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小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出现"数学错误"是不可避免的。在"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背景下,教师要善于对学生的数学错误进行分析,进行充分捕捉与利用,并以此为教育契机引导学生进行高效化的数学学习。  相似文献   

2.
鉴于小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方式、情感体验以及表达方式的不尽相同,他们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出现错误也是在所难免。加之课堂教学是动态的过程,学生所犯的错误基本无法预见,这就要求每一位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正视该类教学现象,合理利用学生的犯错资源,耐心查找他们的错误根源,及时筛选、归类错误,分析解决错误,让这些"错误资源"成为数学课堂中的"可利用资源"和"有效资源",以帮助每一位学生在犯错的学习过程中不断进步、提升。  相似文献   

3.
"错误"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一种正常现象,它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学习活动之中。因此,能够有效利用"错误资源"进行教学,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较强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阐释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利用"错误资源"的实践意义,结合当前小学数学教学实际,分析了利用"错误资源"进行教学的途径,旨在正确看待学生出现的错误,并利用好"错误资源",提高教学实效性。  相似文献   

4.
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出现错误是难免的,有的是小错,有的是大错。为此,教师着急,学生苦恼。作为教师不要害怕学生出错,应切切实实重视学生学习过程中中出现的错误,认真分析错误产生的原因,对症下药。教师在教学时不仅要从正面讲清数学知识,还要能从反面揭示容易产生的错误的原因,帮助学生认识错误,并彻底根治错误。对于学生所出现的错误,教要正确对待,引导他们认识那"陌路",走过那"曲折",越过那"陡坎",让错误发挥功效让错误成为学生学习发展中的"垫脚石"。  相似文献   

5.
学生在学习上会出现"错误",但错误是教学中宝贵的教学资源,学生出现的错误是实现有效教学的良好契机。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善待学生的错误,发掘其中的"闪光点",因势利导,让数学教学在"错误"中构建高效。  相似文献   

6.
小学数学课堂是学生知识建构的重要场所,学生的认知出现错误有着很强的不可预测性,而这样的错误又恰恰是学生知识建构的真实反映.因此,充分让学生展现学习、认识的过程,对探究学生产生错误的内在原因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宽容"错误" 华罗庚说过:"天下只有哑巴没有说过错话;天下只有白痴没有想错过问题;天下没有数学家没算错过题."心理学这样认为:出现错误是学生学习的必修课,因为每个学生所承载的家庭知识背景、思维方式、表达方式都和我们成年人不同,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了这样那样的错误是非常正常的.俗话说:"失败是成功之母."正是因为有了错误,才有了"拨云见雾"、"柳暗花明"、"豁然开朗",才有了探索、创新以及超越.所以,我们每个教师都要真正做到宽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错误,让学生真正喜欢学习数学,爱数学.  相似文献   

7.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错误的出现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教师对学生出现的错误进行系统的分析是非常重要的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学生出现的错误来发现学生的不足,从而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其次,错误从一个特定的角度揭示了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最后,错误对于学生来说也是不可或缺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所学知识不断尝试的结果.本文就初中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出现的解题错误作一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8.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在数学教学活动中,错误往往是教师在教学中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违反教学结论或教学方法的现象."在数学课堂中,每天都有学生在出错.认知心理学派认为,错误是学习的必然产物,学生的知识背景、思维方式、情感体验、表达形式往往和成人不同,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是十分正常的,出错是他们的权利.  相似文献   

9.
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常常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因此,教师要把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错误作为财富资源,善于运用这些形形色色的"错误",将它作为学习的一种途径。同时了解学生造成错误的原因,采用不同的有效方式,引导学生正视不足,让学生在纠正错误的过程中获得丰富的知识,找到  相似文献   

10.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学生在小组合作和探究中生成的认识,有粗浅的、正确的、创新的,但也有错误的。古人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错误是在所难免的,这些  相似文献   

