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将包容性创新定义为一种使普通大众受益的创新,这既是一个过程,亦是一种表现结果。包容性创新关注的核心是弱势群体(或称边缘群体)。经过对国外的一些案例进行总结,可以将企业包容性创新定义为企业对新思想的发展和实践,旨在通过创造更多机会提高普通大众的社会及经济状况。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正在实施建设和谐社会和创新型国家的发展战略,创新已经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话题。这一战略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和支持,民间创新是发展的重要动力,是形成社会创新体系的基础。而目前这种创新被社会主流所忽略,作为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代表,高等院校理应重视民间创新,推动民间创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在详细分析大众创新视角下科技创新的概念内涵、参与方式的基础上,通过393位软件研发人员的调查问卷,从领先趋势的角色心理、预期收益和大众创新的知识服务环境3个层面,分析了科技创新主体创新参与意愿的关键影响因素及作用.研究发现: 创新发起者角色的独特性创新追求、创新参与者角色的自发性创新心理、预期报酬、预期认可、创新工具等对创新参与意愿呈现显著的正向影响,预期享受在大众创新的知识服务环境与创新参与意愿中起着中介作用,而创新平台对预期享受和创新主体参与意愿的影响并不显著.在此基础上,得出研究结论和管理启示.  相似文献   

4.
创新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呢?尾声幸次认为人类必须要能够充分地享受到新科技带来的好处。但是他也发现,科技发展和科技突破通常很难迅速地应用到社会生活中,并且让普通大众很快受益。而在推进技术应用中还  相似文献   

5.
胡沫 《发明与革新》2007,(10):10-11
近几年,大量民间发明人因发明而致贫甚至走向极端的现象越来越多地被披诸报端,这种现象无疑会影响我国的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事业。为此,我们有必要理清民间创新的误区,明确民间创新的“为”与“不为”,防止民间创新走入死胡同,引导民间创新和谐健康地发展,以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6.
一、民间技术创新创造了辉煌的业绩1.专利法为民间技术创新提供了法律的保障1985年实施专利法,既保护职务发明,又保护非职务发明。非职务发明属于民间创新,职务发明中也有很多属于民间的创新。专利制度为创新承担了评价的法律责任,只要申请人的文件符合要求并交纳费用,审查员必  相似文献   

7.
健康创新实验室是扶持个人自我健康干预研究、评价的平台,是大众养生、保健、自我疗愈的文化窗口,是中医独特技术的孵化器;由中医独特技术注册管理机构负责设立,采用课题组运营模式,以课题组为单元进行导师、经费、技术、政策资源定向配置,以第三方评价机构指派专家为导师形成课题组集团;充分调动科研专家积极投身大众健康实践实验实证研究,集中人力、物力、财力突破现行体制管理瓶颈,充分展现民间中医独特技术的实用价值,为大众健康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问题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讨论和关注,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方面民营企业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强大动力,甚至成为我国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另一方面民营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正陷入越来越严重的困境,特别是融资难的问题已经成为束缚民营企业发展的最大障碍.本文分析了徐州民营企业融资难的原因,认为只有通过金融体制创新才能解决融资难的问题,而创新的立足点就是发展当地的民间金融机构,使之与当地民营企业之间形成以市场为纽带的关系融资制度,进而尽快建立完善的贷款担保制度.  相似文献   

9.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幕僚传统,但现代意义上民间智库则是改革开放以后逐渐发展起来的。进入21世纪,随着国际局势和国内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重大变化,国家明确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民间智库进入蓬勃发展的新阶段。作为创新驱动的强大助推力量,民间智库既是中国新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应进一步完善我国民间智库发展的政策环境,按照研究能力标准而非体制标准评价民间智库,促进民间智库更好服务于创新驱动国家战略。  相似文献   

10.
正在2014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李克强总理发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掀起"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浪潮。近年来,在李克强总理大力倡导下,创新创业已成为一种新的时代潮流,创新创业的生态环境改观很大。然而一些制约创新创业生态的环境问题仍尚未解决,创新创业生态环境仍需持续优化。一、为什么要优化创新创业生态环境创新创业生态环境优化的必要性。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  相似文献   

11.
随着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大众创新日益受到重视。"大众创新是什么,又是如何运行的"这一命题就摆在国内外理论界面前,需要给予科学界定和研究。首先在对用户创新、开放式创新、专—业余爱好者创新和大众创新从内容与运行模式两个维度进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界定与完善了大众创新的概念;其次,在Crawford研发合作模型基础上,将大众创新分为三种类型,即网络社区式、实体空间式和平台众包式,并探究其运行模式;最后,就每种模式进行了案例分析。  相似文献   

