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出版物上出现别字的原因说到出版物出现别字的原因,大多认为是编辑的责任心不强、校对浮躁造成的。事实上,只强调编辑的责任心,而不重视编辑字辨能力的提高,怕是有点本末倒置了。汉字不仅数量多,形体杂,而且字音相同、字形相似、字音字形都相似、字义接近者数不胜数,编辑如果不能正确地区别、运用,即使责任心再强,错误也会在所难免。1.字音相同或相近引起的别字汉语中每个汉字都表示一个音节,“普通话里有字的音节大约1200个,一般字典收字上万个,平均一个音节担负大约8个字”,有许多汉字的读音是相同或相近的。出版物上经…  相似文献   

2.
正目前,已发现的殷商甲骨文约有4,600字,东汉《说文解字》收字9,353个,南朝《玉篇》收字16,917个,到唐宋时增加到22,726个。宋代《类篇》收字53,l65个,《集韵》收字53,525个。清代《康熙字典》收字47,035个。1915年出版的《中华大字典》收字44,904个。当代《汉语大字典》收字54,678个,《中华字海》收字86,000多个。但现代常用的汉字并不多,几部有  相似文献   

3.
辞书概述     
辞书是字典、词典和各类专科辞典的统称。自从近代生产“词典”(或辞典)这个名称以来,字典和词典之间相对地有了界限。众所周知,当今的字典古时称作“字书”。字书本指解说文字形、音、义的著作。字典以收字为主,主要收录单位是字,说明单字的写法、读音和意义。而词典以收词为主,主要收录单位是词。一般词典除收词外,也收一些词组和成语。但是,由于汉语的词和方块汉字之间存在差别,一个词写出来可以是一个字,也可以是两个字、三个字。这就使字典往往要收录一些复音词。换句话说,词典要用单字领头,由单字带出复词、词组和成语。总之,字典与词典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同时也有差异和不同功用。中国字书的历史源远流长,种类也很多。见诸于史籍记载的最早一部字书是《史籍》15篇。收字约九千余,相传出于周宣王时太史籀之手。《史籀》作为我国周朝史官教儿童认字的启蒙书,是字典形成前的雏形。  相似文献   

4.
《全国新书目》2012,(6):37-37
《商务馆小学生字典》基于小学教材语料库,专为小学生编写的多功能字典收字4600个左右,字头介绍笔画数、部首、结构等属性"语词"主要举双音词,兼顾少量三音节词和常用成语"注意"提示形、音、义方面易错的地方"辨析"辨析形近字、多音字、义近字  相似文献   

5.
做辞书编辑的人都有一个烦恼,那就是填写检字表、索引以及参见条的页码。因为一本字词典的收字收词动辄成千上万,要是书中还设立了参见条,填页码简直就成了一种苦役。虽然有时候可以将它推给校对人员,那也不过是以邻为壑。而且即使反复核实,也难免有漏网之鱼,极易造成硬伤。正因为如此,在国内出版的字词典中,为了方便读者查检,虽然一般也设立了参见条,但是给参见条加上页码的却已经不多见了。然而利用计算机进行处理,页码的填写工作却可以做得比较轻松。我在为《小学生字典》填写页码时,就尝到了这一甜头。  相似文献   

6.
古今收字最多的字书我国迄今收入汉字最多的一部大型字书──《中华字海》即将由中华书局出版。这部书收字近9万,字头8.6万。在此以前,我国历代收字最多的几部书是:说文解字(汉·许慎著)9353字广雅(魏·张揖著)18150字玉篇(梁·顾野王著)22726...  相似文献   

7.
商务印书馆于2000年1月隆重推出了自其辞书研究中心成立以来的首部重点辞书《应用汉语词典》。这部词典是由郭良夫先生任主编,赵克勤、张万起、舒宝璋等三位先生任副主编。词典收单字条目(包括繁体字、导体字)11 400多个,多字条目4万余条,是一部以汉语应用为编写宗旨的中型汉语词典。所谓“应用”,按照《辞源》的解释,是“适应需要,以供使用”。《应用汉语词典》就是为了适应新世纪科技的迅速发展、计算机的广泛应用、文化交流的不断扩展、汉语热的持续升温等种种需要,供各方面读者使用、查阅的语文词典。时代的发展,要求语文辞书…  相似文献   

8.
在编辑通讯员的来稿时,不止一次地看到这样一类句子:“我随手撸了撸额上的汗珠”;“他直起了腰,撸掉了脸上的汗水”。句中的“撸”字,读什么音?有何含义?照“秀才识字读半边”的办法,似乎可以读“鲁”。但要说出这个字的确切意思,就有些麻烦了。其实,这个“撸”字不仅普通字典里查不到,就是收字较多的《辞海》、《康熙字典》里也找不到。显然,这个“撸”字是通讯员生造出来的方言词。  相似文献   

9.
1972年我有幸参加了一部将近440万字的外语词典的编写工作。经过六年的努力,始得脱稿。然后排版、校对、印制装订也用了差不多四个年头,拿到样书已是1982年了。算来前后共十个年头,个中辛苦,任何一位编过外语词典的同志都是可以想象得到的。要说最令人头痛的,就属书稿的誊抄和翻来覆去地校对了。我从在出版社工作十几年,经手编辑了十多部双语词典的实践中体会到,在双语词典的编写、编辑、排版的全过程中一定要使用计算机。特别需要强调的是,从作者编写时就使用计算机。编排双语词典使用计算机的好处绝不仅仅在于减轻校对工作、减少…  相似文献   

