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性手法广告的创作思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艳霞 《今传媒》2012,(2):146-147
性是人类古老而永恒的话题。商品经济时代,性遇到了广告,关联由此产生——性表现手法成为广告传播中常用的表现方法。从具体创作来看,性表现手法分为性明示和性暗示。性明示和性暗示都有相对独特的创作思路,对这些思路的恰当运用可以较好的提升性表现手法广告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由于影视广告的特殊性,使其在具备一般广告特点的同时又具有常规影视作品的特征,但又在创作思路、作品本体、后期创作等方面与常规影视作品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3.
微电影广告是广告主为了宣传某个特定的商品或品牌而拍摄录制的、具有故事情节的、时长一般在30分钟之内的、以电影的创作手法为艺术表现手法的广告形式。微电影广告用拍摄电影的方式把广告内容加入其中,把广告变得含蓄平缓,让人在受到故事触动的同时接受产品。港台与内地微电影广告叙事风格比较1.台湾:偏重细腻处理。台湾大众银行系列广告由《梦骑士》《母亲的勇气》《马校长的合唱团》《生命树》组成,一  相似文献   

4.
在今天的社会中,广告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夸张与幽默作为广告中常见的两种表现手法,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各种广告创意中。科学合理地运用夸张与幽默,可以增加广告作品的感染力,使消费者更容易接受广告传播的信息。本文从广告中夸张与幽默的内涵出发,对这两种表现手法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跨文化广告传播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跨文化广告传播已成为品牌全球化经营的十分有效的营销传播方式。本文以文化语境为切入点,从不同文化语境对跨文化广告的创意、广告语、广告表现手法的影响,以及文化符号寓意对跨文化广告传播的影响,初步探讨跨文化广告传播在策略性调整与本土化适应方面的成败与得失。  相似文献   

6.
李玲玲 《大观周刊》2012,(45):71-71
“借物抒情”是中国画中表情达意普遍使用的艺术表现手法。本文以花鸟画创作为例,结合自己的创作感悟,论述艺术创作中“物”的象征性、寓意性,以及作品与情感的关系,花鸟画中借物抒情,以形寄情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模糊理论与广告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告学的学科概念、学科性质、研究对象和内容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这是由广告学学科基础众多、广告理论与广告实践互动发展、广告涵义测不准以及对广告学采取分类研究所导致的。在广告学研究中引入模糊理论,有助于我们形成对广告学的新的认识、拓展广告学的研究方法和丰富广告表现手法。  相似文献   

8.
黄松涛 《新闻界》2008,(2):128-129
虚假广告、广告形式媚俗、表现手法雷同与重复、创意单调与生硬等是人们对电视广告产生排斥的主要原因。观众排斥电视广告将使广告主投资失去效应,影响电视广告行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网络流行语的传播速度快、范围广,有极强的传播效果,若把网络流行语与广告文案相融合,将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广告的传播力,进而提升广告的效果。本文以网络流行语为观察对象,分析其特征和传播动因、探讨其双面性影响,以及在广告中加入网络流行语的优势所在,发掘网络流行语对广告创作的可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一则电视广告入手,运用符号学理论对其进行分析,探讨了关于广告的影像和文案在二级符号系统层面上的目的意指性以及营销劝说逻辑如何形成、广告如何完成物编码的问题,试图借助符号学原理去把握广告的内部结构体系,进而为广告的设计创作或批判性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后现代表现手法在广告中的大量运用,最直接地体现在对符号的青睐,以及对拼贴、去中心化、多元化等带有后现代色彩表现方式的运用上。广告中的后现代主义精神在引导受众认知产品、树立产品形象、建立消费理念上有着积极的影响,但是在对具体购买行为的影响上,后现代广告有时却只是一个失去内涵的符号。  相似文献   