11.
《考试周刊》2019,(73):69-70
数学属于严谨性学科,小学阶段学生的智力水平以及教师的教学水平参差不齐,所以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会存在各式各样的错误。可谓是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无论是谁学习过程中都会出现错误,但是出现错误却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加强劲的前进动力,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学习与进步。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教师应当有针对性的应用数学错误、抓住错误资源,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身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优势与不足。本文基于此背景下分析探究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应用错误资源进行创新教学,并提出具体的数学教学策略,有助于引导学生进行高效学习,进一步优化数学教学结构。  相似文献   

12.
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难免会出现错误理解题意,错误解答的现象,同时教师在教学中也会出现违反教学结论或数学方法的现象。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正确看待错误,让错误转换为学习动力,将错误有效利用,促使教师能够改进教学方法,学生能够不断发展"大思维"。  相似文献   

13.
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常常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因此,教师要把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错误作为财富资源,善于运用这些形形色色的"错误",将它作为学习的一种途径。同时了解学生造成错误的原因,采用不同的有效方式,引导学生正视不足,让学生在纠正错误的过程中获得丰富的知识,找到  相似文献   

14.
心理学家桑代克认为:"尝试与错误是学习的基本形式。"由此可见,错误是正确的先导,错误是通向成功的阶梯。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做错题是在所难免的。关键在于教师怎样采用合适、正确的方法对待错题,帮助学生在学习数学中摆脱困境,避免在学习中再犯类似的错误,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好数学,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15.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一线教师和教育研究者开始关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加强对教学过程中"错误"资源的利用,是改善教学思路、实现高效课堂教学改革的有效措施。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出现错误是在所难免的,作为教师要正确面对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的错误,并对这些错误资源加以有效利用,让学生所犯的"错误"成为课堂学习中的有效载体。充分利用"错误"的价值,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6.
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这些错误来源于课堂,是学生参与学习的结果.教师如果能把"错误"当成一种资源,在数学教学中加以巧妙运用,即可有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一、巧用"错误",突破教学重点,提升学生思维水平 学生思维出现障碍,往往以错误的形式表现出来,而这些错误之处往往又是教学的重点.  相似文献   

17.
学生学习数学概念,解答数学习题,描绘函数图象,画出几何图形等,常常会出现错误.对于学生出现的错误或可能出现的错误,教师处理的方法往往有以下两种:一是发现学生的错误后,对错误之处进行数学辨析;二是教师根据以往的经验,在教学中将某一内容的错误归类,加以讲评、纠正,以防止错误的发生.这两种方法无疑是教学中可以采用的方法.但是,这两种方法的缺陷在于不能充分暴露错误过程,学生不能获得错误的心理体验.我在教学中采用一种"有意差错"的方法,即在解题过程中,根据学生容易忽视或弄错之处,有意将解题过程"不露声色"地讲错,最后引出矛盾或说明解答是错误的,然后师生共同纠正错误.这样充分暴露了错误过程,让学生在"情理之中"惊呼上当,使学生加深对错误的认识,在知识上来一次再认识,在能力上得到一次再提高,从而达到预防错误、提高解题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在数学教学活动中,"错误"往往是教师在教学中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反映在各方面,出现违反教学结论或数学方法的现象."在数学课堂上,每天都有学生在出错.认知心理学派认为:错误是学习的必然产物,学生的知识背景、思维方式、情感体验、表达形式往往和成人截然不同,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是十分正常的.课堂是学生出错的地方,出错是学生的权力.  相似文献   

19.
徐乐 《考试周刊》2010,(9):68-68
作为数学教师,我们应该正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立足于学生,和学生一起去探索、学习数学知识,真正发挥学生学习主体作用。数学教师要善于变“错”为宝.正确对待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并合理利用这些“错误”资源。  相似文献   

20.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由于受到种种因素的影响.学生总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只要我们善于发现、挖掘并运用这些形形色色的"错误",将会给我们的教学带来勃勃的生机和活力,将会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因为"错误"也有其独特的精彩之处.那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利用这一动态生成的资源,变"错误"为促进学生发展的素材,使数学教学更精彩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