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康结合"是目前我国特殊教育发展的一种新的趋势。文章探讨了"教康结合"的必要性,分析了在"教康结合"视角下,我国高等特殊教育师资培养中存在课程设置过于偏重理论,学生实践能力低下,培养模式单一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在"教康结合"的指导下加强高等特殊教育专业课程开发与建设、丰富学生培养模式的改革路径。旨在为我国高等特殊教育专业的发展改革提供可借鉴的模式。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对"医教结合"模式的讨论与实践使之成为特殊教育的热点话题,研究者从不同视角出发对其争议不断。本文探讨了从残疾模式看医教结合、医教结合对特殊教育学科的发展以及医教结合是否该作为一项政策等议题,以期对我国特殊教育发展提供一点启示。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西方特殊教育范式变迁以及特殊教育学科发展规律的角度对"医教结合"这一当今中国特殊教育流行话语及实践方式进行了批判性分析。作者认为:西方特殊教育的发展是从医学单一学科范式的治疗与干预发展到以医学为主加入其他学科成分,进而逐步走向以教育为主融合其他学科成分的过程。特殊教育学科是一门多学科相互交叉、渗透的综合性学科,是教育模式下对医学以及其他相关学科的有机包容。因此,对于"医教结合"的说法,我们要真正放入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框架里进行具体分析。不能用单一的"医教结合"剥夺了特殊教育"多学科交叉"的特性;更不能因为"多学科交叉"的特性冲淡了其"教育"的本质而本末倒置。  相似文献   

4.
刘发红 《科幻画报》2023,(2):132-133
在特殊教育快速发展的今天,送教上门工作取得了新的突破,送教上门主要是指为重残儿童提供上门教育服务,满足重残学生的受教育需求,积极打造开放的育人环境及空间。作为一种全新的特殊教育模式,送教上门服务备受关注,许多学校围绕生命化、生活化、个性化的教育理念全面创新送教服务模式及策略,有效融合文化课程、生活课程、康复课程以及技能课程,逐步创新送教课程体系,真正体现送教上门的融合作用及优势。坚持立体融合、科学评估以及多元送教,保障重残儿童能够接受公平教育。但是在小学数学融合教育中送教上门工作面临许多问题及挑战,这些严重阻碍了送教上门工作的有效落实,不利于重残儿童的数学学习。对此,教育工作者需要反思教学行为,调整工作路径,紧跟时代发展步伐,深入了解问题出现的根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现代特殊教育》2016,(3):60-60
本刊讯2月19日,2016年江苏省基础教育工作视频会议上,江苏省教育厅厅长沈健作重要讲话,提出“着力增强特殊教育公益服务能力”,“继续实施特殊教育发展工程,提高特殊教育发展水平和办学质量。”
  一是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全覆盖。建设特殊教育学籍管理系统,做到应入、能入者尽入学,重度与多重残疾儿童送教上门,一人一案,全覆盖、零拒绝。二是将特殊教育向两头延伸。今年江苏省每所特殊教育学校均要开设学前班,每个省辖市都要设置一定规模的高中阶段特殊教育。三是完善随班就读管理机制。贯彻教育部关于加强随班就读管理工作的意见,建设资源教室,把随班就读工作的重心放在支持保障体系的探索建立上。支持两个国家级特殊教育实验区研究工作。四是实施特殊教育课程改革。学习贯彻教育部三类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启动实施特殊教育课程改革,对现有课程进行生活化、综合化、校本化改造,全面尝试个别化教育。支持医教结合项目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6.
在特殊教育中渗透现代医学非常有必要。文章就隆德县特殊教育学校试点医教结合情况,从特殊教育医教结合的概念、多部门合作、课程实施等方面,论述了医教结合能更好地促进特殊儿童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7.
特殊教育课程改革的关键是指向核心素养的教学实务,因此,学科教学应回归学生智能发展与思维能力提升的本真,适应性的教与个别化的学应成为学科教学的新常态。数学的抽象性很强,图形教学更是特殊教育学校数学教学的最大难点。面对新一轮特殊教育课程改革,特殊教育学校数学教师不仅要思考如何帮助盲生突破数学学习难点,更要从教学实务上反思“教什么”“为什么教”“如何教”的问题,从而实现学科教学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统一,切实提高特殊教育学校数学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8.
送教上门是我国对重度残疾儿童少年实施的一种特殊教育方式。文章作者以长沙县特殊教育学校为例,介绍了"三步"准备、"四个流程"实施、"五有"管理的送教上门、"三四五"工作模式,并认为,送教上门工作需提高家庭的配合度,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多方合作,才能做得更好。  相似文献   

