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中学实验中,随处可见导管的“身影”,有导管的介入,使得一些习题难易程度发生了改变,使实验装置变幻多姿.解决这类问题时,注意归纳,可以积累解题技巧,形成知识网络,使解题实现“短、平、快”.下面就列举中学常见实验装置中导管“长”与“短”的内容供同学们参考.1量.气量气与洗与洗气是气装中学置实.验中应用率比较高的定量和除杂操作,量气瓶的导管装配应“短进长出”,保证广口瓶内气体压强增大时能顺利压出瓶内液体;洗气瓶应“长进短出”,保证气体进入洗液被充分洗涤,从而除去杂质.装置分别如右图所示.2.气体收集装置.中学阶段气体制备是…  相似文献   

2.
在中学化学实验中,随处可见导管的“身影”,导管的介入,使得一些习题难易程度发生了改变,使实验装置多样化.解决这类问题时,注意归纳,可以掌握解题技巧,形成知识网络,使解题实现“短、平、快”.下面就列举中学常见实验装置中导管“长”与“短”的内容供同学们参考.  相似文献   

3.
在中学实验中,随处可见导管的"身影".有导管的介入,使得一些习题难易程度发生了改变,使实验装置变幻多姿.解决这类问题时,注意归纳,可以形成解题技巧,形成知识网络,使解题实现"短、平、快".下面就列举中学常见实验装置中导管"长"与"短"的内容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洗气瓶”如图一所示,它是由集气瓶和带长短两个玻璃管的橡皮塞组成的装置。该装置常常被称为“万能瓶”,它既能用来做洗气瓶又能用来做贮气瓶。关于洗气瓶的问题常常在中考综合实验题中出现,学生往往被这类问题弄得不知所措。本文对此类问题作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5.
1 隔离式  图1、图2是利用导管口与液体互不接触,即使液面上方压强减小,也不会倒吸,缺点是吸收不够充分;图3是利用气体逸出后再溶于水,而气体难溶于导管出口处的下层液体,既保证了气体的吸收,又不影响导气管内压强,该装置若用于洗气时,应将烧杯改为洗气瓶.  相似文献   

6.
1 隔离式 图1、图2是利用导管口与液体互不接触,即使液面上方压强减小,也不会倒吸,缺点是吸收不够充分;图3是利用气体逸出后再溶于水,而气体难溶于导管出口处的下层液体,既保证了气体的吸收,又不影响导气管内压强,该装置若用于洗气时,应将烧杯改为洗气瓶.  相似文献   

7.
一瓶五用法     
附图所示是中学化学教材中常见的实验装置,你知道它有哪些用法吗?1.洗气瓶该装置作为洗气瓶,可广泛地用于除杂、气体的干燥及尾气的处理。装置特点是:试剂瓶瓶口朝上放置,瓶内盛装液态除杂试剂或干燥剂,导管A必须伸到液面以下,气体由A端进B端出。如1997年...  相似文献   

8.
排水集气法的改进及推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排水集气法是实验室收集气体的一种常规方法 ,它相对于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有纯度高、收集充分、不用验满、浪费少、污染小等优点。但是 ,该法也存在可收集的气体有限 (不能收集可溶于水的气体 ) ,操作不便等缺点。笔者对其做如下改进 ,并加以推广 ,使其能收集大多数气体。一、原理由物理学知识可知 ,若向一充满某液体的洗气瓶中逆向通入 (短进长出 )不溶于该液体的气体 ,则可将其中的液体排出 ,并使容器内充满该气体 ,依据这一原理便可直接利用集气瓶通过排某些液体来收集气体。二、装置实验装置如附图。附图 实验装置三、操作方法1 .收集前 …  相似文献   

9.
一、常用简易装置1.过滤器(图略)2.洗气瓶(图略)3.集气瓶如图(1).气体从a进入,从b流出,则为收集比空气重的气体(向上排气);反之,则为收集比空气轻的气体(向下排气)。4.量气装置如图(2)。5.缓冲瓶如图(3),此装置用于所制备的某种气体需做溶解实验(被某液体吸收)。在气体发生装置和吸收装置之间,接上此装置用以避免液体倒流入气体发生装置。  相似文献   

10.
1 化学实验中的“先”与“后” 1.稀释浓硫酸时,往烧杯里先加水,后加浓硫酸。 2.实验室制取氧气:开始时,先给试管加热,后把导管口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内;结束时,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后熄灭酒精灯。 3.制取气体时,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装药品。 4.用固体药品和液体药品反应制取气体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 ,高考命题越来越突出对能力的考查 ,尤其注重对创新能力的考查 .但都以基础知识作为考查创新能力的载体 .象近年高考实验压轴题 ,最显著的特点就是由基本知识、基本实验或常见题型创新而来 .例 :MCE’98— 2 7题 ,是由高一教材 (1 0 0页 )钠与水反应的演示实验创新而来 ;教材中铝箔包钠试管集气 ,MCE’98—2 7题中铜网包合金量筒集气 ,知识的迁移和创新可谓独具匠心 .再如MCE’99— 2 7题则是对常用装置洗气瓶的创新应用 ,呼气时Ⅰ瓶中长管进气 ,短管出气 ,是洗气装置 ,Ⅱ瓶中短管进气 ,长管排液 ,同测气体体积装置 ;吸气时…  相似文献   

