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对同时含有Fe3+和Fe2+的混合溶液中Fe2+的几种常用检验方法的使用条件进行了验证和探究,发现较理想的检验试剂为K3[Fe(CN)6]溶液和KMnO4溶液.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液膜扩散法鉴定溶液中存在的Fe3+和Fe2+.鉴于不同浓度的Fe3+、Fe2+与不同的鉴定试剂反应呈现不同的现象,通过不同反应体系的"比邻式"或"同心圆"的自然扩散实验,得出一定实验条件下Fe3+、Fe2+与不同鉴定试剂反应的最佳浓度比,可以鲜明、准确地对Fe3+、Fe2+进行鉴定,由此为中学化学实验中其他常见阳离子的鉴定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教材上Fe3+与Fe2+相互转化的实验进行了拓展和探究,并对Fe3+与Ⅰ-的反应及其限度进行了课堂探究.  相似文献   

4.
河北涞水县一中白云认为:现行统编高中化学课本高中第二册第八十一页在讲述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时,编写了一个演示实验,写出了化学方程式: FeCl_3+3KSCN Fe(SON)_3+3KCl 接着又说:“在平衡混和物里,当加入氯化铁溶液或硫氰化钾溶液以后,溶液的颜色加深了。” 这个演示实验出现在高中化学教材中,无  相似文献   

5.
《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是统编高一化学课本第五章的重点内容。今就教学中的几个问题谈谈个人看法。一、关于氯化钾对硫氰化铁溶液颜色的影响这个问题课本里是以氯化铁跟硫氰化钾溶液反应生成硫氰化铁为例讨论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l_3 3KSCN(?)Fe(SCN)_3 3KCl(1)当向混和溶液中滴加浓氯化铁溶液或硫氰化钾溶液时,溶液的红色变深,现在删去了征求意见  相似文献   

6.
以FeCl2、FeCl3为原料,在低温环境下,采用超声波辅助并结合共沉淀法制备了纳米Fe3O4.考察了Fe3+∶Fe2+摩尔比、超声震荡时间、pH值、晶化温度、晶化时间5个因素对制备纳米Fe3O4的影响.确定制备纳米Fe3O4了的最佳方案为A3B3C4D2E3,即n(Fe3+)∶n(Fe2+)=1∶3、超声震荡15 min、pH=12、晶化温度30℃、晶化时间2h.  相似文献   

7.
Fe3+有较强的氧化性,可以把铁粉氧化成Fe2+: 2Fe3++Fe=3Fe2+ ①这是铁离子的一个重要性质,注意是2mol Fe3+氧化1 mol Fe.这个方程式有很多变形. 变形一:“2Fe3+”由“1Fe2O3”溶于酸性溶液  相似文献   

8.
在溶液中,用HNO3氧化Fe2+为Fe3+通过KSCN鉴别Fe2+的存在,在不少化学教师中存在争议.采用微型实验,以影响该实验的HNO3自身所含铁量、HNO3溶液的浓度及用量、KSCN溶液及Fe2+浓度等为可变因素,对该实验进行了探究,旨在找到用HNO3作氧化剂鉴别Fe2+存在的适宜条件.结果显示,若滴入HNO3溶液的浓度适合且是少量的,则HNO3可先跟还原性较强的Fe2+反应,将Fe2+氧化为Fe3+,即可通过KSCN鉴别Fe2+的存在;若HNO3溶液浓度用量过大,就会继续氧化SCN-而使鉴别实验失效.  相似文献   

9.
凹凸棒石吸附地下水中的Fe3+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凹凸棒石是一种含水,富镁、富铝的硅酸盐黏土矿物,由相互平行的硅氧四面体双链组成,比表面积大,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通过静态实验,探讨了凹凸棒石吸附水中Fe3+时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Fe3+浓度为20.00 mg/L时,使用2.00 g凹凸棒石、水浴温度为30℃、初始pH值为4至5,吸附40 min后对水中Fe3+的去除率最大.另外,研究表明,Fe3+去除率随吸附时间的增加呈曲线变化,随凹凸棒石样品的用量的增加有所增加,随pH的增加明显增加,随着温度升高影响不大.根据吸附等温线知,凹凸棒石吸附Fe3+的规律较好地满足Langmuir吸附等温式.  相似文献   

10.
在鉴别Fe2+时,教师通常采用的试剂一般是FeSO4或FeCl2等物质.一方面,由于FeSO4或FECl2等物质属于强酸弱碱盐类物质,其溶液极易发生水解.另一方面,由于Fe2+在盛放的容器中因密封不好时极易发生氧化,致使Fe2+的检验很难获得成功.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笔者在该实验过程中利用Fe2+的一种复盐去进行实验,取得了令人相当满意的实验效果.  相似文献   

