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基督教"与东方的对话",追求对佛教、印度教、儒教、道教等东方精神和灵性的认识和理解,为长期处于萌芽状态的学术对话类基督教图书出版提供了丰富的资源。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百业待兴。国内出版部门逐渐恢复,但是基于种种原因,对基督教图书出版限制较多,国内出版的基督教  相似文献   

2.
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西方传教士因其文化传教策略和中国社会需要,开始在华展开翻译出版活动,创办了墨海书馆、广学会等一批翻译出版机构,翻译和出版了大量介绍西方科学技术和社会科学的书籍,在近代中国翻译出版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促进了我国翻译出版事业的形成与发展,对于中西文化交流和中国社会进步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3.
1877年基督教在华传教士上海第一次全国大会引发在华传教士关于报刊世俗化的争论,之后基督教在华传教士报刊纷纷效仿林乐知《万国公报》的办刊理念,实施世俗化战略转型:报刊内容由布道转向新闻,报刊更多采用中国方言和土话等本土化语言,报馆招募中国本土报刊代理和编辑。基督教在华报刊和通商口岸的外报逐渐为国人所接受。1890年和1907年分别在上海召开的基督教在华传教士全国大会上,与会传教士深入探讨了在华传教士报刊的世俗化话题。在华传教士世俗化报刊及其办报理念客观上催生了中国近代本土新型报纸的兴起,推动了西学东渐和中西文化融合。  相似文献   

4.
作为近代历史上规模较大的外来社会团体,基督教青年会在我国近代体育事业发展历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从历史渊源上分析,基督教青年会引入中国具有其历史必然性。  相似文献   

5.
刘莉  兰兴伟 《兰台世界》2015,(7):115-116
墨海书馆由英国传教士麦都思等人创办于1843年,也是上海最早一家出版机构。墨海书馆后期的翻译活动既为晚清西学东渐发挥出其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为中国培养了大量的翻译人才,为近代翻译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墨海书馆由英国传教士麦都思等人创办于1843年,也是上海最早一家出版机构。墨海书馆后期的翻译活动既为晚清西学东渐发挥出其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为中国培养了大量的翻译人才,为近代翻译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张静 《兰台世界》2016,(5):123-124
美华书馆是近代中国较重要的以出版和发行为一体的教会出版机构之一。该书馆为了传教之需,除了出版宗教书籍外,还刊行了一些英汉双语词典、汉语方言语音及语法等方面著作。这些著作为当今的中外学者对译名的统一、专科词语的校对以及词典的编纂提供了很重要依据。美华书馆在很大程度上传播了中国语言文化,对近代中国图书出版业的崛起以及汉语方言文化的传播起了很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王韬是近代中国著名的编辑出版家,他在1849年至1862年期间,参与了上海墨海书馆翻译基督教作品、出版科技著作和创办报刊的编辑出版活动。王韬协助编译《圣经》《宗主诗篇》等基督教作品,促进了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参与编著《格致新学提纲》《中西通书》等西方科学著作,推动了西方科学知识在中国的传播;协助编撰《遐迩贯珍》《六合丛谈》等报刊,为以后的新闻出版活动打下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9.
王韬是近代中国著名的编辑出版家,他在1849年至1862年期间,参与了上海墨海书馆翻译基督教作品、出版科技著作和创办报刊的编辑出版活动。王韬协助编译《圣经》《宗主诗篇》等基督教作品,促进了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参与编著《格致新学提纲》《中西通书》等西方科学著作,推动了西方科学知识在中国的传播;协助编撰《遐迩贯珍》《六合丛谈》等报刊,为以后的新闻出版活动打下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0.
明末清初,基督教开始进入我国东北,广泛传播则始于近代。基督教在东北地区的传播是西方列强侵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引起学术界的高度关注。然而,我国东北地区基督教史研究,起步较晚,成果较少,文  相似文献   

11.
基督教传入我国后,基督教青年会在全国范围影响力日益加深,在东北地区发展尤为蓬勃,基督教青年会对东北近代体育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  相似文献   

