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群落生态学中有关生态位(niche)概念描述“生态位就是指动物在群落中的地位,食物和天敌的关系”,所谓地位是指动物在空间或时间上所占的特殊位置,它与食物和天敌的关系是指动物在群落中的作用。 有关生态位的定义,长期以来争论不休,不过大致可把生态位的定义归为三类:1.格林尼尔(Grinnell)的生境生态位(habitat niche)1917年。2.埃尔顿(Elton)的功能生态位(role niche)1927年。3.哈奇森(Hutchinson)的超体积生态位,(hyperrolume niche)1957年。根据应用生态位概念的历史来看,格林尼指的主要是空间生态位(space niche),埃尔顿指的是主要是营养生态位(trophic niche)。而哈奇森的生态位即包括空间位置,也包括在生物群落中功能地位,可以称为超体积生态位(hypervolume niche)。  相似文献   

2.
高黎贡山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主要乔木树种生态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高黎贡山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10个主要乔木树种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的研究,结果表明,印度木荷、硬斗石栎生态位宽度较大,川滇长尾槭、总状山矾的生态位宽度较小。生态位宽度越大,对资源的利用能力越强,容易与其他树种产生较高的生态位重叠,各树种对资源的共享趋势比较明显,群落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3.
运用生态学定义和方法试图揭示种间的适应与竞争的关系,通过量化指标分析了不同树种的生态位宽度及重叠的差异性,探讨群落的生态位(及资源)是如何划分的生态意义。  相似文献   

4.
以青海湖地区围栏封育二十年的高寒草原群落个体植株作为对照,比较研究了紫花针茅、冰草、早熟禾、猪毛蒿四种优良牧草个体和异叶青兰、披针叶黄华、狼毒三种杂毒草个体在放牧压力下植株形态特征的变化,发现优良牧草个体对长期放牧的形态响应与杂毒草类不一致,优良牧草在长期放牧的条件下表现出“个体小型化现象”,但是杂毒草却是不明显,在地上生物量上表现的尤为突出。个体形态变异差异造成了植株个体对环境资源的利用能力的相对改变,各植物种群占有的生态位(资源空间)发生“形变”,优良牧草类多数种群生态位“收缩”,杂毒草类多数种群生态位“扩张”,草原群落中的各种群重新组织,优势种出现更替,是高寒草原群落退化演替在个体水平的解释。  相似文献   

5.
摘要:在我国,足球、篮球、排球被称为“三大球”,“三大球”的发展一直牵扯着国人的心弦,是我国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重要指标。北京奥运会后,我国“三大球”的整体发展不容乐观,“三大球”的改革和发展备受质疑。通过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从社会资源的竞争和合作角度分析“三大球”的发展现状,运用生态位理论阐述我国“三大球”的改革和发展过程中内外部竞争与合作中的发展路径。研究表明:“三大球”整体生态位扩充不足;其他运动项目生态位对“三大球”生态位压缩趋势明显;“三大球”生态位系统内耗严重。在分析“三大球”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三大球”发展策略:扩展“三大球”生态位宽度,提高在社会中的适应能力;强化“三大球”生态位的态和势的发展与转化;推动“三大球”生态位内错位发展,降低系统内耗;加强“三大球”生态位外错位发展,促进各项目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阔叶红松林内天然次生林4种群落演替动态分析表明,先锋树种白桦、山杨、柞树和落叶松在主林层中占据明显的优势,但红松、云杉、冷杉针叶树种以立地条件为主要因子而转移进行更替先锋树种,群落演替发展趋势必然形成该地区顶极生态群落。此项研究分析旨在为指导森林保育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生态位理论是生态学的基础理论之一,近年来被广泛研究和应用。文章在分析羡余旅游资源产生的原因基础上,引入旅游资源生态位概念,认为其在羡余旅游资源开发中具有重要作用,并以彭德怀故里乌石为例,提出完善基础设施、旅游资源错位开发、开拓新空间等生态位选择策略,以期为羡余旅游资源的开发提供一个可操作的思维框架。  相似文献   

8.
以新疆天山北坡城市群中10个城市为研究对象,选取16个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城市生态位宽度模型和分异指数模型,测度分析该城市群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分异特征.研究表明,天山北坡城市群中首位城市生态位宽度较大,多数城市综合生态位宽度偏小,两极分化明显. 综合生态位分异指数呈现先降后升的态势,区域发展要素向区域中心城市集聚,且集聚效应不断增强. 因子生态位宽度测度中,经济和公共服务因子生态位宽度差异最大,城市基础设施因子生态位宽度差异较小. 经济和公共服务因子、公平发展与人口增长因子生态位分异指数呈上升趋势,城市基础设施因子反之.提出了天山北坡城市群协同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学科生态系统是由多学科通过非线性相互作用组成的"知识—社会"活性复杂实践系统。对学科生态系统的研究可以对学科生态位进行研究。在体育学科发展和建设中,运用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生态位分离的测度模型可使体育学科生态位保持适度和最优化。  相似文献   

