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课程改革如火如荼地展开,高中语文课程教学随之而产生多种多样的策略。作为一名有着十几年教学经验的高中语文教师,我结合多年教学实践,谈谈如何打造高效语文课堂。语文课程的性质归纳起来可分为:一是工具性,二是工具性和思想性,三是兼具工具性、思想性、文学性、知识性等,四是人文性,五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但从我国语文教学的发展看,在语文教育的语境中,语文课程的性质实际上是"语文课应该是什么"、"不应该是什么"。新课程标准把语文定  相似文献   

2.
关于语文教学一直存在争议,语文用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一直没有固定标准,回归语文教材,用教材教语文是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最好体现。用教材教语文,教学生基本语文知识和阅读方法,思考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将语文工具性运用于实际生活中,更好地体会语文的人文性。  相似文献   

3.
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语文的“工具性”即语文能力方面的内容几乎成了一种课堂点缀。语文教学如果没有了这种点缀,旁观者就难以辨认这究竟是在上什么课。为了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需要重新并正确认识语文的工具性。语文的工具性价值在于语文作为学科的根本目的——培养学生运用母语的能力,使学生能够熟练地掌握语言这个思维和交流思想的工具,准确理解别人,表达自己。  相似文献   

4.
准确深入文本解读,乃当下语文教师之热门话题.什么是语文教学中的文本解读? 语文教学文本是语文学科的重要载体,体现了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学科特点.文本解读的基本要求是对人文内涵把握准确、适度,对语言特点的研究深透、丰满,达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5.
心中的语文     
语文是什么?也许,在一千个老师心中就有一千种语文。计老师用他的智慧、他的才情、他对新课标的体认和感悟,在他和学生共同建构的语文课堂中科学而艺术地诠释和演绎着他心中的语文。一、计老师心中的语文是人性的语文语文具有工具性,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是,语文的工具性是浸润着浓浓人文的工具性,是负载着厚重文化的工具性,是流溢着美好人性的工具性。充满生命的活力是什么?流溢生命的动感是什么?擦出生命的火花是什么?计老师用他的语文课堂实践,对此做出了明确的回答:让语文成为人性的语文。1.人性的语文,就是要关注和挖掘课程中蕴涵的…  相似文献   

6.
语文学科早已定性,但在教学实践中处理人文性目标和工具性目标,为何还是各执一词,争论不休,并一度出现语文两极目标的“钟摆现象”呢?细细分析,这在很大程度上与对语文教学的背景认识不足、研究不透有着很大的关系。语文教学的主要背景是什么呢?是什么背景因素牵制着语文教学,该采取什么策略呢?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的性质是工具性和人文性,语文课程的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语文教学应该是在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共同体”中孕育成长。可是,我们的语文教学在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时,总是顾此失彼,难以兼容并蓄。在语文教学的快车上,工具性和人文性这对孪生兄弟总是在偶一回头时擦肩而过,难怪崔峦先生说:“语文课程,贵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难也难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请看这样两个教学案例———犤案例一犦《北大荒的秋天》第四自然段的教学1.默读课文,思考:这一节一共有几句话?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第一句话与下面的几句话是什么关系?2…  相似文献   

8.
高年级的语文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关注"写什么",更要关注"怎么写"。这就是语文教学中的"双翼",只有练好"双翼",教学才能相得益彰,凸显"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高度统一。  相似文献   

9.
语文教学的终极目的是什么?我以为在对一节语文课进行评价之前,这个问题必须搞清楚。我认为语文教学的终极目的是人文关怀。这种说法并不否认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特点,因为二者不是同一个层面的问题,“人文关怀说”是植根于语文教育本体论,而“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0.
要谈到小学语文教学的本质问题,就不得不讨论什么是语文的问题。通过多年的教学经验,经过认真分析,小学语文教学其实质就是母语的教学。在教学中既要突出它的工具性特点,又要突出它的人文性特点,使小学语文教学更具有审美性。  相似文献   