12.
冯林 《新闻爱好者》2008,(11):66-67
幽默是一种人们喜闻乐见、给人以娱乐和教育的艺术表现手法,各种信息通过人为的机智处理可以创造出戏剧性、游戏性的视觉沟通效果,为受众打破怀疑情绪、沉闷感觉和抵制态度,使读者通过微笑滋生关于品牌或产品的喜剧性联想和意识。幽默广告在我国已有了相当的发展,从总量来看,以电视广告为例,幽默广告在黄金时段电视广告中约占14%,在各类媒体刊播的广告中所占比重也相当可观。幽默广告的作用与价值日益受到国人的重视,并被广告主加以推崇,这从近年来相声、小品演员大量接拍广告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13.
张鹏 《青年记者》2016,(11):100-101
悬念广告,借用了叙事性文学的表现手法,利用受众的好奇心理吸引对广告的注意,从而达到广告说服的目的.多媒体时代的到来,信息传播呈现出信息碎片化、受众多元化、媒介多样化、传播速度迅捷、传受双向互动等特征.在新的传播环境下,悬念广告会呈现出怎样的特点?广告策划时如何操作才能使“悬念”效用发挥到最佳?  相似文献   

14.
李丹 《大观周刊》2012,(12):189-190
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今的广告形式是越来越多,其表现手法也是与日俱增,在广告设计中通过对文化符号的应用不仅可以丰富广告内容,同时也能提升广告的质量。本文以从对文化符号的定义及中国文化符号的意义阐述入手,进一步叙述了水墨元素这一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文化符号在影视广告、平面广告及广告招贴中的应用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15.
商标形象广告,亦称“形象设计广告”、“象征意义型广告”,是国外80年代兴起的一种广告诉求方式与表现形态。它以极具个性的表现手法与对传统广告表现方式的根本性突破,在国外广告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关于商标形象广告,我国广告界刚刚接触。至今未见这方面专论。但是,在广告实践领域,尤其是电视广告中,已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了这种诉求方式,出现了为数不多  相似文献   

16.
丁洁 《传媒》2015,(20):62-65
在移动互联时代,媒介生态环境的变化使受众信息诉求日益多元化,且由于广告文本创作规律的发展,广告文案的表达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本文以现代广告文案自身的文本语言结构、修辞和语法等变化为核心,探讨在全新的移动互联生态环境下广告文案表达方式和创作环境的变化,以及对现代广告文案的创作手段的思考.  相似文献   

17.
在美国控制论专家L.A.Zadeh教授创立模糊集合理论以前,精确方法一直是人类描述世界的唯一方法,这也就在无形之中形成了一种广告创作思维定势:广告要准确、清楚、明白,广告表现必须力求精确。其实,这种认识是完全建立在精确性和有意义性是一致的假设之上的。而现实的情况是,把复杂的模糊事物人为地精确化,势必降低所用方法的有意义性。精确方法并不是唯一科学的方法,科学的方法是能够如实反映事物本来面目,按事物自身的规律处理问题的方法。广告创作,既需要精确方法,也需要模糊方法。  相似文献   

18.
在美国控制论专家L.A.Zadeh教授创立模糊集合理论以前,精确方法一直是人类描述世界的唯一方法,这也就在无形之中形成了一种广告创作思维定势:广告要准确、清楚、明白,广告表现必须力求精确。其实,这种认识是完全建立在精确性和有意义性是一致的假设之上的。而现实的情况是,把复杂的模糊事物人为地精确化,势必降低所用方法的有意义性。精确方法并不是唯一科学的方法,科学的方法是能够如实反映事物本来面目,按事物自身的规律处理问题的方法。广告创作,既需要精确方法,也需要模糊方法。  相似文献   

19.
广告心理学研究表明,新奇性在引起受众的瞬间注意方面起着最重要的作用。而引起注意是广告能否实现有效传播的前提。所以,追求新奇成了广告创作的主导倾向。语言作为广告传播的符号之一,也总是以新奇的手法来表现企业、产品和服务的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童书出版逐渐成为我国图书市场的生力军.随着童书出版市场规模的多样化发展,线上童书销售为消费者提供更精细化的服务,出版社也开始积极运用广告这一营销模式吸引消费者,赢得市场.以各年龄段当当童书畅销榜TOP500童书商品详情页中的广告短文案为数据样本,运用文本挖掘方法,从广告学的角度对广告短文案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出版商运用经典广告理论对童书广告短文案的进行精心策划,并且广告短文案创作具有简短性、贴近性、效应性以及焦点效应的广告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