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社区新闻,是当今传统媒体报道的一个组成部分。可是,社区新闻被视为一个"杂家",其范畴一直杂糅在社会新闻、时政新闻和经济新闻之中,报道篇幅一般不大。在新媒体的冲击下,"内容为王"、"做深度报道",这些措施已经成为传统媒体应对冲击的共识。那么社区新闻,能否深度化呢?笔者试以新安晚报5月份的"高龄妈妈"这一社区报道为例,分析社区新闻如何在角度和策划上创新,做出独特、深度的新闻。  相似文献   

2.
在大数据的影响下,新闻传播业产生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数据新闻。如何写好数据新闻,是用传统观念的"内容为王",还是紧跟时代潮流运用"技术为王"?本文通过对比两者之间的优势与不足,认为在大数据时代,单纯注重技术或内容,都是有失偏颇的,只有"分析为王"才能致胜数据新闻。  相似文献   

3.
专注于做好新闻产品的生产者和内容供应商,以内容为王,地方报纸就有了抵抗新媒体的资本。而想做到"内容为王",只能在本地新闻上发现金矿,成为本地新闻的"最快速、最权威、最翔实"的提供者。  相似文献   

4.
杨少明 《记者摇篮》2007,(10):21-22
新闻的"服务角度"依托于新闻事件新闻采写实践中,我们经常要根据实际掌握的新闻素材,通过认真地分析、研究,然后找出一个  相似文献   

5.
徐轶材 《视听》2016,(6):152-153
在新闻生产方式与机制、新闻采编方式乃至最终新闻产品的呈现方面,大数据时代为新闻带来挑战和新的机遇。媒体行业应转变新闻采写思维,以"受众为王""数据为王",加强跨界合作,以应对大数据浪潮下传媒业的变革。  相似文献   

6.
虽然在新媒体的冲击下,传统媒体遭遇挑战,但是媒体的本质并未改变。一个优秀的新闻记者依旧需要拥有新闻敏感度、深度思考力和会讲故事的好文笔。本文从经济新闻写作的角度再次重申了这一观点,并用一个个新闻采访实例证明了新闻用"心"写、用"脑"写、用"嘴"说的作者观点。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再次重申了"新闻的时效性和真实性往往有着天然的矛盾"的这一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一味强调抢抓新闻时效性的今天显示出了新闻人的定力。  相似文献   

7.
在新闻实践中,新闻角度运用广泛,这方面的经验总结也已不少。本文所要做的,是就新闻角度由什么构成和它的基本功能,做一点理论探讨。 现在讲新闻角度,较多的说法是“侧面”。有的新闻学辞书也把新闻角度表述为“报道新闻事实所选取的不同侧面”。这种情况姑谓之侧面论。侧面论的一个突出不足,是只讲到了事物的横向联系,而忽略了纵向联系。因为这样,就不能说明仰角度、俯角度等问题。侧面论也不能说明角度的“度”即角度的大与小,因为一个侧面并不必然比另一个侧面大或小。 那么,新闻角度究竟是什么?《新闻学大辞典》将新闻角度表…  相似文献   

8.
新闻写作的角度,就是指新闻写作时选取或表现新闻事实的出发点和切入点。同样一条新闻,挖掘的深浅和表现的角度不同,表达的思想意义不同,新闻价值也不同。选择角度既要求符合写作要求,又要注意写出新意,这是新闻"新"的重要标志之一。同样一条新闻,这个人写可能就枯燥无味,另一个人换个角度写就会引人入胜。那么,新闻写作的角度应该怎样去选择?抓特点,找角度特点,是一篇新闻稿件的魂,围绕特点选角度,就要注意报道对象的特征,写  相似文献   

9.
吴兵  高思远 《视听界》2015,(1):36-40
当前,各门户网站纷纷采取不同手段争夺移动互联网的用户量。通过对比移动阅读与传统阅读的差异,探究移动阅读自身特征,结合几大移动阅读客户端实际,可以发现,"差异化"正成为移动新闻客户端制胜的关键。移动新闻客户端需要突破原有的"内容为王"、"渠道为王"局限,在"差异化为王"理念的引领下,满足用户新需求,找到移动阅读领域突围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2014年,中国新闻界"新闻失范"现象频发,假新闻、有偿新闻、新闻敲诈的出现不断拷问新闻伦理问题。本文试图从媒体自律与媒体人素养入手,联系新闻真实、传媒公信力、新闻专业主义等角度分析"新闻失范"现象,试图从传播主体层面提供合理的解说,呼吁创造出一个健康而纯净的新闻界。  相似文献   

