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郭红梅 《大观周刊》2011,(44):239-239
教学是一门艺术,是师生交流思想的艺术。教学语言是教师教学的基本功和必要素养,是教育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实施课堂教学的主要教学手段之一,是激发学生学习情绪,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工具,也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保证。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因此教师的语言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作为一个数学教师要应用好这些语言,才能把课堂教学活动搞得生动活泼,妙趣横生,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下面我就数学教学的语言艺术问题谈谈自己粗浅的认识和体会。  相似文献   

2.
王伟伟 《大观周刊》2011,(50):129-129
良好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是一名语文教师综合素养高的体现。语文教师的语言要有内涵、有情趣、有激情、显天真。只有运用卓越的口才艺术,才能打造精彩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相似文献   

3.
《大观周刊》2012,(6):235-235
英语课堂教学用语是指英语课堂上教师组织课堂活动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语言,从内容上包括课堂英语、教学英语、教师学生交际用语和教师反馈英语,从课堂形式上包括问候语、指令用语、鼓励式用语、启发式用语及教师评价用语。教师课堂教学用语运用得是否得体,艺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有序进展,影响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最终决定课堂教学的成败。  相似文献   

4.
赵晓艳 《大观周刊》2011,(29):109-110
在新课改浪潮的推进下.人们期待建立一种充满活力与和谐的课堂环境.而要实现这样的目标.科学全面的评价体系是一个重要保证。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但最直接、最快捷、使用频率最高、对学生影响最大的莫过于课堂教学的评价语言。课堂评价语主要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各种表现。如对问题的回答、参与课堂的积极性等所进行的语言评价。纵观如今的英语教学.很多教师秉承新课改的号召采取激励性评价以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尽力做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总体来说.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提倡.课堂气氛也有所改善.但是针对其具体实施过程、方法以及一些不理想结果.许多争议和谴责也纷至沓来.究竟在初中教学中英语课堂评价语实施现状如何以及如何实施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功效.笔者对此进行了调查,具体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   

5.
黄志祥 《大观周刊》2011,(14):203-203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教学语言对课堂教学有着重要的影响,有效的教学语言能更好地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知识的传递需要语言,运用的好与坏将直接影响到课堂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杨芳 《大观周刊》2012,(43):334-334
语言是知识信息的载体,是思想的外壳,是人们用于传情达意的工具。语文教学就是为了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而且语文教学必须靠教师在课堂上用自身的言行去感染学生,让学生在老师谆谆善诱、富有深情的讲解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学习能力,从而达到真正的语文素质教育的目的。将语文素质贯彻到语文课堂教学之中最重要的一条途径莫过于语文教师的课堂提问艺术了。 提问主要是指教师应根据教学目的和内容,有计划地向学生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积极地思考和回答。  相似文献   

7.
刘丽 《大观周刊》2012,(26):185-186
即时性评价是小学语文教学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抓好即时评价,有助于启迪学生的心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发挥评价对教学的管理和促进功能。语文课堂上,教师激励性的评价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自我评价,能让学生自己及时反省;同学之间的互相评价能纠正别人的错误;充满真情与艺术的评价,定会让语文课堂激情飞扬,从而使课堂评价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刘俊 《大观周刊》2012,(45):324-324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为什么有的教师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气氛非常活跃,而有些老师则不然,学生死气沉沉,甚至有时气氛很紧张呢?原因有很多种.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语文老师的课堂语言问题。语文教师要想讲好一堂课.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就必须具有较好的课堂语言技能。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了课堂上的智力劳动效率。”  相似文献   

9.
张焕英 《大观周刊》2012,(36):207-207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组织的一种主要形式,是促使教学目标达成的一种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小学语文教学论文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运用得好,能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能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优化教学效果,从本质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0.
于锦占 《大观周刊》2011,(36):119-119
情感教育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有利于学生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领悟课本知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世界观,增强爱国激情。在语文教学中投入情感教育,为学生建构鲜活的精神世界,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智力能力具有重要作用,能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并在课堂教学语言、语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过程等方面实施情感教育。  相似文献   

