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九溪的历史形成过程,将九溪的宗族与中国农村传统的宗族进行比较,从发生学及历史变迁的视角说明九溪宗族特点及其与传统宗族的不同。并对其进行深层次的原因分析。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两波大型农村抽样调查的数据分析表明,自20世纪70年代末至新世纪初的二十余年间,国内有约两成的宗族已重建,其中以华南、西南和华东地区相对明显,而中原、西北和东北地区甚弱.宗族的组织与活动状况在南北方之间也出现明显差异.换言之,在国内农村,宗族重建或瓦解的现象同存,宗族在有些地区出现重建,但在另些地区却已瓦解或正在瓦解.因此,任何以重建或瓦解的一端情况来指称全局,显然都是不当的.M.Freedman曾以"边陲-中心"、水稻种植与灌溉系统等因素来解释华南宗族的特殊性,这一解释已难以适用于当今中国乡村.笔者主张从村民聚居程度与宗族传统的两维角度来给以解释.  相似文献   

3.
宗族的建构,是按照父系单系世系的原则,从全部亲属中认定一部分亲属为宗亲的结果.在"知其母不知其父",即尚无父系世系观念的时代,不仅存在家庭,也会存在作为人群聚合形式的"族",但却不会产生宗族.即便当"族"确实具有"亲属团体的意义时",也不一定就是"父方亲属集团的专有的称呼"."族"可以用来反映"前宗族时代"."宗族"概念是一个"宗"、"族"各有前提条件、各有发展过程、各有历史特征的二元结构."族"是"宗"整合与统领的对象,在逻辑上,"族"应先于"宗"而存在.  相似文献   

4.
作为封建宗族教育的总纲领,中国传统族规家训不仅对族内成员在立身、治家、敬业、处世等方面加以教育规范,而且以振兴宗族为最终目的使宗族教育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个包括族塾教育、宗族家教、祭祖仪式等教育活动在内的教育复合体.聚焦中国传统族规家训对封建宗族教育进行分析,对于当代中国教育的发展和民族文化的传承都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通过九溪的历史形成过程,将九溪的宗族与中国农村传统的宗族进行比较,从发生学及历史变迁的视角说明九溪宗族特点及其与传统宗族的不同。并对其进行深层次的原因分析。  相似文献   

6.
作为封建宗族教育的总纲领,中国传统族规家训不仅对族内成员在立身、治家、敬业、处世等方面加以教育规范,而且以振兴宗族为最终目的使宗族教育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个包括族塾教育、宗族家教、祭祖仪式等教育活动在内的教育复合体。聚焦中国传统族规家训对封建宗族教育进行分析,对于当代中国教育的发展和民族文化的传承都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20世纪80年代以来,宗族复兴是中国农村社会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农村宗族复兴活动引起了社会学、人类学、历史学、政治学等学科的广泛关注。从人类学的角度审视重庆市永川区松溉镇罗氏宗族的复兴,可知其性质是中国社会由传统向现代转型过程中农村社会的过渡性组织,是一种"被发明的传统"。罗氏宗族复兴的只是一套家族符号和仪式象征体系,而非纯粹的功能性组织。  相似文献   

8.
宗族慈善是中国古代社会慈善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护当时的基层社会稳定起到了很大作用。宗族慈善的思想基础主要是基本贯穿中国传统社会的儒家思想,儒家思想中的"仁者爱人"等核心思想、慈善理念指导和支撑了宗族慈善。即使是在慈善事业大兴勃发的今天,这些理念和宗族慈善方式仍然有着发挥的空间。  相似文献   

9.
传统的客家宗族文化与宗族认同心理,是一个尚待开拓的领域。结合家谱、家训、族规,从客家宗教制度的形成与特色入手,分析传统的客家宗族文化与宗族认同心理,进而剖析这一认同心理对社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宗族文化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并以其独有的方式对村民的日常生活产生影响。强情理性、弱法理性是宗族文化的二重性。正确认识宗族文化的二重性在不同领域的表现,并对宗族文化的二重性进行调适使之朝着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方向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五服与宗族的关系问题是近年来中国宗族研究领域里的争论热点之一。或认为"五服以内为家族,五服以外称宗族";或坚持不能以"‘五服’标准来确定家族、宗族范围。"作者也是这股争论中的一员。过去作者在山东费县闵村的田野工作发现,五服不能向上发育为宗族,但最新的调查资料表明:山东滕州闵楼村的宗族的确是建立在五服基础上的,并由五服发育而来。其思想植根于宋代"欧苏谱法"。因此,可以把五服作为一个参照标准来理解中国宗族。  相似文献   

