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今民生新闻发展的势头迅猛,如何更准确地定义民生的范围和把握新闻的内涵?在面对民生新闻的主体时应该把握哪些原则才能真正实现媒体特有的人文关怀?怎样找到一个真正合适的结合点发挥民生新闻的巨大潜力?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对上述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如今,从中央媒体到地方媒体,从纸质媒体到电子媒体,都无一例外地把办好民生新闻作为吸引眼球、提高收视率的一个法宝。一时间民生新闻成了许多媒体谈论的一个焦点热门话题,许多城市电视台更是把办好民生新闻作为与其他媒体竞争的手段,办好民生新闻的重要性、必要性自然也就不言而喻。如此说来,是不是办民生新闻就一定能收到出奇制胜的效果呢?其实不然,办民生新闻也要讲原则、讲规矩、讲策略、讲实效,真正按照新闻规律办事,树立正确的民生新闻理念,惟有这样才能真正把民生新闻办成观众想看、爱看、有品位、收视率高、社会经济效益俱佳的节目…  相似文献   

3.
对各类都市报来说,民生新闻已有许多经验和适合自身的规律。党报民生新闻如何做出特色?应该怎样切实解决民生难题?如何能真正办到老百姓的心坎上?山区特困户精心饲养的800头高山土猪等销路,他们牵线搭桥,很快被预订;市民常年饮用发黄的自来水,反映多年都没得到  相似文献   

4.
核心价值观是指导做什么新闻和如何做新闻的总的看法和观点。什么是民生新闻的核心价值观呢?这要从三个方面说开去,也就是我们要关注什么人,关注什么事,同时这些人和事应该从什么角度、什么立场去关注。只有把握了这几点,才能准确把握民生新闻的精神核心。  相似文献   

5.
民生新闻从诞生之日就引起"百家争鸣".如果今天还有人问这样的问题:"什么是民生新闻?"也许业内的很多人会嗤之以鼻:"太落伍了吧.民生新闻已经遍地开花了,还问这样的问题?"这正真实地反映了民生新闻发展到今天面临的境地:它真正的内涵究竟是什么?  相似文献   

6.
民生新闻从诞生之日就引起"百家争鸣".如果今天还有人问这样的问题:"什么是民生新闻?"也许业内的很多人会嗤之以鼻:"太落伍了吧.民生新闻已经遍地开花了,还问这样的问题?"这正真实地反映了民生新闻发展到今天面临的境地:它真正的内涵究竟是什么?  相似文献   

7.
在"内容为王"的信息时代,县级广播电视台如何才能使自己的新闻节目更具亲和力和感召力呢?笔者认为唯有立足本土、关注民生,做优、做精、做强民生新闻,把荧屏真正还给群众,把新闻真正做成"老百姓自己的新闻",才能使县级台的自办新闻节目得到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8.
新闻就是指新近发生的事实报道,它的基本特点就是新闻的客观性和真实性,新闻的真实性是新闻采访报道过程中的最高原则,它同时也是新闻采访报道的生命。如何更好地把握新闻的真实性,最重要的就是要在新闻采访报道的过程中把握好新闻的客观性。如今,随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的逐渐加快,以人为本的理念也逐渐地深入人心,目前新闻的采访报道对民生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民生新闻采访也逐渐成为新闻采访报道的主体。而在电视民生新闻的采访和报道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把握好新闻采访中的客观性。本文主要阐述了两方面的问题,即:民生新闻采访把握客观性的意义,以及民生新闻采访把握客观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县级电视台是离农民最近的新闻媒体。那么,对于基层电视台来说,如何做老百姓的知心朋友呢?笔者认为,只有办好民生新闻,才能让县级电视台真正成为党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并成为群众反映自己心声的平台和窗口。项城电视台创办的民生新闻类节目——《民生报道》,不仅受到了广大观众的喜爱,而且已成为豫东南县级电视台民生新闻节  相似文献   

10.
由于民生类新闻节目不同于其他类型的电视新闻节目,所以在"情感"的要求和把握上也不尽相同。民生新闻中的情感必须建立在事实真实的基础之上,所以要正确处理好新闻真实与情感真实的关系。首先记者要做新闻当事人可信任的朋友,原生态地展示采访对象真诚、真实、真切的情感表白,才能真正感受  相似文献   

11.
民本情怀是民生新闻的生命力所在。民生新闻能走多远?将向何方?如何才能长盛不衰?能够解决这些问题的唯一办法就是民生新闻浓厚的民生情怀。因为关注百姓人情冷暖,引导社会舆论潮流是民生新闻的核心生命力,也是民生新闻的终极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2.
人文关怀是电视民生新闻的功能定八位和社会责任,也是受众的期待需求.县级电视台如何从生活关怀、理性关怀和生命关怀等层面去体现电视民生新闻中的人文关怀? 笔者认为,本土民生新闻的人文关怀,要在真正领会"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的基础上,着重突出民生新闻的地域性、时效性、受众性,以人文关怀的理念来创新和提升县级电视台民生新闻的价值和品质.  相似文献   