11.
谭天  刘云飞  丁卯 《新闻界》2012,(12):6-9
新闻定义的考究和争论一直没有断过,在新媒体语境下,新闻传播有了很大的变化,人们更要重新认识"什么是新闻"。本文以客观、发展、全面的视角来探讨新媒体语境下的新闻定义。笔者认为,新闻是一个相对模糊的概念,是一个集成的概念,是一个过程的概念。从客体的角度试图描述"新闻是什么"。  相似文献   

12.
移动互联网时代对新闻内容的要求讲究快、准、狠。快,是指理解成本降低,用户能够快速理解内容本质;准,是指新闻报道与解读的程度直击用户的需求点;狠,是指后续的新闻追踪专题报道更透彻,能激发用户的深层次阅读欲望。传媒业界曾流传过"媒介为王"、"渠道为王"、"匹配为王"等,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不断更迭的产品和技术的背后,亘古不变的仍是支撑着新闻产出与供给的内容质量。"内容为王"并不会消失,随着时代的变化,众多媒体也在不断尝试改造新闻生产方式,不断地挖掘内容中新的信息、知识和思想。  相似文献   

13.
在当今媒体激烈的竞争中,新闻策划成为一个重要的"撒手锏"。然而,为什么有的媒体的新闻策划能够事半功倍,取得很好的报道效果,而有的却事倍功半,效果平平?笔者以为,角度没选好是报道"失败"的一个重要原  相似文献   

14.
正角度,泛指客观事物的出发点。新闻角度指记者以新闻敏感,挖掘、表现事物的新闻价值时所取的角度,是记者采访报道的着眼点和侧重点。一个新闻事件,可以有多种报道角度,有人从工作角度报道,有人从生活角度报道;有人从经济角度报道,有人从社会角度报道。选取报道的角度不同,体现的新闻价值、表达的思想意义自然不同。而"选择最佳报道角度,就是选择新闻事实的最好观察点,是选择表达主题思想的最佳集合点,是实现新闻的社会价值最好切入点",这是许多记者苦苦  相似文献   

15.
<正>在新闻传播理念不断创新的今天,社会新闻要充分体现新闻本质和传播价值,发挥品牌优势,提升媒体形象,在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的原则下,可以从把握好"角度"、"深度"、"适度"这三个方面入手,做好社会新闻。一、把握角度,提高新闻传播力依据受众心理找角度。记者面对新闻事件时,只有从群众最关心、最需要、最想知道的方面选择报道角度、提炼主题,做出来的新闻才能吸引、启发和感染受众,取得较好的传播效果。比如处理一些经济和科技报道,一定要寻找到这些经济现象和科技成果中受众最感兴趣的内容,  相似文献   

16.
王伟 《新闻传播》2013,(12):150
新闻采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不同的人对新闻采写有着不同的看法,尤其是一些新入行的记者由于没有实践经验,在新闻采写方面往往抓不住重点,角度把握不好,同样的一条新闻线索,写出的新闻相差甚远。那么,怎样才能使一名基层的新记者迅速成长起来,能够采写出有分量、重点突出、精彩的新闻稿件呢?笔者在学习新闻前辈经验时,结合自己多年的新闻采写体会,将之归纳为三点,在此与同行们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7.
包四华 《声屏世界》2016,(10):23-24
传统媒体,尤其是地市级媒体在报道政治经济时,唯有确保其新闻的准确性和权威性,并辅以"内容为王"的原则,才能在流失的受众群中稳定巩固老受众,吸引新生长年轻人.  相似文献   

18.
一、差异性凸显独特视角的作用多媒体时代新闻竞争要求报道的差异性,而培植新闻的差异性要求凸显独特视角。1.同源信息要求新闻的独特视角在信息时代,世界像一个“地球村”,信息海量且快速传递,人们得到信息的渠道非常多,对资讯的质量有了比较和鉴别,于是,“内容为王”成为目前新闻媒介流行的一句话。内容为王,简言之即强调差异性新闻、原创新闻。讲究内容为王必须先提高原创新闻的质量。  相似文献   

19.
论文以新的媒介环境为参照,重新界定了作为价值客体的新闻范围,并说明了讨论"新闻的价值"的新根据与新理由;论文立足"新闻的价值"研究主题与研究方向,从价值主体、价值客体、价值关系、价值分类等角度,分析阐释了关于"新闻的价值"研究在当前应该进行的方法论调整与转换。  相似文献   

20.
新闻角度,指的是记者在采访和写作时的着眼点和侧重点,即选择什么样的事实来说明问题的性质,透过什么样的"镜头"或"眼睛"来达到深刻反映事物本质的目的。新闻报道需要一个巧妙的角度,选择角度的目的是要把事实的新闻价值更加充分、突出地挖掘和显示出来,更好地起到新闻报道吸引人、感染人、教育人的作用。新闻角度的选择,直接关系到一篇报道的成功与否。角度不同,视点不同,结果会完全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