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缘起:一节失败的作文课这是一堂习作公开课,我执教的是小学语文人教版第六册第四单元习作。课堂呈现是这样的:以"我的一招"为主题,通过课堂情境创设,让一个学生当堂展示踢毽子的绝招;然后引导学生用"镜头定格"的观察方法,认真观察学生踢毽子时的具体姿态;接着指导学生具体描写踢毽子的过程,形成范文《我是踢毽子达人》;最后让学生学以致用,使用刚才的写作方法写自己的"一招"。  相似文献   

2.
正"嗨",一种意思是表示进入状态。很"嗨",就是很尽兴,挥洒自如。而当前学生对习作的兴趣和热情不高,如何让习作教学"嗨"起来?下面是本人的一点想法和做法。一、让学生的观察"嗨"起来在百合花文学社成员习作的训练中,我先从学生的观察着手,让他们的观察"嗨"起来。我告诉同学们:"生活中,学习上,大家一定会在不经意间看到许多令人心动的物品或场景。爱好摄影的人用镜头捕捉那一刻;热爱绘画的人  相似文献   

3.
如何减轻学生作业负担,提高习作水平呢?近年来,我尝试改变习作作业的形式,变写作为“玩作”,激发了学生的习作热情,培养了学生良好的习作习惯,让学生以真实的见闻、亲身的经历和真切的感受为习作内容,让学生在心目中播下了这样一个信念:写作文不难,写作文很有趣味,写作文能够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一、变写为看。观察是习作的起点,要写好习作,必须学会观察生活。因此,我把写一篇习作的作业改为观察作业。观察春夏秋冬、日月星辰、风雨雪霜、花草树木;观察美丽的乡村、热闹的集市、可爱的动物以及身边的人和事。一次只布置观察一个方面,并指…  相似文献   

4.
阿微最近有一件烦心事,因为他的电脑“留言板”上有很多莫名其妙的留言。三天前,他为了测试自己网站的知名度,在自己的网站上布置了一块留言板,本想让访问的人写下自己的访问时间,结果却出现了一些奇怪的留言,有的写:“有一次,我一连做了X个仰卧起坐。”还有的写了:“有一次,我  相似文献   

5.
同学们的习作能力不强的原因有很多,根据我的观察和长期的教学实践,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提高大家的习作能力. 一、 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的同学习作时无话可说,望"文"生畏,教师要想打开同学们心里的这个"结",让大家每次作文时都想写,喜欢写,就必须从增强同学们的自信心,激发大家对习作的兴趣人手. 同学们对习作兴趣不高,缺乏自信心,就写不出令人满意的习作.教师要让同学们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的需要.有一次,我给几个同学写了一封信,在信中我给他们谈我见到的一件新鲜事和我的体会.他们读了我的信后,非常高兴,因为这是他们收到的第一封信.在作文课上,他们谈了收到信的感受.我乘机启发他们,其实写作文就是与别人交流,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我还把以前的学生在报刊上发表的作文念给他们听,让他们知道,其实习作并不难,只要自己努力,也能写出好作文来.  相似文献   

6.
缘起:一节失败的作文课 这是一堂习作公开课。课堂呈现是这样的:以“我的一招”为主题,让一个学生当堂展示踢毽子的绝招;引导学生用“镜头定格”的观察方法,认真观察学生踢毽子时的动作;接着指导学生具体描写踢毽子的过程,形成范文《我是踢毽子达人》;最后让学生学以致用,用刚才的写作方法写自己的“一招”。  相似文献   

7.
顾卫忠 《江苏教育》2008,(18):22-23
在一次作文评改课上,笔者先让一位学生朗读自己的习作《别了,我的同桌》,重点引导学生体验习作中的一段话经过修改前后的不同,修改前的内容是:“我记得那天下着雨,我对叶子说,我要转走了。”修改后的内容是:“我对叶子说,我要转走了。这时窗外的雨下得正起劲,看不清雨丝,只觉得四周都是灰蒙蒙的雨帘,到处都是湿淋淋的。”学生读后各自表达了自己的感受,大家都认为修改前的内容真实,  相似文献   