13.
孙灿伟 《青年记者》2007,(18):62-63
民生新闻给新闻注入了一股新鲜的元素,引发了中国电视新闻的新一轮革命。但是,我们很快发现这股民生新闻热背后隐藏着不少潜在的危机:民生新闻一味地求快、短、多,质量无法保证,节目缺乏深度;报道凌乱琐碎,缺乏对新闻事件的整体把握,没有挖掘出事件深层次的根源;内容低俗化、娱乐化趋向日益严重,创新脚步缓慢,新闻价值的含金量低等。电视民生新闻如何在以后发展道路上避免或者重复出现这样的问题,保持其自身新锐发展势力呢?  相似文献   

14.
张宝坤 《报刊之友》2014,(2):109-110
新闻就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它的基本特点之一就是新闻的真实性,新闻真实性是新闻采访报道的最高原则,它是新闻采访报道的生命。如何把握新闻的真实性,最重要的就是在新闻采访报道中要把握好新闻的客观性。如今,随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以人为本理念深入人心,新闻的采访报道对民生的关注度越来越高,电视民生新闻采访成为新闻采访报道的主流。在电视民生新闻采访中,最重要的是把握好新闻的客观性。本文将对新闻采访的客观性进行分析,以电视民生新闻采访为例着重探讨如何加强新闻采访的客观性。  相似文献   

15.
民生新闻,作为当前媒体新闻的一大热门品种,正被各家媒体主打着高举着,但如果我们问一句:什么是民生新闻?民生新闻与社会新闻有什么不同?民生新闻的操作  相似文献   

16.
客观性是新闻采访的基本要求,这就需要电视新闻记者在采访的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客观性的把握,只有这样,才能使电视新闻采访取得更好的成效,进而提升电视媒体以及电视新闻记者的竞争力。本文以民生新闻采访作为案例,对新闻采访中如何把握客观性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首先对电视民生新闻采访把握客观性的重要价值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电视民生新闻采访客观性存在的问题,最后就如何强化电视民生新闻采访的客观性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从范式角度审视民生新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如何把握民生新闻的内在本质,是学界探讨颇多而又没有解决的问题。本文从科学社会学的范式理论出发重新解读民生新闻,提出民生新闻是一种新的新闻传播范式,并全面梳理了其本质内涵,有助于深化对民生新闻的科学认识。  相似文献   

18.
潘阳 《新闻前哨》2012,(10):93-93
如今.民生新闻已遍布全国大大小小的电视台.占据着每个台的黄金时段。虽然,民生新闻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媒体号召力,但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伴随着认知的不足、新闻来源的不稳定和同质化竞争,地方电视台的民生新闻陷入了低俗琐碎的瓶颈。如何突破瓶颈.获得持续发展的能量和空间呢?一、树立大民生观念现在,不少地方电视台还把“民生新闻”简单地等同于“社会新闻”,民生新闻的内容也多局限于家庭琐事、邻里长短、鸡毛蒜皮、柴米油盐酱醋茶等小民生范畴。做出的节目只满足于新闻事实的简单堆砌.缺乏深入的阐释和挖掘,缺乏对现象规律性的把握.使民生新闻流于表象而无法自拔。不得不承认,这些琐碎小事的确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也的确能引起人们一定的关注度,可是。如果一天到晚都是这些内容,新闻的内涵在哪里?新闻真正的意义又在哪里?长此以往.民生新闻的生存和发展势必受到极大的威胁,最终会被大众所遗弃。  相似文献   

19.
趣味性作为新闻一个最基本的属性,也是提升新闻质量和培养新闻独特优势、提升新闻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民生新闻作为当前新闻报道中较多的新闻类型,提升民生新闻的趣味性是做好民生新闻的关键。而新闻趣味性也主要体现为新闻事件本身的趣味性和新闻报道形式的趣味性。但是如何准确把握民生新闻趣味性,强化民生新闻的传播效果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究。  相似文献   

20.
民生新闻与百姓的生活密切相关,是百姓愿意关注,喜欢关注的一种新闻报道。但是多年来一些地方电视台由于把握不好报道方式,很多好的新闻线索并没有被充分地挖掘出来,也造成了地方民生新闻只报道表面现象,缺乏深入报道的现状。民生新闻容易触及到矛盾一方利益,所以把握不好就会出岔子,致使一些媒体对民生新闻报道的量不足,群众对这些媒体失去信心。一、要注重民生新闻的挖掘地方电视台应该以民生新闻报道为主,因为地方电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