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网络技术的出现及其发展,使人类的时空观念、表现方式乃至语言都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网络技术不仅极大地拓展了人类的新闻传播空间,而且革命性地改变了人类的新闻传播格局,在很大程度上颠覆或改写了人类现有的新闻传播理念。  相似文献   

2.
多媒体时代新闻编辑意识的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互联网和移动通讯的迅速兴起,尤其是网络实现了人类传播历史上的一次革命,众多媒体使阅读群体的变化日益加快,从而对新闻采写方式提出了严峻地挑战,也深刻地改变了传统的传播理念,包括新闻编辑理念,编辑意识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转变。本文从新闻信息的筛选和把关意识、多渠道服务意识和多元化立体意识三方面分析探讨了多媒体时代编辑意识的转变。  相似文献   

3.
贠伍 《新闻实践》2003,(1):66-67
互联网的多重功能和优势使新闻通过网络传播的形式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发展、普及起来,相应地对网络新闻传播人才的需求也日趋迫切.但传统新闻传播人才的教育方式、教育内容、教育观念等,远远不能适应网络时代对新闻传播人才的要求,特别是对网络新闻人才的要求.如何造就适应网络新闻传播的高素质人才,成了教育工作者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基于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的新媒体技术是20世纪重大的科技发明,尤其是进入21世纪后,通过互联网、无线通讯网等传播途径,利用电脑、手机等终端传播设备,向公众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新媒体传播形态更是发展态势迅猛.近些年来在新闻传播领域,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不仅极大地丰富了新闻媒体传播形态,而且给新闻传播方式带来了革命性变革.新媒体在传播模式、传播内容、传播效果上具有崭新的特征,呈现出融合和超越传统媒体之势,日益成为新闻传播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5.
互联网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正在大举进入人类生存的各个领域,网络在深刻地改变着当代中国的新闻传播格局.传媒生态的改变,不可避免地对传统的媒体管理观念、管理方式、管理手段、管理范围产生一系列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新闻传播作为一种文化传播现象,从它诞生之日起,就不可避免地与外在的政治、经济、历史等因素联系在一起.不同的意识形态、经济制度和文化观念都会造成不同国家新闻传播理念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民众新闻观念的实质及其可能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兴媒介环境创造了新的传播主体结构,民众新闻传播普遍化是最典型的表现之一.与民众新闻相应的民众新闻观念,在直接性上就是从“个体出发”的新闻观念,它以“我知、我愿、我需、我趣”为新闻生产与传播的核心理念.民众新闻观念冲破了现代新闻主义对新闻的定义方式,动摇了现代化的新闻生产传播观念与方式,打破了专业新闻报道的客观理念与方法,冲击了现代新闻的公共利益观念,并且改变了现代职业新闻的新闻自由观念.  相似文献   

8.
刘永国 《新闻前哨》2008,(11):36-37
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新闻报道变革的实践。反映了新闻传播观念的变革与创新。它使得我们必须冷静地对固有新闻传播观念进行回望、思考,依据实践调整理念。  相似文献   

9.
新闻传播作为一种文化传播现象,从它诞生之日起。就不可避免地与外在的政治、经济、历史等因素联系在一起。不同的意识形态、经济制度和文化观念都会造成不同国家新闻传播理念的差异。新闻传播承载着传播信息、引导舆论、提供娱乐、促进社会进步等功能。由于历史起源和文化观念等因素的差异.中国和西方国家在新闻传播理念和功能方面有着不同的意见。  相似文献   

10.
随着信息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互联网技术的日益发展,网络新闻这个新的新闻传播概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网络信息传播也成为人们获取资讯的重要渠道,和传统媒体新闻相比,网络媒体新闻的容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使它成为新闻传播的一分子,而且网络新闻所占的市场份额也在逐渐地扩大。本文就是在这样的一种趋势下,谈谈对网络新闻写作的体会。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新型传播媒体--互联网蓬勃发展,已经进入寻常百姓家,成为人类新闻传播和信息交流的重要工具.在我国,信息网络时代的快捷便利的优越性已初显端倪.互联网虽处于初期阶段,但来势猛、影响大.网络不仅仅使记者编辑"在信源、新闻背景知识以及有关资料的获取方面赢得了便利".而且其本身就是一种强大的新闻信息载体,有人把这比作"变形的新闻屋";更有人把这做了等式:"网络=媒体,网络=信息,网络媒体=新闻媒体.  相似文献   