12.
两个直角玻璃导管 ,一个双孔塞和一个广口瓶 (或烧瓶、锥形瓶、试管等 )就可以组成洗气装置 ,如图 1。此装置在中学化学实验设计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图 1 洗气瓶装置a .用于气体的净化。混有杂质的气体从a口进入 ,从b口排出。如 :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少量氯化氢气体 ,就可使该混合气体在上述装置中通过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即可。b .用于测定某些气体的体积。此装置盛满水 ,待测的气体 (一般指不易溶于水的气体 ,如H2 、O2 、N2 和C2 H2 等 )从b口进入 ,从a口把水排出 ,用量筒承接 ,理论上量出水的体积即为待测气体的体积。c .用于收…  相似文献   

13.
一种简单高效的洗气装置山西离石吕梁高专化学系(033000)傅生壮,刘新民通常在气体的制备及性质实验中,将洗气瓶或具支试管中盛洗涤液后,对所制得气体进行洗涤去除杂质.其效果并不理想.例如,将乙烯气体通过10%NaOH溶液洗涤后,用润湿的PH试纸检验气...  相似文献   

14.
解析(A)装置是洗气瓶,使用时应由长导管进气.因HCl易溶于水,故用(B)装置吸收HCl会发生倒吸.(C)装置用于蒸馏时,温度计的水银球应处于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因NH3难溶于CCl4,而易被H2SO4吸收,  相似文献   

15.
运用贮气瓶贮存气体,在课堂中可进行边讲边实验,我们在甲烷、乙烯、乙炔的性质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一种简易的贮气瓶的组装和使用方法。用广口瓶、分液漏斗、三孔橡胶塞、橡胶管、弹簧夹等常用器材,就可组装成如图1所示的简易贮气瓶。图1 简易贮气瓶   图2 代用的分液漏斗贮气时,在瓶中装满水后,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然后将导管A的弹簧夹打开,使其跟气体发生器连接,气体由导管A进入瓶内,水由导管B排出,待瓶内的水面降至一定程度,停止进气(注意:导管B在瓶内不能脱离水面)。凡难溶于水,且通常条件下不与水反应的气体,如甲…  相似文献   

16.
金属与溶液反应产生气体或电解某溶液产生气体,再验证气体的性质,是中学常见的探究化学反应的实验。本人在教学实践中设计了一套“液上升、气产生、气压出、验性质”的实验装置,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按人教社初中化学全一册上进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演示实验,课堂里往往弥散出较多的一氧化碳有毒气体,污染了教室环境,损害着学生和老师的健康,虽然把尾气燃烧掉,或用气球收集,但拆除装置时,残留的一氧化碳气还要泄漏出来。笔者设计了在全封闭中完成一氧化碳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方法,就可以根除这种危害。现将这种方法介绍如下。一.装置:如图所示:主要仪器有①储有一氧化碳气的沉浮式气体贮存器,②涂布氧化铜的长玻璃导管,(玻璃导管的直径8nm左右,长约25cm,用嘴向导管内哈气,湿润管壁,再将1克氧化铜吹进管内…  相似文献   

18.
高考化学实验题中有许多装置起着特殊的作用,并且有的随位置、所装试剂不同所起的作用也不同.中学实验中最为常见的广口瓶被称为气体实验的"万能瓶",是因为它可以配合玻璃管和其他简单仪器组成各种不同功能的装置,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识图能力、实验能力,下面一起研究一下广口瓶在中学化学实验中的广泛应用.1集气瓶1)图1长进短出可收集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例如O2、Cl2、CO2、SO2等.2)图2长进短出可收集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  相似文献   

19.
<正>要点提炼要点1:实验原理物质在密闭容器中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使密闭容器中的压强减小,由于压强差,烧杯中的水被大气压压入容器,进入容器中的水的体积约等于反应消耗的氧气的体积。要点2:误差分析(1)测定结果偏小的原因:(1)红磷的量不足,导致装置中的氧气未被消耗完;(2)装置气密性不好,导致外界空气进入装置内;(3)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导致进入集气瓶中的水的体积偏小。(2)测定结果偏大的原因:(1)没有夹紧弹簧夹,红磷燃烧时集气瓶内的气体受热膨胀,沿着导管逸出;(2)燃烧匙伸入集气瓶过慢,使装置内的部分气体受热逸出。  相似文献   

20.
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的实验是新课标各版本教材中共有的一个重要演示实验,各版本实验装置也类似.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题1中的实验装置的原理是利用红磷燃烧消耗集气瓶里的氧气,在瓶内外形成一定的体积差,从而使密封装置中的压强减小,引起烧杯中的水沿着导管上升进入集气瓶中(进入的水约占集气瓶容积的1/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