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水溶液中,通过N-[2-(2'-氨基-乙氨基)乙基]草酰胺和硫酸铜反应,然后再与硫酸镉反应合成了具有草酰胺桥联的新型异核配合物[(phen)Cd3(CuL):(H2O)3](SO4)4,其中L配体为N-[2-(2'-氨基-乙氨基)乙基)草酰胺负离子,phen为1,10-邻菲咯啉,测定了配合物的红外光谱,并对其IR的主要吸收进行了归属。  相似文献   

2.
设计和合成了1-苯基-3-对乙基苯基-5-{对-[(3,5-二氨基苯甲酰氧基)乙酰氨基]苯基}-2-吡唑啉,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质谱表征了其结构.该物质具有良好的发光性能(λEXmax=366nm,λEMmax=488nm),其相对量子产率为62.3%,而且在分子中保留了两个氨基官能团,能较容易地和其它结构相连接,从而进一步合成某些特殊功能材料.  相似文献   

3.
采用固液相表面化学反应法,以胺丙基硅胶为基质,通过丁二酸酐将胺丙基转化为羧基,以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EDC)和N-羟基琥珀酰亚胺(NHS)为羧基活化剂,制备了天冬酰胺键合硅胶。利用元素分析、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和紫外吸收光谱分析对键合硅胶表面功能团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天冬酰胺成功键合到硅胶表面,键合量为0.6mg/g。  相似文献   

4.
以高氯酸钡为模板.用2,6-二甲酰基-4-叔丁基苯酚(Ⅰ)分别和1,5-二(2-氨基苯氧基)-3-氮杂戊烷(Ⅱ)及其3-取代物(Ⅲ~Ⅹ)缩合,得到的大环钡配合物不经纯化,直接用硫酸钠水溶液解络,得到了自由配体(Ⅺ~ⅩⅨ).这些新型大环化合物均经元素分析、IR、1HNMR、MS等证实其结构.  相似文献   

5.
在以3-硝基-1,8萘酐为原料的乙醇溶剂中加入氮氮二甲基乙二胺,得到2-[2-(二甲基氨基)乙基]-5-硝基-1H-苯并[de]异喹啉-1,3(2H)-二酮,进一步还原5位的硝基得到氨萘非特。氨奈非特在芳香醛、亚磷酸二乙酯的作用下,合成3个氨萘非特磷酸二乙酯类化合物,经过HRMS、1H-NMR和13C-NMR表征确定了其结构。  相似文献   

6.
芳醛和丙二腈的Knoevenagel反应得到β-二腈基苯乙烯,进而与环已二酮进行Michael加成生成2-氨基-3-氰基-4-芳基-5-氧代-1,4,5,6,7,8-六氢喹啉;4-芳基六氢喹啉与环已二酮发生胺的加成缩合反应生成2-N-(3-氧代-1-环已烯基)氨基-3-氰基-4-苯基-5-氧代-1,4,5,6,7,8-六氢喹啉,在碱性和氯化亚铜催化下进一步环合成4-苯基-5-氨基-二-(2-氧代环已烷)并[b,g]-1,3-二氢萘啶.所合成的新化合物均经IR、^1H NMR及元素分析证明其结构.  相似文献   

7.
利用含有新型的吡啶基的二硫纶配体合成了两种新型的三羰基金属铼配合物[(L1)Re(CO)3Cl](1)和[(L1)Re(CO)3Cl](2),其中L1=4,5-二(3-吡啶基甲基硫基)-1.3-苯二硫纶基,L2=4,5-二(3-吡啶基甲基硫基)-1,3-乙基二硫纶基。对二者进行了元素分析、1H NMR、IR、UV和MS等多项表征,解析出了化合物L1的晶体结构,并对化合物1,2,L1和L2的荧光性质和电化学行为做了初步的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8.
本文合成了新试剂2-(5-溴-2-吡啶偶氮)-5-二甲氨基苯胺(5-Br-PADMA),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试剂的三级质子化常数。  相似文献   

9.
由丙酸出发制得3-乙基-4-氨基-5-巯基-1,2,4-三唑,然后在乙醇溶剂中与4-氟溴代苯乙酮反应,得到3-乙基-6-对氟苯基-7H-1,2,4-三唑并[3,4-b][1,3,4]噻二嗪,用无水乙醇培养得到单晶,并利用X-射线衍射法测定其晶体结构.晶体属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a=1.34143(6)nm,b=1.30996(11)nm,c=0.72338(11)nm,β=105.090(2)°,Z=4,F(000)=544,R1=0.0984.  相似文献   

10.
以2-(2-氯乙基)-5-氯-6-苯基-3(2H)-哒嗪酮、卤代烃和硫脲为原料在温和的反应条件下合成了9种未见文献报道的2-(2-烃硫基乙基)-6-苯基-5-氯-3(2H)-哒嗪酮化合物,所有化合物均经IR、1H NMR、13C NMR和元素分析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1.
以合成的2-氨基-4,6-二羟基嘧啶为原料,用氟砜基二氟乙酸作二氟甲氧基化试剂,乙腈作溶剂,硫酸钠作催化剂,制得关键中间体2-氨基-4,6-双(二氟甲氧基)嘧啶(DMAP);DMAP与邻甲氧甲酰苯磺酰异氰酸酯反应合成氟嘧磺隆;同时对氟嘧磺隆的室内外除草活性进行了研究,并与空白组进行了对照和比较,验证了氟嘧磺隆的除草活性.  相似文献   

