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2006年,笔者对北京高校的部分外国留学生和外籍教师进行了一次调查研究,目的是了解外籍师生生活得如何?存在什么适应问题?相关的政策和制度需要哪些改进?调查是在北京语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等11所高校进行的,共调查了180人,其中大部分为留学生.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以湖南科技大学为例,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2014级外籍教师和英语专业学生就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师生互动情况、学生反馈等方面分别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外籍教师课堂存在师生文化差异带来的一系列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研究在教学内容、教学环境以及教师的管理制度等方面提出了促进外教课堂教学效果的具体措施,进一步挖掘利用外教资源,更好地服务我国高校教学。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大学的国际化水平不断推进,高校的外籍师生人数与日俱增。研究高校外籍师生突发事件管理,无论在实践上还是在理论上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整理和分析,对高校外籍师生突发事件的基本概念、理论基础、实践、成因、类型、原则、策略以及管理机制等方面进行综述和简评,以期厘清目前高校外籍师生突发事件管理研究的现状。  相似文献   

4.
梁丽菁 《江苏教育》2022,(94):29-31
对江苏省64所高校及来华留学生进行调查研究,从调查问卷中分析了来华留学生生源情况、高校学科招生情况、预科教育情况等。同时,针对留学生预科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建议,如提高来华留学生入学门槛,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完善预科教育制度等。  相似文献   

5.
伴随着我国经济、文化对外开放的深入进行以及综合国力的迅速增强,越来越多的外国人选择来中国留学。这些留学生心理健康也越来越多地受到关注。许多数据表明,来华留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严重影响他们正常的学习、生活各方面。因此,留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引起高度重视,本研究从现阶段的外籍留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为切入点,应用问卷调查、心理测量、走访调查等研究方法,揭示了当今河北省范围内外籍留学生心理健康的基本情况和出现的一些问题,同时也探讨了相对的策略和方法,对留学生更好地适应中国以及我国教育管理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提高来华留学生的学校认同感,关系到留学生教育的持续发展。对北京某高校留学生群体的学校认同感调查,发现:①留学生的学校认同感水平较高;②奖学金状况影响着留学生的学校认同感;③从学校的软环境上看,政策管理、学校环境对留学生学校认同感的影响较大。丰富学生的学校文化生活、为留学生提供更好的生活和学习的环境、增强课堂教学效果等措施有助于留学生学校认同感的建立。  相似文献   

7.
张鑫  石柯  顾晓蒙  郭嘉喜 《考试周刊》2015,(18):143-145
本文以常熟理工学院赴国外高校留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为基础,探讨了海外留学生在生活、求学方面所面临的困惑与难题。调查数据直观反映了这一群体的总体特征,同时访谈展现了对个体的细致分析。最后,文章针对调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针对建议,旨在帮助海外留学生更好地适应留学生活。  相似文献   

8.
<正>伴随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科技信息化的快速发展,教育国际化逐渐成为我国高校发展的重要方向,为高校改革传统教学模式、教学体系提供了新教育环境。特别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国际化能够使思政教育的内容多元化、课堂教学环境多样化,并在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下促进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发展完善。通常来讲,开放式办学、师生互访、留学生规模、海外合作办学、开展科研合作及国际化的课程设置都是衡量教育国际化的重要指标。伴随国际交流的日渐频繁,校园教学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尤其是外籍教师和留学生的加入,使高校校园  相似文献   

9.
我们在与外籍留学生的接触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有些外籍留学生的汉语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却在与中国人的实际交往中遇到障碍、彼此误解,最终导致交际失败。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相似文献   

10.
赵剑  吴君吉 《海外英语》2014,(17):232-234
随着国际化趋势的不断加快,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地球村中显得越发重要。为探求留学生实际跨文化交际能力,该研究以在华外籍留学生和中国海外留学生为调查对象,以访谈和问卷的形式收集相关调查资料,对比、分析能力差别以及成因,并提出相应对策,克服交际障碍,以提高留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研究发现,中国学生的认知能力高于来华外国留学生而在行为能力上却低于外国留学生。希望本研究结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留学生在异域的生活学习并抛砖引玉引发对跨文化交际能力更加有深度的思考。  相似文献   