10.
生态位理论是近年来生态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对生态位概念的发展史、生态位理论的测度和应用现状等方面进行了概述,并提出了生态位理论在农业生产实践中的一些切实有效的应用途径。  相似文献   

11.
钟山区苹果园后山杜鹃灌木群落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六盘水市境内分布有丰富的杜鹃花资源,采用距离抽样法中的中心点四分法对钟山区苹果园后山杜鹃(Rhododendronsinsii)灌木群落的数量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该灌木群落的辛普森多样性指数值为0.815,杜鹃的重要值最高,为80.748,是该群落的优势种植物,其次是西南木旬子(Cotoneasterfranchetii),重要值为66.708,是该群落的亚优势种,以杜鹃和西南木旬子为主体决定了该群落的环境和外貌特征。  相似文献   

12.
传统护岸工程大量使用浆砌石、钢筋混凝土等材料建造成直立式结构,给河流水环境、生物群落等带来了诸多不利影响.以越南荣市的前门河道为研究对象,针对前门河道的水生态特征与河道岸边环境、土壤条件,设计并建造了抛石型和石笼型两种生态护岸形式.通过为期1年的香根草生长状况跟踪监测,提出了一种适用于亚热带多雨区的生态护岸植被,通过Miseq高通量测序实验测定了生态护岸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揭示了其生态净水机理.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媒介生态环境的视角出发,通过分析我国体育报纸所处的政策环境、体育环境、受众环境、竞争环境、资源环境等生态环境,提出我国体育报纸要想可持续发展必须找准属于自身的受众生态位、内容生态位和营养生态位。  相似文献   

14.
王族是一位当代西部诗人和散文家,其生态散文集《兽部落》诗意地展示了中国西部各种动物的生命样态,详细叙述了人类与动物之间相依相生的生态关联,深切表达了人类与万物和谐共生的生态理想。作品在结构与语言方面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是中国当代生态散文的代表作之一。以《兽部落》为代表的动物生态散文既是生态散文的重要类型,又是生态文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在中国当代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工业化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发展遏阻,就其生存与发展的深层动力机制可用生态位理论来加以阐释.作为社会复杂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它同样应遵循生态适应性、平衡性、生态位、共生和竞争的生态本位与运行规律.以六盘水师范学院政法系为个案展开探讨,旨在以市场化路径积极响应国家工业化与学院转型,通过生态位抉择助推专业学科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6.
绿地的建植与发展,逐步由传统园林模式向人工模拟自然植物生态群落、向满足休闲、健身、游憩与文化领域发展,街头广场和休闲绿地因其贴近生活、交通便捷、布局灵活、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已经成为承载这些内容必不可少的平台。  相似文献   

17.
基于生态位理论的环太湖旅游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湖的生态位决定了它是环太湖城市的生命源。发展生态旅游业,从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来看,都是环太湖城市产业发展的有利选择。发展环太湖生态旅游,优势在于环太湖城市生态位好,劣势则是太湖水污染严重。为此,环太湖地区应更新观念,制定和落实保护太湖良好生态位的政策,延长生态旅游产业链,建立环太湖生态旅游协调会,从而使环太湖生态旅游走上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18.
比较和对照两位伟大的思想家——孔子与鲁米在家庭自然观、道德观、生态观等方面内在的相似性与不同点,可以丰富和拓宽我们对自然和自身的认知,建立针对生态破坏和过度消费自然的道德意识的基础.更重要的是,他们的智慧为我们构造了不同文化和文明之间理解和沟通的桥梁.  相似文献   

19.
湿地植物在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中起着关键性作用。阐述了北方地区人工湿地植物筛选的原则,包括抗冻与生态适应能力、耐污与去污能力、植物的生理特性、经济价值和景观效果,以及生态安全性。人工湿地选择植物时还要重视合理配置,根据植物的去污特点、群落特性、植物对养分的需求类型、景观美学价值来进行科学配置,这样既提高人工湿地的处理效率,又能营造优美的湿地景观。  相似文献   

20.
反应器形式及污泥形态对厌氧氨氧化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构建克隆文库,对反应器类型和污泥形态对厌氧氨氧化(anammox)细菌的群落结构的影响进行探索. 研究发现,反应器类型对anammox细菌群落结构影响不大,但其种泥来源对功能细菌的群落结构有一定影响. 污泥形态对anammox细菌群落结构有着重要影响,絮体污泥中的anammox细菌以Candidatus Kuenenia为主;聚集态污泥中的anammox细菌则以Candidatus Brocadia为优势菌;在同时存在絮体污泥和生物膜的复合式反应器中,不同污泥形态中anammox细菌在接触时会发生迁移,但其优势菌种不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