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之洞(1837-1909年),字孝达,又字香涛,直隶(河北)南皮人,曾是洋务运动的后期领袖,也是晚清政坛上的著名人物.他为官40多年,尽管在大多数的时间里没有直接参与档案工作,但他对待档案及档案工作的态度却令人瞩目.  相似文献   

2.
张之洞(1837-1909),字孝达,号香涛(一作芗涛),别号壶公、抱冰,直隶(今河北省)南皮人.1863年中进士,慈禧特拔探花.1867年至1873年任湖北学政.1883年升任两广总督.1889年7月调任湖广总督,直到1906年(其间曾短暂调署两江).……  相似文献   

3.
金萍 《湖北档案》2001,(2):111-112
张之洞字孝达,号香涛,生于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是直隶南皮县(今属河北省)人.张之洞少年时期即博览全书,喜为词章,富于强记能力.十六岁那年举乡试第一,二十七岁即成为进士.那个时候.正是清廷势力陵夷,列强相继压迫的时期.……  相似文献   

4.
张之洞(1837-1909),字孝达,号香涛(一作芗涛),别号壶公、抱冰,直隶(今河北省)南皮人.1863年中进士,慈禧特拔探花.1867年至1873年任湖北学政.1883年升任两广总督.1889年7月调任湖广总督,直到1906年(其间曾短暂调署两江).……  相似文献   

5.
金萍 《湖北档案》2001,(1):111-112
张之洞字孝达,号香涛,生于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是直隶南皮县(今属河北省)人.张之洞少年时期即博览全书,喜为词章,富于强记能力.十六岁那年举乡试第一,二十七岁即成为进士.那个时候.正是清廷势力陵夷,列强相继压迫的时期.……  相似文献   

6.
张之洞,字孝达,号香涛、香岩,又号壹公、无竞居士,晚年自号抱冰。直隶南皮(今河北南皮)人。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八月初三生于贵州。咸丰二年(1852年)十六岁中顺天府解元,同治二年(1863年)二十七岁中进士第三名探花,授翰林院编修,历任教习、侍读、侍讲、内阁学士、山西巡抚、两广总督、湖广总督、两江总督(多次署理但从未实授)、军机大臣等职,官至体仁阁大学士。张之洞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并称晚清“四大名臣”。  相似文献   

7.
梁鼎芬(1859--1920年),字星海,号节庵,广东番禺人。曾任直隶州知州、武昌知府、湖北安襄郧荆道、湖北按察使、布政使等职。早年以科举入仕,授翰林院编修,中法战争期问入张之洞幕。作为张之洞幕府的得力干将,他参与了张之洞大部分政治活动,二人关系颇为密切。他们二人的关系是张之洞幕府中的一个典型代表。研究梁鼎芬与张之洞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周强 《湖北档案》2011,(9):40-41
张之洞(1837—1909)字孝达、香涛,河北南皮人,清同治进士,历任湖北学政、四川学政,倡导经史实学。后擢升山西巡抚、两广总督,再任湖广总督,其间两次署两广总督。1907年晋升为体仁阁大学士,官至军机大臣(兼管学部),卒谥文襄。张之洞是晚清洋务派的代表人物。  相似文献   

9.
清末重臣张之洞(1837~1909),字孝达,号香涛,河北南皮人。他在近代名声颇大。论功名,他于1863年进京会试,高中“探花”。论职务,他历任山西巡抚、湖广总督、军机大臣等要职。论功绩,他是洋务派巨擘,大办近代工业;参加过中法战争,以新式装备编练新军;设新式学堂,多次派遣学生赴日、英、法、德等国家留学。在全国首采近代教育体制的也是他……不过很少有人知道,张之洞在办报方面也发挥了不少作用,虽然他未曾亲自办报。  相似文献   

10.
张之洞(1837-1909)是晚清著名的封建官僚,洋务派首领之一,经历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和宣统五朝,有47年的仕宦生涯.有人评价他是一位不甘寂寞、既趋新又恋旧、颇能审时度势、堪称与时俱进的风云人物.毛泽东曾说“我们最不应该忘记一个近代人物,他就是张之洞.”  相似文献   

