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通过对《清平山堂话本》中宋元话本文体形态的口头文学属性,民间性和明前期拟话本体小说文体形态案头化,文人化的分析,可以看到话本小说文体形态的发展和初步独立过程;看到话本小说文体形态独立过程中创作主旨的案头化以及《清平山堂话本》的丛集形式对话本小说文体形态独立和定型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清平山堂话本》是明刊《六十家小说》的辑佚本,其词语运用颇能反映近代汉语的语言特色。对其中俗语词、同源词、俗语等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有助于解读、研究其他话本中的相关语言现象。  相似文献   

3.
在<清平山堂话本>中,"何"系特指问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宋代至明代口语上的一些特点和变化:由疑问代词"何"构成的复合形式较丰富;部分"何"系疑问代词的语法功能较唐五代发生了变化;诗词中的"何"系特指问句占重要比重.  相似文献   

4.
宋元话本《快嘴李翠莲记》,最早被录入在明代嘉靖洪楩编刻的《清平山堂话本》。其中女主人公李翠莲性格最大的特点就是爱说话,而且嘴快如刀,这也是导致她不幸结局的一个最直接的原因。而李翠莲的命运悲剧是带有一定的必然性的,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探讨造成这种必然性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5.
在《清平山堂话本》中,"何"系特指问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宋代至明代口语上的一些特点和变化:由疑问代词"何"构成的复合形式较丰富;部分"何"系疑问代词的语法功能较唐五代发生了变化;诗词中的"何"系特指问句占重要比重。  相似文献   

6.
明代白话小说三考过常职一、《错认尸》创作年代考《错认尸》是明代人洪编辑的《清平山堂话本》中的一篇白话小说。《警世通言》中《乔彦杰一妾破家》即据此篇稍作修改而成。《错认尸》写的是北宋仁宗时事,文中语气颇有似宋人处,但研究者多认为不是宋人所作,并以文中不...  相似文献   

7.
《清平山堂话本》是口语程度很高的话本小说集 ,能够反映当时汉语发展的基本状况。本文对书中若干个颇具时代特色的个体量词进行考察 ,并与唐五代及其以前的有关资料相比较 ,从而描绘出它们与唐五代及其以前不同的用法  相似文献   

8.
《宝文堂书目》作为明代的私人藏书目录,其著录的宋人小说一般被认为是留存到明代的宋代话本。“三言”也吸收了宋代话本的精华,各家小说史均有论述。《宝文堂书目》作为宋元明话本、拟话本传藏的一个重要载体,与“三言”有很多类似之处。“三言”在吸收元明新作的同时,也吸收了很多宋话本小说,这其中《宝文堂书目》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9.
《清平山堂话本》保留了不少宋元以来的方俗语词.不好理解。本文从汉语史角度着手,考释其中几个较易误解的语词.并指出现有校点本的个别疏失。  相似文献   

10.
风流才子柳永在《清平山堂话本》中被描写成一个仗势欺人的恶霸,冯梦龙对此非常不满。他根据自己的小说观加以再创作,把柳永塑造成一个风流倜傥、怀才不遇的才子。作品中的柳永是冯梦龙自己理想追求和生活情趣的写照,他借柳永这个人物来表现自己对社会的理解和思考。  相似文献   

11.
《清平山堂话本》是明代嘉靖年间钱塘人洪楩所刊刻的《六十家小说》的辑佚本.对此书的校点,目前所见有三个版本:(1)谭正壁校点本(古典文学1957);(2)石昌渝校点本(江苏古籍1990);(3)王一工标校本(上海古籍1992,按此本未出校).三家校点功不可没,但均存在某些失误.对此,语言学界已作出许多补正.笔者近来重读此书,发现三家校点尚有可商榷之处,今胪列于下(引文据谭本,个别文字保留繁体或俗字形式),敬请方家教正.  相似文献   

12.
《古今小说》中的《众名妓春风吊柳七》改编自《清平山堂话本》中的《柳耆卿诗酒玩江楼记》,改编后的文本在人物形象、故事情节、话语属性以及主题倾向上与原作都有着很大的不同。这些改动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市民叙事向文人叙事的回归,并且这种回归对文学创作具有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13.
风流才子柳永在<清平山堂话本>中被描写成一个仗势欺人的恶霸,冯梦龙对此非常不满.他根据自己的小说观加以再创作,把柳永塑造成一个风流倜傥、怀才不遇的才子.作品中的柳永是冯梦龙自己理想追求和生活情趣的写照,他借柳永这个人物来表现自己对社会的理解和思考.  相似文献   

14.
<清平山堂话本>中的处置式有"以"字句、"将"字句、"把"字句三种,本文采用定量和定性分析方法,对这三种句式做了全面静态的考察和描写.  相似文献   

15.
指示代词以“这”、“那”为基础,主要用来指代人和事物。《清平山堂话本》作为现存世的较早而有影响的话本,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宋元时期的口语特色。本文以《话本》中出现的“这”、“那”系指示代词为研究对象,试对其用法作出分析。  相似文献   

16.
“度”字释义商榷陆澹安先生《小说词语汇释》释“度”为“丢”,书证一条如下: (《清平山堂话本·简贴和尚》)殿直把那简贴儿和两件物事度与浑家看。我们觉得,将此例的“度”释作“丢”似可商榷。早期白话中“度”作“丢”解,陆氏未举出第二处例句,我们也未发现“度”可解作“丢”的例子。遍检《清平山堂话本》,上述用法的“度”共出现  相似文献   

17.
《清平山堂话本》源自明刊《六十家小说》,原有六集:《雨窗集》、《长灯集》、《随航集》、《欹枕集》、《解闲集》、《醒梦集》.每集上、下两卷,每卷5篇小说.原著者洪(木便),明嘉靖时钱塘人.《六十家小说》全本今已不传,解放前北京古今小品书籍会影印了保存在日本内阁文库的15篇,马廉平妖堂影印出版了《雨窗》、《欹枕》两集的残本12篇,阿英先生后又发现了其中  相似文献   

18.
“将”字的介词用法是从其作为动词虚化而来的。通过对《清平山堂话本》中“将”字句从语法结构、语法意义和语用功能三个方面的分析,旨在展现“将”字在该书中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清平山堂话本》是中国现存最早的话本刊刻本,保留了大量宋元明时期的词汇,具有十分重要的语料价值,学界历来重视对此书的整理和校注。本文就新近的曾昭聪本和程毅中本校注进行比较,探讨部分词语的校注问题。  相似文献   

20.
宋元话本中的两个女性--翠莲与秀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代的<清平山堂话本>,清代的<京本通俗小说>是明清话本的集大成者.代表性的篇目是<快嘴李翠莲记>、<碾玉观音>;最具妇女文学形象的是李翠莲和璩秀秀.在她们身上体现了中国民间文学形象的最基本的思想倾向反封建礼教,追求婚姻自主和个性自由.艺术表现方面的共同特征一是性格的鲜明生动性;二是形象的特殊浪漫性;三是话本的民俗艺术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