12.
马宁  曹培鑫  路淼 《传媒》2016,(5):88-90
在大众传播媒体主导新闻传播格局的时代,三十多年前视觉新闻,伴随着电视媒体对平面媒体的冲击在我国应运而生,作为专业文字记者的新闻写作理念和方法被广泛应用.随着大众传播、网络传播和移动互联的迭代发展,视觉新闻的概念在不断演变中持续影响着新闻传播领域不同阶段的内容生产.本文以媒介融合趋势下的视觉新闻变迁为主线,通过梳理其从写作观念、图文整合到全媒体革新的发展历程,为相关的新闻传播实践提供一定的理论溯源和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13.
媒介融合使人类新闻生产活动的观念、形式、内容以及技术等结构性要素和形态特征发生了深刻变化:跨界合作、混搭穿越和收费订制等新闻生产观念盛行;融合策划、创意表达和数字营销等新闻生产形式涌现;新闻内容生产在深度、角度和呈现样态上以聚合重组、分类筛选和调整转换为主要手段;随着传播高科技的迅速发展,新闻生产的硬件技术和软件技术得到极大提高。  相似文献   

14.
人文关怀:新闻审美传播的根本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是人类理想之所在。新闻传播与人类对理想的美的追求密不可分。而且,只有那些主动、自觉地把信息传播与对人类理想的美的追求紧密而有机地结合起来的新闻的审美传播,才可能是具有最大最好的传播效果。在我们讨论了新闻传播必须实现审美价值之后(参见孙德宏:《新闻审美传播中的价值问题》,载《新闻  相似文献   

15.
人文关怀:新闻传播意识形态性的社会诉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人类现代化程度的提高,使得传统新闻传播的意识形态教育理念和方式面临挑战.社会由人组成,而人具有缜密的思维和丰富的情感,新闻传播人文关怀理念的转换,将为我国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开辟一个新视界.  相似文献   

16.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传统的传播格局被打破,逐渐走向媒介融合.媒介融合不仅改变着新闻传播的现有格局,而且对新闻传播从业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全新要求.媒介融合背景下,我国新闻教育的改革应从优化课程体系、注重实践技能培训、加强“硬件”设备建设及解决师资匮乏等方面着手,采取有效措施,促进新闻教育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几年前,信息大多从传统媒体单向传播,很多人都不能想象自己会成为新闻的传播者,可是在新媒体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网络技术的高度发展使这一切都成为了现实。麦克卢汉说,媒介是人体的延伸,人类不断发展科技,使得生活越来越便捷。这一点在新闻传播中体现得一览无遗。从新技术革命的角度来看,人类总共经历了4场传播革命,首先是文字的发明使人类真正进入了文明时代,然后是印刷的发明推动了整个历史文明的发展,而电  相似文献   

18.
网络传播中舆论引导的特点分析与实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每一次传播技术的革命,不仅使新闻传播的地理区域极大地扩展,使新闻传播覆盖的受众数量剧增,而且在传播的内容、传播的功能、传播的效果上都发生了一系列革命性的改变。而这一系列革命性的改变使得传统新闻媒体在引导社会舆论方面面临许多新的课题,这些课题的解决则需要在尊重网络传播规律的基础上,把握网络舆论的特点,借鉴传统新闻媒体舆论引导的方式方法后方能实现。网络传播引发新闻媒体舆论引导的新变化在网络新闻媒体出现以前,所有的大众传媒都遵循着一种由点到面的单向的线性的传播方式,即由传播者主导的面向广大受众的有组织、大规模…  相似文献   

19.
柳珊  张颖 《新闻大学》2006,(4):65-72
传播技术的日新月异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社会生活,新闻传播领域作为当前人类社会生活中最重要的一个领域,更是无法避免.与以往多数研究偏重从内容、体制的角度观察中国新闻改革事业不同,本文试图从传播技术的角度探究中国新闻改革事业.本文以时政报道为切入点,对比了2006年传统媒体中的两会报道与两会博客内容,从信息把关、受众与媒体之间的关系,以及传播技术与民主政治三个方面,分析了传播技术对当前中国新闻改革事业带来的影响,并进而指出这些影响存在的优点与弊端.  相似文献   

20.
新闻作为交往是中国特色新闻学的一种新闻范式,却鲜少有学者论证.作为交往的新闻是人类最古老的新闻样态.在氏族部落社会,口语传播使新闻具有显著的互动性.随着共同体疆域的扩大,空间阻遏了人们交往,职业新闻者由此出现,作为交往的新闻互动性趋于减弱.社交媒体使人们共处同一社会关系网络,作为交往的新闻样态得以复现.从民族部落到网络部落,作为交往的新闻经历了八种样态:即时互动模式、在场召唤模式、隔空延迟互动模式、隔空报告单向模式、隔空召唤模式、隔空延迟互动模式、虚拟平台召唤模式、虚拟平台互动模式.中国特色新闻学对新闻作为交往的理念表达主要是联系群众和喜闻乐见,新闻作为交往的话语实践则主要表现在:读者来信、网络论坛、社交账号的路径以及召唤与回应的话语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