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对国内学习主观幸福感方面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和评价,具体包括学习主观幸福感的概念、学习主观幸福感的一般状况研究、学习主观幸福感的测量工具、学习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以及学习主观幸福感的提升等方面。通过对已有研究的分析与总结,最后指出了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主观幸福感与其价值观的关系一直是国内外学者们研究的热门课题,随着对主观幸福感研究的深入,学者们对主观幸福感的界定、分类及测量越来越具体化,使其可操作性逐渐增强。近几年来,国内外学者开始关注中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测量,并已取得了一些可借鉴的研究成果。本研究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考察中学生主观幸福感与其价值观的相关关系,旨在探讨中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基本状况以及价值观与中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3.
新市民主观幸福感研究对于目前构建和谐社会、提升管理部门执政能力、切实关注新市民群体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研究拓宽了主观幸福感的关注群体,对促进我国主观幸福感本土化研究具有理论价值。文章从主观幸福感研究现状出发,对新市民主观幸福感研究从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等角度进行综述,并在此基础上对新市民主观幸福感研究进行展望,提出今后研究应考虑测量工具可靠化、研究模式深入化、研究方法纵向化。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国内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并用大学生主观幸福感问卷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结构和特点更进一步地研究,同时又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和人格特征之间的关系做了初步探究。得出以下结果: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存在差异,不同专业、性别和家庭经济收入的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存在不同特点。  相似文献   

5.
幸福感有三种研究范式:主观幸福感、心理幸福感和社会幸福感。幸福感的发展主要经历三次重大变革:情绪幸福感与认知幸福感的融合、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幸福感的融合、主观幸福感、心理幸福感与社会幸福感的融合。目前幸福感研究发展到第三个阶段,未来应着重推进幸福感整合模型研究、本土化研究及幸福感干预模型研究。  相似文献   

6.
主观幸福感是积极心理学中的一个核心概念.文章介绍了主观幸福感的含义,重点分析了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研究概况,介绍了影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因素.探讨了未来的研究方向,为积极心理学中的主观幸福感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教师主观幸福感研究对于丰富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内容,加深对教师这个群体的关注有重要的意义。文章对目前国内教师主观幸福感研究从教师主观幸福感测量方法、教师主观幸福感研究成果两个方面进行综述,并在此基础上对教师主观幸福感研究进行展望,提出今后研究应考虑测量工具可靠化、研究模式深入化、研究方法纵向化。  相似文献   

8.
超越主观幸福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主观幸福感是幸福感研究的主流模式。但现代心理幸福感研究动摇了其霸主地位。笔者分析了主观幸福感的概念模型、贡献以及局限。并根据研究新进展对幸福感概念进行了新的解读和建构,认为幸福感是主观幸福感、心理幸福感、社会幸福感的统一,走向整合是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主观幸福感的涵义、内容和特点,总结了国内关于教师的主观幸福感的研究,运用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理论分析了不同教师群体的不同的主观幸福感及其原因,以期对今后的研究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0.
齐春燕 《文教资料》2013,(23):104-105
教师的幸福意味着学生的幸福.研究主观幸福感与职业倦怠的相关关系,对减轻教师的职业压力,提升幸福感具有重大意义.本研究以高校青年教师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发放的方法对包头师范学院青年教师进行主观幸福感和职业倦怠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包头师范学院青年教师主观幸福感处于中等偏上水平,青年教师职业倦怠处于中等水平.职业倦怠越低,主观幸福感越高;职业倦怠越高,主观幸福感越低.  相似文献   

11.
《考试周刊》2016,(85):149-150
为了了解天水师范学院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总体状况,本研究采用吉楠编制的《大学生主观幸福感量表》对1-4年级的215名大学生进行主观幸福感问卷调查。结论:(1)天水师范学院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总体状况较好;(2)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在消极情绪和积极情绪这两个维度上存在着显著的性别差异,且女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高于男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采用吉楠编制的《大学生主观幸福感量表》对150名内地西藏学生进行测试,旨在探讨其主观幸福感现状。研究结果表明:1)内地藏生主观幸福感略高于中等水平,且存在个体差异;2)非独生子女的内地藏生主观幸福感明显高于独生子女。3)来自农村与来自城市内地藏生的主观幸福感差异较大,来自城市的内地藏生主观幸福感要高于来自农村的内地藏生。  相似文献   

