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电子文件鉴定的特殊性与传统纸质文件的鉴定不同,电子文件在其鉴定的过程中有其本身具有的特殊性.首先电子文件鉴定具有双重性.在传统的纸质文件鉴定过程中,纸质文件信息与载体是紧密结合、难以分离的.因此,鉴别其真伪一般较侧重于价值鉴定.而电子文件鉴定则不同,由于电子文件的信息和载体具有易分离、载体易损坏的特点,其载体的物理性能远比纸质文件载体脆弱,导致电子文件中的信息也易流失改变.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收集、整理、鉴定、保管、利用方面,就电子文件与纸质文件管理流程进行比较,分析两者异同和各自优劣.指出正确认识电子文件管理流程及其特点,借鉴纸质文件管理的成功经验,对推动电子文件管理的发展和纸质文件管理的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电子文件与纸质文件鉴定工作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纸质文件鉴定理论和方法能否适应电子环境下新型文件鉴定的需要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与纸质文件相比,电子文件具有多变性和转瞬即逝等特点.因此,对电子文件的鉴定应当采取不同的模式。  相似文献   

4.
电子文件与纸质文件的鉴定工作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萍 《档案管理》2000,(4):14-15
由于电子文件的多变性、易逝性以及载体的脆弱性,电子环境下档案鉴定工作须采取与纸质档案不同的鉴定战略,本文拟就两者在鉴定方法、内容、时间、鉴定人员四个方面作一比较,分析两者异同,各取其长,以推动电子文件和纸质文件鉴定工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电子文件档案是以计算机软盘、光盘等化学磁性材料为载体的文件材料,其特性与使用方法跟传统纸质文件大不相同,也与目前一些档案部门正在应用的计算机对纸质档案的著录条目管理不大相同.  相似文献   

6.
论电子文件鉴定与纸质文件鉴定的区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电子文件有不同于纸质文件的属性特征 ,对电子文件鉴定纸质文件鉴定的区别 ,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7.
随着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办公自动化正在得到逐步广泛地应用,由此形成了大量的电子文件,这些电子文件已成为新的档案主体。企业电子文件管理流程是指在企业中整个文件生命周期中一系列有联系的文件管理活动,包括鉴定、归档、整理、保护、检索(著录和查询)、提供利用等多项业务内容。与纸质文件管理流程相比,电子文件管理流程正在发生一些值得关注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电子文件鉴定浅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论何种载体的文件鉴定,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文件价值鉴定问题。但如何进行电子文件价值鉴定?是继续延用纸质文件鉴定理论,还是另立标准。经过研究,我们认为电子文件的价值鉴定,完全可利用纸质文件的价值鉴定理论。  相似文献   

9.
当前,电子文件已成为记录人类社会活动的重要载体,电子文件档案具有许多传统纸质档案所不具备的特点,这些特点使其在管理上难度更大,需要更加有突破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现如今,社会在不断进步,办公自动化越来越普及,传统的纸质文件已不能与最新技术接轨,在纸质文件的管理经验上及信息技术促进了电子文件管理的完善。作为一名档案管理者,面对技术的变化及档案管理的要求,必须有清晰的头脑,无论是纸质文件还是电子文件都要进行有效的管理,这就需要我们分清两种文件形式的不同特点,在重视现代化电子文件管理的基础上还有重视传统的纸质文件管理。本研究中,笔者在介绍纸质文件与电子文件的共存状态及分析两者在管理上存在的差异的基础上,对不同介质受技术寿命差异的影响、信息保护的差异对不同介质的影响及双重管理纸质、电子档案的优点进行了阐述,以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1.
黎静 《兰台内外》2013,(4):45-45
电子文件的归档是将经过鉴定的有参考和利用价值的电子文件,从计算机或网络存贮器上拷贝或记录到可移动的介质上,以便长期保存的工作过程。归档后的电子文件即成为电子档案。一、对电子文件的鉴定《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指出,电子文件的鉴定工作包括对电子文件的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的鉴定真实性是对电子文件的内容、结构、背景信息进行鉴定,确认其与形成时  相似文献   

12.
电子文件是以代码形式记录于磁带、磁盘、光盘等载体,依赖计算机系统存取并可在通信网络上传输的文件。它主要包括电子文书、电子信件、电子报表、电图纸等等。与纸质文件相比,电子文件有以下几个特点:1、电子文件不再是直观的纸质文件,它需要借助现代办公设备才能阅读利用;2、电子文件可以直接由计算机等现代办公设备迅速地处理和传递;3、电子文件的利用是可共享的,也不受时间和距离的影响;4、电子文件的保存条件和环境要求与纸质档案不同,它对保存场地的面积要求不高,而对环境的温湿度、防磁性等条件的要求很高。电子文件以其载体和载体与…  相似文献   

