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0 毫秒
1.
正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必修1第4章第4节实验4-8:在干燥的圆底烧瓶里充满氨气,用带有玻璃管和滴管(滴管里预先吸入水)的塞子塞紧瓶口。倒置烧瓶,使玻璃管插入盛有水的烧杯(预先在水里滴入少量酚酞溶液)。轻轻挤压滴管,使少量水进入烧瓶。该实验的主要目的是说明氨气极易溶解于水且溶解得快。  相似文献   

2.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必修1第4章第4节实验4—8:在干燥的圆底烧瓶里充满氨气,用带有玻璃管和滴管(滴管里预先吸入水)的塞子塞紧瓶口。倒置烧瓶,使玻璃管插入盛有水的烧杯(预先在水里滴人少量酚酞溶液)。轻轻挤压滴管,使少量水进入烧瓶。该实验的主要目的是说明氨气极易溶解于水且溶解得快。  相似文献   

3.
在圆底烧瓶中用排水法收集满乙烯,用带有尖嘴玻璃管和止水夹的单孔橡皮塞塞紧瓶口,立即倒置烧瓶,玻璃导管的另一端跟盛有溴水的广口瓶相连,盛溴水的广口瓶塞上装有一个洗耳球  相似文献   

4.
在圆底烧瓶中用排水法收集满乙烯,用带有尖嘴玻璃管和止水夹的单孔橡皮塞塞紧瓶口,立即倒置烧瓶,玻璃导管的另一端跟盛有溴水的广口瓶相连,盛溴水的广口瓶塞上装有一个洗耳球(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5.
高中课本中的喷泉实验装置中圆底烧瓶的塞是带玻璃管和滴管的双孔胶塞,则与之配套的胶塞要同时打双孔,难度很大又浪费时间,一个塞上两个孔又增加漏气的机会,滴管与玻璃管的同时存在又会让讲课教师手忙脚乱,这些都会影响实验的效果。我经过多次的实验,认为用带玻璃管的单孔胶塞效果不错,这样既省去了实验员打双孔的麻烦,又减少了漏气的机会。改进后的实验原理没有改变,以氨气喷泉实验为例,其具体操作方法是在玻璃管中事先充满水,然后夹上夹子,干燥的圆底烧瓶收集满氨气后用带玻璃管的塞子塞紧瓶口,使玻璃管下端插入盛有水的烧杯…  相似文献   

6.
在做氨的“喷泉”实验时,需用干燥的圆底烧瓶收集一瓶氨气并“迅速”塞上带尖嘴导管和胶头滴管的双孔塞。若操作稍慢,则可能因瓶内氨气的逸出而导致实验失败。而改用如图1所示装置,则操作简便,成功率高。1实验准备a.给250mL圆底烧瓶配上1个双孔橡胶塞,一孔中插入1根约150mm长的尖嘴玻璃导管,另一孔中插入1根约60mm长的玻璃导管。将其塞紧瓶口,再在两导管口分别接上一段约50mm长的橡胶导管并各夹一止水夹(A,B)。b.检查气密性后,把烧瓶倒夹在铁架台上,打开止水夹A,B,从尖嘴导管口B处通入氨气,空气则从短导管口A处被排出。可将滴有酚酞试液…  相似文献   

7.
药品 :过氧化钠、酚酞试液、二氧化碳气体。仪器 :2 50ml烧瓶、烧杯、单孔塞、玻璃管、止水夹图 1装置如图 1所示 ,已省去夹持装置。实验步骤与现象 :1 取一只 2 50ml圆底烧瓶 ,无需干燥 ,收集满一瓶CO2 气体 ,向烧瓶中加入过量Na2 O2 粉末 ,用带有玻璃管的塞子塞紧瓶口 (用止水夹夹紧乳胶管 ) ,充分振荡使反应完全。可观察到淡黄色的Na2 O2 粉末逐渐变为白色的Na2 CO3固体。2 打开止水夹 ,将一只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玻璃管口 ,木条开始燃烧 ,说明Na2 O2 与CO2 反应生成了支持燃烧的氧气。3 重新用止水夹夹紧乳胶管 ,…  相似文献   

