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清末民初孙中山的一批追随者探索社会主义 (非科学社会主义 )对孙中山产生一定的影响 ;他们的一些社会主义主张超出同时期孙中山的思想 ,并被孙中山以后所吸收 ,孙中山的社会主义思想因而不断地丰富与发展。  相似文献   

2.
如何评价孙中山与辛亥革命的关系?一直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充分肯定孙中山在辛亥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高度评价其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巨大贡献。国内学术界的观点亦基本一致:孙中山领导了辛亥革命,孙中山最伟大的贡献是辛亥革命。通过对孙中山在辛亥革命中精神和旗帜作用的分析,说明孙中山是革命党人的精神领袖、中国革命民主派的光辉旗帜,辛亥革命是受孙中山民主革命思想影响的必然结果。继承和弘扬中山精神,高举振兴中华的旗帜,激发人们为振兴中华民族的伟大事业而努力奋斗的凝聚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孙中山研究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3.
本文根据孙中山民权主义的发展 ,概括了孙中山民权主义内容的变化 ,并从中分析了孙中山民权主义性质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论孙中山的用人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是许多志士与他共同为之奋斗的事业。选择和使用人才是孙中山进行这一革命事业的重要条件。革命事业的需要、个人的才能、服从孙中山以及革命意志的坚定程度是孙中山的用人观的主要内容。孙中山的用人观在总体上有益于革命事业 ,但也不免含有消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三民主义为孙中山革命思想之集中表述。民族主义为历史之遗留,民权主义与民生主义为时代之进化。二者之间,孰为孙中山思考革命问题的源点?三民主义之间,又为何等关系?笔者的研究表明,孙中山思考革命问题虽立足于中国之现实处境,但其视野已及于世界。从世界文明发展及时代进化角度思考中国革命问题,正是孙中山革命思想迥异于前人之处。民族主义或许为孙中山革命思想之源点,但绝非终点。  相似文献   

6.
大革命初期,冯玉祥倾向于孙中山领导的国民革命,接受孙中山的革命主张,发动了北京政变。成功后,冯玉祥电邀孙中山北上“主持大计”,成为孙中山的革命信徒。他领导的国民军也正式从军阀队伍中分裂出来,向民主革命的方向转化。  相似文献   

7.
孙中山的和平思想包含在他的政治思想中。解读孙中山的和平思想有利于全面认识孙中山的政治主张和革命经历。孙中山和平思想的产生,其一源于他青少年时期接受的基督教博爱思想的教育;其二源于中国传统道德仁爱思想的浸润。孙中山开始从事政治活动时,首先把和平改良作为斗争的手段,尽管国内严峻的政治形势迫使他不得不转而主要采取武装斗争的形式进行革命,但是当条件适宜和有益于民族大义的情况下,他还会采用和平的方式。例如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孙中山平和辞职,通过选举程序让总统位于袁世凯。孙中山的和平思想不仅体现在和平手段上,也体现在和平建国的政治目标上。在孙中山看来,只有实践三民主义才能实现和平国家,和平国家的政体设计为五权宪法。因此,三民主义成为和平思想的根基,五权宪法成为实现和平国家的制度建构。谨以此文纪念孙中山逝世90周年。  相似文献   

8.
孙中山政党监督思想,贯穿孙中山政治活动的始终。军事力量监督是孙中山从事政治活动的特殊方式,是其追求民主共和目标的重要思想;以主义为政治理念的引导性监督和以舆论宣传为主要手段的舆论性监督是孙中山从事政党政治活动的一般方式,也是孙中山政党监督思想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9.
宋庆龄是孙中山在革命事业中的得力助手,她以赤诚炽烈之心协助孙中山在各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1923—1924年,是中国革命的多事之秋,也是孙中山的思想转向联俄联共的重要时期。1923年10月,应孙中山之邀,鲍罗廷以国民党顾问的身份来到广州,受到了孙中山夫妇的热烈欢迎。很快,孙中山夫妇就与鲍罗廷夫妇成了好朋友。鲍罗廷的妻子法妮娅在回忆中谈到过两家的关系:“到广州以后不久,我就认识了孙中山和他的夫人———容貌秀美的宋庆龄。我们很快就成了好朋友。……孙中山的夫人宋庆龄对我们家人和各苏联顾问也很真诚、友好,她积极参与丈夫的…  相似文献   