8.
三年级是习作的起步阶段,为了让学生打下一个很好的写作基础,不至于输在“起跑线上”,我决定让学生每天写一篇日记,我想只有平时注重“量”的积累,有一天才会有“质”的飞跃。可是,当我有一天,在浏览学生的日记发现“我讨厌语文老师布置的每天写一篇日记的作业”时,我惊呆了,原来我的“好心被当成了驴肝肺”,经过反思和与学生交心,我恍然大悟:原来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让学生在习作的起步阶段感受到习作的精彩,激发学生的习作欲望,让学生轻松地踏入习作的大门,才是这个学段的重要任务。因此,我“悬崖勒马”,及时改变了自己的不受欢迎的做法。…  相似文献   

9.
设计理念:要引导学生写出富有个性的习作来,就得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张扬个性,激发习作的兴趣和动机,让学生拥有放松的习作心态,易于动笔,乐于表达。针对这次(人教版六年制第12册《积累·运用四》)写作练习的教学设计策略有三条:一是让每一位学生搜集一两篇描写成功的佳作,读中学写,开启大家的写作思路;二是让学生择取最能反映自己成功事例来叙述,得到大家的认可后再写成书面文字;三是强调“二次作文”,运用交流评议、形成性评价和习作展览等手段,鼓励学生认真修改,满足他们的发表欲。习作指导流程一、谈话导入,激发情趣。同学们,六年…  相似文献   

10.
“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各个环节,尤其是习作评价中,要突出人文关怀。一、期待学生总是期待自己成功,老师总是期待学生进步。习作评价中,教师要善于不断期待,增强学生的自信,激发习作的愿望,形成积极的态度。一位学生的习作写出了一个优美的句段,我的眉批是这样写的:精彩的描述显示了你扎实的语言表达能力,我想,在下一篇习作中,你又会给老师一个惊喜吧。一位学生习作较以前认真工整,我是这样评价的:你的这篇习作让老…  相似文献   

11.
邹学超 《成才之路》2014,(20):51-51
英国著名作家莎士比亚说过:“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才可以得益。”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有了习作的兴趣,学生才会展开一双想象的翅膀,在作文的天地中快乐飞翔。下面结合笔者多年的习作教学经验,谈一谈在学生习作兴趣培养上的做法。一、树立自信,激发习作兴趣 对于小学生来说,习作信心很重要。但是当前作文教学的功利化,让很多学生“谈虎色变”,以至于一上作文课就头疼,对习作有一种恐惧感。要消除恐惧,树立自信,就要关注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有表达的愿望。为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然地打开记忆的阀门,回忆生活中那些观察仔细、印象深刻的人、事、物、景。从写短小的片段开始,不断提高学生习作自信心。例如,我让学生练写半命题作文“第一次……”。在学习范文、讲解习作的基本要求后,我给学生介绍了我第一次炒菜的情景,学生听了我第一次炒菜发生的同事后,兴趣大增,此时我顺势引导学生回忆,通过交流,想到了许多“第一次”:第一次买菜,第一次洗衣服,第一次穿衣服,第一次坐火车,第一次表演……曾经经历过的这些“第一次”的情景和场面再次在学生头脑中浮现,由于这些事情都是自己亲身经历过的,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提笔作文学生普遍感觉有内容可写,写出来的作文自然也很有个性。此时教师适时表扬鼓励就会点燃学生内心习作的火种,使学生明白原来作文并不难,有了自信心,学生自然也就喜欢上了作文。  相似文献   

12.
接龙习作     
为了引起学生对习作的兴趣,最近我尝试了一种新的习作教学模式———“接龙习作”。方法是老师在黑板上写开头一句,接着,请一位同学写第二句,再请另一位同学写第三句……一个个连下去,直到连成一篇短文。这种单线接龙习作,我把它称作“一条龙习作”。当然也可以两条龙、多条龙作文。这就是几个学生一齐上来以同一句话作为习作的开头,几条线同时接龙,最后形成不同内容的习作。在一次习作课上,我在黑板上写下第一句:“早晨,卖小笼包的摊头旁围满了人。”学生们一个一个挨着次序地上来,一句一句往下接。最后让大家交流、评价,把不…  相似文献   

