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0年1月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中,把研究性学习列为普通高中学生的必修课。我校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新的课程计划,于2000年秋季开学在一年级开设了研究性学习课程,每周3节,作为必修课列入课表。一年来,我们不断加强对这门课程的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果。 一、研究性学习课程建设的几点做法 (一)加强学习,拓宽思路 研究性学习这门课程没有专任教师,没有教材,是以问题为中心,采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法,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主探究式地学习。这是一门全新的课程,不仅与传…  相似文献   

2.
研究性学习的适用性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性学习做为一种学习方式,不仅适合于研究性学习课程,而且也适合于所有学科课程的学习,尤其适用于程序性知识的学习。研究性学习做为一门课程,不仅适合高中开设,初中和小学也可以开设。  相似文献   

3.
“研究性学习”若干问题的辨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郭继东 《教育科学》2001,17(4):22-24
研究性学习正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本文对其中一些有争议的问题进行了辨析。笔者认为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而不是一门独立课程,研究性学习既有历史的继承性有时代的发展性,研究性学习课程具有长久存在的价值,这门课程应当定位于国家宏观控制、学校具体开发、学生自主选择。  相似文献   

4.
研究性学习课程开设初期,不必过分强调它的“综合性”,而应多结合各门学科开展研究性学习。这不仅有助于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而且可以改变教师知识面狭窄、参与能力弱的状况,还有助于教师和学生观念的转变,提高参与研究性学习的积极性,保证研究性学习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5.
研究性学习是一门生成性的课程,它不同于学科课程;但有的研究就认为它不是课程而是学习方法或教学方法。对此,笔在归纳了多种说法并对多种说法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研究性学习的理论基础、内容实质和现实意义的分析后,仍然认为研究性学习应该属于课程的范畴。研究性学习作为一门课程,不仅有利于改变教的方法、学的方法,教师观念、教师角色,教学评价,而且也利于全面理解教学活动过程、课堂等。  相似文献   

6.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研究性学习的重要理论基础。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有助于研究性学习课程深入有效地开展。  相似文献   

7.
“研究性学习”作为一门独具特色的课程,首次成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并被认为是我国当前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各地从实际出发,充分利用校内外教育资源,引导学生开展自主的、开放的、探究式的学习活动,涌现了许多可资借鉴的经验。但是,研究性学习是一门全新的课程,在实施过程中,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深入地研究,辩证地思考。  相似文献   

8.
2000年1月,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文件的课程设置表中对研究性学习进行了具体的安排:研究性学习每周平均3课时,高中三年间总授课时数为288节。从去年9月起,研究性学习作为一门课程在高中开设。那么,研究性学习与我们的学科课程、课外活动有什么关系呢?本文就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一、研究性学习与学科课程的关系(一)研究性学习与学科课程的区别研究性学习与学科课程的区别主要体现在课程目标、评价、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实施范围以及教师指导等方面。1.研究性学习与学科课程在课程目…  相似文献   

9.
正确处理研究性学习与学科教学的关系对于研究性学习与学科教学的关系,目前存在两种极端观点:一是认为研究性学习既然已经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开设,在学科教学中就没有必要再去开展研究性学习;二是认为随着人类的进步、教育的发展,研究性学习应成为主流,所以学科教学主要应采取研究性学习方式。形成这两种极端倾向,是由于对研究性学习与学科教学的关系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也是一门课程。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作为一门课程,它是在课…  相似文献   

10.
研究性学习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重要内容,不管是一种学习方式还是一门课程,都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为基础教育输送师资的师范院校应重视研究性学习,让研究性学习走进师范院校课堂,本文略谈了师范院校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必要性,并就研究性学习在高师院校的开展谈了一些构想。  相似文献   

11.
研究性学习课程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核心的一门新型课程,各级各类学校都应开设。高等职业院校在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亦应按照其自身的规律和特点进行。本文从高职院校的实际出发,探讨高职院校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必要性,并提出开展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随着研究性学习开展的深入,我们越来越感到研究性学习不应只作为一门课程来开发,还应作为学习的方式渗透到学科教学当中。为此,就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如何开展研究性学习进行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3.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化和推进,研究性学习作为一门综合实践活动课,已成为小学到高中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在促进学生主体意识的建立和学习方式的转变上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试图探讨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如何应  相似文献   

14.
略论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性学习正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本文通过考察在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必要性、研究性学习的内涵和在研究性学习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及其应对对策,认为研究性学习是一种积极的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既有历史的继承性又有时代的发展性,研究性学习课程具有长久的价值,这门课程应当定位于国家宏观控制、学校具体开发、学生自主选择。  相似文献   

15.
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研究性学习已经成为实现素质教育的一种重要途径和载体。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人们对研究性学习还存在一些误解或偏见。本文试图从研究性学习的性质、目标、形式以及与接受性学习和高考的关系等方面进行阐述,试图澄清一些误区,以促进中学历史学科研究性学习的开展。一、研究性学习是一门具体的课程吗?面对研究性学习这个新事物,由于传统教育带来的习惯定势,许多学校领导和教师都把它当做一门课程,期望上级有关部门发放指定的教材,以便他们能够“忠实地执行”。当他们发现事与愿违,又没有现成的经验可资借鉴时…  相似文献   

16.
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研究性学习开展的深入,我们越来越感到研究性学习不应只作为一门课程来开发,还应作为学习的方式渗透到学科教学当中.为此,就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如何开展研究性学习进行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7.
目前,在普通高中新开设了一门必修课——研究性学习课程。这门新课程的设立对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很有意义。但是,研究性学习在全国各中学开展得很不平衡。本人来自教学第一线,愿在此“实话实说”:不少学校的研究性学习“看上去很美”,但实际效果却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就是研究性学习步入了误区。■ 误区★重专门课程轻学科渗透按理说,设立专门的课程可以从制度上保证研究性学习的开展,但现实中的情况是:不少教师把研究性学习课程看做像数学、化学一样的课程,认为既然有了研究性学习课程,那么…  相似文献   

18.
云正 《云南教育》2005,(2):8-10
作为云南省中小学教师在课程改革通识培训中的一门具体课程,《研究性学习解读与实施》(以下简称《解读与实施》)尽量兼顾到中学、小学、幼儿园教师的学习需要,那么小学、幼儿园教师如何学习这门课程呢?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相似文献   

19.
开展研究性学习应把握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性学习作为一门课程,是教学方式的重大改革,是实现素质教育的重大举措。转变教育观念是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前提;研究性学习的主渠道在教学,主阵地在课堂,主导作用在教师;研究性学习不是无计划课程,不是无形式课程,不求千篇一律;开展研究性学习不能忽视“双基训练”。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当今课程改革中,“研究性学习”课程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然而在开发和实施时,人们对什么是“研究性学习”课程以及这种课程与传统的课程的类型有何不同,仍然感到难以把握。有的人直接将素质教育的内涵套到“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界定中;有人主张研究性学习课程可以作为一门独立形态的课程来开设等等。这种对“研究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