12.
宗族文化是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也是民间崇尚的传统文化。捐资助学是宗族文化中宗族的一项重要活动,它在中国近代民办教育的发展史上起到了积极作用。从江西近代宗族开办民办教育的状况入手,分析了其办学特点及其影响,为研究宗族文化及近代民办教育提供了重要的史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从一乡主姓的宗族凝聚力,扩大到结合同乡次姓的宗族凝聚力,进而将宗族的血缘认同,巧妙地转化为对乡的地缘认同,是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县金石镇《仙都乡族谱》的创举。仙都乡住了林、谢、董三个宗族,林姓是主姓。该族谱是《仙都乡林氏族谱》的重修,编纂人员主要是该乡林姓族亲,族谱内容不免以林姓为主轴,但破例兼收仙都乡谢、董两个次姓的数据,显示了仙都乡林姓宗族利用同乡诸宗族的凝聚力,淡化宗族同乡会鲜明的血缘性,强化对仙都乡的地缘认同。  相似文献   

14.
门阀政治作为一种特有的历史现象,是当时三个层面因素交叉作用的结果。其一是汉末之后的社会动乱强化了宗族关系;其二是在战乱造成的人口稀少经济凋敝情况下,门阀政治能使朝廷上和地方上的行政运行对国家财政的耗费都相对较小以为适应;其三是缺少纸张不能印书的条件下所形成的文化垄断。  相似文献   

15.
宗族文化是家族精神的彰显者和连接者,同一宗族的人不光有血缘关系,同时具有“神源”关系.鲁迅作为士大夫家族的长房长孙,士大夫文化背景对其文化品性和审美取向具有深远影响.士大夫宗族文化对鲁迅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士大夫精神的追求、宗族核心价值的传播,即藏书文化和宗族文化等几个方面.通过对鲁迅身世文化背景的挖掘,我们看到传统士大夫文化精神和人格理念对鲁迅文化品格和文字生涯的潜在影响和规范.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学术界的大多数学者对客家的宗族问题及其相关方面进行了比较透彻的研究,对客家族群的认同心理只稍谈及,没有将二者有效地结合起来论述,本文即从客家宗族制度的形成与特色入手,结合客家的家谱,家训,族规,从婚姻制度,风俗习惯,语言特色等方面分析宗族认同心理,进而剖析这一认同心理对当代社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村落宗族文化伴随着村落和宗族的形成发展而形成发展。村落宗族文化何以长盛不衰?许多学者多从宏观的角度,从宗族文化或村落宗族文化与国家政治及经济制度的关系乃至宗族自身的凝聚力等方面进行研究。宏观研究当然无可厚非,但仅凭宏观的研究往往会忽略掉村落宗族文化长盛不衰的某些重要原因。而微观的探讨则能较具体和较周密地揭示村落宗族文化长盛不衰的各种因素。本文以金氏宗族村落文化为个案,从微观角度较深入剖析村落宗族文化的传承动力。  相似文献   

18.
浅谈徽州祠堂的历史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徽州祠堂的兴建有其深厚的中华社会基础和文化渊源.徽州是程朱厥里,深受<朱子家礼>影响,从宋代开始徽州祠堂建造萌发.明代中期徽州宗族凭借徽商的财力大兴祠宇,_直到清末.近现代中国社会的重大转型,对徽州宗族产生巨大冲击,代表徽州宗族象征的祠堂也因此走向衰落.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传统乡村社会管理体制的实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玉亮 《历史教学》2006,1(9):14-18
关于中国传统乡村社会管理体制这一问题,近来有些学者提出"宗族自治"、"乡绅自治"等"地方自治"的观点.本文通过对中国传统乡村社会管理体制各要素及其内部相互依存关系的分析,说明这种所谓的"自治"只是表象,其实质是王权专制下国家政权与族权、绅权共同统治的"官治".  相似文献   

20.
《嘉应学院学报》2017,(7):17-21
自改革开放后,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农村宗族呈复兴态势,重修族谱、修缮祠堂、省亲祭祖等现象越来越多,日益引起学者和官方的重视。学者们称这种现象为宗族组织的重建和"创造","创新"和"生产",也有人称之为宗族的复兴。当前的宗族复兴引起官方关注和学者研究的重视,亦与乡村治理具有密切联系。在此,以一个客家南迁总祠的建造作为切入视角,分析政府部门和民间社会如何通过若干"双名制"的运作达到共赢的结局。官方把此次客家祠堂的兴建纳入客家文化繁荣和发展的视角,民间则把它打造成了一座南迁宗族的联宗祠堂,这其间体现了政府政策对民间传统复兴所造成的影响,又体现了民间利用"双名制"与政府成功博弈并最终达到联系宗族、宗族复兴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