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一、提出背景高效的课堂教学必须以了解学情为前提,孔子就主张"因材施教",这句话就蕴含了解学情、分析学情的内容。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有用人才的重要渠道,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高效性也是学校教学活动的一个基本追求。通过对一线教师调查发现,教师对学情的关注比较少,教师的科研热情不足,学情研究缺乏理论指导性;仅有新课程理念的框架,实质是传统教学方式,学情分析缺乏学生主体性;备课重  相似文献   

2.
学情分析,即对学习者的分析,是教学设计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准确的学情分析能够帮助教师"对症下药",提高教学的有效性。然而当前在小学数学领域,学情分析还存在很多问题,如教师缺乏学情分析的意识,学情分析缺乏理性认识,学情分析缺乏科学方法,缺乏动态的学情分析等。经过分析和思考,笔者认为可以从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深化学情分析的意识;加强教学理论的学习,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关注学情分析的动态生成,贯穿教学的始终这三个方面着手解决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正>"学情"是一个缩略词,其内涵没有公认一致的界定,可以理解为"学生情况"和"学生学习情况"两种意义,后者意义范围较前者窄,更强调与学生学习相关的因素。了解和分析学情是为了教师教得更有效,更能促进学生的学。就学生学习某一具体知识内容而言,学情可以分为前学情、中学情和后学情。不同阶段的学情对教师的教学行为有不同的影响和作用。一、以学定教:前学情是教学设计的基础【案例1】有了差异怎么办?最近应邀上一节公开课,内容是《2、3、5的倍数的特征》。为了上好这节课,我进行了前期的学情调查,结  相似文献   

4.
卓墨佼 《学周刊C版》2020,(1):143-143
云痕大数据学情诊断平台是利用"互联网+"的思维方式和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以教育数据的汇聚、分析与共享为核心,成为一款教育领域专业的学情诊断工具.教师可通过分析使用此平台一段时间的一线初中英语教师、学生、家长的真实情况反馈,阐述此平台对于初中英语教学与学习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改革催生了"学情理论",其根基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求教师必须密切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情动态。本文着重研究了当前语文教学中教师顾"教"不顾"学"而导致出现的无视学情的情况。  相似文献   

6.
<正>为了解目前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有效提升农村小学的语文教学水平,我对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作了调查。调查中发现,教师对学生的学情关注不够。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应该将学生的学情作为确定教学的重要依据。但只有25%的教师将学生的学情作为选择教学内容的依据,有33.3%的教师将学生的学情作为处理课后练习的依据,有42.7%的教师将学生的学情作为确定教学目标、重难点的依据。可见,大多数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根本就没能关注学生的学情,就是少数关注学生学情的教师也主要是依靠"课堂提问"和"作业批改"来实现,而这些基本是属于后置性的,只有5.2%的教师能通过"课前预习检查"和"课前访谈"来了解学生的学情。这样,教师就无法根据学生的学情展开有效教学,教学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相似文献   

7.
一、掌握学情和文本是高效的基础(一)对学情的掌握高效课堂离不开对学生整体学情的把握,包括学生知识水平、听力损失情况、家庭情况、经历等。笔者曾见过一名教师接手一个新班后,按手语口语并用的方法给学生讲课。讲课时他感觉很吃力,一些简单问题学生都答不出来,设计的预期任务也没完成。原来这个班级学生听、辨音能力较好,教师声音洪亮就基本能听清,只有极个别的难字、新词需要教师打手语,教师一直打手语反而影响了教学效 果。这位教师知道后及时改变教学方法,课堂上也越来越得心应手。因此,及时、及早掌握学情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堂需要从"学"的视角加以重构,语文教师的"学情分析"则是"重构"的着力点。"学情分析"是课堂教学实践中一个近乎常识性的概念,语文教师的学情分析范围大致包括学习需要分析和学习准备分析。然而,近十年语文课堂教学现状调查显示,教师自认为有效的学情分析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往往被证明是无效的。要走出这一困境,唯有对学情分析的概念和方法加以重建。重建的基本路向是突破作为独立环节的学情分-析模式,促进学情分析的三个基本层面——学习起点、学习状态和学习结果之间的互动与关联。  相似文献   

9.
对学情的高效收集和精准分析是教师实施有效教学的必要条件。在各级各类学校学情获取困难和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发展迅猛的背景下,尝试借助于依托互联网的大数据系统建立一个迅捷、高效、精准的学情数据云平台。这一平台包括在线的学生日常作业和练习情况采集系统、师生交流系统和作业编辑系统,有利于实施差异化教学,落实个性化学习,建立弹性化机制。  相似文献   

10.
一线心声     
《辅导员》2013,(18):22
1陈刚:考试只是教学评价的一种手段和方法而已,它的主要功能是诊断、激励、甄别和选拔。以前我们常听到"考考,教师的法宝;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试,是教师测量和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工具,教师也只有通过考试,才能清楚了解每位学生个体的学情,检测班级整体学情,然后,才能更好地查漏补缺,及时跟进教学行为。可问题是,我们人为地扩大了考试的选拔和甄别功能,而弱化了它的诊  相似文献   

