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新闻界》2017,(5):29-33
溯源式新闻报道是最近比较流行的一种深度报道形式,它在人物报道和事件报道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溯源式新闻报道应当是新闻竞争的产物,但是它所体现的伦理问题应当引起人们的相当重视。首先,虽然溯源式新闻报道源自对社会敏感人物和敏感事件的判断,但是由于提前介入资料搜集采访,极有可能陷入时间伦理困境之中。其次,溯源式新闻报道因为多"向后看",可能使媒体伦理进一步受到人们的质问。其三,溯源式报道可能对社会伦理产生冲击,形成一定的歧视现象并可能产生侵权行为。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媒体市场化进程的加快,行业竞争日趋激烈。为使自身新闻能够实现价值效应最大化,媒体从业人员从事件的各个角度挖掘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与此同时,新闻报道中的伦理问题也日益凸显。本文从灾难新闻报道出发,通过对报道中新闻伦理失范现象的剖析,追寻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探讨新闻伦理与新闻价值在报道中共生的可能性,以期对媒体从业者走出新闻伦理困境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3.
江帆 《新闻世界》2010,(8):201-201
弑童案给社会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对弑童案的报道,放映了一些媒体在新闻伦理自律上的缺失。避免类似现象,媒体既要加强把关意识,更要重视新闻报道中的伦理问题。  相似文献   

4.
尤其最近几年来,媒体越来越重视对青少年校园暴力事件的报道,但有不少新闻报道主题偏离,细节化呈现暴力过程,造成媒体伤害,"新闻伦理"一词逐渐出现在公众的视线内,引发新闻业界和公众的集体反思。  相似文献   

5.
很多新闻工作者会拿明星的私生活来炒作,不尊重明星的个人隐私,侵犯明星的个人隐私权。很多新闻工作者在报道娱乐新闻时难以自控,失去了伦理底线。在现代社会,导致娱乐新闻报道失德的原因比较多,本文作者对如何守住娱乐新闻报道的伦理底线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2019年7月19日,南昌市人民检察院以涉嫌故意杀人罪对犯罪嫌疑人万某弟提起公诉,这件震惊网络的重大杀人案件重新登上微博热搜,人们的目光也重新聚焦于这一事件,这一案件之所以能在网络上引起热议,与相关媒体对其有倾向性的报道不无关系,本文将对此进行说明,并对与这一事件有关的新闻报道进行媒介伦理分析,尝试给出一些提升此类新闻报道的媒介伦理规范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卫生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据国家统计局对1998年中国城市居民消费形态调查表明,城市居民对卫生新闻报道感兴趣的高达31%。 一方面大众密切关注医疗卫生,另一方面医疗卫生机构力图宣传自身形象,媒介也越来越重视卫生报道。卫生新闻报道处于大众、媒介和医院之间的特殊地位。因此,很有必要对卫生新闻报道的真实性问题、有偿新闻现象、报道侵权等问题作伦理探讨。 1、卫生新闻报道中的真实性问题。 众所周知,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但是,大众经常可以从媒介上看到一个个不可思议的“奇迹…  相似文献   

8.
张筱筠 《青年记者》2009,(14):58-59
调查性报道是一种以反映情况、揭示问题为主旨,以记者独立采访调查为手段,以解决问题为最终目的,需要投入大量时间、精力才能完成的重量级新闻报道形式。伦理则专指人类社会生活关系中应该遵循的道理和规则或人类社会生活的秩序、规则及合理、正当的行为。由此可见,调查性报道中的伦理,是调查性报道这一新闻报道形式在实际的采写操作中应当遵循的道理、规范和原则。  相似文献   

9.
郑钧元 《今传媒》2020,28(1):68-69
死亡报道作为新闻报道伦理问题的高发区,在新媒体语境下,引发的争议愈演愈烈。本文选取了“姚贝娜去世”及“外滩踩踏中复旦女学生遇难者”事件进行对比分析,在事件回顾的基础上,针对报道对象、文本分析、舆论导向等方面进行异同点的比较,最后探讨新媒体语境下死亡报道引发伦理争议特点及新伦理边界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
刘艳 《新闻世界》2013,(7):295-296
【摘要】近年来,随着新闻媒体市场化运作的逐渐成熟,一些媒体越来越热衷于犯罪新闻报道,以获取更多的眼球效应。犯罪新闻中性犯罪的新闻报道以大篇幅新闻和大幅照片提升了公众的关注度,但却极有可能对当事人造成“二次伤害”。本文从媒体性犯罪报道形式与报道内容中存在的“伦理失范”出发,探究媒体如何在恰当满足公众知情权的同时保护当事人的隐私权,并对今后媒体在犯罪新闻报道中的具体操作提出修正建议。  相似文献   

