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几千年的中国,风尘仆仆地走来,在杭嘉湖平原一处小桥流水人家美美地歇了一宿,留下一段美丽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乌镇——一个牵动全世界鼠标的互联网小镇。此处忆江南乌镇美,美在水。一条河从春秋时期流来,南北贯穿乌镇。河的本名叫车溪,今天的名字叫市河,两条支流分别叫西市河、东市河。京杭大运河流近乌镇,分出  相似文献   

2.
一墨乌镇     
说乌镇是一墨乌镇,是因为乌镇的底色是墨色的。淡淡的墨色,让乌镇显得格外古朴。乌镇像一个上了年纪的老人,几千年如一日地站着、坐着或者蹲着,既老成持重,又沉  相似文献   

3.
摇过乌镇     
刘安 《语文学习》2010,(7):F0003-F0003,160
乌篷船 一驾乌篷,鼓起胸腹,伸出两只翅膀,载我,摇过乌镇。多雨的乌镇,多河流的乌镇,多桥的乌镇,多女儿红的乌镇,多蓝印花布多灰瓦屋的乌镇摇过。  相似文献   

4.
感受乌镇     
一踩上乌镇的石板路,人就已融入“乌镇文化”了;一登上乌镇的乌蓬船,人就已到了水乡人家了。——题记  相似文献   

5.
乌镇     
假期里,我与爷爷、奶奶一起,来到了江南水乡名镇——乌镇。乌镇位于桐乡市北部,距离市区17公里,已有七千多年的历史,是一个典型的江南古镇。它不但有着独特的民风民俗,而且有"千年乌镇"的美名。唐朝时,乌镇隶属苏州府,诗人杜荀鹤的"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把乌镇的水乡景色刻画得淋漓尽致。"水"是乌镇的一大特点。碧水环绕着整  相似文献   

6.
乌镇小记     
在今年小记者暑假夏令营采风活动中,我参加了在乌镇举行的中美学生交流会,有幸领略了乌镇的风光,欣赏了乌镇的民俗艺术,所见所闻,历历在目,至今难以忘怀。  相似文献   

7.
一墨乌镇     
说乌镇是一墨乌镇,是因为乌镇的底色是墨色的.淡淡的墨色,让乌镇显得格外古朴.  相似文献   

8.
据说黄磊在拍《似水年华》的时候选择取景乌镇,就有人预言乌镇会像20世纪80年代陈逸飞笔下的周庄那样火爆起来。后来乌镇没有火,因为黄磊的片子受众面太小了。最近徐静蕾的新作《梦想照进现实》(以下简称《梦》)上映了,首映前同样有不少“蕾丝”估计该片中的台词,一定会像冯小刚电影里流行的台词一样,在坊间火上一把。因为很简单,这次的剧本是王朔写的。  相似文献   

9.
为了让学生开阔视野,增长见识,体验丰富多彩的校外生活,锻炼社会实践能力,近日,桐乡卫校组织学生赴江南水乡古镇—乌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上午8:00,参加活动的24个班级共计1200多名学生在班主任和带队教师的组织下,在学校喷泉广场整齐集合,排队上车奔赴目的地。乌镇—江南千年古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名人辈出。悠长的古街、淳朴的民风、精  相似文献   

10.
《求学》2023,(24):47-50
<正>2023年11月8日,大潮奔涌,日出东方,“十年之约”携光而至,2023年世界互联网大会在乌镇开幕,那一抹熟悉的互联网蓝广告牌出现在桐乡的大街小巷、城乡公交车上,也出现在北京、上海、杭州等城市的机场、高铁站……点墨江南,共话世界,全球互联网再次进入一年一度的“乌镇时间”。十年沉淀,乌镇峰会带来了哪些数字时代“红利”?为产业创新、大众生活赋予了哪些精彩蝶变?又涌现出了哪些就业新需求呢?  相似文献   

11.
田磊 《初中生辅导》2010,(26):F0002-F0002,F0003
乌镇地处浙江省桐乡市北部,是一个有1300年建镇历史的江南古镇。 进入乌镇,映入眼帘的是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水乡画卷。河道纵横交叉,河畔柳条舒展翠绿;河流如碧玉带系在古镇腰间。  相似文献   

12.
可爱的故乡     
浙江是个物产丰富,风景秀丽,人材辈出的地方。虽然我仅仅在那里度过了青少年时代,却深深地怀念它! 我的家乡乌镇,历史悠久,春秋时,吴曾在此屯兵以防越,故名乌戍。何以名“乌”,说法不一,唐朝咸通年间改称乌镇。历代都在乌镇驻兵,明朝曾在此驻兵以防倭。乌镇在清  相似文献   

