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前的语文教学改革中,特别强调学生的主体意识,张扬学生的个性,发挥学生的创造才能,使学生成为语文学习的真正主人。研究性阅读正是一种极具个性化的阅读课堂教学新模式。它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研究探索的方式来自主地阅读课文,去收集、分析和处理与课文有关的文献信息和生活信息,最终在充分交流和探讨中实现对课文的理解和把握。  相似文献   

2.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重要组成部分,语文阅读能够培养学生对文本分析、收集、处理与文本相关的课文信息和生活信息,以形成学生良好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3.
略读课文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始终占据较大比重,相比于精读课文,略读课文既能够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又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在教学中,教师应当格外关注略读课文的阅读方法的选择和传授,可通过问题导入、关键字词提炼以及围绕课文标题开展自主阅读的方法,带领学生快速进入阅读状态,以夯实学生小学阶段的语文阅读基础,促进学生阅读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4.
在语文教学中,利用网络阅读,补充课文内涵,提高学生有效获取知识信息的能力;利用网络阅读,解决课堂争议,提高学生运用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利用网络阅读,拓展课文内容,提高学生通过知识信息的加工整理、主动研究设计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略读课文是学好语文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在略读课文中能够更为全方位的了解文本,大范围的阅读多种种类的文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重视略读课文教学,简化阅读目标,活化教学方法,并且重视阅读教学的积累与延伸,提升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激发其阅读兴趣,开拓学生的眼界,逐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6.
梁建兵 《天津教育》2020,(1):153-154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教学的根本任务,实现这一根本任务离不开阅读能力的培养。学生只有具备较强的阅读能力,才能在阅读中挖掘课文的深意,掌握课文表达的情感和内涵。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加强阅读方面的教学,从学生的兴趣和阅读需求出发设计教学内容,有效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使他们在阅读中思考,在阅读中感悟,实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阅读既是小学生学习知识、接受信息的最重要的途径 ,又是培养小学生理解语言、积累语言和运用语言能力的必由之路。现行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教科书 ,极为重视学生阅读能力培养。从三年级开始 ,每一组课文后的“基础训练”或“积累与运用”中都列有“阅读”教学内容。要实现课文的教学目标 ,就必须在每组讲读课文中让学生学到一定的阅读方法 ,知道怎样去读书。现在反映在语文教学中的难点问题是阅读和写作。在各种检测、考试中这两项的失分最多。讲台上的教师着急 ,讲台下几岁、…  相似文献   

8.
语文阅读是收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提高文学审美的过程,情境创设能够优化课堂教学。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精心设计新课导入,借助多媒体渲染气氛,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将抽象的阅读文字转化成了形象真实的情境,有利于深化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提高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和热情。  相似文献   

9.
徐蕾 《语文天地》2012,(20):31-32
阅读能力是语文能力中最基本的相对独立的能力,是学生应该具备的学习能力,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尺度。素质教育要求大力培养学生阅读能力。阅读分为语文阅读和文章阅读。语文阅读是指以语文教材的课文为对象,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正确理解祖国的语言文字,积累语言材料和语文经验,学会运用语  相似文献   

10.
阅读是学生获取语文知识的重要途径,学生主要是通过朗读来进行阅读训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占据了很大的比重,小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储备还不是很丰富,对课文的理解能力也有限,语文教师可以加大对学生的朗读训练,通过引导学生朗读,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1.
几年的语文教学工作过后,回过头来想一想,我们的语文教学到底要教给孩子些什么?思忖良久,笔者觉得问题的关键应是多方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新课标》指出:“语文阅读的重心由强调接受信息转为强调搜集、筛选、整合、处理和生发信息”。因此,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尤为重要。人教版语文教材所选取的课文,语言优美、内容丰富,因此,我们要抓住教材,依据每篇文章的特点,将不同文体的知识点寓于阅读讲解中,引导学生将阅读技巧、解题方法分别整理归类。  相似文献   

12.
阅读是完成语文教学任务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不可缺少的途径。阅读是人们最基本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活动,是继承优秀文化财富、获取知识信息的重要方法。有效地进行语文阅读教学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能使学生通过阅读文本分析、收集、处理与文本相关的课文信息和生活信息,并形成独特的感悟、体验和情感。  相似文献   

13.
略读课文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教学中,略读课文相对于精读课文而言,时常被教师冷处理。实则略读课文对于学生自主阅读,形成独立阅读能力有着重要意义,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整体性阅读、拓展性阅读、重点性阅读入手,在感受文学作品之美的同时,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相似文献   

14.
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想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基本的语文阅读能力,必要的主题阅读活动是非常有效的。由于小学生自身的生活经验较少,对课文的阅读量也比较少。因此教师每讲授一篇课文是可以以这篇课文的内容作为一个主题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好地进行能力的提升,更好地对课文内容进行理解,全面的提升学生的综合语文阅读能力。本文以主题阅读教学作为出发点,探讨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  相似文献   

15.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突出特点就是图文并茂,作为语文教师要有效地利用课文中的插图,帮助学生深度阅读文本,促进学生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获得深刻的情感体验和审美享受,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实现语文素养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张明 《考试周刊》2013,(75):26-27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向学生传授阅读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重视对课文的阅读和理解,并深刻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17.
阅读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泛读和精读。语文阅读教学能够让学生掌握语文知识,引导他们以课文为主学习语文知识,陶冶情操。语文阅读在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8.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突出特点就是图文并茂,作为语文教师要有效利用课文中的插图,帮助学生深度阅读文本,促进学生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获得深刻的情感体验和审美享受,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实现语文素养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彭为成 《现代教学》2010,(11):29-29
语文教师教学这些文学作品,其根本任务应该是指导学生学会阅读欣赏文学作品的方法,培养学生阅读欣赏的能力,从而提高文学修养。然而,不少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就课文教课文,没有把课文当作例子来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因此,学生在学了许多课文之后,当遇到新课文时,还是无法独立阅读。  相似文献   

20.
何晔 《教师》2024,(11):33-35
在小学语文长课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有效策略,旨在通过长课文教学,让学生掌握多样、高效的阅读方法,迸发强烈的阅读兴趣,进而让学生形成深厚的语文素养。基于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需求,文章立足小学语文教学实践的真实情况,简要阐释了长课文教学的重要意义,并从优化教学目标、搭建阅读支架和巧设学习任务三大方面出发,集中分析了长课文教学的有效策略,以期实现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和深度阅读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