12.
用EuCl3、二乙三氨五乙酸二酸酐(DTPAA)和对氨基水杨酸的钠盐(pAS-Na)在水溶液中制得了二元配合物Eu(DTPA-2pAS),并用元素分析、紫外吸收光谱、差热-热重分析、荧光寿命和荧光量子产率对此二元配合物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3.
改进了除草剂氟噻草胺的合成工艺:以氨基硫脲为原料,与三氟乙酸环合生成2-氨基-5-三氟甲基-1,3,4-噻二唑,再经重氮化反应生成2-氯-5-三氟甲基-1,3,4-噻二唑,最后与2-羟基-N-(4-氟苯胺)-N-(1-甲基乙基)乙酰胺反应,经后处理得氟噻草胺。该工艺路线流程短、产品效率高、含量高、三废少且反应条件温和,易于操作和控制,适合工业化生产。文章还对主要因素的影响进行了实验与分析。  相似文献   

14.
王晗怡 《成才之路》2012,(25):86-86
用微波辐射的方法由2-乙基-3-羟基-4-吡喃酮和对苯二胺合成N-(p-氨基苯基)-3-羟基-2-乙基-4-吡啶酮并用其与对羟基苯甲醛缩合生成N-(p-氨基苯基)-3-羟基-2-乙基-4-吡啶酮缩对羟基苯甲醛席夫碱,以及Shiff碱与Al(Ⅲ)、Pb(Ⅱ)的配合物用UV、IR等方法对配体和配合物均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以1-十八醇和丙二酸二乙酯为原料合成二正十八烷基丙二酸二乙酯,然后用LiAlH4还原得到2,2-二正十八烷基-1,3-丙二醇,再对甲苯磺酸催化与β-溴丙醛缩合得5,5-二正十八烷基-2--(2-溴乙基)-1,30-二氧六环,并对产物的重结晶条件进行了研究,产物经元素分析,IR和1HNMR光谱表征。  相似文献   

16.
以L-丝氨酸为手性源,经过酯化,缩合,还原氨化,关环,格氏反应,成功地得到了一种新的手性β-氨基醇(6),其结构经过IR,1H NMR,13C NMR,HRMS表征,并首次将其应用于催化二乙基锌对苯甲醛的不对称加成反应中,得到了较高的产率(82.8%)和较好的ee值(76.1%).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新试剂2-(1,3,4-三氮唑偶氮)-5-二乙氨基苯胺(TZAN)作为络合滴定铜的指示剂的分析性能。结果表明,在pH值为4.0-7.5范围内,加入6滴指示剂TZAN,用EDTA标准溶液进行滴定,滴定终点由红色变为亮绿色,变色敏锐,准确度高,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方法用于实际样品分析,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8.
首次报道了N3-2-氰基乙基-N1,N5-二乙酰基二乙基三胺的合成方法.合成此化合物的意义在于将二乙基三胺两端之氨基保护后,从其中间的N3原子上接一条碳链,再通过这条碳链将DNA之切割基团二乙基三胺与DNA识别系统相连接,这样即可增加二乙基三胺的柔性,增大其切割活性,从而可进一步开发出一系列定位切割DNA的化学核酸酶.  相似文献   

19.
通过Wittig反应合成了咔唑衍生物9-乙基-3-{5-(4-叔丁基苯基)-[1,3,4]二唑-2-苯乙烯基}-咔唑(2)和9-乙基-3,6-双{5(4-叔丁基苯基)-[1,3,4]噁二唑-2-苯乙烯基}-咔唑(3),用核磁共振和红外光谱进行了结构表征.实验测定了咔唑衍生物的双光子吸收和双光子诱导荧光性质.这些化合物的双光子吸收截面较大,在800nm波长的激光激发下发出很强的蓝色双光子上转换荧光.实验中观察到了多枝结构在双光子吸收中的协同效应.这样的协同效应部分原因是由于多分枝间电子耦合作用,多分枝分子中重复单元的推拉电子结构和协同效应有效地增强了分子的双光子吸收性质.  相似文献   

20.
利用同时蒸馏-萃取装置提取北五味子叶挥发油,其提取率为5.05%,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北五味子叶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从分离到的132个成分中,鉴定出68个成分,占挥发油总含量的53.84%,其中主要成分为1-乙烯基-1-甲基-2,4-二(丙-1-烯-2-基)环己烷(6.33%),2,6-二甲基-6-(4-甲基-3-戊烯基)-双环[3.1.1]庚-2-烯(4.40%)和1-甲基-5-亚甲基-8-(1-甲乙基)-1,6-环癸二烯(3.9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