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郭晓明 《教师教育研究》2002,14(4):71-74,37
课程管理体制的转型应以课程管理职能的重新定位为基础。我国传统的课程管理职能以“控制”为基本旨趣 ,正面临文化多元化、教育民主化和课程的地方化、校本化的严峻挑战 ,与分级课程管理形成尖锐矛盾。强化服务是我国课程管理职能的必要选择 ,有助于推进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落实。为此 ,需改革我国的课程管理手段 ,充分发挥课程专家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对“课程领导”与“课程管理”的甄别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课程领导(curriculum leadership)在我国是因为要以新的方式推行课程改革而出现的话题。钟启泉教授提出了“从‘课程管理’到‘课程领导’”的命题。同时,我们也能发现管理学中一般所指的“管理”并非多余,我国新提出的课程管理体制并非要更名才显得合时宜,标题中出现“管理”字眼的论著并不是不可以探讨领导问题,等等。  相似文献   

3.
我国近现代高校课程管理体制历史演化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课程管理是高校课程与教学领域亟待开拓的领域,高校课程管理体制是其中重要的问题。文章描述、分析了从清末至今各时期的高校课程管理体制,为当前更好地理解我国的高校课程管理体制.并为构建良好的高校课程管理体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管理体制赋予了学校课程管理的主体权责,但由于“外控管理”的课程文化与行为惯习的规约,以及自身课程主体意识与能力的缺失,学校课程管理正面临着许多前所未有的困惑与挑战。学校应转变课程管理的观念,从校本实际出发,运用在新课程体制中的主体权责,努力在“应为”与“难为”间能“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5.
试论我国课程管理手段的改革——走向多样化和现代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课程管理手段与课程管理体制紧密相关。国内近年没有意识到课程管理手段变革的重要性 ,单一、老化的课程管理手段正阻碍着我国课程管理体制的变革。我国必须在改革原有限制性手段的同时 ,引进服务类手段 ,构建与分级课程管理体制相适应的新的课程管理手段体系 ,实现课程管理职能的转换  相似文献   

6.
我国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发展取向与运行思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9年第三次全教会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正式提出了“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教育部将建立国家、地方、学校三级构成的分级课程管理体制作为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主要目标。无疑,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推行将与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相得益彰。那么,其作为一项新的课程政策是以什么为发展取向?将沿着什么思路运行?只有明晰这两个问题,才能使我国的三级课程管理体制沿着正确的道路发展。一、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历史与现实的选择(一)从对立…  相似文献   

7.
汪爱琴 《文教资料》2012,(21):157-158
在三级课程管理体制中,中小学校被赋予课程管理的主体权责,"学校如何管理课程"成为亟待关注的研究课题。相对于原有的"学校教学管理"而言,学校课程管理无论在管理地位与角色、管理对象与内容还是在管理价值与功能上都发生了质的变化。科学界说学校课程管理的概念,对于全面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具有较大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存在的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之一,是“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这表明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管理体制,将由原先过于集中的国家课程管理走向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地  相似文献   

9.
美、法、英大学课程管理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课程国际化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内容,课程国际化的进程迫切要求我国大学的课程管理与国际接轨。课程管理体制、课程设置、课程实施是大学课程管理的核心部分,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美、法、英三国的大学课程管理的发展改革,对我国大学课程管理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以专业设置改革为契机,促进课程管理改革;课程设置强调基础性、实践性、交叉性和国际性;课程实施以学生为本,实现课程资源共享,促进教师发展。  相似文献   

10.
校本课程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管理体制改革的产物,从原先国家集权式的课程管理体制走向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学校拥有了一定程度的课程自  相似文献   

11.
校本课程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管理体制改革的产物,从原先国家集权式的课程管理体制走向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学校拥有了一定程度的课程自主权。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人们出现了一些误解,比如把校本课程开发等同于编教材,或盲目照搬别人的经验,简单模仿,等等。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学校在开发校本课程中对有关课程理念的忽视。[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课程国际化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内容,课程国际化的进程迫切要求我国大学的课程管理与国际接轨。课程管理体制、课程设置、课程实施是大学课程管理的核心部分,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美、法、英三国的大学课程管理的发展改革,对我国大学课程管理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以专业设置改革为契机,促进课程管理改革;课程设置强调基础性、实践性、交叉性和国际性;课程实施以学生为本,实现课程资源共享,促进教师发展。  相似文献   

13.
广州市中学生我与化学活动是一项开展了10年的区域性大型学科综合实践活动,为了适应新课程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将活动上升为课程,从课程性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形式、课程评价、课程管理等方面论述广州市中学生我与化学活动课程的建构。  相似文献   

14.
我国新近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初步确立起了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构成学校课程的整体。这种体制试图通过明确三级课程行政管理主体的权责,来统筹多种改革角色的力量,进行各个层面的课程开发和课程管理。为了后面行的方便,笔根据现有的课程管  相似文献   

15.
课程管理体制指的是课程管理机构的设置、隶属关系及管理权限划分等方面的领导管理制度。建国以来,我国在课程管理权限划分方面一直走不出“放权-收权-放权”的怪圈。在国家、地方和学校三个课程行政主体之间,找不到如何合理划分课程的管理权,课程管理权在三个课程行政主体之间摇摆。  相似文献   

16.
论课程管理的困境及其出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深化教育改革,关键在课程的改革,而课程的改革与创新,关键在管理。加强课程管理,是落实学校中心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当前我国课程管理困境的成因是:(1)缺乏课程理论研究;(2)课程管理体制不健全;(3)课程管理手段单一,管理范围有限;(4)管理队伍素质不高。改进我国课程管理的对策是:(1)深化课程管理理论研究,做好课程管理先导性工作;(2)健全课程管理体制,规范课程管理行为;(3)运用多种管理手段,提高课程管理效益;(4)优化课程管理队伍,夯实课程管理人格基础。  相似文献   

17.
基础教育课程管理体制的改革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有利于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地方课程是对国家课程的补充,是沟通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的桥梁。本文就笔者所在山西上党地区,从课程价值的角度分析"上党文化"作为地方课程的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18.
我国课程管理体制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自建国以来经历了七次大大小小的课程改革,每一次课程改革都是对前一次的深入和提高,每次课程改革都有新的亮点,给课改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正式提出“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即建立三级课程管理体制,无疑是1999年开始进行的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一、钟摆现象———课程管理体制走不出的怪圈课程管理体制指的是课程管理机构的设置、隶属关系及管理权限划分等方面的领导管理制度。我国建国以来,在课程管理权限划分方面,一直走不出…  相似文献   

19.
三级课程体系的实行标志着我国课程管理观从过去的教学管理观转向课程管理观,课程管理体制也从过去的“教学管理”转向了“课程管理”。课程管理学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其研究范畴至少应包括以下方面:课程管理的内涵、研究对象与任务;课程行政管理与学校课程管理研究;课程政策研究;课程领导研究;课程管理发展趋势研究等等。  相似文献   

20.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为保障和促进课程对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实行三级课程管理,赋予了学校课程管理与开发的权力,学校管理职能就必须适应这一时代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