12.
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国家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是否对大众创业具有直接影响值得关注。本文基于中国家庭收入微观调查和中国地级市统计资料的匹配数据,采用Logit模型检验区域创新能力对居民创业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总体上创新能力对居民创业决策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创新能力对机会型创业有显著正向作用,对生存型创业无显著影响;发明类专利创新对生存型和机会型创业均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外观设计类专利创新只对机会型创业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实用新型类专利创新对两类创业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3.
《科技风》2017,(10)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文化水平的提高,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国家越来越重视科学知识的传播。并将科学传播的理念引入到现代科技场馆中,为普通大众搭建了一个与科学家沟通的桥梁,让社会大众学习、了解科学知识,全面提高全民科学素养。但是目前科学传播活动存在质量良莠不齐,社会大众参与度不高等问题。因此,必须对现有的科学传播活动进行创新,提高传播效率和质量是当下科技展览馆所要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一系列的阅读推广及创新服务受到了从教授、学者等高级知识分子到普通老百姓的普遍关注,除了在网络上提供图书推荐等内容,线下活动也搞的有声有色。这些对于高校图书馆的阅读推广及创新服务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正>2015年春,随着"两会"的召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迅速成为举国关注、全民讨论的热点。对任何一个普通的中国人而言,创业创新不再是一个简单抽象的概念,而成为了他们梦想的可实现方式之一。"我很幸运,涌入春潮之中,体会到历史机遇带来无限可能的同时,也找到了自己应该努力的方向。但我也深刻地感受到在这项需要群  相似文献   

16.
当前正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时代,自2013年末至今国务院政府的工作之重便是“积极稳妥推进人才管理配套改革,建立激励大众创新创业的机制”。由此,研究首先依据国务院的各类会议、活动及相关“大众创新创业”的改革发文,展开内容分析,整理出中央对地方制定和优化“大众创新创业人才政策”总的体系性导向。其次,选取天津、武汉、苏州及深圳四座城市现行的创新创业人才政策作为地方政策的样本,从政策发布时间、适用对象、内容环节及行政体裁等角度展开现状描述分析。最后,依照上述研究对地方政府在创新创业人才政策上的改革提出建议,以希作为参考。  相似文献   

17.
从长尾理论的视角探讨集成创新与模块创新的分工模式,并结合对品牌手机与山寨手机的案例分析,比较了一体化集成创新模式与网络化模块创新模式的市场策略差异.研究发现:集成创新通过一体化研发、生产、销售等关键活动,形成差异化的市场定位,获得长尾主体部分的"大众"市场,而模块化创新模式通过范围经济性形成价格优势,获得长尾部分的"小众"市场;采用集成创新模式的品牌手机和依托模块化创新模式发展起来的"山寨"手机各有自己独特的竞争优势,手机厂商应根据自身的创新能力选择合适的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18.
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大众协作创新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企业为中心基于互联网平台和创新演进趋势提出了大众协作创新的概念。在Web2.0阶段,互联网成为社会平台,大众成为参与主体,这一背景推动了大众协作创新,后者也是创新模式长期沿着开放协作方向演进的最新表现。大众协作创新的基本特征在于参与主体的非特定化和灵活协作,具有扩大创新源泉、评价创新信息、融合不同专业和组织灵活多样等优势,主要包括员工、用户和社会大众三种基本形式,本文通过案例剖析对每种形式的特点及三种形式的关系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19.
记者从4月22日—24日在深圳举办的“全国民间科技发展论坛”上获悉,我国民间科技事业开始受到关注,其发展前景可观。民间科技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它包括民间科技研究者、民办科技机构和民营科技企业。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科技、教育体制方面,已逐步形成国家(国办)与民间(民办)两种格局共存的状态,民营企业和民办教育均以较小的投入获得迅猛发展。而民间科技的发展明显滞后,特别是民间个体研究者的科学研究和发明创新,倍受艰难和曲折,研究成果得不到评审和应用,缺乏应有的重视和支持,严重挫伤和压抑了人民群众的创新积极性。  相似文献   

20.
蒋正峰  陈刚  尹涛 《科技管理研究》2021,41(18):105-112
从创新环境、创新资源、创新能力和公共基础4个维度构建中国城市文化产业创新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对20个主要城市2015-2019年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综合指数的动态特征分析发现:城市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综合指数在整体上呈现出逐渐增长且波动增长态势,大部分城市综合指数的排名变动相对不是很大,但各城市综合指数变异系数差异较大.提出从培育文创品牌、增强民间投资活力、梳理文化资源以及构建文化产业创新发展体系等方面进一步推动主要城市文化产业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