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德彪西的音乐是在古典和浪漫主义音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独特的风格形成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发展成熟。德彪西独创的风格被西方音乐史概括为印象主义音乐,并称他为印象主义音乐的创始者。德彪西的音乐表现为旋律简短零碎,结构自由模糊,和声色彩斑斓,织体纤细精巧,配器细腻透明,力度层次渐变,音色丰富多变等特点。他打破了西欧几百年来的传统模式,创造了一种朦胧、飘逸、空幻、透明、幽静、纤细、优美、雅致的音乐音响,他的音乐给后代作曲家以启示,为20世纪的音乐发展开辟了一个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2.
克劳德·德彪西是印象主义音乐的领袖人物,他的音乐鲜明地体现在对浪漫主义音乐的反叛和突破上。本文试从德彪西的钢琴音乐入手,论述其独具特色的东方色彩,展现德彪西在钢琴音乐领域内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3.
德彪西作品《月光》开拓了音乐中光和色彩的音乐风格,是最为大众化的一首,因而也是流传、普及最为广泛的一首,是德彪西早期最具其风格特点的代表作,文章旨在对德彪西乐曲《月光》的特点及其演奏进行初浅探讨,从中得出演奏此曲乃至印象主义风格作品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4.
德彪西作为近代“印象主义”音乐的鼻祖,为钢琴文化的丰富和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在他的钢琴作品中,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即作品中蕴含了大量的“东方元素”。这不但使得他的作品丰富多彩,客观上也为东西文化的交流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5.
东方佳美兰音乐的许多特点对<塔>的音乐风格产生了影响.可以说,东方的佳美兰音乐为德彪西带来了创作灵感,提供了创作素材,开启了一扇独特的音乐之门,产生了东方音乐风格的印象派音乐,从而为印象派音乐的繁荣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意象集Ⅱ》是法国伟大作曲家德彪西创作成熟期的代表作之一,在音乐史上有着非常高的艺术价值。《意象集Ⅱ》中共包括三首乐曲,分别为《金鱼》、《透过树叶间的钟声》、以及《月落荒寺》。在这些乐曲当中,德彪西通过对创作意识以及手法的大胆革新,使作品体现出了独具个性的价值,彰显了德彪西对和声配合以及声部织体的驾驭能力,彰显了作品独特的音乐风格。把握作品的音乐风格能够使我们对《意象集Ⅱ》的演奏更加驾轻就熟,进而达到深化与升华《意象集Ⅱ》音乐价值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李娜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4,(5):180+182-180,182
<正>一、现代主义兴起之表现——印象主义乐派说起二十世纪的音乐流派,最能让人联想到的首先就是表现了现代主义兴起的印象主义乐派。此流派创作音乐的重点在于音韵,不取其义,而用其声,作为暗示某种情感的象征。这与印象主义绘画所表现的重点是一样的,用一种心灵上印象,让欣赏者们体验到一种氛围,而不是音乐本身。从这点来讲,这与浪漫主义音乐流派是相对立的,但同时却仍然具有浪漫乐派的主观性与标题性,仍然是一种优美的、精心创作出来的音乐作品。  相似文献   

8.
法国印象派作曲家德彪西的钢琴名作《阿拉伯风格曲Ⅰ》其曲式结构与创作手法 ,是将人物、花鸟交织在一起 ,代表了阿拉伯式的建筑装饰风格 ,音乐表情术语及速度标记以及演奏技巧与方法都应进行深入细致地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9.
新印象主义在绘画上采取科学实验的态度,试图用光学科学的实验原理来指导艺术实践,是把科学自觉地运用于色彩的探索。新印象主义代表人物修拉,更是在自己的创作过程中恪守这一严谨的乎科学研究的态度,在西方画史上独领风骚。  相似文献   

10.
欣赏音乐大师的作品,对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具有重要作用。笔者以学习德彪西音乐作品为例,通过对其和声、旋律、配器、调性、节奏等方面的赏析,阐述了在教学中如何把握其音乐风格。  相似文献   

11.
肖邦是音乐史上最具独创性的作曲家,他一生专事钢琴音乐的创作,其作品个性突出,特征鲜明,与众不同,形成了自己独有的风格.肖邦的音乐注重旋律的歌唱性和装饰性,强调声乐性和器乐性的互相融合.他的和声大胆新颖,钢琴织体独特,曲式结构灵活自由.同时他的音乐诗意连绵并具有浓郁的民族色彩和强烈的爱国热情.可以说他在钢琴音乐创作的各个方面都形成了自己特有的风格特点,为19世纪的钢琴音乐开创了一个崭新的领域.  相似文献   

12.
中国钢琴音乐创作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钢琴音乐创作始于20世纪初,20世纪10~20年代为初创时期,其创作技法简单,结构短小,基本表现为歌曲加伴奏的形式;20世纪30~40年代为发展成熟时期,创作技法逐步提高,旋律清晰优雅,织体结构简洁,民族特点突出;20世纪50年代为繁荣时期,专业创作群体形成,作品数量质量大大提高,民族风格鲜明;20世纪60~70年代,以民歌和民族器乐为原形的钢琴改编曲大量出现,改编曲风格基本形成;20世纪80年代以后,钢琴音乐创作出现多元化的特点,探索新技法、体现新风格成为这一时期创作的突出特征。  相似文献   

13.
浅谈中国钢琴音乐的发展风格及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钢琴音乐的发展曲折而艰难 ,其创作风格逐步走向多样化 ,在音色、装饰等方面呈现出民族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作为20世纪中国为数不多的钢琴音乐家和作曲家,崔世光先生在其创作生涯中,一直执着于中国风格的钢琴创作,其音乐创作风格为:其一,创作中"中西结合"的平衡性;其二,钢琴技巧与音乐思维结合的合理性。崔世光的钢琴音乐以其优美动听、耐人寻味、平易近人的特点给中外听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相似文献   

15.
声乐艺术属于一种舞台表演艺术,是集技术性、艺术性、知识性、系统性为一体的学科.教师在训练学生发声技巧的同时,更要帮助学生深刻理解作品的真正内涵.把握作品风格,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能力,把声音技巧与艺术创造相结合, 将声乐作品的精神内涵用声情并茂的歌声呈现给听众,达到歌唱艺术的真正意义.  相似文献   

16.
对中国钢琴作品在审美与韵味、旋律与节奏、音色与模拟、装饰与风格等问题进行探讨,从而激发学生弹奏中国钢琴作品的兴趣,并让学生对中国钢琴作品的美学特征及风格有一个初步认识。  相似文献   

17.
民族音乐是一个国家的民族之魂,是一个民族音乐文化的象征。而民歌是民族音乐的基石,几乎所有的民族音乐都是直接或间接的在民歌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中国民歌《茉莉花》是流传广泛久远的世界名曲,然而在其传唱过程中,由于地域特征又呈现出大江南北的不同版本《茉莉花》。《茉莉花》已成为中国音乐文化的重要象征。研究她的历史渊源、音乐风格及社会艺术价值,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