春铭语文教学中形成和发展聋儿的语言能力,是聋校教育的一个根本问题,从聋教育产生以来,人们一直围绕着这个根本问题进行探讨和争论,因为语言能力对聋童自身的发展,对其缺陷的补偿和矫正,对聋教育质量的提高都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聋校教育是我国整个教育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聋校教师自身专业素质的提高,是办好聋校教育的关键。聋校教师的职责是向聋童传授科学文化知识,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形成和发展他们的语言,促使其身心健康发展,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残而不废的劳动者。新的课程改革已在我县全面展开,在新形势下,聋校教师应具备哪些新的专业素质,我个人认为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8.
聋校初中生学习现状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我国聋高等教育的发展,人们对聋初等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聋教育的教材只局限于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初中毕业时语、数学科文化知识水平只相当于普通学校初中一年级的水平,显而易见,这已不能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中国大陆对于聋文化的研究几乎是空白,台湾和香港地区的同类研究也不多.我国的聋教育工作者往往只把注意力集中在语文和口语教学上,但收效一般.在新世纪,继续发展和改革聋教育是特殊教育界而临的重要课题.充分地解读聋文化对进一步提高聋人教育水平、聋人的经济状况、聋人群体的人权意识和自我意识至关重要.本文通过探讨聋文化概念的界定以及对聋文化研究的若干事件的回顾,阐述了当前在中国大陆开展聋文化研究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相似文献   

20.
中挪SigAm双语聋教育实验项目终期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双语聋教育是近20年来国际聋教育发展的新理念、新趋势.它以人为本,把聋人手语作为聋童的第一语言,社会主流语言作为第二语言,全面培养聋童的语言能力、认知能力、社会能力.中国江苏与挪威开展的5年双语聋教育实验,在聋童发展、教师发展和学校发展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本文介绍该实验的理论和政策基础、过程和措施、成效和经验、存在的问题以及结论和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