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采用问卷调查、专家访谈等方法对我国网络体育新闻传播的现状进行了分析,结合网络媒体传播体育新闻中的诸多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提高网络直播的速度,丰富网络直播的内容;加大网络体育新闻报道的深度;网络媒体应努力打造精品体育栏目;综合性网站要注意处理好商业化和导向性的关系;规范网络传播,做好舆论监督工作;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应“竞合”发展。  相似文献   

2.
《体育教学》2008,(11):8-8
2008年10月26日,“第二届阳光体育与祖国同行冬季长跑”活动启动,标志着新一轮的冬季长跑又要拉开序幕。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三部委近日在全国范围内评选出了获得“第一届阳光体育冬季长跑活动”的优胜学校21所,优秀体育教师、优秀班主任。而北京房山区阎村小学则是这21所学校之一。同时阎村小学体育教师李振明被评为“全国第一届阳光体育与奥运同行冬季长跑活动”优秀体育教师。  相似文献   

3.
开展“阳光体育”,增强体能、促进健康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来关注,特别是在学校体育教育中要努力实践与勇于探索。为此,学校着力研究、规划学校“阳光体育”活动,合理组织体育课堂教学、月主题体育活动、大课间体育锻炼活动、体育艺术2+1活动、体育节、体育社团、家庭体育锻炼等活动途径。下面就我校组织主题性“阳光体育”活动的做法介绍给大家。  相似文献   

4.
2006年12月23日,北京召开了建国以来首次的全国学校体育工作会议;2007年4月29日,进行了“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启动仪式;2008年5月8日阳光体育推进会在张家港举行;2009年5月14日第二次阳光体育推进会又在重庆召开。现在距离中央7号文件提出的工作目标和要求只有三年左右的时间了,阳光体育活动的深入推广和开展效果到底怎么样了?5月13-15日,记者随中央新闻记者采访团一行分别采访了湖南省和重庆市阳光体育活动开展的情况。  相似文献   

5.
为加强青少年体育和增进青少年体质而开展的一系列阳光体育活动,取得了积极进展和良好效果。这些进展和效果表现在出现了许多优秀的阳光体育活动产品,比如冬季长跑活动,校园集体舞、“30人31足”绑腿跑、浙江省的“万班千校篮球赛”、还有山东省的“阳光体育大擂台”等等。以至于各地出现许多优秀学校体育活动种类时,教师、家长很容易反应到是阳光体育系列活动,于是很积极、很投入地参与了进去。阳光体育品牌效应初步形成。  相似文献   

6.
张琼 《体育教学》2008,(1):11-12
2007年3月浙江省“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启动仪式在我校成功举行,这对我们农村小学是很难得的机会,我们紧紧抓住契机,把“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运动健康理念带入每位师生的脑中,在学校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阳光大课间活动,努力创建学生体育活动新天地,让孩子们享受运动、享受阳光、享受快乐、  相似文献   

7.
我国推行的学校“冬季阳光跑步”活动,宏观上是推进学校体育工作和构建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一种探索与创新体育教育,微观上是为学校体育教育、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和校外体育活动以及社会体育活动等注入新的活力。积极开展学校“冬季阳光跑步”活动,对全国亿万学生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全面发展身体素质、提高持续奔跑能力等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伴随着网络媒体的发展和它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渗透,体育及体育文化也成为网络媒体传播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叙述了体育在网络媒体上的传播发展,网络媒体的特点以及网络上体育信息的表现形式。从网络传播的角度分析了网络媒体与体育运动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的高校健美操教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阳光体育运动”的启动,意味着国家对学校体育工作作了要求更高、目标更明确的规定。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要与体育课教学相结合,通过体育教学,教育、引导和帮助学生积极参加阳光体育运动,增强学校体育工作的活力和吸引力。因此本文针对我校健美操课的教学现状,以“阳光体育运动”的总体要求为指导思想,探讨健美操教学目的、内容、方法手段以及评价方式等方面的改革,为体育工作者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了全面落实由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倡导的“阳光体育运动”在高校的开展与实施,促进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从全面了解阳光体育运动的基础上和结合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状况等方面进行研究.探讨课外体育俱乐部在高校开展的可行性,为“阳光体育”在高校更顺利的开展提供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1.
在互联网日益发展的时代,体育博客作为新的网络传播形态,处于全面普及的发展阶段,多媒体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个体博客的大众文化特征逐渐凸现。体育博客传播有自身的特殊性,但同时也存在诸多的问题,需要我们去理性地思考。  相似文献   

