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的老师     
精彩点评: 文章立意,选材较好,写得朴实自然。此外,能抓住人物特点写人。 全文从两个方面写了陈老师,表现了陈老师对我的关爱。一方面,我们上课“放肆”,陈老师总是“不在意”,体现对我们的关爱;另一方面,上复习课时我因眼睛近视没抄复习提纲,老师居然没批评我反而“笑了”体现了对我们的关爱。这样的老师我们能不喜欢吗?这样的学习生活我们能不难忘吗?  相似文献   

2.
被爱的权利     
每一个孩子都有被爱的权利,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无论是内向的还是活泼的,也无论是漂亮的还是丑的……每个孩子都是纯洁的、可爱的,老师应给每个孩子以真挚的爱。 单靖筠是我班一个非常调皮的孩子,总是惹事,我经常批评他,却一直不见成效。渐渐地,我不怎么喜欢他了。有一天站队时,单靖筠突然跑到我面前说:”杨老师,今天你让我来做一次排头吧。”“为什么想当排头?”“可以让老师领着。”他的话使我一怔,就是因为能让老师领着,所以想当排头。我突然发现了自己的错误:平日里只看到孩子的调皮,却忽略了孩子的感受,忽略了孩子渴…  相似文献   

3.
我的老师     
角度之一:“爱”贯始终。全文自始至终流淌着“爱”的乳液,那是纯真质朴的师生之爱!这“爱”,先是老师爱学生——从不打骂我们“却偏偏”有一次“好像要打”,那一举一落、一“敲”一“笑”,把老师对孩子又气又爱的神态刻画得多么逼真!寥寥数笔,一个温柔善良、热爱学生的好教师的形象跃然纸上,拉开了全文“爱”的序幕,接下来老师教我们翩翩起舞,让我们观寨蜜蜂,领我们深情读诗,掀起一圈圈“爱”的涟漪。而那“不知还值不值得提”的同学问的纠纷,作者却偏偏详细叙写,且从心灵深处呼喊出“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把“爱”的感情推向纵深。学生爱老师之“因”恰恰是老师爱学生之“果”,那对老师写字时的凝视、对老师握笔姿势的模仿,放假前对老师  相似文献   

4.
乐倩 《新读写》2011,(9):22-22
小作者有非常好的文字功底,无论是开头的“王老师演示单杠动作”,还是描写王老师授课时的形象,刻画得十分细致入微,让我们仿佛身临其境!给小作者的建议是,可在思维布局上再多多练习,争取逻辑更流畅。  相似文献   

5.
平时我们提倡教师在上课前要进行“说课”,那么,我们不妨让学生在动手作文之前“说说作文”,这样,无论是对学生还是对老师都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6.
爱如流水     
2月15日 晴 岁月如流水,匆匆而过。在四年的学习生涯中,我遇到过许多老师,有和蔼可亲的殷老师,温柔活泼的申老师,一丝不苟的陈老师,诙谐幽默的周老师。但是,最特别的,还是我们的班主任——付敏芳老师。她带给我们如流水般的爱,清新隽永,让人难以忘怀。  相似文献   

7.
2009年海南省历史学科高考落下帷幕之际.无论是考生还是老师.对历史学科试题都颇有微词,真的是“爱亦罐。恨亦难”。  相似文献   

8.
钟建华 《广西教育》2008,(33):34-35
什么是师德?“5·12”抗震救灾英雄教师的壮举是最好的回答。他们在危难时刻,用最宝贵的生命诠释了师德的高尚和伟大,使中华民族的师德精神升华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我们不会忘记这样的老师——无论是29岁的双臂紧紧搂着学生的爱唱歌的张米亚老师,还是义无返顾张开双臂掩护学生的谭千秋老师;无论是七次往返危楼抢救学生最后因伤势过重而殉职的王光香老师,还是先后救了13名学生最终遇难的严蓉老师。他们的形象凝固成天地间大写的“人”字,直抵我们心灵最柔软的地方,带给我们一次又一次的震撼,让我们泪流满面。  相似文献   

9.
<正>《中学政治教学参考》(上旬)2017年第9期刊登的扬州中学陈芳老师《不妨让学生开讲》一文,读后感慨良多。首先感觉到陈老师是一位心中有学生的教师,是一位工作中敢于打破常规的教师,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应有的良好品质。但通读全文,不难发现陈老师教学中另辟蹊径之举存在一些问题。结合自身实践,我认为思想政治课让学生客串教师,还是谨慎  相似文献   

10.
每一个孩子都有被爱的权利: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无论是内向的还是活泼的,也无论是穿戴整齐的还是邋遢的……凡是来到这个世界上,每个孩子都是纯洁的、特殊的,是拥有独立个性和价值的。老师不应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孩子去“爱”,而应视每个生命都同样珍贵,给每个孩子以真挚的爱。爱孩子是无条件的,特别是对于推行素质教育来讲,这是关键因素之一。曾经有一位家长对我说:一个孩子遇上什么样的老师,甚至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她最怕老师不爱孩子或只“爱”一部分孩子,老师的业务水平倒在其次。我永远不会忘记这位家长的话。只爱一部分孩…  相似文献   

11.
近读王坤、黄安成两位老师的教学课例很有感触.课例中呈现的高屋建瓴、精心设计、循序渐进、语言优美的教学风格,令人记忆犹深.无论是高三数学复习课,还是平时教学,对教学的基本要求是不变的,我们要明确“教什么”与“如何教”,要“中心”突出,“目的”明确.无论是分析问题,还是讲解习题、点评作业,无论是建构概念,还是概括方法,寻找规律,都应当一语中的,切中肯綮,让学生能够豁然开朗,如拨开迷雾见青天.下面就《反代置换法的应用》一文,谈几点看法,求教于同行.  相似文献   

