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学刚 《科教文汇》2008,(5):190-190
舞蹈的美离不开音乐的点缀。我们不能忽视音乐在舞蹈艺术中的作用,但也不能过多的注重音乐而偏失了舞蹈本身的意义所在。舞蹈是一门综合的艺术,除舞蹈本身外,还包括音乐、美术、文学、戏剧等多种艺术。但在其中当数音乐与舞蹈的关系是血肉相连的伙伴。  相似文献   

2.
舞蹈的美离不开音乐的点缀。我们不能忽视音乐在舞蹈艺术中的作用,但也不能过多的注重音乐而偏失了舞蹈本身的意义所在。舞蹈是一门综合的艺术,除舞蹈本身外,还包括音乐、美术、文学、戏剧等多种艺术。但在其中当数音乐与舞蹈的关系是血肉相连的伙伴。  相似文献   

3.
先锋的作曲技术、独特的艺术构思、对传统的颠覆与继承、寻找更广阔的听觉艺术空间,这就是现代音乐.它是新世纪音乐艺术的代表,是音乐艺术发展的必然产物,随着时代的发展,它在音乐领域中的主导地位将不可替代.  相似文献   

4.
教育是一门综合性艺术,要求教师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而且须熟练掌握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的基本知识。音乐艺术教育本身就是一门艺术,而在一般普通高等院校实施音乐艺术教育则更具有其本身的特点与规律。换言之,在当前普通高等院校普遍强调实施艺术素质教育的形势下,要求音乐艺术教育课教师更应熟练掌握教育艺术的基本规律,而且更应掌握艺术教育规律的基本话语权,具备良好的音乐艺术教育的“行业”话语表达能力。在普通高等院校实施音乐艺术教育,这一点尤其重要!结合作者长期的音乐艺术教育工作实践,本文拟就上述问题作初步思…  相似文献   

5.
音乐课程标准这样表述:音乐教学是音乐艺术的实践过程。因此,所有的音乐教学领域都应强调学生的艺术实践,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演唱、演奏、聆听、综合性艺术表演和即兴创编等各项音乐活动,将其作为学生走进音乐,获得音乐审美体验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6.
实践教学是幼儿音乐艺术专业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训体系的构建是培养学生的艺术能力和实践专业技能的重要平台。依托幼儿音乐艺术专业技能实训体系,稳步推进"专业认知、课程实训、教育实习"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确立"双师型"的幼儿音乐艺术人才培养的办学思想,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对目前幼儿音乐艺术学科教学效率的提高和学生就业社会认可度的提升都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音乐鉴赏教育与音乐艺术性有密切的关联,音乐艺术注重对人们艺术的感知、鉴赏和表现能力的培养,对于人们树立良好的音乐素养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音乐鉴赏能力的培育有其特殊性和复杂性,它需要时间的累积和经验的沉淀,在长期的音乐感知、音乐理解和音乐想象等方面不断强化与深刻,尤其在多元文化交流频繁的当今社会,更要用音乐与文化的融合,达到更深层次的艺术支撑。  相似文献   

8.
孙大鹏 《科技管理研究》2021,41(3):后插5-后插6
音乐表演作为展现音乐魅力的独特艺术表现形式,不仅多元丰富了我国音乐艺术的发展内容,而且提升了音乐表演的艺术内涵,是音乐美学中的重要分支。现代音乐表演艺术与美学息息相关,音乐表演美学更加强调音乐表演过程中的艺术表现性,以自身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表现形式给欣赏者带来视觉与听觉的双重享受,从而通过音乐来推动思想与情感的交流互动,传递更深层次的人文价值内涵。由杨易禾编著、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的《音乐表演美学》一书,跳脱于我国音乐表演艺术现状,以更加宏观的视角提出我国音乐表演艺术中存在的问题,从三个维度对当代音乐作品的存在方式进行审视并从心理学角度提出改进意见,对于推动我国音乐表演艺术的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音乐教育是音乐艺术与教育的交融,是具有音乐艺术特色的教育。音乐教育必须引导参与唱歌、欣赏、音乐游戏、舞蹈等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对进行教育。  相似文献   

10.
现代音乐美学思想探微——《4分33秒》带给我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姜全福 《今日科苑》2010,(8):233-233
西方的现当代艺术种类繁多,错综复杂,晦涩难懂。凯奇则更是把非音乐因素介入音乐,以无声之乐的形式来表现音乐,从而达到精神自由的境界,以此来表达艺术即生活,生活即艺术的美学思想。然而,这种美学思想是值得商榷的,无声音乐严重的影响了音乐的发展,甚至改变了艺术的发展轨迹,本文通过对音乐本质的研究,来重新诠释无声音乐。  相似文献   