12.
影像传播范式是传播体育信息最重要的手段,作为传播载体的电视、视频网站等大众传播媒介也是推动现代体育发展的手段。本研究通过对济南市部分高校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的问卷调查,分析体育信息的影像传播范式对大学生体育行为的影响,从而正确地引导大学生的体育意识和体育行为,能够为大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的习惯,培养终身体育意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Historically, sports journalists have been the ones who predominately shape and define dominant narrative discourse of local and global sports. But, with the advent of social media and internet technologies, this is no longer the case. The digital media technologies now allow athletes, fans and sports organizations to impose their own narrative frames on sporting events in the real time. This has changed the tenor and tone of sport communication. With Shooting Stars Sports club of Ibadan, a legendary and pacesetter football club in Nigeria, as its case study, this paper examines why and how football clubs are appropriating social media and web technologies for information dissemination and live match commentaries in the Nigerian context.  相似文献   

14.
标志性体育赛事传播力问题变得日益重要,论文借鉴媒体传播力的评价指标建构标准,结合标志性体育赛事的特征,从公众认知度、媒体曝光度、网络关注度以及城市形象引导度四个维度建构了标志性体育赛事传播力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武网"为典型案例,借助问卷调查和网络大数据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对标志性体育赛事的传播力现状做了测量。研究发现:"武网"的公众认知度、媒体曝光度、网络关注度以及城市形象引导度都比较高;尤其在引导受众了解、评价和向往武汉方面效果明显;但动态地看,"武网"的赛事传播力则有逐年下降的趋势;此外,从地域分布来看,"武网"的赛事传播力辐射范围仍以武汉和湖北为主,兼顾东南沿海等发达地区,在全国范围内的影响仍显不足。论文建议通过强化政策的连续性、实施精准营销、提升赛事新闻价值等途径,保持社会热度、改善用户体验、增加曝光几率,以解决"武网"赛事传播力在空间上的延伸和时间上的持续问题。  相似文献   

15.
大数据具有的数据规模庞大、传播速度快、形态多样等特征,为体育赛事的传播提供了更多元化的平台与方式,电视、网络、社交媒体等不同媒体形态也因此呈现出不同的传播特征,传统的媒体赛事传播效果评估模式已经无法适用于大数据时代的体育赛事媒体传播效果的评估实践。大数据时代不同媒体形态的体育赛事媒体传播效果评估需求发生变化,电视媒体需兼顾受众与内容效果的双重监测,网络媒体需要对用户、内容、平台三维效果的综合评估,社交媒体需反映媒体与用户、社会的双重关系,融合媒体需评估以传播力为主导的多媒体形态传播效果。据此构建不同形态媒体体育赛事传播效果评估的主要指标及其测量方法,形成大数据时代体育赛事媒体传播效果评估模式,优化体育赛事媒体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6.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移动互联网时代大众运动参与的特点、成因、意义及消极因素进行探讨。在供需张力、技术驱动、媒体渲染和政府推动的共同作用下,大众群体特别是青年群体的运动参与呈现媒介化的趋势,动机社交化、手段数字化、行为仪式化及交往中介化的特征凸显。运动参与的媒介化,对提高大众健身参与度、促进全民健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不仅满足运动参与者身体自我的价值诉求,实现其运动交往的方便快捷,而且促进体育社团的缔生培育,助推体育产业的发展勃兴。与此同时,核心取向偏离、隐私安全威胁、媒介衰减效应等消极因素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7.
张智刚  徐成立  赵瑞鑫  王永刚  刘晓 《精武》2012,(8):86-86,88
网络体育媒体的快节奏传播满足了大众需求,然而在传播过程中出现了不利因素,运用传播学理论方法,站在社会学的角度,分析在网络体育信息传播下的问题,结果发现,在体育信息传播过程中出现文化冲突、伦理丧失等问题,在面临着网络信任危机前,积极提出解决问题途径,提高网络媒体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18.
体育比赛某事件通过新闻媒体的报道、网络的传播,在体育明星效应影响下,吸引年轻一代的广泛参与并形成热议,对当今大学生价值观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本文在探讨体育赛事热议事件特性的基础上,阐述其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9.
自媒体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获取信息的最主要手段。在自媒体环境下,研究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必要性、重要性,最后提出相应发展路径:坚持创新发展,不断推进自媒体平台创新、受众需求创新;坚持协调发展,准确把握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总体发展布局;构建高校校园体育文化信息自媒体新传播机制;厚植高校体育文化优势,打造自媒体品牌,促进交流与融合,为新时代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提供新的理论与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20.
媒介体育:现代社会体育的拟态图景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郭晴  郝勤 《体育科学》2006,26(5):21-24,32
以传播学经典理论为框架,探讨了现代社会体育与媒介结合的产物——媒介体育的内涵、产生背景,并援引符号学和批判学派的观点,对媒介体育的生产及本质进行了梳理与解读。结果认为,媒介体育是体育信息的媒介文化形态,传播工具与媒介技术的进步为体育大众传播时代的到来提供了必要条件,体育新闻传播的制度化宣告体育大众传播时代的到来,受众对大众媒介的依赖促使了媒介体育的生成;在文化工业时代背景下,媒介借助符号,通过营造话题、制造明星等手段,解构了现实的体育,建构了一个拟态的体育世界。媒介体育表现出真实性与超真实、历史性与去历史性、商业性、跨文化性、情感性及娱乐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