13.
廖纪元 《今日教育》2014,(10):38-39
2014年重庆市第八届小学语文青年教师习作教学竞赛在九龙坡区高新实验一小举行,笔者全程观摩了15堂习作课。下面试图从学的视角、教的视角、评的视觉进行解读与反思。一、学的视角:我是谁我是谁,就是作文"谁来写"的问题,也就是必须让学生明确地知道自己是在以何种身份与角色在写。也许大家会认为这是一个伪命题:习作课上当然是学生来写作,这还用说吗?是的,  相似文献   

14.
设计理念1.遵循言语自然生成的规律。在本次习作教学开始时,教师先利用图片和谈话创设了一个能激发学生情感,激活学生头脑中图像的自然情景,让学生的思维处于一种轻松的状态,促使言语的自然生成。当学生写完一篇习作后,立刻进行交流,这样,前一次习作成为了学生下一次习作的诱因。一个习作主题学生可视自己的能力完成几篇习作。2.顺应儿童的记忆特点,让学生把想到的图像用简笔画或词语记下来,为后面的口述和作文提供了依据,尤其便于学生修改。3.让学生在对话中感悟习作技法。习作内容一周紧张的学习和工作结束了,星期天是最让人放松的日子。…  相似文献   

15.
一、设计理念小学中年级学生最富于想像和幻想,教师应创设情境,激活学生的兴奋点,激发学生的想像和幻想,鼓励学生写想像中的事物,让学生在想像习作的实践中大胆写抒发自己的生命体验和真情实感激发习作兴趣,提高习作能力。二、导写过程(一)巧设话题,激活情趣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举行一次比赛,好吗?[评析:听说要比赛,有哪一个不激动、不兴奋?学生马上来了精神。教者短短的一句话,把学生的兴奋点激活了起来。]2.这次比赛,要让别人知道什么呢?那就是:我敢想、我爱想、我会想;我的想法与别人不一样。3.好。把“我敢想、我爱想、我会想;我的想法…  相似文献   

16.
正在平时的习作教学中,往往会出现这样的场景:很多学生愁眉苦脸,写作时抓耳挠腮。学生为何对习作不感兴趣,是他们天生讨厌这件事吗?当然不是。那么,如何让学生重拾习作兴趣,让他们乐于写作?一个有趣的题目,自由的表达空间,自主、合作的评改方式,就可以让习作有趣起来。一、让题目变得有趣类似于"我的爸爸(妈妈)""我的老师""我的同学"等等写人系列习作,还有"记一件有趣的事""记一件难忘的事"等等记一件事的习作,写来写去总是这些题目,怎么能让学生提起兴趣呢?如果换一个题目呢?我们给常规的习作题目做了适当的改变。例如,我们常常会遇见介绍自己的习作,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标准》对习作提出了这样的一个要求: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那么,如何真正让学生的语汇有新鲜感、时代感和个性化呢?我觉得我们不妨让学生从引进新词汇、语言开始。  相似文献   

18.
正《新课标》强调:"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教师积极引导学生注重日常积累,丰富习作素材是学生写好习作的首要条件。一、开展活动,捕捉素材活动是小学生的天性,学生亲身参加了某次活动,留下的印象就特别深刻,因此可根据习作要求,有的放矢搞一些超前性活动,让学生人人参加,让他们在活动中捕捉习作素材,从而促使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比如我设计了别开生面的画鼻子活动。一进教师,我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小姑娘,但  相似文献   

19.
如何让学生把作写具体,确是一件比较棘手的事,我在教学生把习作写具体时,经常出示两个典型的片断.一个是内容空洞.一个是血肉丰满,让学生认真进行比较,在比较中知道什么是具体,写具体有哪些方法等。如我在一次习作讲评中,出示了习作《下跳棋》的两个片断。  相似文献   

20.
一次意外的习作讲评.似乎使我找到了提高学生修改习作兴趣的“良药”——给习作评语加点“佐料”!按空间(地点)的顺序连句成段,是那次训练的内容。我先让学生明确自己要表达的中心意思.比如:列出至少两处景点。来表达“美丽的校园”这个中心意思。可不知为什么,在我们看来极简单的一件小事,对于三年级的农村学生却极为困难。看了他们交上来的习作,我气不打一处来。在讲评时,我便生气地说:“同学们。我们的校园。美丽的景点(地方)很多,难道大家都没发现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