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2 毫秒
1.
量词是汉语中使用频率很高的词类之一。我们曾经简要地谈过它在使用过程中的错误,这里不妨就这个话题再谈一番。 汉语的量词丰富多彩,表现力很强;它与名词的关系极为密切。一般地说,每个名词都可能与一定数量的不同的量词相配合。例如名词“鱼”,便可与下列量词相搭配:斤、条,尾、块、段、种、类、盘、箱、袋、网等。每个名词虽然可与多个量词相搭配,  相似文献   

2.
句子常有搭配不当的毛病。搭配不当的毛病可能出现在直接发生结构关系的句子成分上,也可能出现在间接发生结构关系的句子成分上,还可能出现在充当句子的某个成分的词组内部。探究造成搭配不当的原因,有助于我们在组词造句时避免搭配不当的错误。造成搭配不当的第一个原因是将意义上不能组合的词语组合在一起,违背了词语组合的首要条件——意义上相关联。请看下列从报刊上摘录下来的病句: ①北京科学技术交流中心主办的“北京地区计算机应用展览会”,于6月5日在北京展览馆展出。②敬请各行各业充分信任我公司日益增长的广  相似文献   

3.
本题上文说过:插入语“特别是”所联系的各项,一般都属于相同的范畴,并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它除表示强调、突出等语义外,还可以表示某种进层关系。违背这一特点和规律所造成的错误,除上文所谈的之外,这里再续谈几种。 第一、将不相干的对象用“特别是”连接构成进层关系,不当。 所谓不相干的对象,指的是不属相同范畴,无内在逻辑联系或联系甚远的对象;将这样的对象用“特别是”连接起来,硬性构成强调、进层关系,往往难免造成进层不当的错误。例如:  相似文献   

4.
“发挥”在句中做谓语时,不仅会与其后的宾语搭配不当,造成动宾关系(亦即谓宾关系)不调的错误(这种错误,本题上文已做过分析),还可能与其前边的主语搭配不当,造成主谓关系不调的错误。例如: ①日本的报刊评论:这个戏的妙处在于栗原小卷同时表演男女两个角色。的确,小卷的演技发挥得淋漓尽致,人物刻划人木三分。(《光明日报》1986.12.20第二版)  相似文献   

5.
曾懿 《大观周刊》2012,(26):9-10
在洞口方言中,个体量词与其它词类的组合使用与普通话里的基本一致,它一般不能单独存在于句子之中,常与数词、名词、形容词等词类组合充当句子成分。虽然在洞口方言里,其个体量词在语法功能上和普通话有很大的相似性,但它也有着其自身独特的语法特点,其中最能体现洞口方言个体量词语法功能特色的是其丰富的重叠形式,这些量词在重叠后大多表示“每一”或“多”的意思,在句中作主语、谓语、定语、状语。  相似文献   

6.
王思思 《大观周刊》2012,(29):35-36
邵武方言中的“誾”尾与北方方言中的“儿”尾相比.相同点在都可作名词词尾表示小义和亲昵义。不同点在:“褂’尾可以重叠形式附于名词后.表极极小和更亲昵的意味 部分单音节的形容词重叠后带上“誾”尾可在句子中作状语,表示程度的加深。少数单音节量词重叠后也可带上“誾”尾而副词化,表示“每一”、‘许多”的意思;大部分量词加上“誾”尾,表示用这个量词计量的事物形体上的小或数量上的少。  相似文献   

7.
客观对象(人或者事物)都有自己的性质、状态和行为动作等;对象与自己本身所具有的性质、状态、行为动作等之间的关系,是所属关系,即后者为前者所有.在语法结构中,一般表现为附加关系,或主谓关系,或目的、结果关系,等等,它们之间的地位是不相等的,有主有从的。如果把它们不适当地并列起来,就会造成并列不当的错误.以下是这类错误的几种形式: 一、对象与自身的性质特征相并列.如: ①山间的一湾清流,冲着、绕着姿态各异的山石,畅快地流泻下来,溪水中分明折射着明月的柔光.好一处静谧、和谐、月夜山景!(《北京晚报》1985.5.23第四版) 例①“静谧、和谐、月夜山景”并列不当。“静谧”、“和谐”是形容词,表示事物的性质、特征;“月夜山景”是名词性词组,表示客观对象.在此例中,“静谧”、“和谐”实则表示“月  相似文献   

8.
在科技书刊中常见到以下形式的句子: 例:激光焊比较容易地实现异种金属和异种材料的焊接,如钢与铝、铜与铝、不锈钢与铜等。目前已广泛用于电子工业和仪表工业中微型件的焊接。句中,“异种金属”、“异种材料”都是名词,具有相同的形态,用“和”字连接构成联合词组,似乎没有错。但“异种材料”包括“异种金属”,二者不是同一等级不相交叉的概念,而是种属关系。因此“异种金属和异种材料”的组合犯了语义搭配不当的错误,也不符合逻辑。  相似文献   

9.
数词和量词连用的时候合称数量词。它常常在句中作定语或补语,表示物量或动量。数量词一定要用得恰当,与名词或动词搭配合适。否则,就会出现病旬。例如: ①“中扬乡二十三、二十四两日组织五千多劳力挖沟四万多亩……”(《泗阳不失时机转入秋熟超产活动》,《新华日报》一九八三年七月二十六日第一版) 这里如果照字断的话,“四万多亩”应是“沟”的面积。  相似文献   

