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一个小实验的改进松滋县街河市向上中学李成德(434213)9年义务教育3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物理第1册第112页的小实验“在玻璃杯里装上半杯大米,把一根筷子插在中间,将米压紧,使筷子直立。再继续往里加少许水,等一会儿,拿起筷子就可以把装满米的玻璃杯提...  相似文献   

2.
课本中在讲述“摩擦力”一节后,安排了“筷子提米”的小实验:在玻璃杯里装上大半杯的米,把一根筷子插在中间,将米压紧,使筷子直立.再继续往里加少许水,等一会儿,拿起筷子就可以把装米的玻璃杯提起来.做做看,想想这是什么道理.大多数同学做了这个实验,都知道是摩擦力的缘故.但要问是谁给谁的摩擦力,方向怎样,就茫茫然了.下面对  相似文献   

3.
准备材料:一根筷子、一只空易拉罐、米、黄豆、水等。 方法一:用易拉罐装米,边装边震动,尽量把米装满装实。用左手的四指用力压住罐里的大米,右手将筷子通过指间用力从中心插入米中,注意要一直插到罐底。如果筷子是方形粗糙的,第一次实验就能把一罐米提起来,这是因为米与筷子接触面粗糙,摩擦力大。如果筷子较圆滑,一次实验可能提不起来,但可以在米中加少量的水,约5分钟后,米粒膨胀,增大了米粒与筷子的接触面积,也能提起一罐米。  相似文献   

4.
苏科版与人教版的初中物理教材在介绍摩擦力时,都安排了筷子提米这一小实验,以引起学生的好奇,激发学生探究产生摩擦力原因的兴趣.但这一实验按教材中介绍的方法是:在杯中装满米压紧后插入竹筷,再放入少许水,等会儿再提筷子.这一做法,若放水多少不适当,等待的时间未达到要求,都  相似文献   

5.
《科学课》2007,(11)
准备材料:一根筷子、一只空易拉罐、米、黄豆、水等。方法一:用易拉罐装米,边装边震动,尽量把米装满装实。用左手的四指用力压住罐里的大米,右手将筷子通过指间用力从中心插入  相似文献   

6.
默默 《家长》2016,(4):42-43
筷子的神力思考:把一根筷子插入装着米的杯子中,然后将筷子上提,筷子会把米和杯子提起吗?材料:塑料杯一个、米适量、竹筷子一根。操作步骤:1.将米倒满塑料杯。2.用手将杯子里的米按一按。3.用手按住米,从手指缝间插入筷子。4.用手轻轻提起筷子,杯子和米一起被提起来了。讲解:由于杯内米粒之间的挤压,使杯内的空气  相似文献   

7.
筷子的神力     
想一想:怎样用一根筷子把装着米的杯子提起来?材料:塑料杯一个、米一杯、竹筷子一根将米倒满塑料杯,用手将杯子里的米按结实,再从手指缝间插入筷子,然后用手轻轻提起筷子,杯子和米就一起被提起来了。  相似文献   

8.
玻璃杯是生活中常见的用品,利用它在家里也可以做很多物理小实验.现举例如下.一、凸透镜实验器材:玻璃杯、水方法:在玻璃杯中倒入适量的水,透过水杯看对面的手指,发现手指变得又粗又大.原理:盛水的玻璃杯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当物体放在焦距之内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二、发声体振动实验器材:玻璃杯、玻璃棒或筷子方法:用玻璃棒或筷子敲击玻璃杯会发出清脆的声音,用手触摸玻璃杯,发现杯子在微微振动.原理: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三、音调实验器材:玻璃杯、水、玻璃棒或筷子方法:向玻璃杯中慢慢加水,并不停地用玻璃棒或筷子敲打杯子,会发现随…  相似文献   

9.
筷子的神力     
想一想:怎样用一根筷子把装着米的杯子提起来? 材料:塑料杯一个、米一杯、竹筷子一根 将米倒满塑料杯,用手将杯子里的米按结实,再从手指缝间插入筷子,然后用手轻轻提起筷子,杯子和米就一起被提起来了。  相似文献   

10.
现行浙教版教材义务教育七年级科学下册第61页图2-58的筷子提米实验描述如下:纸杯中盛有米,米内插有筷子,将米压紧后,竖直向上提筷子。你看到了什么现象?教材中描述筷子能将杯子提起,是因为筷子与米之间存在着摩擦力,这个摩擦力使杯中  相似文献   

11.
一、“比热”演示实验1.实验装置如图1,A是自制的两个空气温度计(要求形状完全相同,内装等量的红色水);B是有孔的橡皮塞,把A管插入有孔的橡皮塞中;C是两根规格完全相同的试管;D是玻璃缸;E是硬纸板,中间钻两个圆孔,两圆孔之间的距离约5厘米,孔径要与试管外径相适应;F是两只同样的烧杯.2.演示方法(1)在一个烧杯里装100克水,另一个烧杯里装100克煤油,把1000克热水倒入玻璃缸里,用硬纸板盖住玻璃缸的缸口.(2)把两个试管同时插入硬纸板的圆孔里,使一个试管插入煤油里,另一个试管插入水里,要求两者…  相似文献   