10.
孙中山的总统制思想是其政体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辛亥革命前,孙中山主张移植美国总统共和制.辛亥革命失败后,孙中山进一步完善了五权宪法思想.五权宪法规定的政体类型属于总统制.孙中山之所以推崇总统制,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孙中山对总统制的推崇既有合理性的一面,也存在着诸多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1.
(一) 当今,对孙中山的研究,中国大陆比台湾繁荣。这一点可由在中国连续举行的以孙中山为主题的大型国际学术会议得到证明。自1981年10月在武汉举行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学术研讨会以来,1984年11月在广州举行孙中山国际学术研讨会,1985年3月为纪念孙中山逝世六十周年在河北省涿县举行关于孙中山研究动态的国际学术研讨会,1986年11月在广州举行孙中山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直到去年8月在中山市举行的孙中山与亚洲国际学术研  相似文献   

12.
1924年,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后,电邀孙中山北上主持大局。对于孙中山在京期间,冯玉祥有无拜会过孙中山的问题,史学界一般认为冯并未拜会孙中山,也有的著作含糊其辞,不辩有否。但  相似文献   

13.
1910年1月,孙中山在美国旧金山向广大华侨宣传革命,筹款起义。当时孙中山经济很困难,适逢寒冬,加上居无定所,生活非常艰苦。一次,孙中山与中国留学生徐崇庆等人交谈,留学生发现孙中山寒衣不多,交谈之后,他们便凑钱为孙中山购买了一件大衣,可孙中山却谢而不纳,并说:“本来是我应该  相似文献   

14.
关于孙中山民元让位的问题,史学界众说纷纭:"妥协退让论"者指责孙中山不能坚持斗争,屈服于袁世凯,是资产阶级软弱性的表现,导致了辛亥革命的失败;"客观形势决定论"者认为,孙中山让位是形势所迫;"利用论"者认为,孙中山让位只是为了利用袁世凯,借以取得革命的胜利。以上三种看法都过分强调了孙中山的被迫  相似文献   

15.
孙中山是《临时约法》的倡导者,《临时约法》的主要精神贯穿着孙中山的民权思想。孙中山以《临时约法》作为思想武器、法制武器,和袁世凯的专制、复辟作斗争。此后孙中山又领导了先后6年的"护法运动"。以维护《临时约法》作为斗争形式,是孙中山革命生涯中重要的一部分,是他生平活动中占十多年之久的历史阶段。文章从中国国情角度探讨孙中山维护《临时约法》的动机、主要过程、历史意义和失败原因。孙中山最后认识到"护法"解决不了中国的社会矛盾,在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选择了新的革命道路。  相似文献   

16.
孙中山的社会主义思想不属于资产阶级的范畴,它是新民主主义的社会主义。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孙中山在经济上追求共同富裕,即创造“多数人的富”;二、在政治上,孙中山追求“全民政治”,主张“以俄为师”、“人民独裁”;三、孙中山是资产阶级革命家,曾经是资产阶级代表,但在近代中国复杂多变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孙中山的思想不断进步,跨越了资产阶级的局限,以“合乎人群之需要”作为人生追求;四、孙中山将共产主义作为其民生主义的理想,在革命领导权问题上,孙中山与中国共产党人一样,几经摸索,不断进步。  相似文献   

17.
<正>一、走上孙中山研究之路:林教授您好!非常感谢您能在百忙中抽出时间接受这次专访。今年是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您是国内孙中山研究的权威学者,近几年出版了多部有影响的孙中山研究新著,为我们呈现了一个更有现实感、时代感和立体感的孙中山。我们知道您大学毕业时分配到北京从事民族问题研究,后来是如何回到中山大学,专门从事孙中山研究的?  相似文献   

18.
国民党的历史学者根据孙中山所著的《建国方略》中第八章“有志竟成”里的一句话:“予自乙酉中法战败之年,始决倾覆清廷、创建民国之志。”断定孙中山自中法战争后便是个坚定的革命党人。至于如何解释孙中山于1894年六月上书李鸿章一事,他们认为孙中山此举的目的在于试探这一汉员的态度,而且孙中山北上天津是为窥探清廷的虚实。然而,大陆的有些学者认为:1894年以前,孙中山还不是一个革命者,而是改良主义者。孙中山上书李鸿章一事是改良主义的表现。两者的分歧在孙中山是否于1895年开始成为革命者。笔者认  相似文献   

19.
孙中山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者,他为振兴中华贡献了毕生的精力。本文拟探讨孙中山维护祖国统一的实践和理论,分析孙中山祖国统一观的特点,以进一步加深对这位民主革命先行者的认识。回顾孙中山为祖国统一而进行的  相似文献   

20.
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思想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民族主义思想研究领域的一个闪光点,学术界对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的源流与演变、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的内涵、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的评价、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思想与其他人的民族主义思想的比较等方面做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试图对这些成果加以概括和总结,以期有助于相关研究的深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