11.
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首先必须明确自己教的是什么。也就是说,首先必须明确语文学科的性质,因为它决定着语文教学的目的、内容、方法、效果,是实现语文教学改革,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和质量,使语文教学走向科学化的前提。对于语文学科性质的认识,几十年来一直争论不休:有一元论者,认为是工具性;有二元论者,认为是工具性加思想性;有多元论者,认为是工具性、思想性、文学性、知识性的综合。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这三位语文教育家是一元论者,他们认为“语文是工具”。他们由“语文是工具”这一本质属性出发,明确而具体地提出了语文…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追求"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原则。随之而来的语文教学的教改之风却让我们的教学陷入了新的误区,一味突出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忽视了语文教学的工具性。准确解读"人文性"的内涵,厘清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之间的关系,是实现小学语文教学人文性和工具性相统一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聋校语文教学必须立足并突出语文的工具性,在此基础上发展人文性。工具性是聋校语文教学的起点,是聋生一切发展的基础。人文性是语文教育追求的目标,是聋校语文教育实现终极关怀的推动力。聋校语文教学必须在工具性的基础上提倡人文性。  相似文献   

14.
<正>语文一直被社会各界寄予厚望。但随之而来的诟病也越来越多:宏观设计上无大家之气,微观教学上匠气太重,学生兴趣不浓,素养低下,高分低能等。语文教学缺失了什么?该偏重什么?轻重如何分配?点面如何兼顾?师生如何和谐?语文教学究竟怎样维持一种最自然的生态平衡?一、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注意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平衡语文学科最大的特征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首先,它训练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运用能力,把它作为学习语文及其他  相似文献   

15.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然而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工具性被边缘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本文从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出发,论证了工具性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及实施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6.
新教改以来,中职学校的语文教学面临危机。特别是在教学中语文的工具性优先还是人文性优先成了困惑一线语文教师的问题。笔者认为,语文的工具性是基础,人文性是升华,二者处于不同层级,不具有可比性。在中职语文教学中,首先应大力落实语文的工具性目标,并提出了相应具体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7.
语文教学过程是工具性与人文性和谐统一的过程;是在特定的教学时空中教师、学生与文本交流、勾通、对话的过程;是激发生命力、创造力,实现生命健康成长的过程。要践行《语文课程标准》,文本解读是主要的运行通道,它更是语文教学追求高效的有效策略。但是,在最近几年新课程改革旗帜下,语文文本解读却迷失了方向:课堂热闹了,语文味却淡了;人文性有了,工具性却缺失了;综合性有了,资源丰厚了,学科本位却丢弃了。究其原因有三:①不知文本解读该解读什么;②文本解读的目标定位是什么;③文本解读的程序该如何优化。我想,我们的语文教学应从文本解读…  相似文献   

18.
语文教学面临很多困惑,择其二:"工具性"与"人文性"如何统一;语文教学的终极目的到底是什么。根据2011年江苏高考语文很多考生失利的情况,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提出相关问题,真正希望在不断反思中能尽可能明确语文教学的走向。《师说》云:"人非生而  相似文献   

19.
《考试周刊》2016,(64):35-36
语文,不仅仅是一个考试的工具,更是人健全精神世界形成的必不可少的因素之一。语文教学若能将工具性和人文性完美结合,才能实现教学目标。从某种程度上说,语文教什么比怎样教更重要,尤其是小学阶段,是健全人格的关键期。作者从小学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出发,反思自己的执教行为,探讨小学语文教学的意义及方法。  相似文献   

20.
对于语文教学的丈道之争,需要运用“三维目标”的教学理念来平息,要把语文“三维目标”看作文道之争的“灭火剂”。本文关注“工具性”、“人文性”:谈如何让“三维”相互渗透,让“工具性”、“人文性”走向和谐及有关的教学评价、“人文性”的教学需要注意什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