11.
顾广圻(1765——1835),字千里,号涧萍,又作涧频、(金监)平,又号思适居士,一云散人,无闷子。元和县(今属江苏苏州)人。是清代著名的校仇家。史籍上称他“精于考订校仇,上自经史下讫碑板稗官小说无不研究,以尽古义”。张之洞《书目答问》云:“诸家校刻书,并是善本,是正文字,皆可依据。戴、卢、丁、顾为最。”  相似文献   

12.
沈曾植(1850-1922),字子培,号乙庵,晚又号寐叟。浙江嘉兴人。光绪六年(1880)进士,历官刑部主事、员外郎、郎中,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章京,江西广信府、南昌府知府,安徽提学使、护理巡抚。曾应张之洞聘主讲两湖书院史席。还应盛宣怀之请,出任过南洋公学(今上海交通大学)监督。沈氏的  相似文献   

13.
洪亮吉(1746-1809),清中期著名的经学家、史学家和文学家.字君直,又字稚存,号北江,晚号更生,江苏阳湖(今常州市)人.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以一甲第二名进士及第,曾任编修、贵州学政等职.  相似文献   

14.
汪廷讷(1573-1619年),字昌朝,又字无如,号坐隐,人称坐隐先生,又号全一真人,亦称无无居士、清痴叟,新安亦署新都(今休宁县徽光乡汪村)人。汪氏为明后期重要的戏曲作家,是以刻制插图本图书称  相似文献   

15.
早稻田大学所藏《西域水道记》修订本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徐松(1781—1848),字星伯,是清中期的重要学者。张之洞以为他在经世致用与地理学方面都有贡献,所以在《书目答问》所附人物门中,既将其列在经济门里,又列在地理门中。徐松的最具代表性的地理著作是《西域水道记》。这部书刻意模仿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将新疆地区(范围比今天大)的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现象以河流水系为脉络串联起来,成为一部既有可读性又有学术价值的出色的地理学著作。更可贵的是,该书是建立在作者大量实地调查的基础上的著述,与乾嘉时期,只从事史料考据的研究绝然不同,而且又在外国人如斯文赫定与斯坦因对新…  相似文献   

16.
略论缪荃孙在目录学上的贡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缪荃孙,字炎之,一字筱珊,晚号艺风,自称艺风老人。江苏江阴人,生于清道光二十四年(公元一八四四年),卒于民国八年(一九一九年)。缪氏研究目录之学,创办过江南图书馆和京师图书馆,平生博览群书,广收典籍,擅长文史,精于考订,著述颇多。他代张之洞撰《书目答问》,辑刊黄丕烈《士礼居藏书题跋记》、《荛圃藏书题识》、《荛圃刻书题识》,撰《艺风  相似文献   

17.
正缪荃孙(1844~1919),字炎之,一字筱珊,晚号艺风老人,江苏江阴人。近代著名藏书家、校勘家、版本目录学家、教育家、史学家、方志学家、金石书法家,为中国近代图书馆的鼻祖。同治元年(1876)举人。曾协助张之洞编《书目答问》。光绪二年  相似文献   

18.
在"清末新政"这一场声势浩大的政治变革中,有一个关键的人物不容我们忽视——张之洞,可以说没有了他,晚清的这场新政又将是另外一番模样,因此,在本篇中笔者将探索张之洞对清末新政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有史以来,在中华关东吉林大地上,既留有内外政绩,又留有不朽著述,留有诗画墨迹.留有行程日记,生前声名已跨江越海及于异国他邦,这数者兼备而为时最早的第一人,就是清末封疆大吏、古文字学一代大师吴大澂(1835—1902)。吴大澂,字止敬,又字清卿,号恒轩,又号愙斋、白云山樵、白云病叟。出生于江苏吴县,同治七年(1868)33岁中进士,在由此人仕的三十多年中,他有得有失,有成有败。光绪年间,先后两次奉钦命远赴东北边疆,在白山松水度过了一千多个日夜,因此,同吉林的  相似文献   

20.
雪庄,江苏淮阴(现淮安楚州区)人,出生年月不详,绘画活动主要在康熙年间。雪庄法名道悟,又自称悟,字惺堂。其号“雪庄”来历与他初人黄山经历有关。据载,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僧道悟由太平人黄山,适逢大雪,他踏雪上山,至清晨立于慈光寺门前,被山僧呼为“雪桩”。此后遂以雪庄为号。又号通源,别号铁鞋道人、黄山墅人、沧溟道者。清初居黄山,绘画30余年,画与弘仁(渐江)齐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