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教育哲学是哲学的一般原理和方法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因此教育哲学具备了教育和哲学的双重特点。教育哲学的这种本性,决定了教育哲学具有的艺术性格,以艺术的敏感捕捉教育问题,以艺术的大胆怀疑批判教育现实;决定了教育哲学具有理性特质,以对教育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以一种求是的精神,以怀疑批判的精神去辨析、熔铸教育的精神、理念;影响了教育哲学的表达上应具有一定的文学风格。  相似文献   

2.
哲学的批判精神决定了教育哲学的批判精神,教育哲学的批判精神和独特地位决定了批判性思维为教育哲学的课程目标。批判性思维的对象为教育生活的思想前提,包括事实判断前提和价值判断前提。以教育生活的思想前提为对象的批判性思维分为呈现、分析和重构思想前提等三个步骤。  相似文献   

3.
哲学教育应该体现哲学的内在精神,不能“以非哲学的方式进行所谓的‘哲学’教育”.要改变哲学教育中非哲学化教学方式,哲学教育者就必须掌握哲学的内在精神并在哲学教育中体现贯穿哲学的内在精神。哲学的内在精神主要有怀疑批判精神、逻辑思辨精神及还原实证精神。  相似文献   

4.
哲学精神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形上力量,是一个民族创新意识的核心。哲学教育是造化哲学精神的必然途径。哲学教育应着力培养人的怀疑意识、批判意识、实践意识、个性意识和问题意识。  相似文献   

5.
哲学是人类思想文化的精华,哲学精神是人类精神的灵魂,是维系哲学存在的根本所在.正是由于哲学具有究根问底式的追寻精神、反思精神、怀疑和批判精神以及人生关怀精神,使哲学能够而且必须担负起为社会的发展和人的发展建构"精神家园"的神圣使命,从而也推动着哲学自身不断地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6.
作为启蒙时代产物的休谟哲学通过对人类知识起源的考察,提出不可知论的观点,休谟把因果关系看作心理习惯的产物,否定了因果关系的客观性和必然性.对宗教的起源和各种证明进行了批判性的考察.坚持情感主义道德观,他以批判的精神开创了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不可知论的哲学体系,对康德哲学和现代西方哲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其思想中的怀疑思维和批判精神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7.
后现代主义是当代流行的哲学思潮,而在其背后则是批判和怀疑的哲学精神,即自由的精神,正是这种精神推动着哲学向前发展,哲学无规则、无定论、无绝对真理,只有将我们每个人都具有的哲学精神从压抑的意识中“培育”出来,才能“生长”出我们自己的哲学.  相似文献   

8.
哲学是科学诞生和发展的基质,是文化的核心,“文化基因”则决定了科学的所有本质特征,因此,科学与哲学和文化是三位一体的,西方科学之所以能够持续地向前发展,与西方文化中的怀疑和批判传统,理性主义传统等是密不可分的。因此,我们要想在科学上赶超西方世界,就必须有意识有目的地加强西方文化,尤其是西方哲学的学习和熏陶,就必须首先具有对科学的怀疑和批判精神。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现行的基础教育制度中,没有建立起独立的哲学教育体系,这种教育战略上的偏差所导致的主要问题,在于混淆了知识与智慧.这种混淆使受教育者难以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与能力,缺乏怀疑与批判精神.这些问题积累到我国高校哲学教育和研究机构中,出现了长期以来影响教育与科研成果质量的种种顽疾:学问成了工匠式的个人作坊、隐形的抄袭、独断...  相似文献   

10.
怀疑论哲学和怀疑思想的历史形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哲学的思维无以解决理性的困惑时便产生怀疑。怀疑论哲学可划分为三种基本形态:具有怀疑论倾向的哲学(如智者学派和《老子》哲学)、极端的怀疑论哲学体系(如希腊罗马怀疑论和庄子怀疑论)和温和的怀疑论(如休谟哲学)。此外,还大量存在着并非是典型的怀疑论但具有怀疑思想的哲学家,这又分为:视怀疑为方法的哲学家(如笛卡尔)、视怀疑为武器的哲学家(如培尔等)和具有批判怀疑精神的哲学家(如培根和梁启超等)。  相似文献   