11.
音乐艺术与创造,一直是一对密切相关的概念。离开创造,音乐艺术就失去了生命力,创造是音乐艺术的源泉。音乐活动本身就需要丰富的想象及创造能力,它不仅是一个聆听过程,而且也是一种创造和再现的艺术活动,如果教师有意识运用它来培养、扶植、激发、鼓励幼儿的想象、创造力,那么幼儿就受益匪浅了。  相似文献   

12.
刘勤 《知识窗》2014,(4):74-74
培养学生艺术审美能力,创新音乐教学,引导学生通过音乐来感知艺术的魅力,有助于学生感知生活、欣赏生活、享受生活,用音乐扮靓生活,也有助于全面推行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3.
音乐是声音艺术,是听觉艺术。音乐欣赏就是激发学生音乐兴趣的一种有效途径。它是通过听音乐,对作品进行感受、理解、鉴赏品评的一种审美活动,也是通过音乐艺术认识客观世界的一种思维活动。  相似文献   

14.
孙巍 《科技管理研究》2022,(12):231-232
<正>作为艺术领域内不可替代的重要构成之一,音乐艺术是人类对于审美意识的一种具象表现,代表着艺术的极致呈现,可以引起不同地区、国度、人种群体的共鸣,通过简单的七个音符任意排列组合,就能构成一段优美动人的音乐旋律,慢慢地汇聚成一条源远流长的音乐艺术之流,相较于其他艺术形式而言,音乐艺术能够更为直接地贴合人的内心情感。  相似文献   

15.
音乐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是一种在时间中发展的艺术。音乐表演是音乐这一特殊艺术形式中处于特殊位置的音乐表现形式,这个特殊的音乐表演形式,在意识形态多元化的当代社会,仅靠加强和完善表演技术是远远不够的,需要科学的理论去指导实践,需要上升到美学的思想高度去指导艺术实践。认识音乐表演中的规律性,首先需要在美学思想的指导下认识音乐的特殊性问题。  相似文献   

16.
现代科技的发展,衍生出许多新的艺术样式,艺术创作手段更为先进、艺术教育和传播的途径更为便捷和多样.音乐是艺术的核心之一.纵观现代社会音乐生活,我们可以深切感受到,无论音乐的教育或传播方式、音乐的制作手段,还是乐器的改进,都与相关领域科学技术水平的提升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7.
音乐教育以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活动为主的审美活动,其基本价值在于通过音乐艺术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以利于学生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为其终身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音乐教师在教学中应尽可能给学生提供各种类型、风格多样的音乐,让学生获得更多的情感体验,尽力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培养具有音乐审美鉴赏能力的音乐听众。  相似文献   

18.
先锋的作曲技术、独特的艺术构思、对传统的颠覆与继承、寻找更广阔的听觉艺术空间,这就是现代音乐。它是新世纪音乐艺术的代表,是音乐艺术发展的必然产物,随着时代的发展,它在音乐领域中的主导地位将不可替代。然而,面对着层出不穷的现代音乐,音乐欣赏人群的艺术欣赏现状还不能与之相适应,许多人认为现代音乐在审美  相似文献   

19.
吴会旭 《科教文汇》2010,(31):141-142
人类最初的音乐艺术是一种集诗歌、音乐、舞蹈三种艺术形式为一体的综合型表演艺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历史的变迁和社会形态的变化,综合型的音乐艺术在形式上逐渐分化,走上了诗歌、音乐、舞蹈各自独立发展的道路。一方面,音乐完全脱离诗歌和舞蹈的辅助以纯器乐化的形式发展;另一方面,音乐和语言继续结合以声乐艺术的形式得以延续。有趣的现象是,声乐艺术在长期的发展演变中呈现出由"根"到"根"的发展轨迹并不断优化最终成为更高级别的综合艺术。以演唱为中心的戏曲艺术是诠释这种发展现象的完美例证。介于此,本文立足于戏曲艺术的演唱进行探讨,分别从雅俗结合的戏曲唱词、兼收并蓄的戏曲声腔、以"和"为贵的戏曲伴奏、精益求精的戏曲演唱等层面进行分析,以期加深声乐文化工作人员的理论素养和提高人民大众音乐审美力。  相似文献   

20.
汉斯立克在《论音乐的美》一书中反对把音乐看作"表现艺术",否认音乐是情感的表现,反对情感产生音乐观点;但他又承认音乐能在听众中引起情感。汉斯立克这种把情感置于音乐表演之后的音乐美学理论观点,本文称之为后情感式音乐美学,并试图从汉斯立克批判那种把音乐看作是情感表现的音乐美学研究方法、反对把音乐看作表现艺术、承认音乐能在听众中引起情感等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