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运用关联理论用为理论依据探讨前提的认知理据.前提产生于交际参与者对话语关联性的寻求,是认知语境的组成部分,同时又受认知语境的制约.在认知语境中,关联程度越大,语用前提越明显;关联程度越小,语用前提越隐含.文章认为,关联理论可以为语用前提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理论视角,对前提的触发、过滤、动态变化、转移等方面具有较强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2.
从文化高低语境性方面的差异入手,从句法结构、语义、语用三个方面分析了高语境文化与低语境文化的差异在语言方面的反映,并结合功能翻译理论阐述了文化的高低语境性差异对汉译英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种"低语境"的语言,美国文化语境是理解美国人言语或非言语行为的隐形文化信息。笔者拟从以下三方面对美国文化语境进行解读:一是文化语用原则,二是文化语用规则或规范,三是文化基础事实。  相似文献   

4.
前提,也称作"预设""先设",对它的研究起源于哲学界,在语言学界,它最早是由德国哲学家和数学家弗雷格于1892年在其著作《意义与所指》中提出来的,用来解释一些语义现象。20世纪70年代,基南等语言学家发现前提与语境有着紧密的联系,把前提这个概念引入到语用学界。因此,前提就分成语义前提和语用前提两大类。旨在讨论语义前提和语用前提的关系,以及语用前提和语境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语文教师在课堂上的范读是一种特殊的语用活动.针对传统范读重操作轻实效的现状,笔者尝试通过分析课堂语境及其对范读的影响来为范读寻找出路.本文主要从言内语境、言伴语境和言外语境三个方面来讨论课堂语境对范读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意义语境论     
话语意义依赖于语境,意义与语境相互依存,相辅相成。本文分析了语境的类型,阐述了语境对语言使用的制约与解释作用,详述了动态语境的语用意义,说明为了正确理解话语意义,有效地进行言语交际.把握语境的特征及其语用含义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7.
语用推理的主要逻辑特征是结论的多元性:佳解、偏解、无解、误解。而结论的多元性受到特定语境中的前提多元性和推理形式多元性的制约。语境是语用推理的核心。其中,受者的语感、对言者的了解和对场景的把握制约前提的读取,使前提呈现出多元性。前提的多元性是导致语用推理结论多元性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语用主体(表达者的接受者)预防,协调语境和语用活动之间的矛盾的途径,并不限于对语用活动实施控制,语用主体对语境的建构,控制同样也非常重要。本文着重探讨语用主体控制语境的含义,必要性和可能性,途径和手段以及语境控制与语用活动控制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9.
语用主体 (表达者和接受者 )预防、协调语境和语用活动之间的矛盾的途径 ,并不限于对语用活动实施控制 ,语用主体对语境的建构、控制同样也非常重要。本文着重探讨语用主体控制语境的含义、必要性和可能性、途径和手段以及语境控制与语用活动控制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10.
语境不同,不同的时体形式都能从其基本意义生成丰富的情感意义和语用含义。本文从三个方面探讨了一般过去时,一般现在时和进行体在人际交流中由于语境不同,而产生的复杂的语用含义。  相似文献   

11.
研究者们对语境和语境要素看法各异是造成静动态语境观分歧的原因之一。从语境与语境要素的关系、语境要素的给定性、动态语境选定观中某些语境要素的无法选择性这三个方面来谈谈对语境问题的新思考。对语境和语境要素加以研究,一方面能为语言的研究提供有益的理论依据,另一方面也有助于交际主体在具体话语实践中,积累人生知识经验,注意审度交际场合,从而提高言语交际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鉴于目前对谎言的研究很少关注其生成和理解方面的规律,因此,这里拟在顺应-关联模式下从语境的动态性、语境和语言结构的相互顺应和意义的动态生成三方面来探讨谎言的运作过程,探讨其运作规律。  相似文献   

13.
方文山的歌词《乱舞春秋》是富有鲜明地域特色和时代意义的音乐作品。本文利用语境学中的语境差理论,分别从内容与形式的语境差、人物与情节的距离感、作品叙述语言与接受语境差三方面论述了该作品中的语境差问题,目的在于通过对音乐作品的“内构造”的分析来揭示其审美的特质所在。  相似文献   

14.
在英译汉的过程中,如果要做到严复先生"信""达""雅"原则中的第一条:"信",就首先要正确理解原文。本文试图通过从语法、词义和上下文三个方面分析一些误译的例子,说明正确理解英语对于英译汉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世纪之交,文艺美学的学科地位受到质疑,原因在于论争双方存在着语境错位。文艺美学学科的成立,应该从美学自身发展、诞生背景及与中国美学传统的关系等多方面考察,并进行系统的理论体系建构。  相似文献   

16.
从语境要素中的上下文、言语交际发生的行为环境及场景和认知环境三个方面来探讨话语的语境意义及其动态特征,并证实语境在语言中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态的,对理解和推导话语含义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顺应论视角下,语言使用的语境分为交际语境与语言语境,其中语言语境包含篇际制约、篇内衔接和线性结构三个因素。金融文本中的隐喻构成其文本语用风格,也是文本重要衔接词项,因此金融文本中英汉隐喻翻译的特点更多地体现在语言语境中的篇际制约与篇内衔接两方面。本人通过对现实中的案例分析发现,如果译者对这两方面顺应的意识程度较低,则会导致该领域的一些翻译问题。译者在从事金融文本的英汉隐喻翻译时,应该高度意识顺应金融文本的语言语境,使译文更显专业、流畅。  相似文献   

18.
从关联理论的角度看,翻译本质上也是一种交际行为。译者的责任是努力做到使原文作者的意图与译文读者的企盼相吻合,力争实现最佳关联。可是,在翻译实践中往往会存在些许翻译交际失败的情况。文章认为在翻译过程中,由于交际环境发生巨大变化而引起的关联性缺失是导致翻译交际失败的原因,具体表现在信息意图与交际意图的分离、语境假设的耗损与取消和语境含意的流失三个方面。选用《雾都孤儿》的荣如德译本和何文安译本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在翻译的过程中应该如何重构关联,使交际在跨语言跨文化环境中得以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9.
认知心理学领域中的图式理论阐述了阅读理解的心理活动过程,并指出阅读的能力由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决定。因此,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从三个方面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1)丰富学生的语言图式和内容图式;2)注重篇章结构和文章体裁,帮助学生构建形式图式;3)激活学生已有的相关图式,培养学生的预测和判断能力。  相似文献   

20.
Abstract

Increasing awareness and emphasis on interactional aspects of distance education is accompanied by growing interest in describing the actual process of audioconferencing instruction. Drawing on three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streams—systematic small group interaction analysis, systematic classroom interaction analysis, and interaction in distance education settings—the schema presented here offers an approach to classify and analyze the elements accounted for by the contextual structure in audioconferencing instruc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