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基于分类本体的web集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web信息集成领域,为消除语义异构、实现语义融合,将分类本体引入WWW信息集成,设计了一种基于本体集成的web信息集成系统.通过构建标准分类本体以获取局部分类本体,并建立二者间的映射,以获得多源统一视图.通过计算概念间的统领匹配度、关联匹配度、从属匹配度来完成概念的映射.实现了基于分类本体的web信息集成系统,该系统能很好地解决web信息分类语义异构问题,并能实现多web信息源的集成以及用户个性化定制.  相似文献   

2.
领域本体中的语义相似度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基于本体的语义web信息检索的研究中,本体映射是解决异构本体之间互操作的基础,为了更精确的实现异构本体之间的映射,在传统基于语义距离的相似度算法的基础上,增加了更为关键的影响因子,并在此基础上对语义相似度算法进行了改进。通过实验分析表明,改进后算法所得相似度值更加合理,在一定的调节参数下,大大提高了与人类主观判断的兼容度。  相似文献   

3.
信息集成的难点在于异构数据的处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本体和面向服务(SOA)的解决方案。SOA可以很容易解决信息集成扩展性的问题,使用本体可以实现异构数据的集成和互操作性。此外还提出了一种高效的本体映射算法,该算法结合两种本体映射算法,在本体映射的效率和精确度上都有很好的表现。  相似文献   

4.
为了更好地实现基于分布式本体的知识共享, 提出了一个基于本体环境迁移(OCI)的方法. 该方法同传统的本体集成和映射方法相比, 能减少实现复杂度. 该方法可以分成3个阶段: 给定术语的语义环境确定, 本体术语之间的语义相似度计算以及本体环境迁移. 针对分布式本体的一个本地术语, 其本体环境可以通过使用语义相似度计算从与该术语最相关的本地本体中确定和抽取. 然后, 该环境将被动态地迁移到源本体以获取更丰富的语义信息. 采用多智能体技术, 开发了一个分布式知识共享系统(DKSS)以演示该方法的使用. 实验结果显示, 该方法对分布式本体知识共享是有效的, 不需要维护全局本体或复杂的本体映射, 因此具有更好的可维护性和可伸缩性.  相似文献   

5.
当前本体映射方法主要考虑结构映射而且映射精度较低,根据统计理论思想,提出了一种基于隐马尔可夫模型的异构本体映射方法.该方法将概念表示为隐马尔可夫模型、概念的特性、关系、上下文、兄弟、规则等表示为隐马尔可夫模型的状态,通过对实例的学习建立隐马尔可夫模型.利用Viterbi算法确定实例所对应的状态序列,然后采用极大似然估计法确定该实例所对应的模型,从而建立异构本体之间的映射.实验表明,该方法有效地提高了异构本体映射的精度.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一种利用web搜索引擎如Google自动完成本体映射的方法.该方法通过构造句法模式,利用web搜索引擎获得异构本体概念间的上下义关系,产生由本体概念对组成的初始候选映射集.根据本体的概念层次建立一个产生式规则集,从初始候选映射集中去除不符合本体语义的概念对,同时加入符合本体语义但未被初始候选映射集包含的概念对.最后,按照基于互信息的映射选取规则从候选集映射集中自动产生本体映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F-measure可达到75%~100%,能有效地完成本体之间的映射.  相似文献   

7.
为了实现不同异构自治域之间安全策略的统一描述与集成,以本体为基础,提出了一种支持RBAC96模型的基于角色访问控制策略定义机制OntoRBAC.利用本体的通用性,对不同异构系统的安全策略进行统一描述,并能够利用本体的上层概念描述从语义层次上实现对不同策略的集成,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一套用于策略描述的本体模型族.为了实现访问控制决策的推理,OntoRBAC以规则的定义为基础,扩展本体推理算法,使其更适用于描述与推理不同自治域的RBAC策略.  相似文献   

8.
本体集成中上下文驱动协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本体集成中因上下文的不同所引起的语义不协调的问题,提出了一个上下文驱动的协调机制.该机制基于先前的工作,即一种基于上下文的形式化Context-SHOIQ (D ) DL,采用描述逻辑和范畴论显示表示本体的上下文信息.为了扩展这个形式化,添加了4个迁移规则(包含、选择、优先和映射规则),用来规定输入到集成上下文中的内容;还添加了3个互操作能力依次递增的上下文集成操作(输入、部分协调和完全协调).该机制不是完备的,但足以解决提出的5种语义不协调的问题,有助于本体从一个上下文集成到另一个上下文.  相似文献   