11.
从课堂教学中Fe2+与Fe3+相互转化的实验所遇到的意外出发展开实验探究.探究中注重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能力的培养,巧妙借助新型实验手段——数字化实验突破实验教学的难点,发现Fe2+与Fe3+的转化可用H2O2作氧化剂,但要注意量的控制,从而进一步理解认识到氧化还原反应的一些转化规律.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实验和相关文献对Fe3+的颜色、氧化性、还原性等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13.
Fe3+强化TiO2光催化降解磺胺嘧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分析Fe3+参与TiO2的反应机理及微污染物的矿化效果,研究了Fe3+辅助TiO2光催化氧化降解磺胺嘧啶(SD).通过TiO2悬浮液中预添加FeCl3和既定的时间取样并测定SD浓度的方式,分析了Fe3+参与TiO2催化降解反应后的效能、SD的降解反应动力学和SD的矿化效果,探讨了溶液中Fe3+与TiO2之间可能存在...  相似文献   

14.
1特殊的颜色 Fe3+在无水时本身呈淡紫色,在水溶液中以六水合离子[Fe(H2O)6]3+形式存在而呈黄色.在结晶水合物中如FeCl3·6H2O,也以[Fe(H2O)6]3+,形式存在,而使晶体呈棕褐色.  相似文献   

15.
一、考试要求了解Cl-、SO24-、CO32-、Na+、K+、Fe3+、NH4+等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能对常见的物质进行检验和分析.  相似文献   

16.
用不同浓度(100~400mg/L)的Fe2+和Fe2++Zn2+溶液处理蒜鳞茎发现随着浓度的增大和处理时间的延长,Fe2+使细胞有丝分裂指数下降,而核异常细胞比率提高,就蒜而言,Fe2+的毒害作用大于Zn2+;Fe2++Zn2+共同作用时,细胞分裂比率高于单Fe2+而低于单Zn2+,核异常细胞比率比单Fe2+单Zn2+都下降,说明二者既相互促进又相互抑制,具有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一、问题情境 在对人教版新课程教材"铁化合物和亚铁化合物的互相转化"这个知识点的教学过程中,我们采用了让学生分组进行探究实验的学习方式.其中一组学生设计的"Fe2+转变成Fe3+并验证Fe2+的存在"的探究实验方案如下: 1.用过量的铁粉和稀盐酸溶液反应制备FeCl2溶液. 2.取新制备的FeCl2溶液5ml置于一支试管中,然后向试管中滴加约10滴KSCN溶液观察现象. 3.往上述溶液中滴入H2O2溶液,观察现象. 这组学生在各自的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是:先滴入KSCN溶液时,试管中浅绿色溶液没有明显变化.再滴入H2O2溶液时,有三名学生的试管中出现了血红色,另有二名学生的试管中先出现了血红色而后又褪色.这一实验现象使学生产生了疑问:褪色的原因是什么?  相似文献   

18.
贵刊自1998年起,接连三年相继刊发了三篇文章,对Zn与Fe2+(FeCl2、FeSO4)溶液之间的反应都持否定态度,特别是不承认Zn与Fe2+溶液之间会发生置换反应有单质铁生成.笔者特地对这个问题做了实验论证,我的结论是:Zn能够顺利地跟Fe2+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生成单质Fe.  相似文献   

19.
在磷酸介质中,通过水热合成法合成介孔分子筛SBA-15,再用浸渍法制备Fe/SBA-15催化剂,并采用XRD,N2-BET,FT-IR和UV-Vis对合成的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Fe成功负载到SBA-15上,并且合成的Fe/SBA-15催化剂对H2O2氧化环己酮生成己内酯的反应具有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20.
<正>一、实验用品1.药品:硫酸亚铁晶体、蒸馏水、硫氰化钾溶液、还原铁粉、固体氢氧化钠。2.仪器和材料:酒精喷灯、大试管、滴管、细长玻璃管(φ6mm8mm)、泡沫塑料、研钵。二、实验步骤及现象1.制反应管:将细长玻璃管切断成20cm长的玻璃管,将一端在酒精喷灯上熔化封口。2.制亚铁盐溶液:在大试管中制备硫酸亚铁溶液,加入还原铁粉、加热,用硫氰化钾溶液检验,溶液不显红色为止,表示溶液中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