10.
同任 《编辑学报》2001,13(2):122-122
在目前出版的许多科技书刊的图表中,用特定的单位(包括单位1)表示量的数值时,还未采用国家标准规定的“量/单位”(量除以单位)的标准化表示法,而仍采用传统的不科学因而是错误的表示法,如 “p(kPa)”或“p,kPa”等。 193《有关量、单位和符号的一般原则》中规定: “为了区别量本身和用特定单位表示的量的数值,尤其是在图表中用特定单位表示的量的数值,可用下列两种方式之一表示:  相似文献   

11.
本题的上两文,分别从表述事物之间的关系、表达内容与客观实际的关系、语段上下文之间的关系等不同的角度,分析了语言运用中的隐性错误。造成这些错误的原因之一是语言运用不当,对此,上两文也都有所分析。语言运用中,词语运用是个重要方面;语言运用的一项基本功,是对词语的选择与锤炼。词语选用不当,同样会直接造成这样或那样的隐性错误。本文拟分析以下几种: (一)置换型有些动同所表示的行为动作、发展变化等,有其特定的主体,是不能任意更换的。否则,误换了行为动作特定的发出者(即主体),就会造成违背常理的语义错误,以…  相似文献   

12.
很多资料对名量词小类的划分不一,主要是对于临时名量词和借用名量词的差异以及范围存有争议,本文在梳理相关资料的基础上,从原型范畴理论的角度加以分析,主要把个体名量词分别与借用名量词、临时名量词进行比较,认为争议反映了名量词内部的连续性,进而说明专有名量词和临时名量词是一个连续统。  相似文献   

13.
在汉语中,有的量词一般只表示一种事物名词,如“羽”,只用于鸽子,如说“一羽信鸽”;有的则可以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物名词,如“张”,可以说“一张床”、“一张纸”、“一张桌子”、“一张地图”、“一张画”、“一张脸”、“一张网”等。这就是说,每个量词可表示一定范围内的诸多事物名词,在这个“一定范围”内,量词可以自由地与其中任何名词协  相似文献   

14.
字与字搭配不当,是容易出错的:如,“亟”字和“急”字,由于搭配不当所引起的差错较为典型。因为它的隐蔽性强,所以不容易被发现。它最典型的搭配不当两例差错是“亟需”和“急须”,而正确的搭配应该是“亟须”和“急需”。同时,“亟待”和“急促”这两例正确的搭配,有时也因交叉搭配错误而引起差错。“滴”和“嘀”这两个字,在日常应用  相似文献   

15.
数词和量词合起来叫作数量词,可以充当句子的各种成分。表示物量的,常充当定语或谓语;表示动量的,常充当状语或补语。因此,运用时应根据数量词所修饰的对象或充当的成分来确定它在句子中的位置。同时,数量词与修饰的对象在结合时也有一定规律,应根据习惯用法,使其搭配得当。但在实际运用中,却往往出现错误。如: 1、不久,一个接一个同学到主席台上朗诵自己的诗作。(《中国青年报》1979年10月16日)  相似文献   

16.
某刊物中有“12个门的电冰箱”一说。乍一看到大吃一惊:什么样的电冰箱,竟有12个门!仔细琢磨,原来那系列电冰箱有12种门结构可供用户选择。这属于量词使用不当的错误。 量词,指表示人、事物或动作的单位的词。其中:表示物理量的量词,就是计量单位,如米(m)、千克(kg)、帕(Pa)等;而表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多种数据库的检索,可发现宋元演剧史料中"棚"常作量词,相关用例(语料)有20条。通过对用例的辨析、归纳,可证"棚"是宋元口语中的一个新生典型量词。"棚"有集合量词、过程量词两种基本用法,主要称量傀儡(偶人)、傀儡戏等戏剧事物。量词"棚"最初借用自"傀儡棚"之"棚",作容器量词;再转义、虚化为集合量词、过程量词,最终确立为戏剧专用量词。量词"棚"和宋元演剧、戏棚的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动词“发生”在词组的组织与句子的构造中,常见的另一类语法错误是:与其相关的句法成分关系不协调。这类错误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第一、“发生”做谓语时,与其宾语关系不调 “发生”做谓语时,其后所带的宾语主要的有两种,一种是名词性宾语,即宾语是由名词或名词性词语充当。如:“发生了交通事故”、“发生了浓厚的兴趣”。两个句子中的“事故”兴趣”都是名词。另一种是动词性宾语,即宾语是由动词或动词性词语充当。  相似文献   

19.
只、枝、支     
“只”和“枝”、“支”这三个量词混用的现象,在报刊上时常出现,用混的原因,就是对这三个同音量词的分工不熟悉。“只”使用得比较广泛。它常用于表示某些成双成对东西的一个,如两只眼睛、两只手、一只筷子、一只袜子。它还用于指某些器具的量,如一只箱子、一只手表、一只灯泡、一只酒杯。一些飞禽走鲁的量,也用“唑”,如一只老虎、一只山鸡、一只兔子、一只小鸟。“双”是“只”的异  相似文献   

20.
正交试验设计表的使用分析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郝拉娣  于化东 《编辑学报》2005,17(5):334-335
分析科技论文中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常用的各种列表(图)以及表中统计量符号表达中存在的问题,诸如列表中常出现正交表名书写错误、表中栏目名称不确切、表格和数据重复或短缺、因素与指标关系图多样化,以及极差分析表中统计量符号的多样化表示、方差分析表中多字母的统计量符号表示等,并对变量符号的规范表示给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