13.
电子文件与纸质文件管理的共存与互动   总被引:43,自引:2,他引:41  
冯惠玲 《中国档案》2003,(12):40-42
电子文件和纸质文件管理的共存状态有双套制和双轨制两种类型,两种共存状态下电子文件的社会属性和功能有所不同。电子文件的管理推动了纸质文件管理的改革,如文档一体化和实体管理的简化;纸质文件管理的经验和信息技术促成了电子文件管理的完善。电子文件与纸质文件管理共存的二元格局将会持续相当长时间,趋向是纸质文件管理功能的弱化和电子文件管理功能的强化。  相似文献   

14.
一、纸质文件与电子文件的区别 纸质文件与电子文件都是国家机构、社会团体以及个人从事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技术、文化、宗教等活动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历史记录。它们都遵循收集、整理、鉴定、保管、利用、统计等档案管理基本原则,但是它们在载体寿命、温湿度影响、灰尘影响、外来磁场和机械震动影响、光线和有害气体影响、技术寿命、信息保护上存在着很大区别。  相似文献   

15.
电子文件与传统文件鉴定之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子文件归档时的鉴定工作,主要是指鉴别它的档案价值,确定其保管期限,并据此删除已积累但无保存价值的电子文件并予以销毁,这是保证归档的电子文件准确、系统、完整并确定其档案属性的工作。”①电子文件的鉴定与纸质文件鉴定相比,在范围、程序、方法上都有不同点。电子文件价值鉴定的内容比传统文件鉴定扩大了许多,增加了对电子文件所依赖的技术状态的鉴定,形成双重鉴定:既有对文件所含信息的鉴定,又有对文件技术状况的鉴定,而且技术鉴定比对文件所含信息的鉴定更重要。一、原始性与真实性的鉴别传统文件原始性与真实性的确定从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电子文件的问世,其独具的特点对传统的档案管理理论和档案实践产生了巨大的冲击,鉴定工作作为档案工作的核心,也面临着极大的挑战。目前传统的纸质文件虽然仍占据着主导地位,但电子文件正在兴起,数量正在增多,使用范围正在扩大,电子文件的鉴定作为一项关系电子文件生死存亡的重要工作,迫切的需要有合适的理论来对它进行指导,使电子文件能得到良好的保管,实现其价值,达到永久保存及提供利用的目的。与传统的纸质文件相比,电子文件具有多变性和转瞬即逝的特点,因此,对电子文件的鉴定就应该采取不同的模式。本文对电子文件鉴定工…  相似文献   

17.
对电子文件鉴定理论的理解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鉴定工作作为一项关系档案文件生死存亡的重要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视为档案管理工作的核心,也是其中最难且最具有挑战性的环节。电子文件的问世,其易逝易改性和对软硬件环境的依赖性等独具的特点,使电子文件的鉴定无法简单地套用纸质文件的鉴定方法,更加剧了鉴定工作的难度和复杂性。如何鉴定,成为电子文件管理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之一。为此,国内外档案界加强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如电子文件的鉴定必须实施前端控制,电子文件的鉴定应当引进职能鉴定法,电子文件的鉴定是包括内容鉴定与技术鉴定的“双重鉴定”等。这些理论不仅符合…  相似文献   

18.
电子文件管理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电子文件与纸质文件相比,具有完全不同的特点。①电子文件对特定的软硬件环境具有依赖性。电子文件不像纸质文件,可以直观阅读,而需要经过一些设备的转换才能被人工识读。它可以通过光盘、软盘或显示器等进行信息传递。也只有在电子环境中,通过软件和硬件才能识别和利用。②电子文件信息可变、易丢、难控性。电子文件可以由计算机进行处理和更改,极易被修改、盗窃、复制甚至销毁。其可靠性和真伪性不如纸质档案那样直观、易把握。③电子文件的载体形式多样性。电子文件的载体可以是磁带、磁盘、光盘等形式。它对温度、湿度、储放的形式等要…  相似文献   

19.
档案业务中的电子文件是指人们在社会活动中形成的,以数码形式或存储于磁盘和光盘等载体,依靠计算机等数字设备阅读,处理,并可在通信网络上传送的文件,称为电子文件。它主要包括电子文书、电子信件、电子报表、电子图纸等等。与纸质文件比较,电子文件有以下几个特点:1、电子文件不再是直观的纸质文件,  相似文献   

20.
文件栽体由纸质栽体转变为电子载体后,对文件产生了相当影响,这就是电子文件的特点问题.档案界部分学者认为,电子文件的这些特点导致电子文件完全不同于纸质文件,似乎电子文件特点伤及了电子文件的本质.但笔者指出,电子文件的这些特点并没有伤及电子文件的本质,拥有众多特点的电子文件与纸质文件在本质上仍是一致的.我们应当承认,不变的才是本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