11.
薛蓉 《报刊之友》2014,(4):56-57
图片在新闻报道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能起到文字报道起不到的效果,但这也意味着图片会带来意想不到的“灾难”,世界是个复杂的集合体,每个人都有自己对伦理的定义,在跨文化报道中,我们本着尊重事实、尊重他人的原则就不得不考虑图片传播中涉及的伦理问题。  相似文献   

12.
吴彤 《新闻世界》2014,(12):181-182
医患关系近年来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也是新闻媒体竞相报道的重点。医患关系中医生的社会角色属性在一系列医疗报道中慢慢发生着变化。本文旨在探索在医生角色属性转变过程中,新闻媒体在其中做了什么,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以及这些促成医患关系变化的医疗报道给我们关于新闻报道伦理什么警示。  相似文献   

13.
甘露 《东南传播》2014,(4):134-135
"李某某案"自2013年2月初被报道以来,由于涉事人特殊的家庭背景和性侵案的特殊性质,持续成为新闻中的热点事件。案件相关情况及家庭情况被各方媒体翻了个底朝天,纵观报道的整个过程,媒体在进行新闻报道和舆论监督时,已经明显出现了媒介伦理的失范现象。热点新闻更需要理性报道,媒体在报道过程中的舆论定位、报道内容、报道角度需要自我审视。本文以"李某某案"为例,分析报道中媒体伦理失范行为的表现,以期对热点新闻的报道中如何坚持理性报道这一问题进行反思和总结。  相似文献   

14.
盛夏 《新闻界》2012,(6):38-41
伦理规范形成于人类的社会实践中,是调节社会关系的重要手段。当前血腥悲剧事件新闻传播中的伦理失范现象主要表现为:追求新闻价值,忽视人道主义关怀;缺失社会责任,忽视新闻报道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以报道真相为名,侵犯公民个人隐私。对血腥悲剧事件的报道要注意把握两个平衡:知情权与隐私权的平衡;新闻第一原则与人道主义的平衡。  相似文献   

15.
互联网的高速发展革新了新闻的生产、传播方式,新媒体平台更是呈井喷式发展,但是媒介伦理体系的发展速度却远滞后于新媒体的发展速度,伦理约束的缺位导致新闻报道中伦理失衡现象频发。本文试图讨论在新媒体视域下,新闻报道中媒介伦理的平衡尺度及价值倾斜,并从媒介主体、媒介权力等角度构建新媒介伦理体系。  相似文献   

16.
庹继光 《中国广播》2013,(11):42-45
“李某某涉嫌轮奸案”持续轰动,成为媒体报道的焦点。本文分析了媒体在此案报道中的失范行为:一是披露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信息;二是随意报道案件细节,有违不公开审理的制度。新闻报道应当遵守法律规范,遵循新闻伦理,改变由娱乐记者报道类似案件的惯例,让法制记者采写报道,避免再出现这些疏漏?  相似文献   

17.
贺杰 《东南传播》2016,(5):151-153
在近些年的媒体实践中,出现了一些在新闻报道与人文关怀之间的两难之境。新闻真实与新闻伦理二者之间是矛盾冲突还是可以平衡取舍,是值得新闻人深思与探讨的问题。本文研究的是媒体报道中的新闻伦理问题。某些对社会热点事件的干预性报道导致影响司法判决和事件进程,某些对弱势群体的报道以及灾难报道反而给被采访对象带来不同程度的伤害,本文将探讨如何构建完善的新闻伦理观,以期在新闻真实与新闻伦理之间寻求最大的利益平衡点。  相似文献   

18.
气候伦理是指人对自然环境中的气候变化所承担的一种道德责任,即要求人类从道德的角度上了解气候知识,提高人们应对气候变化的预警与决策能力。西方传媒对气候新闻的过度报道或选择性报道,遮蔽了人类对本质问题的关注和认识,从而带来气候伦理的灾难和导致新闻的不公正性。因此,气候新闻报道必须注意几个环节,一是增加连续报道;二是保证新闻的科学性;三是加强深度报道。  相似文献   

19.
正3月8日,在马航北京新闻发布会现场,焦急等待消息的乘客家属被上百名记者长枪短炮、大小话筒"围攻",一些家属情绪几近失控。此后的报道进程中,一些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也在情绪把握中有失客观理性。3月以来的马航370客机失联事件,再度引发关于灾难报道的新闻伦理反思。近年来,各种灾难新闻报道日益增多,媒体人  相似文献   

20.
血腥悲剧事件新闻传播的伦理学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盛夏 《新闻界》2012,(3):13-16
当前血腥悲剧事件新闻传播中的伦理失范现象主要表现为:追求新闻价值,忽视人道主义关怀;缺失社会责任,忽视新闻报道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以报道真相为名,侵犯公民个人隐私。对血腥悲剧事件的报道要注意把握两个平衡:知情权与隐私权的平衡;新闻第一原则与人道主义的平衡。新闻从业人员应当从人道主义出发,避免伦理失范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