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余艳 《图书与情报》2011,(5):142-144,146,145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沈从文是一位独特的人物,他从读书、管书、写书、教书成为伟大的文学家、史学家,留给人们许多的思索,文章介绍了他不平凡的经历及利用图书馆自学、任职图书馆的历程,指出阅读改变人生,奋斗博出精彩的深刻哲理。  相似文献   

2.
沈从文是现代文学史上颇具传奇色彩的作家之一,他学历低浅,全凭自学成才。沈从文的知识积累与图书馆有着深厚的渊源,他不仅长期在图书馆求学,更有多次在图书馆的工作经历,还有以图书馆生活为题材创作的小说。考察沈从文的图书馆求学经历,发掘文化名人利用图书馆自学成才的典范,对于彰显图书馆的社会价值和文化功绩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王云五与中国近代的图书馆事业有着密切的关系。他不仅是一位知名的政治人物、学者和出版家,也是一位成绩卓著的图书馆事业家。他的知识主要来自于在图书馆的自学而非学校的正规教育。他的图书馆实践,应该成为我们学习的楷模。  相似文献   

4.
杰出的榜样人物对于群体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应对变革:30年来美国图书馆楷模人物撷英》一书,聚焦美国“年度图书馆员”和“年度辅助图书馆员”获奖者这一楷模人物群体,通过讲述他们的成长故事和取得的成就,帮助图书馆工作者理清思路,减少路径选择的茫然、困惑与盲动,为图书馆从业者提供可资参照的职业标杆,为推动图书馆事业发展找到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值得每一位图书馆员阅读。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论述沈从文文献资料价值的角度出发,论述了建立"沈从文文献资料中心"的必要性,分析了湖南吉首大学图书馆收集沈从文文献资料的优势,提出了建设"沈从文文献资料中心"的设想.  相似文献   

6.
田燕 《兰台世界》2012,(22):18-19
沈从文(1902—1988),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和历史文物研究家。在长期的文学求知和创作过程中,伴随着孜孜不倦的知识追求,他从一名普通图书管理员做起,以个人的亲身体验与深刻感悟,提出了针对图书馆发展建设的真知灼见,与图书馆结下了深厚隽永的浓郁情结。一、求知阶段:一名勤奋的图书馆常客沈从文1902年出生于湖南湘西凤凰古城,15岁时他入伍当兵,度过了五年军旅生涯,其中大部分时间辗转于湘  相似文献   

7.
闻名海外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凤凰籍著名作家沈从文先生,十分热爱家乡、关心湘西自治州的图书馆事业。。近年来,他除赠送凤凰县图书馆、吉首大学图书馆一批珍贵图书资料外,最近又将花  相似文献   

8.
沈从文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物质文化史专家.他的一生富有传奇色彩.他在艰难的人生生涯中不断地更换职业角色.不管从事何种职业,他都与读书、与图书馆结下不解之缘.本文重点阐述沈从文与图书馆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外国馆长特点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正> 近几年来,我国图书馆和情报界与国外同行的交流活动日益增多.同时也翻译出版了一大批各国图书馆学、情报学的著作,但是人物介绍还不多见.我们往往睹其文而不知其人,知共名而不晓其事.这个状况已成为对国外图书馆研究中的一个"短线"项目.山西省图书馆学会最近出版的《外国图书情报界人物传略》一书,正是补了这个"短".这本书共收入从公元六世纪到当今世界的153位国外图书情报界著名人物的传略,其中各类图书馆馆长  相似文献   

10.
在一间到处都堆放着各式各样图书的卧室,我见到了一位满头白发、半身瘫痪的八旬老人。他,就是蜚声中外的著名作家沈从文先生。沈从文,湖南省凤凰县人,是一个只有  相似文献   

11.
沈从文是现代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京派小说代表人物。14岁时,他投身行伍,浪迹湘川黔边境地区。1924年开始文学创作,抗战爆发后到西南联大任教,1931年-1933年在山东大学任教。1946年回到北京大学任教,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历史的研究。沈从文从事中国纺织服饰考古研究工作的过往,在于沈从文诞辰110周年之际出版的《章服之实》一书中得到了首次披露。  相似文献   