9.
"医教结合"是现代特殊教育的有效途径,也是促进特殊学生发展的有效教育模式。本文围绕"医教结合"教育支持体系的运行,从打造专业化师资队伍、设置科学合理的康复课程与拓宽康复教育渠道等方面入手,探索了"医教结合"在教学一线的具体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0.
《教师教育研究》2015,(6):39-44
"复合型"特殊教育教师培养是当前我国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首先梳理近年来我国关于特殊教育教师培养的相关文件,并分析中国特殊教育、随班就读发展对教师培养的需求,指出"复合型"特殊教育教师培养的必然。进而,基于对特殊教育教师多重角色的分析,阐释"复合型"特殊教育教师的内涵。最后提出了"复合型"特殊教育教师培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不同的角度全面的研究特殊教育课程设置的相关问题,通过对比分析,为绥化学院为例的高等特殊教育教学的课程设置提供理论基础和参考意见,构建新的课程设置理念。再对我国几所有代表性的高校的特殊教育专业课程设置进行比较研究,进而分析出我国高校特殊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典型问题。并尝试性的建构了新的课程体系,并对新设置的课程体系作出详尽的分析。  相似文献   

12.
民国时期特殊教育课程的发展历经初步发展时期、转化时期、调整时期三个阶段。在这一发展过程中,特殊教育课程呈现出鲜明的特点:课程政策由单一欠缺到逐步涉及,课程目标由个人本位到社会本位,课程内容由略显单调到日益丰富,课程实施由偏重宗教到立足本土。对当今我国特殊教育课程发展的启示:一是完善现代特殊教育课程相关政策;二是增强特殊教育课程内容科学性;三是建立完备的特殊教育课程实施机制;四是推动优质特教师资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3.
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教育局出台政策,明确2013年在区域内义务教育阶段开展特殊教育工作,为低视力、重听、轻度智力残疾、肢体残疾等特殊儿童提供随班就读、上门送教等形式的特殊教育服务,实现"零拒绝、全覆盖、优质量"。江北区还明确实施特殊教育分类就学的原则,对重度残障儿童少年开展送教上门、中度残障儿童吸收到特殊学校接受教育、轻度残障儿童实施随班就读。同时,江北区教育局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特殊教育对象在障碍程度及类型上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育对象的变化,势必引起教育模式的改变;孤独症学生的康复需求的变化催生了课程改革是医学康复与教育康复的结合,"医教结合"则是孤独症儿童康复中比较理想的一种康复模式。一、"医教结合"康复模式的产生及其基本含义  相似文献   

15.
《现代特殊教育》(高教)的办刊宗旨:传播思想,繁荣学术,引领发展,搭建平台,为特殊教育和残疾人事业发展服务。主要读者对象:全国各大、中专院校特殊教育及相关专业的教师、学生,各级各类特殊教育学校、开展融合教育的学校(机构)、康复机构的教师及相关人员,特殊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和相关研究人员,以及热心特殊教育的社会各界人士。开设的主要栏目有:特殊教育理论研究、教师教育研究、特殊儿童发展研究、教育与康复、课程与教学、高等特殊教育研究、融合教育、特殊  相似文献   

16.
经过多年实践探索,上海市在特殊教育"医教结合"方面取得了巨大成效,走在全国的前沿.从概念解读和经验提炼两种视角来看,可以将上海特殊教育"医教结合"看作一种本土化的综合服务模式,其在多方面为我们提供了成功的经验.在理论指导上,上海模式突出多学科理论融合的重要性,从实际出发摆脱姓"医"姓"教"的纠结;在保障机制上,上海模式的建立和发展是以经费、制度、信息保障体系为前提的;在人才培养上,上海模式搭建高校专业培养平台,多途径培养、培训医教结合专业人才队伍;在效果评价上,上海模式开展教育评估和医学评估有机结合的全面评价,服务效果得到家长的认可.对"上海模式"的成功经验的总结,可以助力于建设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有效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的进步.  相似文献   

17.
《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颁布将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重点聚焦为"深度应用和融合创新".为进一步推动特殊教育学校"教智融合",在分析特殊教育学校信息技术应用现状及共性问题的基础上,对其与教学的融合创新提出改进策略:巧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情境;设计交互游戏,开展趣味活动;推送精准内容,建立个别化支持;开发线上课程,创新教与...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特殊教育学校数量快速增长,但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科研滞后和师资力量不足是目前特殊教育发展的两大"瓶颈"问题,要在思想意识、课题研究与师资培训上取得突破.相关高校的特殊教育专业要突出课程设置的特殊性、针对性和特色化,推动特殊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我国特殊教育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已经颁布实施.但是国内关于特殊教育学校课程的比较研究并不多见.开展对特殊教育学校课程发展的比较研究,着力揭示特殊教育学校课程发展不同阶段的共同特征及普遍趋势,对于深化我国特殊教育学校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再谈我国特殊教育课程标准制定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我国特殊教育学校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 (包括课程改革的目的、依据 )、课程标准的内容体系以及课程改革必须注意的其他相关问题 ,如特殊教育学校的文化课标准问题、特殊学生的创造力问题等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