13.
啊,乌镇     
一听到江南就会想到古老的乌镇。神秘的水乡,总是那样令人心旷神怡。那墨色的水阁,弯弯的石拱桥,平静的河水,在烟雨中形成了富有神韵的乌镇。乌镇是江南六大古镇之一,今天我有幸到这闻名全国的小镇观光。随着人群的流动,我们来到男女桥。据说,中秋之夜,男男女女将经过这座桥。但是,这桥中间有一堵墙,把男男女女分开,让他们不能相见。我有点儿不相信。踏在石头铺成的蜿蜒小道上,感受着它古韵的气息,不知不觉来到了我国文学巨匠茅盾的故居。茅盾的故居不大,约600平方米。踏入低矮的平房,顿时,朴素、优雅的气息扑面而来。早…  相似文献   

14.
梦回水乡     
唐雅钰 《红领巾》2014,(9):46-46
乌镇,中国最后的枕水人家。乌镇是看似不起眼的也不知最初那个高傲的我是何时被这烟雨蒙蒙的小镇迷住的,总之,此时的我心中只有无尽的缠绵和思念。乌镇是个传奇。到了这里,我才知道,江南风光远不止语文课本中写的那样——同样的宽门窄巷,同样的小桥流水,同样的撑船老翁,这一切在乌镇是那么古朴、朦胧、精致。  相似文献   

15.
感受乌镇     
经典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演奏的是时代的强音;经典建筑是历史的笔墨,记录的是时代变迁。乌镇,就是一部关于历史和地理的记忆。乌镇按照打造"一样的古镇,不一样的乌镇"的发展思路,通过遗迹、文化和环境保护,2002年被联合国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03年获得"2003年亚太地区遗产保护杰出成就奖",2004年当选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创造了古镇保护的"乌镇模式"。  相似文献   

16.
茅盾的《林家铺子》是中国现代文学中的一篇优秀短篇名作,它以深邃的思想内容,精湛的表现艺术,黎郁的地方特色展示了三十年代中国社会的一个侧面.直到今天,仍能赢得千万青年读者的喜爱.仲春季节,窗外和风习习.笔者打开《林家铺子》,使人仿佛置身于暗无天日的三十年代乌镇,倘徉在乌镇街头,谛听乌镇商人的“苦情”,和他们的生意经……从而使我们对《林家铺子》的艺术价值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所有这些是和作者的生活经历分不开的,和茅盾故乡乌镇分不开的.因为《林家铺子》的故事发生的地点,就是以作者熟悉的乌镇为背景的,因而作品能透出如此浓郁的乌镇乡土气息,表现出三十年代乌镇的历史真实、给人以强烈的立体感、真实感.今天我们重温《林家铺子》后,探索作品与乌镇的关系,对理解作品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17.
乌镇香市     
乌镇香市被誉为“江南水乡狂欢节”,它早已闻名遐迩……今天我和爸爸去乌镇舅爷爷家做客,终于有机会一睹它的真容了。  相似文献   

18.
茅盾生活过的乌镇,和别的许多江南小镇是有区别的,乌镇留下许多文人墨客的踪迹。乌镇有昭明太子读书的石坊。昭明太子曾跟随老师沈约扫墓到乌镇,为了不荒废学业,就在乌镇建起了昭明书馆,既久,书馆倒塌,后人便在书馆旧址处建石坊以纪念。南宋诗人陈与义,与当地文人交好,曾留下“三友亭”;明代洛阳人茅坤,有《唐宋八大家文抄》的面世;清朝翰林出身的严辰,以为为学必先立志,于是有了立志书院,茅盾童年,就曾在那里读过书;又如拥有“知不足”藏书斋的鲍廷博、理学家张杨园、报人严独鹤等。千百年的文脉,绵绵不绝于乌镇的天空。文才星河般灿烂,在…  相似文献   

19.
汽车从杭州开出,只要两个多小时,就到了“两省、三府、七县”的交界之地桐乡乌镇。镇子不大,但交通方便,美丽富饶,一踏上这块古老土地,便自然而然地忆起1980年春茅盾在《可爱的故乡》一文中的生动描述:“我的家乡乌镇,历史悠久,春秋时,吴曾在此屯兵以防越,故名乌戍。何以名乌,说法不一。唐朝咸通年间改称乌镇……乌镇在清朝末年是两省、  相似文献   

20.
当唇齿间随着气息,吐出乌这个字眼时,会立刻想到黑,总有一种松弛散漫的感觉袭来。我在去乌镇的路上和在乌镇逗留的时候,心中时时涌起历史的沧桑感,而绝不单是因为乌镇曾经诞生过中国现代文学大家茅盾先生。与许多古镇类似,乌镇有着古老的木屋、古老的砖瓦、古老的青石街道。不同的是,这里有着古老的河,流淌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