12.
美国图书馆传记词典在仔细调查和研究原始传记资料的基础上,收录了302位杰出的巳故图书馆学家。他们被誊为美国图书馆史上卓有成就的重要人物。凡是那些对美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人物及他们的生平事迹都被收进了选本传记词典,他们的工作曾极大地影响了美国图书馆的服务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沈从文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一位个性独特、成就卓著的著名作家,同时又是一位饮誉中外的文物专家。但是,由于历史的偶然与必然,直到80年代他才像“出土文物”一样被重新发现。沈从文以他所创造的湘西世界给人留下了一个魏美奇艳的艺术天地。他的“请美纯净”的文字,对“人性”内蕴的深刻把握和执著探索,对“生命”价值的热情歌颂和礼赞,至今仍像一颗璀璨的明珠发射出夺目的光辉。近二十年来,“沈从文研究”的热潮此起彼伏,正像美国的一位沈从文的研究者用充满激情的笔调写到:“先生的代表作品最世界上好多文学者永远要看,而且要给…  相似文献   

14.
文章论述了民国时期在民国乡村图书馆有所作为的四位代表人物晏阳初、李靖宇、陶行知、钱穆的乡村图书馆思想及他们的主要事迹,并罗列了民国时期其他在乡村图书馆事业中做出贡献的真人真事。  相似文献   

15.
中国记忆项目"中国图书馆界重要人物专题"资源共建工作自2015年启动以来,全国17家图书馆和高校的相关院系参与到这个项目中来,对25位图书馆界的老专家、以及为我国图书馆事业做出过卓越贡献的人物进行口述史访问。此次培训班是在第一批资源共建开展过半的时机下举办的,旨在总结和交流经验,提高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文章试图概括培训班的重点和精华内容,以使读者对此次培训班及这一专题的口述史资源建设工作进行初步了解。  相似文献   

16.
王云五(1888年一1979年),原名之端,号帕庐,广东香山(今中山市)人氏.王云五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知名的政治人物、学者和出版家,同时也是一位成绩卓著的图书馆事业家.  相似文献   

17.
汪增琪先生在一篇回忆他的老师沈从文先生的文章(《沈从文在西南联大》)中说到,沈先生教小说创作,经常说到的一句话是:“要贴到人物来写。”许多学生听得一头雾水,闹不清到底是什么意思。汪先生说他听明白了,他认为先生的意思是:“小说里,人物是主要的,主导的;其余部分都是派生的,次要的。环境描写、作者的主观抒情、议论,都只能附着于人物,不能和人物游离。作者要和人物同呼吸、共哀乐。作者的心要随时紧贴着人物。什么时候作者的心‘贴’不住人物,笔下就会浮、泛、飘、滑,花里胡哨.故弄玄虚.失去了诚意。  相似文献   

18.
1931年,印度图书馆学家阮冈纳赞博士出版了他的<图书馆学五法则>.该书对图书馆工作作了"最简明的表述",成为世界图书馆学的经典性著作之一,他本人也因此成为世界图书馆学史上一位划时代的人物.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一代文学艺术大师和学者,沈从文先生早已名播中外,为世人所景仰。但是,人们却不大知道他同时还是一位优秀的编辑家。其实,从1928年他与胡也频、丁玲一起创办《红黑》月刊算起,沈从文先生从事编辑工作近20年。在长期的编辑生涯中,沈从文先生为我们留下了许多佳话。沈从文先生是从办《红黑》月刊开始他的编辑生涯的。早在1923年左右,沈从文因给《京报·民众文艺》投稿,结识了当时担  相似文献   

20.
中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离不开一批又一批在图书馆工作中身体力行、努力进取的优秀人物,这些优秀人物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职业特点:热情主动,尽职尽责,一丝不苟,坚韧不拔.宣传这些优秀人物的思想、工作、学习,对于推动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激励更多的图书馆人向他们学习,踏踏实实地做好本职工作,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