9.
Deep web数据集成需要对web查询接口进行模式匹配并获得映射关系.在web查询接口集成中引入语义冲突的概念,通过分析语义冲突的起源和分类,提出了一种基于本体的模式匹配方法.以房产领域的web查询接口集成为实例,详细阐述了这种方法的具体过程:通过比较语义相似度自动检测不同查询接口之间存在的语义冲突,识别冲突类别并且给冲突解决器发送消息,冲突解决器借助领域专家定义推理规则来消除冲突获得映射表.使用检测和解决语义冲突的方法来进行模式匹配,算法简单易于实现,扩充本体定义就可以使用于不同领域,灵活性和重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一种自动完成本体映射的算法.该算法通过计算本体概念之间元素层与结构层上的相似性来完成相似度的计算.在元素层上,该算法引进了WordNet,通过将WordNet中对应的概念转换为向量,计算向量间夹角的余弦得到元素层概念的相似度.在结构层上,该算法通过加权函数和sigmoid函数,基于元素层的计算结果,将元素层的相似度和结构层的相似度结合起来,完成本体之间相似度的计算,最终完成映射.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的匹配准确率可以达到63%~70%,可以有效地完成本体之间的映射.  相似文献   

11.
在信息集成过程中,本体解决了异构信息的语义异构问题,实现了信息语义上的互操作。在分析定制转换、集中复制、中间件等信息集成方法的基础上,介绍了一种基于Ontology的信息集成模型,通过实例介绍,向用户提供获取数据的统一接口。  相似文献   

12.
文本聚类中基于本体的相似性测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综合各层级分类类目和对应关键词来构造概念体系并用于改进信息检索系统效果的方法.为了改进文本聚类的效果,提出了将领域知识本体和文本关键词词频相结合的基于余弦向量的文本相似性测度方法.该本体面向特定领域,将关键词以不同权值对应于各分类类目,通过其语义知识来改进文本相似性测度以及信息检索系统的效果.进一步给出了对基于本体的相似性测度方法进行效果评价的2种策略以及该方法与经典余弦向量测度方法的比较结果.  相似文献   

13.
提出了一种支持本体构造的语义分析方法,该方法识别和定义概念间的语义联系,并将概念间的语义联系映射或转换成OWL原语.首先讨论了3种最常见的抽象(即包含、聚集和联系)以及它们在本体中含义,然后分析并用实例演示了3种抽象的OWL实现方法.当所有的语义联系都被识别和描述后,就产生了OWL本体的主干部分(即分类、对属性的约束、以及分类间的关系).该研究是发展本体概念模型(OCM)以及实现模型间映射或转换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基于OWL的网络管理领域本体构建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决网络管理信息语义描述的问题,通过研究本体理论、OWL本体语言和描述逻辑,提出基于OWL语言的网络管理领域本体构建方法.领域专家首先获取网络管理领域已有知识,然后定义类、属性、实例以及公理并用OWL语言形式化本体.最后通过用Protege工具构建局域网部分本体的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为了实现数据库元搜索引擎在语义层次上的映射,采用本体作为信息的组织形式,并记录本体中没有的新词,当使用新词的频率超过一定阈值时,加入到本体库中,对本体进行扩充.查询过程支持"与"和"或"布尔运算.为了提高系统的映射速度,特别添加了一个记忆模块,记录用户近期的查询行为.并在映射过程中自动学习用户的查询兴趣,以此动态决定实例表的查询顺序.实验证明这些方法可以显著降低系统平均映射时间.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集中式服务发现结构存在的性能瓶颈问题,基于领域本体语义信息,提出一种能自适应地调整领域划分、分配系统资源的分布式web服务发现体系结构,并分析了该结构的可扩展性、自组织性和自适应性.具体描述了该结构下的语义web服务发现算法的2个阶段:语义注册中心定位和基于输入输出的服务匹配.在注册中心组成的平衡树拓扑结构中,注册代理能够快速将请求转发至目标注册中心,避免产生性能瓶颈.然后,通过引入一种新的基于语义距离的服务匹配算法来进行服务查询效果优化.模拟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服务发现方法具有高可扩展性的优点;与其他服务查询算法相比,服务匹配算法具有更高的查全率和查准率.  相似文献   

17.
针对知识密集型企业知识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本体的主动式知识系统OPKS,以促进知识的利用.OPKS以主动式知识服务为基本思想,以用户知识需求为驱动因素,通过用户知识需求模型描述用户知识需求的决定因素.利用本体描述异构知识源语义,利用本体映射实现异构知识源互操作.通过用户知识需求与知识源匹配找到所需的知识,主动提供给用户.采用UML对OPKS进行系统分析和设计,采用Java语言进行实现.某研究所应用表明OPKS能提高知识密集型企业知识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