11.
赵丽娟 《大观周刊》2013,(11):244-244
构建语文高效课堂是新课程改革的迫切需要,是新课程改革对语文教师提出的最新要求:随着新课改的进行,语文教师既要转变教学理念。也要构建全新的课堂模式。教师不仅要转变自身的角色,还要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高效课堂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主体,面向学生.实现素质教育。因此,语文课堂教学要创建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注重过程,强调学生的体验与参与,发掘课堂,文本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充分融入到教学活动中,与教师进行充分的交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2.
杨宇 《大观周刊》2012,(49):216-216
高中语文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门基本学科,具有人文性和工具性双重属性。语文教师不仅要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还要培养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从而使学生真正掌握并运用这语言工具。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效率一直是各科教师头疼的事情。本文重点探讨了如何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一些策略。  相似文献   

13.
张秀梅 《大观周刊》2011,(40):109-109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学习观念已为语文教师们所熟知,但作为学习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课堂学习的评估主要还是由教师来完成,没有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为了让学生完整地享有学习主体的权利,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实现学习评估的客观性和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教师和学生应该协作进行语文课堂学习评估。  相似文献   

14.
冯珊 《大观周刊》2013,(12):175-175
新课程背景下,国内很多教育、教学工作者以及专家提出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甚至提出“有效性是课堂教学的生命”的说法。评价是课堂中不可缺少的反馈环节,直接关系着课堂的教学效果以及学生的发展问题。而语文课堂,由于其本身的学科特性,因而从小学语文视角探索课堂评价语言的相关问题,对改进语文课堂教学,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15.
王理琼 《大观周刊》2011,(39):177-177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好好把握课堂提问的艺术,让课堂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相互问答变成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边互动,同时发挥评价语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让每一个学生在校园里都能抬起头来走路,使其对自己充满信心,对教学将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6.
陈东侠 《大观周刊》2012,(41):249-249
语言是人们进行交流的工具,课堂教学语言则是教师传递信息的媒体,是课堂教学中连接学生和教师的有效桥梁,是教师教育教学思想的直接体现。课堂是教师教书育人的主阵地,课堂教学语言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工具,语言艺术是我们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教学语言的艺术性表现丰富,主要体现在教师语言幽默风趣,富有启发性、通俗易懂,抑扬顿挫,富有节奏,对学生有激励作用等。教师要在长期实践中不断积累总结,刻苦磨练,丰富自己的语言,提高语言的艺术性。  相似文献   

17.
魏宜霞 《大观周刊》2013,(1):124-124
小学语文.是学生系统学习语言的开始.小学教师是否能教好小学语文.对学生学习语言.顺利进人语言学习的大课堂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下面就谈谈小学语文教学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一、“说”与“听”说是思维外化的产物.它离不开大脑的思维,又能促进思维的发展。因此.“说的训练”成为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已愈来愈受到教师们的重视。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可喜地看到.学生表现非常活跃.教师要求说自己的见解、说自己的感受、续编故事等等。学生完成得非常好,口语表达清楚,普通话流利、标准.“说的训练”进行得十分扎实。  相似文献   

18.
徐文静 《大观周刊》2012,(44):299-299
《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可见,《课标》理念中特别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而在课堂教学中,课堂提问是中心环节,是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和口语训练的重要手段。精彩的课堂提问是诱发学生思维的发动机,能开肩学生智力的大门,打开学生滔滔不绝的话匣子,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师生情感的交流,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有位教育家曾说过:“教师不谙熟发问的艺术,他的教学是不容易成功的。”  相似文献   

19.
摘要:肢体语言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运用比在其他学科中的运用更具有发展空间,这种教学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肢体语言的合理运用。教师不仅要懂得课堂教学规律,掌握一定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还必须关注每一位学生,运用一定的组织艺术,努力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心境中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相似文献   

20.
崔思勤 《大观周刊》2012,(30):284-284
我们都知道,课堂是我们搞好教育的主阵地,学生受到的教育大都在课堂形成,学校教育创新的结果,最终一定要实践在课堂上。从某种意义上说,课堂是学校教育创新成败的关键所在。目前,我国大多数的课堂教学模式属于一种传统的静态的“老师讲、学生听”的被动学习,这种教与学的行为习惯的扭曲,导致了教师教法单一、学生学法僵化、课堂教学枯燥、效率低下的不良效果;同时也使师生从开始时对课堂的满怀希望与憧憬,演变为对课堂的失望与厌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