12.
1 日本的文字排版历史1.1 活字排版日本的活字排版始于1905年耶稣会教士带来的西洋印刷术,此后曾因基督教的被禁而中断。十九世纪五十年代,由荷兰传人了近代西洋印刷术,并进行了荷兰原版书籍的排版印刷。    相似文献   

13.
《上海档案工作》2009,(8):F0003-F0003
上海的出版机构,可追溯到宋代年间华亭县学的刻书。上海开埠以后,在外侨创办的出版机构刺激下,上海出版印刷行业风生水起,这些出版机构有称“印书馆”的,也有“书局”和“书店”等,涌现了如商务印书馆那样资本达500万元的中国出版业巨擘。  相似文献   

14.
在近代知名出版家群体中,绍兴籍出版家位于至关重要的地位,在近代各大民营出版机构中均有分布。本文主要从创立自身书局前积累了大量的出版行业经验、在经营出版企业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融资方式、在出版企业经营中重视广告宣传的作用、在出版企业管理中塑造和谐的工作氛围,这四个方面对近代绍兴出版家的出版经营理念进行探讨,这些经营理念值得当代出版人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近代山东作为西方基督教新教差会最早活动地区之一,先后有英国、美国、加拿大、德国等国40多个新教差会派传教士来山东传教,对近代山东的教育、医疗、慈善等事业产生了重要影响。笔者在研究近代山东基督教史之余,也对目前国内档案馆、图书馆所见所知的近  相似文献   

16.
南洋公学译书院是我国近代第一所大学翻译出版社,短短五年多的时间里在图书翻译出版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译书范围广、品种多,特色鲜明,并明确提出了“先章程而后议论”“审流别而定宗旨”“正文字以一耳目”“选课本以便教育”的翻译出版原则.译书院的翻译出版活动解决了南洋公学教学中教材匮乏的问题,为国家的“兴学”和“变法自强”奠定了基础,开创了我国版权保护和版权贸易活动的先河.  相似文献   

17.
余军 《新闻前哨》2007,(7):55-56
网络出版,是指具有合法出版资格的出版机构,以国际互联网为载体和流通渠道,出版并销售数字出版物的行为。与传统的出版方式不同,网络出版物是与通过印刷机在纸张上印刷而生成的有图、有文字、装订成册的图书完全不同的读物。  相似文献   

18.
18 4 3年上海正式开埠后 ,很快从一个中等县城成为一个世界瞩目的重要贸易港口 ,跃为中国对外贸易的中心 ,进而又发展成为中国的金融中心、经济中心和文化中心。尽管在近代中国的许多口岸城市中 ,也有各种出版中文书刊的书局、书庄和书社 ,但没有一个口岸城市像上海一样出现如此发达的出版群体 ,形成类似像上海一样兴旺的出版市场。上海出版者创办的报刊、出版机构 ,数量之多为其他口岸城市所远远不及。据史和等编的《中国近代报刊名录》,从 1815至1911年 ,海内外共出版中文报刊 1753种 ,其中由上海出版的达 4 6 0种 ,占 2 6 %。从戊戌变法…  相似文献   

19.
国家民族文字出版专项资金对少数民族文字图书出版给予了强有力的资金支持,为做好少数民族文字图书出版提供了保障.云南教育出版社策划的“汉族题材云南少数民族古籍译注”获得2015年国家民族文字出版专项资金.本文以该项目为例,探究国家民族文字出版专项资金项目在策划过程中体现的精品化和传承化,分析国家民族文字出版专项资金项目所产生的社会效益,并提出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数字出版在国内引起了出版界的高度关注和重视。2008年在上海张江成立了国家级数字出版基地,相关政府部门也出台政策为数字出版提供支持。美国、英国等国家在数字出版领域已有许多成功的案例,国内各出版机构在最近两年来纷纷派出代表团前往访问和考察。这些都说明了数字出版在我国已进入实际应用实施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