8.
白烟喷泉——一个有趣的热力学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烟也能做喷泉 ,是否感到很奇怪 ,不妨可看下面实验。一、装置氨气装在一个小圆底烧瓶里 ,用一个合适的带有玻璃导管和胶头滴管的双孔橡皮塞塞紧瓶口。氯化氢装在一个 5 0 0 m L 的锥形瓶中 ,也用一个合适的装有玻璃导管的双孔橡皮塞塞紧瓶口 ,用橡皮管将两个导管相连。这样就装置成了所需的实验仪器。注 :氨气可通过浓氨水与 N a OH固体反应制取 ,氯化氢可通过浓 H2 SO4与固体 Na OH反应来制取。二、操作用手慢慢挤压装满水的胶头滴管 ,使少量水进入烧瓶 ,松开胶头 ,几秒钟后 ,HCl气体开始进入烧瓶 ,喷出白烟。实验时应注意氯化氢气…  相似文献   

9.
美丽的喷泉     
美丽的喷泉荆门市沙洋江汉中学杨兴凯,康尚钧,李宏辉(434500)表演:先用铁架、铁夹、大试管、带塞导管、圆底烧瓶等装置好制氮气的装置,大试管里加1/5体积,1:1氯化铝、消石灰的混合物加热,收集满一大烧瓶氨气,待大烧瓶集满氨气后,塞上带有尖嘴玻璃管...  相似文献   

10.
喷泉演示器     
操作方法: 先在锥形瓶中装入1/2—1/3瓶滴有酚酞的水,<做氯化氢实验时则装入石蕊溶液>,再用干燥的圆底烧瓶收集一瓶氨气<或氯化氢气体>,将带尖嘴玻管的胶塞塞紧后,倒立于锥形瓶上,按上图装置好,用嘴向弯曲玻管中吹气,将少量的液体从锥形瓶压入圆底烧瓶,使烧瓶里的气体很快溶于水中,由于烧瓶内气体压强减小,于是锥形瓶里的液体很快顺着尖嘴玻管喷入圆底烧瓶,形成喷泉。  相似文献   

11.
在《氨的性质》的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拓宽学生的视野,我设计了一个演示实验,把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两个实验组合在了一起。一、实验准备用250 mL 圆底烧瓶收集一瓶氨气(可用浓氨水与 NaOH固体制取),用250 mL 锥形瓶收集一瓶氯化氢气体(可用浓 H_2SO_4与浓盐酸混合制取),塞紧橡皮塞,备用。二、实验装置见附图。三、实验过程  相似文献   

12.
[问题]某课外实验小组的同学学习完氨气的化学性质后,对氨气喷泉实验胶头滴管中水的作用发生了兴趣,如图1所示[1]:经过讨论后,他们一致认为:没有挤压胶头滴管时打开止气夹也没有喷泉产生,挤压胶头滴管时水进入烧瓶后溶解了氨气而产生了负压,这时打开止气夹后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将烧杯中的水压人烧瓶,玻璃管中空气也被吸入了烧瓶,使水与烧瓶中没有溶解完的氨气冲破了空气的阻隔作用直接接触,才能形成连续的喷泉,为此他们打算进行如下探究:  相似文献   

13.
喷泉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尝试对新编初中化学课本中氯化氢气体在水里的溶解性的实验——“喷泉”实验的装置作了一些改进(如图),增加了“泉”喷的时间(可持续四、五分钟),而且能避免因漏气而造成实验失败,同时实验的器具在农村中学也容易找得到。实验操作过程:在干燥的圆底烧瓶和500毫升的医用盐水瓶用排气法收集氯化氢气体,待满后分别用塞子塞紧。在盐水瓶中塞上插入一个2毫  相似文献   

14.
俗话说:水火不相容.这里介绍一则用水灭声的实验.用如图所示装置可以演示用水浇灭声音.在大烧瓶内装水10~15 mL,在穿过橡皮塞的橡皮条下端悬吊一玩具小铃,将套有玻璃管的橡皮塞塞紧.给烧瓶加热,烧至玻璃管上端橡皮管口排出水蒸气时(尽量赶出瓶内空气).关闭夹子,摇晃烧瓶,就  相似文献   