13.
主观幸福感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主观幸福感是反映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从认知评价角度,认为主观幸福感是人们对自身生活满意程度的认知评价;从情感体验角度,认为主观幸福感是当前正性情绪和负性情绪平衡的结果;从形式上,认为主观幸福感是一种心理体验;从内容上,认为主观幸福感是人们所体验到的一种理想存在状态。财富、人格、文化和年龄因素对主观幸福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人格理论、比较理论、目标理论、适应平衡理论和认知动机理论作为当前比较有代表性的理论,都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对主观幸福感形成的心理机制进行解释。情感评估模式和认知评估模式成为主观幸福感测评的两种基本取向。当前主观幸福感研究中存在着"研究领域分布不均"、"主观幸福感的概念具有还原论和简单化倾向"、"主观评价与客观标准分离"等方面的不足,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幸福感有融合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鹏  陈曲 《绥化学院学报》2007,27(6):178-180
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进行概述;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现状及主要测评工具进行总体评述,对影响大学生幸福感的主要因素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提出了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在介绍主观幸福感的概念及构成的基础上,回顾了我国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研究现状及测评工具,并着重分析了影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主客观因素,针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测评工具、状况和影响因素及干预研究等三个方面提出了今后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以420名中职生为研究对象,考察其主观幸福感,以及与主观幸福感相关的因素。运用回归分析等统计处理数据。研究结果表明:(1)自尊与主观幸福感呈正相关,并有预测作用;(2)积极情绪与主观幸福感各因子有正相关,并有正向预测作用。消极情绪与主观幸福感有负相关,并有负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主观幸福感是积极心理学主要研究内容之一.初步调查显示,有必要对农村中学生主观幸福感进行系统研究.采用自编调查表与牛津幸福感问卷测试农村中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多种方法的结果显示,成绩与父母感情对农村中学生主观幸福感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以420名中职生为对象,考察其主观幸福感,以及与主观幸福感相关的因素。运用回归分析等统计处理数据。结果发现:(1)社会支持总分、主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与主观幸福感及其各因子有显著相关,客观支持无显著相关;主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具有预测主观幸福感及各因子作用。(2)中职生的同学关系和学习负担与主观幸福感及其各因子具有显著相关,其中同学关系、师生关系、秩序和纪律与主观幸福感呈显著正相关,学习负担、竞争与主观幸福感呈显著负相关;同学关系可正向预测主观幸福感,竞争可负向预测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19.
吴慧芬  苏娴 《考试周刊》2014,(39):196-196
为了解湖北地级市空巢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现状,本研究采用GWB问卷对湖北地级市474名空巢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进行调查,发现农村男性空巢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低于常模水平,农村女性空巢老年人、城市男性空巢老年人与城市女性空巢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均高于常模水平;农村女性空巢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显著高于农村男性空巢老年人,城市女性空巢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显著低于城市男性空巢老年人。总体上城市空巢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显著高于农村空巢老年人,得出结论:湖北地级市空巢老人主观幸福感整体上处于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20.
幸福感的研究一开始就具有两种倾向:以快乐论为哲学基础的主观幸福感和以实现论为哲学基础的心理幸福感.主观幸福感是过去一段时间幸福感测量的主流理论,心理幸福感、社会幸福感的出现和发展动摇了主观幸福感的垄断地位,使得当前幸福感的研究由侧重主观体验和感受向追求自我实现以及社会存在价值对人存在价值的意义转变.幸福感研究一直是积极心理学的核心主题,幸福感研究的上述趋势促进了积极心理学从关注情感体验的幸福观向关注人生丰盈蓬勃发展的幸福观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