10.
释『赚』     
“赚”这个字,眼下很火。街上人相遇,很少再问“吃了吗?”关心只在赚与否;放眼望去,会有“XX帮你赚大钱”的广告,令人怦然心动;侧耳听去,会有“XX这回赚大了”之说,令人顿生追慕之念。 “赚”因有“贝”字偏旁,人们会轻易认为,此字只与钱有关,因为谁都知道古人曾用贝壳当钱,如“财”,如“货”,甚至如“贿”,如“赃”……《现代汉语词典》对此字的注释:一是“获得利润,跟‘赔’相对”,二是“利润”,三是“挣(钱)”,反正不离钱。然而人们容易忽略,《现代汉语词典》里,其实有两个一模一样的“赚”,但读音不同,…  相似文献   

11.
在长期的编辑、审稿过程中,发现有一些同音字经常被用错或用混.这些字不仅作者容易用错,而且编辑也常常难以分辨.乍看起来,这些字好像不容易区分,但仔细琢磨,便可找出区分它们的方法.在平时编审工作的基础上,我归纳了一些同音字的区分方法,它将帮助您记住这些字的不同用法.  相似文献   

12.
字词典是校对工作中最难的工作之一。因为字词典校对包括了其他书稿校对中出现的各种疑难问题,这些问题可以大致分类为:词条内容、版面体例格式、字体字号、图文组合、汉语拼音和英语音标等方面。下面,就从以上涉及的几个方面,谈谈我在校对中英文字词典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及其相应的处理方法。字词典校对中,应首先注意分析的就是字词典的体例格式。在体例格式中,所包括的方面有字体字号、天眉、页码、  相似文献   

13.
闲话同音词     
清华 《军事记者》2010,(3):58-59
汉字有个特点:一个字一个音节。少数合写字是例外,如“千瓦”有的写为“瓩”,“混凝土”有的写作“砼”等。  相似文献   

14.
众所周知,人名是一种符号.许多人在日常生活中往往不注重名字之用字,缺乏严肃性,以同音字替代者有之;任意更字改名者也有之.可是作为档案资料,姓名用字就应严肃认真,切不可任意更改.否则会造成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相似文献   

15.
同音字典中国大辞典编纂处编。1955年五十年代出版社出版,1956年商务印书馆新一版,1957年再版。收单字约1万个,语汇约3万条,其中主要是现代汉语中常用的字、词和古地名。字头用简化字,后附繁体字和异体字,依注音字母顺序排列。每一组同音字,在前面注一个音,每个字头前后不再注音。一字多音的,在字头后分注。多音多义的,意义分注在各音下;一义多音的,一般把意义注在第一音下,其余各音前注“又音”或“读音”。为照顾方言读音,某些各地读音和北京音不同的音类,均用符号表明。其特色是:除收大量常用字外,兼收一  相似文献   

16.
他,在8000多个日日夜夜里,共写出各种文体的新闻稿件100多万字,被各级报刊、杂志、出版社和电台(站)采用的有70多万字。近两年,就有五篇稿件受省和中央新闻单位奖励。他就是丹徒县委宣传部的“土记者”汤金火。  相似文献   

17.
郭继友 《记者摇篮》2001,(10):32-32,30
什么叫“本土新闻”?这里关键在“本土”两字。现代汉语词典中把本土解释为乡土;原来的生长地:本乡本土。从地域空间的概念上来说,是发生在本行政区域内的新闻。有人认为,在一个县的小圈子里搞新闻,无论是报道的版面,还是报道的具体内容较之省市大报、晚报、晨报、都市报等都要狭窄得多,要想写出有重大影响的作品不容易。  相似文献   

18.
汉语同音字多,未必是好事,电话通知“全部来”,听成“全不来”,满拧。也巧,几天内收到三封信,都有一个词儿:捅娄子,但写法不同。一位文化界的老友写的是:“此间会议,领导又说千重要万重要,不捅楼子最重要”作“楼子”;一位报界编辑写的是:“老总告诫,谁捅漏子,谁负责”作“漏子”;一位期刊编辑写的是:“言论栏目难办,怕捅娄子也”作“娄子”———那么,到底是“楼子”“漏子”,还是“娄子”?便查词典,《现代汉语词典》、《新华词典》倒是都作“娄子”,《中国俗语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却作“捅漏子”,并特意加…  相似文献   

19.
丹飞 《出版广角》2012,(5):84-85
正"蔡志忠"三个字已经成为一个符号。某种程度上,这三个字分开来就失去了意义,唯有以此方式排列。更多时候,说出这三个音节,脸前浮现出的是长发及肩的蔡志忠。这人虎目、方鼻、阔口,目光在"钉"人与游离之  相似文献   

20.
科技图书编校差错通常有文字差错,知识性、逻辑性、语法性差错,标点符号及其他符号差错,格式差错等几种类型;而文字差错主要有易混淆的字与词,多字和漏字,数字、简繁字混用,字母误用,名词术语和引文上的差错等,有很多属于同音字、形似字的错用,现以矿业类科技书刊编校为例,按照矿业安全管理、采矿、爆破、通风与安全等不同专业,分别总结出书稿中部分常见的易混淆的字与词、名词术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