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正>《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因此,朗读应该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途径,它对发展学生智力、提高学生文学修养及情感修养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作为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朗读在教学中的重要性,着重培养学生朗读的意识和独立阅读的能力,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感,拥有丰富的语言积累,达到学习语文的目的。小学语文阅  相似文献   

2.
对于小学生而言,在语文的听、说、读、写能力中,朗读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能力。大纲要求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  相似文献   

3.
正听、说、读、写是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内容,也是培养学生综合语文能力的重要方法。而其中的"读"历来是重中之重,它不仅是学生写作技能、语言表达技能的基础,更是训练学生语感、提高智力的有效方法之一。新课标就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得到情感的熏陶。"可见,朗读是小学生语文能力中重要的  相似文献   

4.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要求:"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上述要求,对朗读的重要地位和功能都给予了着重强调,可见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应该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朗读教学不仅是语文知识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也是实施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5.
高丽萍 《甘肃教育》2020,(2):156-156
语文教学离不开朗读,它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必经之路。《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低年级是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起步阶段,也是关键阶段。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对低年级朗读教学有明确的定位,即"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由此可见,朗读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一项基本功,是开启语文教学之门的钥匙.那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呢?  相似文献   

7.
正朗读是一种化无声文字为有声语言的阅读方式,它具有表情达意、增强语感、加深理解、巩固记忆、提高表达能力等作用,是小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由此可见,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然而,朗读并不是在盲目的、毫无意义的反复中"轮番轰  相似文献   

8.
对于小学生而言,在语文的"听、说、读、写"能力中,朗读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能力。大纲要求"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  相似文献   

9.
朗读是一种化无声文字为有声语言的阅读方式.古往今来,人们一直坚信"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新大纲中也明确指出:"小学各年级的阅读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朗读是小学生发展语感,培养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教师要在阅读教学中优化朗读教学.如何优化朗读教学呢?我在平时的观察和思考中得出几点见解.  相似文献   

10.
新课标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下面我就自己平时的教学实践来谈谈对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朗读训练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关键,朗读训练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基本口头表达技能,也可以让学生掌握主动理解课文的学习方法.《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应该怎样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朗读训练呢?  相似文献   

12.
李立平 《成才之路》2013,(26):85-85
阅读教学作为语文教学中重要的一部分,与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紧密相连。古语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叶圣陶先生也曾说过":语文教师是引导学生读书、看书的,而不是给学生讲书的。"如何通过语文教学让小学生有能力读书并学会如何读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师讨论的话题。《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明了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性以及教学方向:"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做到这些,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一、学生的自主性是阅读教学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谢章田 《考试周刊》2013,(83):106-106
英语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热情的熏陶。这是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和新一轮课改的要求。朗读是学习英语的最重要的基本功.提高小学生英语早读的有效性是提高小学生英语素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新课标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因此,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但在实际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只重视生字、词的教学,而忽视了阅读,而且只是在教学中将自己对于课文的理解强加给学生,  相似文献   

15.
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视和加强读的训练,是提高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课标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由此可见,朗读在发展语文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意义。为了使学生达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阅读“,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就要特别重视朗读训练的指导。  相似文献   

16.
小学语文课本每课的课后要求中都有这样一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由此可见,读好书对于小学生来说是多么重要.新课标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小学低年级是学习阅读的启蒙阶段,一定要从小培养最基本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7.
<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朗读,不仅是感悟课文内容的重要手段,也是体现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重要特征。在语文教学中,通过各种形式的有效朗读,落实"以读为本"的教学理念,使学生在朗朗书声中感悟了文意,积累了语言,培养了语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课改后基本上每一篇课文在学习目标中都有一点,那就是让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由此可见,小学生的朗读水平是其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语文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低年级的孩子刚接触语言文字,很难正确地把握文章,有感情地去朗读,如何对低年级学生进行朗读训练呢?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以读代讲"、"读中感悟"、"读中体验",小学生的朗读水平是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小学阶段的教学过程中要在提高自身朗读教学能力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在读中充分展示祖国语言的魅力。  相似文献   

20.
<正>新修订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高年级要重视默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阅读教学重读、重感悟、重语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