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林尤宏 《化学教学》2004,(11):48-49
“化学实验方案设计”是高三新教材中的亮点,也是高考题中考查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实验能力的重点。但是,有些试题的设计脱离客观实际,教材中也存在着这样的问题,为此,本人曾撰写过《“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中存在问题的探讨及修改意见》,发表在《化学教学》2003年第4期上,2004年江苏省高考试题第20题又出现了类似情况。现进一步加以分析,以求引起同行们的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2.
化学学科的特点和化学教学的特征,决定了化学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研究的永恒主题。目前对实验教学的研究已涉及到方方面面,实验教学目标、实验内容选择、实验呈现方式、实验组织形式、实验教学评价等,都在努力寻找着实验教  相似文献   

3.
化学实验数据处理是学生必备的实验能力,也是化学计算考查的一个重要载体.然而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在这方面发生的错误非常多.分析其错误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反应原理不清楚,找不准各物质间的转换关系随着高中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化学教学与生产、生活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化学实验的考查也越来越注重实用性.在题中往往会设置与生产、生活有关的情景,反应原理也常常会  相似文献   

4.
高中化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与日常的生产、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认识论的原理认为“: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并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这就是认识真理、认识客观存在的辨证的途径”。而化学学科中,生动直观的现象大部分来源于化学实验。所以化学实验不仅是化学理论产  相似文献   

5.
王小中 《考试周刊》2013,(55):148-148
<正>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初中化学教学的任务主要是对学生进行化学知识的启蒙教育,使学生具有最基本的科学素养,以适应未来的生产、生活和学习的需要。化学实验能形象、生动、直观地反映化学问题,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实验技能,最终使学生具有一定  相似文献   

6.
有机化学实验的"绿色化"实践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有机化学实验中的绿色教学,是以环境问题和专业知识为载体,通过重组实验内容、实验微量化、以及改善实验教学环境等手段,开创绿色化学实验教学新前景。  相似文献   

7.
探究式教学给化学教学带来了新鲜的活力,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也给农村学校带来了诸多的挑战和难度。在条件落后的地区可借鉴经验,改变教学方式,从学生探究实验入手: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挖掘学生的潜能;以课堂为教学阵地,以实际出发开展探究实验;联系生活,开展家庭小实验;复习课中引入探究实验,激发学生的兴趣。  相似文献   

8.
“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是初中生物学教学的第一个探究实验,选好实验材料和用具,做好此探究实验将使学生对各种探究实验产生浓厚的兴趣。鼠妇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在城市或农村房前屋后的草坪、石块、花盆底下极易找到。鼠妇爬行较缓,一受惊吓就缩成球状,很容易抓到。  相似文献   

9.
<正>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高中化学旨在教授学生基础化学知识,了解化学与生活、生产的联系,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挖掘学生化学潜能,使学生树立基本的科学态度。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高中化学教学也要与时俱进,充分利用技术和信息资源。多媒体网络教学具有形象直观、方便快捷、交互性好、信息量大、教学效率高、可控性好、内容丰富、形式多  相似文献   

10.
化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学生实验又是化学实验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实验的指导就显得很重要了。那么教师如何指导学生实验呢?笔以为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指导。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隐喻的意象图式角度分析"两"与"双"、"口"与"嘴"在语言表达中的同现限制。"两"与"双"的字形不同,它们的意象图式也不同:"两"是平分图式,"双"是配偶图式;"两"、"双"词语在言语交际中的意义和用法也就不同:选择"两"的语境强调"分而为二、两相对立",在选择"双"的语境强调合二为一、配成一对。"口"与"嘴"隐喻投射到对事物域的认识当中,但是各有侧重:"N+口"强调的是"容器通往外界的地方","N+嘴"强调的是"容器中形状突出的部分"。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孟子》中“正”、“长”、“贤”、“良”、“轻”5个形容词的语义和语法功能作较为细致的描写,试图从中寻找出《孟子》中不同的形容词在语法功能上的共性与个性,并进一步提出问题,即这些共性与个性的历时和共时的差异,以及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教育研究大致经历了从哲学--思辩研究范式经科学--实证研究范式到人文--理解研究范式的历程.范式的转换不只是方法的更替,更是哲学理论背景、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研究过程等的变更和创新.本文以众多学者的研究为基础尝试作多方面的比较.  相似文献   

14.
15.
16.
"吏"与"史"     
很多同学容易将"吏"与"史"写混,今天和大家说说怎样区别这两个字. 先说"吏"字吧.在《新华字典》中,"吏"字解释为"旧时代的官员".大家想一想,旧时代的官员们不都戴着一顶官帽吗?在古代,什么身份的人戴什么样的帽子可有讲究了,在官场中这讲究可就更多、更复杂了."吏"字上的一横不正像是那一顶帽子吗?记住这一横,不仅能分清两个字,还把"吏"字的意思记住了,一举两得.  相似文献   

17.
18.
19.
从史铁生的两部长篇小说《务虚笔记》与《我的丁一之旅》的文本出发,重点分析《务虚笔记》小说人物性格,从而通过文字表面的映像,来了解史铁生现实生活经历,发现史铁生最内里的“自我”与“印象”,阐述史铁生小说中的“质疑真实,推崇自我”的哲学思想,发掘文学与哲学的重合方式。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