11.
怀疑和警觉是对社会的理性关照,是通向真理的必由之路,也是连接"五四"与当代人文知识者的精神血脉.在现代化的探索中,在鲁迅精神的影响下,陈映真的怀疑与警觉异常突出:其一,能够冷静反思与执着批判;其二,抱有启蒙的立场;其三,具备思想者气质和超前意识.但是,鲁迅的怀疑是生命哲学、存在论意义上的,而陈映真的怀疑则保持在经验层面上.  相似文献   

12.
作为启蒙时代产物的休谟哲学通过对人类知识起源的考察,提出不可知论的观点,休谟把因果关系看作心理习惯的产物,否定了因果关系的客观性和必然性.对宗教的起源扣各种证明进行了批判性的考察.坚持情感主义道德观,他以批判的精神开创了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不可知论的哲学体系,对康德哲学和现代西方哲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其思想中的怀疑思维和批判精神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13.
高等院校的哲学教育不可忽视其终极目标,哲学教育终极目标的实现呼唤着哲学教育改革必须以渗入哲学学理、传承哲学精神,提高理论思维能力为要义、契机和着眼点.这三者是哲学教育中不同视角和界面的精粹和钥匙,也是提高哲学教学水平,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理念和手段.在哲学教育中,了解和掌握哲学学理、哲学精神,培养理论思维能力与真正系统地了解掌握哲学知识和运用哲学原理的关系是一种"纲"、"目"关系.哲学学理与哲学精神、哲学本性之间及与培养思维能力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是一种蕴含与被蕴含、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实践性、开放性、批判性和人文性是其基本特征。紧紧抓住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时代特征,深刻领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精神,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改革的根本立足点。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改革的基本思路是:立足实践,关注当今时代和现实生活;秉承开放精神,加强对话和交流;提倡怀疑精神,注重批判与反思;彰显人文性,关注人的生存境遇。  相似文献   

15.
从批判的前提,批判的依据或尺度,批判的实质内容,批判的目的,批判的基本特性等层面,对批判概念作了初步的阐释。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批判和哲学的关系,认为,批判是哲学的本性,批判精神是哲学的本真精神;马克思主义哲学无疑是当代最具深度的批判性哲学。在今天,阐扬哲学主要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性和批判精神,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康德的教育学就是以哲学和教育学的内在关联为立足点,以实践哲学的基本内容来彰显教育学的本质.与其他教育学家不同的是,康德对"教育艺术"的内涵作出了奠基于判断力批判上的阐释,揭示了教育艺术中自由与强制的悖论,并最终指向天意教育中所蕴含的人的教育的终极旨归.康德的教育学思想和哲学思想本身所具有的互融互生品质,就表明康德的教育...  相似文献   

17.
费耶阿本德哲学的批判精神来源于三个方面1.哲学、科学哲学的批判传统;2.科学家的批判精神;3.对白人、非白人的生活方式的比较与反思。  相似文献   

18.
论哲学的批判与批判精神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哲学必须渗透或贯穿着一种批判意识和批判精神,这应是所有哲学都应具有的一个共同性特点,而哲学的批判不同于政治上的批判,哲学批判的本真底蕴是考察分析,这种考察分析是一种辩证的扬弃。哲学的批判具有观照视角上的总体性,批判向度上的多维性,深刻性和智慧性的特点,哲学的批判必须以一定的批判精神作支撑,哲学的批判精神是贯彻于哲学批判之中的灵魂,它象一种普照的光,指示着哲学批判的路标,哲学的批判既需要一定的科学精神作支撑,也需要一定的人精神作支撑。  相似文献   

19.
周斌 《学周刊C版》2011,(6):121-121
科学精神的培养对于高中生教育意义重大,其往往成为决定学生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针对这一点,本文重点探究了高中生物教学中.充分运用不同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学科精神的加强.培养学生求实精神、创新精神、怀疑和批判精神、团队精神.为生物教学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20.
教育哲学是教育学知识系统中的重要内容,其主旨是探讨与解答教育活动发生、发展的一般性、根本性问题,为教育理论建构提供理论基础。这决定了教育哲学研究的首要任务是阐释与揭示研究教育问题的思想方式,以便对当前教育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前提性反思。而常识中认定“批判”是教育哲学的研究旨趣,把教育哲学的性质论定是反思教育历史、批判教育现状(教育问题)的理论,这就需要辨析“批判”可否成为教育哲学研究的旨趣,理清批判对于教育哲学研究的意义,以切实把握教育哲学的研究旨趣和理论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