11.
一线心声     
《辅导员》2013,(12):22-22
<正>1陈刚:考试只是教学评价的一种手段和方法而已,它的主要功能是诊断、激励、甄别和选拔。以前我们常听到"考考,教师的法宝;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试,是教师测量和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工具,教师也只有通过考试,才能清楚了解每位学生个体的学情,检测班级整体学情,然后,才能更好地查漏补缺,及时跟进教学行为。可问题是,我们人为地扩大了考试的选拔和甄别功能,而弱化了它的诊  相似文献   

12.
解耀玉 《成才之路》2012,(34):89-89
学情是指学习者在某一个单位时间内或某一项学习活动中的学习状态,是教师确定教学目标和选择教学方法的必要依据之一,也是课堂教学成功实施的保证。因此,教师必须充分了解学情。对于广大英语教师来说,错误分析是一个了解学情的不错选择。本文试从初中英语教学的角度,谈谈错误分析在了解学情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3.
不同学生有着不同的年龄特点、知识经验、学习能力和学习风格。要实现课堂有效教学,教师就必需认真分析学生的学情,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展开有针对性的教学。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将贴近学生学情的做法归纳为立足“四点”。一是立足学生的年龄特点。如何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每名教师必做的功课之一。  相似文献   

14.
舒海琴  张海 《地理教育》2012,(10):47-49
一、引言学习动机是促进学生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也是决定学习成效的重要因素之一。了解学生学习动机不仅是学情分析的首要环节,更是教师开展教学设计的依据和关键。当前地理教学中,学生的地理学习动机受到哪些因素影响?这是地理教师关心和困惑的问题。现有资料对此的研究多是一些笼统的经验性描述,缺乏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5.
"以学定教"就是根据学生的实际确定教学策略。它既是一种教学方式,更是一种教学理念。教师只有对学生的学情和教师的教情进行调查,才能为教学设计提供最有力的支撑。教师对学情、教情资源整合,可以帮助教师在具体施教中不断调整教学方向,收到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6.
高效课堂需要教师灵活、准确地把握学情。学情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依据,教师必须基于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情施教,灵活地组织教学,学情研究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课前教师可以通过学案了解学情,学案是师生互动的平台,能帮助教师找到学生的兴趣点和真实的认知点;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细观明察来了解学情,  相似文献   

17.
<正>一、理解学生作为教师,了解学生的学情是开展一切教学活动的前提。但"了解学情"还远远达不到"理解学生"的要求。"理解学生"要求教师在掌握任教班级学生的总体情况的同时,还要掌握每一位学生的个体差异,不仅是学业上的,也包括生活上的。如果教师眼中只有群体而没有个体,那么学生的阅读能力就是一种虚化的能力,难以因材施教。只有掌握了每一位学生的阅读能力,才能真正掌握班级总体的情况,并制定出有针对性的、可供量化的教学计划与策略,教学活动才能有的放矢。同  相似文献   

18.
运用"前置作业",促成学生课前的自主学习。教师根据学情,完成教学设计,确定重点和难点。根据学情(预习部分内容的完成情况)形成课堂上的合作学习。教师根据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情况在课堂上要少讲甚至不讲。  相似文献   

19.
一、精细化课堂教学的内涵及意义 精细化课堂教学的目的就是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提高教学效率,精细化的课堂教学有三层含义.一是教学过程的规范化.课堂教学过程是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占主体地位,教师起主导作用.课堂教学的设计由教师完成,一堂课的内容由几个部分组成,教师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教学过程的设计应从学生的实际学情出发,无论教师对所教的内容多么熟知.全国著名教师魏书生设计的六步教学法,就是一种规范化的教学设计,各位同仁可以参考.二是教学过程的精细化.精细化的教学过程要求教学的每一个步骤都要精心,每一个环节都要精细,那么我们上的每一节课都可以是精品课.精心是态度,精细是过程,精品课则是成绩.精细化的教学是"用心教学,真心为生"的教学工作思想在教学过程的具体体现.三是教学过程的个性化.个性化的教学与规范化的教学并不矛盾,规范化是大前提,个性化是因材施教.教学实施的主导者是教师,每一名教师所受的教育程度、教学风格、语言特点都不尽相同,所以每一位教师所上的课也应各有特色,而不是千篇一律.教学的对象是学生,同一年级学生的知识层次、学力水平虽然大致相同,但他们之间也有较大的差异,而且学生的各方面能力也在不断发展,因此,教师根据具体情况来因材施教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20.
时雷 《成才之路》2014,(33):96-96
2013年12月,徐州市教育局全面推进以"学讲方式"为模式的课堂教学改革。其核心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实现"学与教"的方式的转变。了解学情是此次教学改革的重要前提之一。不了解学情的教师,因为不知道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知道到什么程度,还想知道什么,就很容易掉进"照本宣科""满堂灌"的"陷阱"。因此,教师试图通过"预学导案"的设计与使用,摸索了解学情的渠道,实现教和学的方式的转变,真正实现"以学定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