15.
笔者认为,现行中师及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的氯化氢和氨的喷泉实验装置结构复杂,制气困难。若连续几班或隔天上同一节课,制的气体很难保存。且实验对烧瓶干燥程度要求高,滴管内排水量很难掌握,实验成功率较低。为了克服上述问题,现改进如下: 一、实验装置图 二、实验用品 尖嘴玻璃管 (或用 2mL吸液管 ),短玻璃管, 500mL圆底烧瓶 (或 250mL圆底烧瓶 ),橡胶管,止水夹,酒精灯,棉花,橡皮塞 (单孔 ); 浓氨水,浓盐酸,酚 三、实验原理 利用浓盐酸和浓氨水有挥发性,且氨水易分解来制气。用气体热胀冷缩和氯化氢、氨极易溶…  相似文献   

16.
喷泉实验乐趣无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素珍  李旭珍 《化学教学》2000,(4):46-46,44
喷泉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易溶于水的气体可以做喷泉 ,不易溶于水的气体是否可以做喷泉 ?喷泉的颜色由什么决定 ?圆底烧瓶不干燥行吗 ,圆底烧瓶不倒置行吗 ?我们做了全方位的探讨、分析 ,且做了实验 .烧瓶通过玻璃管与烧杯组成一个连通器 ,烧瓶原先装满气体 ,压强较大 ,大气压无法将烧杯里的溶液压入烧瓶 .挤压滴管的胶头 ,一部分气体溶于水中 ,气体分子减少 ,烧瓶内气压降低 ,大气压将烧杯中的石蕊溶液由玻璃管喷入烧瓶 ,氯化氢溶于水显酸性 ,于是形成了美丽的红色喷泉 ,真是令人心旷神怡 .由此我们知道 ,降低烧瓶内的气压 ,则是形成喷泉的关…  相似文献   

17.
小学自然第五册第12课《压缩空气》中第一知识要点是指导学生认识空气占据空间并有一定的体积 ,而教材中安排的2个实验却因直观性差很难达到预定的教学目的。于是我便设计了一个便于观察和操作的实验 ,具体步骤如下。1 材料 :一个大漏斗 ,橡皮塞 ,平底烧瓶玻璃管 ,气球 ,烧杯 ,水。2 操作 :第一步 :用带有漏斗和玻璃管的橡皮塞塞紧烧瓶。堵住玻璃管的上端 ,用烧杯往漏斗里倒入适量的水。讨论 :为什么漏斗里的水流不到烧瓶里去?实验现象明显而直观。学生很容易理解由于空气占据烧瓶里的空间所以水流不进去。第二步 :用气球(里面没有空…  相似文献   

18.
1 溴苯制备实验的改进我们的做法是 :将原装置 (如教材所示 )中的单孔塞改为双孔塞 ,在此塞子上装配一个自制的弯口长滴管 ,用来吸取和滴加液溴。此滴管的弯口能在取用药品时防止液溴因密度大而自然滴落。将吸取了适量液溴的长滴管弯口插入烧瓶底部事先加入了少量铁屑和苯的液体中 ,塞紧双孔塞 ,实验时轻轻挤压滴管胶头缓缓加入液溴 ,既能较好地防止溴蒸气挥发 ,又能灵活地控制反应速度及药品的用量 ,避免了开放式加入液溴的种种弊端。另外 ,为使学生更直观、准确地观察和认识溴苯的颜色 ,待反应完毕后 ,向烧瓶里的液体中加入 1 0ml左右…  相似文献   

19.
俗话说:水火不相容。用水当然可以灭火,这里则介绍一则用水灭声的实验。用图1所示装置可以演示用水浇灭声音。在大烧瓶内装水10~15cm~3,在穿过橡皮塞的橡皮条下端悬吊一玩具小铃,将套有玻璃管的橡皮塞塞紧。给烧瓶加热,烧至玻璃管上端橡皮管口排出水蒸气时(尽量赶出瓶内空气)。关闭夹子,接通玩具小铃,这时可以  相似文献   

20.
氨气的产生、收集和溶于水的联合装置苏州市三中(215003)王云华高中化学第一册中,实验室制取氨气是用氯化氨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加热,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的.收集时氨气易外逸而污染空气.在做氨气溶于水的喷泉实验时,若集气的烧瓶稍不干燥或封闭不及时,氨气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