12.
韩迎春 《教育导刊》2004,(16):22-25
陈老师是一所幼儿园里的中班老师,近来有件事情让她很苦恼:这几天她连续接到几位家长的投诉,说他们小孩的一些诸如铅笔、手帕等小物品不见了。一开始陈老师对此没有太在意,认为是小朋友自己不小心弄丢了,但是为了给这些投诉的家长一个交待,陈老师还是留心现察了一下班里小朋友的情况。可是观察的结果却让陈老师十分震惊,  相似文献   

13.
想念陈老师     
一说起陈老师,同学们的脸上都会很自然地流露出一种激动、高兴和想念的表情.因为陈老师在担任我们班女生生活老师期间,对我们关心体贴,无微不至,用她的心和爱来对待我们每一个离开家庭来学校寄读的同学,使每一个同学都能体会到家庭般的温暖,跟在家里与母亲在一起的感觉一样,不少同学都将她称呼为"妈妈"!我时常在想念陈老师,要不是陈老师还要继续到广州上大学深造,我们是不会让陈老师离开我们,离开这个学校的.  相似文献   

14.
有一种爱是无私的,有一种爱是奉献的,有一种爱是牺牲的,有一种爱是赤诚的……这是一种怎样的爱啊?雨果曾说过:“花的事业是尊贵的,果实的事业是甜美的,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的事业是平凡而谦逊的。”而我们老师所做的不就是“叶”的事业吗?十几年来,孔秋平老师一直在努力用自己的行动来实践着对“爱”的理解,对“事业”的诠释。一、对教学——为伊消得人憔悴有人说“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而她则认为“教学是一门无止境的艺术”。为了不断追求这门无止境的艺术,她没有停止过步伐。无论是之前从事语文教学,还是现在从事的数学教学。为…  相似文献   

15.
下课铃刚响,同学们就忙活起来了,明天是圣诞节,要给老师们一个惊喜。下节课是冯老师的数学课,同学们就在黑板上写了“祝冯老师圣诞节快乐”。有的同学在讲台上摆上精心制作的贺卡,而我呢,用彩色粉笔,在黑板上写了“HappyChristmasDay”,一些同学凑在我身边画花边,写祝福语。上课铃响后,同学们迅速回到了座位,大家都盼望着冯老师一进教室就被这一幕感动得“痛哭流涕”。很快,当陈老师捧着物理书出现在我们面前时,大家都惊呆了,原来冯老师与物理老师换了课!陈老师看着黑板上的字,我恨不得挖个洞,从二楼掉到一楼去。陈老师没有让我们感到尴尬…  相似文献   

16.
老师们坐在一起聊天,经常会不约而同地谈论起自己班里让人感到束手无策的“调皮”孩子,而且无论是小班、中班还是大班,每个班都会有那么一两个或几个让老师头疼的“调皮”孩子。  相似文献   

17.
同窗群像     
我是六丁班的一分子。在这个班里,每天都充满着朝气。我们班有五十一位同学,五十一副面孔,各式各样,有顽皮淘气的,有文静乖巧的,有爱作弄人的,有互助互爱的……无论是纪律、品德,还是学习,我们班都被老师评为全级之“首”,很“荣幸”吧!现在就让我为你们略作介绍吧。  相似文献   

18.
陈老师是一所幼儿园里的中班老师,近来有件事情让她很苦恼:这几天她连续接到几位家长的投诉,说他们小孩的一些诸如铅笔、手帕等小物品不见了。一开始陈老师对此没有太在意,认为是小朋友自己不小心弄丢了,但是为了给这些投诉的家长一个交待,陈老师还是留心现察了一下班里小朋友的情况。可是观察的结果却让陈老师十分震惊,那就是在她任教的班里确实有小朋友而且不止一个小朋友有这种“偷窃”行为。这一状况让陈老师很困惑,她不明白为什么小朋友会出现这种行为,也不知道应该如何向家长们交待,她更担心的是这种“偷窃”行为是否会在班里面流行开…  相似文献   

19.
林金炎 《师道》2006,(4):53-53
2月27日真气人,凭什么互相推诿。陈老师啊陈老师,要是人人都这样,那我如何下得了台?本想让陈老师上一个公开课,没想到却遭遇“开门红”——婉言谢绝。“天涯何处无芳草”,黄老师也不错!我说,黄老师,你来吧!黄老师说,论资格,我排不上;论经验,我没有。我想再来软磨硬泡,黄老师却挂起了“免谈牌”!又碰钉子了,怎么办?万般无奈之下,只得让毕业未到两年的小新老师承担这个重任。为什么老师们对开课避若蛇蝎呢?不懂!3月9日“组长,你不愧为‘购物高手’啊!”“名副其实,猪肠糯米的口味不错!”“是啊,还有甘草杨桃、草霉,各位同仁,放开肚皮,吃吧!”…  相似文献   

20.
6月5日至7日,“启发·创新绿色生态科学教育国际研讨会”在北京顺利召开。便捷的交通,低碳的旅途,让我们踏着风尘轻快而至。三天的研讨活动围绕着“绿色、公益”的主题展开,整个活动紧凑而高效。无论是中外科学家的思想,还是内地、台湾专家、校长、老师的课堂都像一阵阵清风扑面而来.触及灵魂,启迪心智,感触良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