12.
今天,我在刚刚发下来的一本杂志里读到了一个有趣的实验——“一线生机”。我决定和爸爸一起来做这个实验。我从厨房拿了根筷子,又找了一根长20厘米左右的细线,再拿来一个小小的“酷儿”饮料瓶。我把线的一端绑在瓶口上,在瓶子里面装上五分之一的水,再把线的另一端绑在筷子的中间。一切准备就绪,实验开始了。我把筷子的一端平放在桌子边缘,另一端用手扶住,使瓶子悬空挂着。等瓶子不动了,再把手轻轻地放开,结果瓶子掉在了地上。我把筷子再放进桌面些,线往外移,再把手放开。奇怪的现象出现了:瓶子挂在了空中,但是筷子翘了起来。怎么让筷子不翘…  相似文献   

13.
案例教师演示:把一只生鸡蛋放入一只盛满清水的透明玻璃杯中。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水中的鸡蛋会出现什么现象?生:下沉。教师接着取出另一只盛满盐水的透明玻璃杯。师:请同学们猜一猜,把这只鸡蛋放入这个盛满水的杯子里,会出现什么现象?生:下沉。师:实际情况是否和大家猜想的一样呢?现请一位同学到前面来做这个实验。请大家仔细察。生:鸡蛋浮起来了。师:对比这两个实验,你有什么想法?生:两个杯子里的水肯定不一样。师:我们请一位同学来尝尝这两杯水有什么同。生:一杯是清水,一杯是盐水。师:观察实验,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生:使鸡蛋上浮的这…  相似文献   

14.
醋是甜的?     
今天一上课,老师就端了三杯清水、一袋糖和一瓶醋进来。同学们都很好奇:“老师,你这是想请我们喝茶吗?我们都带了水哦。”“不,你们猜错了。”老师摇了摇头,说,“我要做一个小实验。”只见老师先把醋倒进了一个空杯子,浓浓的醋味一下子在教室里散发开来。老师又把糖倒进另一个空杯子里,加了些水,用一根筷子搅  相似文献   

15.
片段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师:同学们听说过乌鸦喝水的故事吗?生:听说过。师:谁来给我们讲一讲这个故事?(学生讲故事)师:乌鸦在瓶子里填石子后,水面真的会上升吗?要弄清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做一个实验:每个组都有一个盛有红色水的玻璃杯,还有一块石头,请每组选一个同学把石头放入玻璃杯中,其他的同学注意观察水面,看水面会起什么变化。学生做实验后回答:石头放入水中,水面果真就上升了。师:想一想,为什么水面会上升呢?生:石头把水“挤”上去了。再:再做一个实验:用一只杯子装满细沙,再把沙倒在一边,取一块木块放入杯中,再把倒出的沙装回杯子里,会…  相似文献   

16.
郭倩 《下一代》2014,(11):45-46
实验材料:水盆一个,玻璃杯两个。实验步骤:1,把一只玻璃杯A放在水盆里,灌满水。然后把玻璃杯口朝下向上提。注意杯口不要露出水面。这时杯子里仍然满装着水。这是因为水面上有每平方厘米1公斤压力的缘故。这一压力把杯子里的水压上去,实际上它可以支撑1个10米高的水柱。2.再把第二只玻璃杯B,杯口朝下按入水中。水不能进入杯中。因为B杯中空气的压力比外面空气的压力还大。  相似文献   

17.
一、准备器材此实验对理解大气压的存在,准确测出大气压的值非常有帮助.实验前先准备玻璃杯、水、硬纸片、水银、长约1米的玻璃管(一端封闭)、玻璃槽(2个)、刻度尺、中间有孔的木板、湿泥巴.二、实验演示(一)实验一:在玻璃杯里装满水,用硬纸片盖上,倒置过来放手,如图所示,我们将发现纸不会掉,水也不会洒出.杯中装满水盖上硬纸片倒置过来将如何?侧着放呢?泥分析:水受到向下的重力作用,为什么不会洒下来,是因为大气压把它托住了.(二)实验二:把松软的湿泥巴放在玻璃槽内,用中间有孔的木板下压它,如图,我们将看到湿泥会从木板中间的孔内向上涌出…  相似文献   

18.
小实验     
波尔多液的配制1.实验用品玻璃杯2个、木筷、有刻度的塑料瓶(或玻璃瓶、玻璃杯)2个、硫酸铜1g、生石灰1g、水。2.实验步骤①在一个玻璃杯中加入硫酸铜1g,加入水90ml,制成硫酸铜溶液;在另一个玻璃杯中加人生石灰1g,注入少量水,生石灰就变成熟石灰,然后加水至10ml,配成  相似文献   

19.
《小学生时空》2010,(10):48-48
巧粘玻璃杯 实验材料:两只同样大小的玻璃杯,几张湿纸、干纸片,火柴。 实验方法:找两只同样大小的玻璃杯和几张浸湿的纸。在一个玻璃杯中投入一张燃烧着的纸片,趁火势旺时,用湿纸盖在杯口上,再迅速把另一只杯子的杯口与这只杯口对准,稍稍用力压紧。  相似文献   

20.
许多年来,初中物理中为了证明大气压的存在,老师们都演示了复杯实验:取一个盛满水的杯子,用纸片把杯口盖严,手按住纸片把杯子倒过来,放开手以后,纸片不会掉下来,杯子里的水也不会流出来.但是实验时发现,用大半杯水、甚至水再少一些也能做成功:在一只杯口很平滑的玻璃杯中放上半杯水,盖上软硬适中的硬纸片后倒置过来,杯内的水和纸片仍能保持平衡,并不落地.出现的这一现象似乎跟上述的复杯实验的道理一样,当属一个细节罢了,但若深入地分析一下之后就发现并不是那么简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