11.
随着国际化趋势的不断加快,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地球村中显得越发重要。为探求留学生实际跨文化交际能力,该研究以在华外籍留学生和中国海外留学生为调查对象,以访谈和问卷的形式收集相关调查资料,对比、分析能力差别以及成因,并提出相应对策,克服交际障碍,以提高留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研究发现,中国学生的认知能力高于来华外国留学生而在行为能力上却低于外国留学生。希望本研究结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留学生在异域的生活学习并抛砖引玉引发对跨文化交际能力更加有深度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辽宁大连市为例,调查研究外籍人士对中国沿海城市各行业外语服务的满意度。研究中选择生活在大连地区的外籍教师、留学生、企业外籍员工开展调查,研究中涉及的外语服务领域包括公共交通、生活保障系统和文体娱乐、子女教育。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前来我国各高校留学的外籍学生越来越多,如何加强对这些留学生的管理和教育,使他们在有限的时间内取得更多、更大的效益,这是目前广大高校必须认真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就在留学生教育管理中实施素质教育的必要性、留学生素质教育的内涵以及相应的措施谈谈粗浅认识。一、留学生素质教育的必要性我们认为对留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必要性有以下三点:首先是教育本身的要求。留学生教育虽然是教育园地的特殊一块,但属于高等教育的范畴,因此,同样要在考虑其特殊性的同时尊重教育本身的规律。其次是留学生培养目标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通过文献法、访谈法,编制了来华留学生在高校的适应性问卷,对全国651名留学生进行调查,发现留学生在高校的适应性受到学校学习环境、教师形象、学校教学管理方式以及食堂等生活条件的影响。提出应优化管理细节、优化不同适应期的应对措施、优化师生关系三条建议,更好地促进来华留学生的适应性,保障留学生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5.
《柳州师专学报》2015,(4):123-126
随着中国与东盟在教育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关系广泛而深入地开展,来广西留学的东盟国家留学生人数日益增多,而留学生跨文化适应水平的高低则直接影响其留学期间的生活和学习。本文以广西科技师范学院2014级留学生为研究个案调查了泰国、越南两国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情况,并试图通过数据分析找出相关影响因素,为高校的留学生管理和服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徐帅  张蓉 《孩子天地》2016,(8):282-283
外语的学习和应用是世界各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交流的重要基础。此调查研究表明,外籍在华主修汉语的留学生的外语学习模式与中国外语学习者学习模式存在一定差异。此研究数据也显示,外籍在华主修汉语的留学生更加擅长利用自然语言环境进行自主的语言学习,更主动地去寻找练习口语的机会,学习目标更加明确,对未来的规划更系统,也不会机械地记忆单词。相比于外籍在华主修汉语的留学生来说,中国外语专业学生的外语学习模式还存在很多不足。因此我们需要深入了解和研究双方的学习模式,找到更适合中国外语专业学生的外语学习模式,提高外语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7.
"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中,人才建设是关键。基于6 826条外籍人才网络招聘信息和在广深佛三市发放的314份企业问卷数据,总结分析珠三角企业对外籍人才的需求现状和特点,为广东省高校的国际化办学和留学生培养提供依据,促进"一带一路"战略的人才互通。  相似文献   

18.
在北京生活着很多的外国小留学生,他们的一个班往往是汇聚了亚洲各国的少年,简直是一个“小小亚太联盟”。各国的人性格习惯当然各不相同,在一起学习和生活的小留学生们心中的各国人是怎么样的呢?这不,北京55中国际学生部的汉语老师王芳在初二年级的一个班组织了一次书面讨论:《话说##国人》。这个班的韩国小朋友和菲律宾小朋友都对自己国家的人做了一番分析,也对中国人进行了很有趣的评价。正好,让我们来看一看,外国人眼中的中国人是什么样的呢?  相似文献   

19.
中国高校为来华留学生开设中医药文化体验课程,不仅为来华留学生打开一扇了解中医药文化的窗户,也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国际传播的重要途径。本文对贵州高校来华留学生中医药文化体验课程开设情况进行调查,旨在了解开设该门课程的现状、成效和困难,基于研究结果,建议教学单位应充分认识该课程开设的重要性,整合教学资源,创新教学手段和方法,倡议课程的开设不应只局限于个别院校,应当作为来华留学生中华文化相关课程在贵州高校中作广泛推广和实施。  相似文献   

20.
为探究留学生校园融入情况,对江苏某农业高校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留学生学习、生活融入情况总体较好,自身融入评价较高,但其校园融入情况与有无第三方国家生活经验、奖学金获得情况以及留学原因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