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以丙烯酰胺和一种疏水性的合成单体为主要原料,实现单体水溶液均相共聚,通过控制两种单体的反应比和单体溶液的浓度,得到了一种耐盐耐温的选择性堵水剂,用红外光谱法对其进行了表征,并对其耐温性和耐盐性能进行了考察。通过实验发现,该选择性堵水剂具有很好的耐温性和耐盐性。  相似文献   

2.
针对孤岛油田中二北Ng5热采单元,地层温度70℃,矿化度6000 mg/L,多轮次吞吐效果变差,水侵加剧,研制了一种新型耐温复合凝胶堵水体系。该堵剂以聚丙烯酰胺、落叶松栲胶为主剂,以甲醛为交联剂,加入少量促进剂、添加剂复合而成。根据中二北地区油藏条件,室内评价了新型耐温复合凝胶堵水体系的耐温性、耐盐性以及热稳定性。结果表明:新型耐温复合凝胶体系在70℃,体系成胶时间21天,成胶强度9 mPa·s,在220℃条件下,放置30天,体系粘度保留率大干93%。  相似文献   

3.
酚醛树脂结构中的酚羟基和亚甲基易氧化,导致耐热性能较差,酚羟基容易吸水,影响其耐介质性能。因其耐温性能较差,且成本也较高,影响了应用范围。在酚醛树脂中加入适量的耐温剂配制防砂剂,既能提高酚醛树脂的耐温性能又能相应降低防砂体系的成本。  相似文献   

4.
仇东旭 《内江科技》2014,(4):90+125-90,125
<正>近年来,国内外对疏水缔合聚丙烯酰胺研究较多,而对疏水缔合羟乙基纤维素的研究较少,试验表明疏水缔合羟乙基纤维素具有良好的溶液性质。本文简单介绍了疏水缔合羟乙基纤维素的研究进展。1引言疏水缔合羟乙基纤维素是一种纤维素衍生物,其具有良好的水溶性、耐盐性、无凝胶点、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和稳定的化学结构等优良特性。重要的是,它还具有疏水缔合聚合  相似文献   

5.
聚丙烯酸吸水树脂的反相悬浮聚合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环己烷为连续相,水为分散相,采用反相悬浮聚合法合成了聚丙烯酸高吸水性树脂,研究了碱用量,引发剂用量,交联剂用量及温度等反应条件对树脂物理状态和吸水性能的影响,制得吸水树脂最高可吸水850mL/g,吸0.9%NaCl溶液120mL/g。  相似文献   

6.
保水剂是一种利用强吸水性树脂制成的具有超高吸水保水能力的高分子聚合物,能迅速吸收和保持比自身质量高几百倍的水分,并且具有反复吸水功能,在农林业抗旱节水植物栽培中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7.
《科技风》2021,(8)
以丙烯酸(AA)为原料,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NMBA)为交联剂,过硫酸钾(KPS)为引发剂,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制备聚丙烯酸吸水树脂,研究了树脂的吸水与保水性能。结果表明,当中和度为65%,AA、NMBA和KPS用量分别为20%、0.04%和2%时,可以获得吸水性能良好的聚丙烯酸树脂;该树脂对去离子水的吸水倍率分别为501倍;在20#C下100min的保水率为88.7%,70#C下50min的保水率为81.5%。  相似文献   

8.
本文针对目前塔河油田水平井堵水现状,优选、评价了凝结聚硅体水平井堵剂,并开展了性能评价研究。凝结聚硅体属有机硅类,具有较强的耐温耐盐性。评价结果表明:凝结聚硅体适应塔河油田油藏条件,并具有较好的矿场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高吸水树脂介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概述高吸水性树脂的研究进展和应用,介绍了超强吸水剂的分类、合成方法,分析了高吸水树脂性能改进方向。  相似文献   

10.
酯化淀粉是一类重要的淀粉衍生物,淀粉经酯化后具有很多优点,如热塑性、成膜性、疏水性、热稳定性等,可广泛应用于食品、造纸、纺织、废水处理等行业,是一种环境友好型资源,具有良好开发前景和研究意义。文章从酯化淀粉的分类、性质及应用等方面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氯乙烯单体是生产聚氯乙烯树脂的主要原料,氯乙烯单体的纯度直接影响聚氯乙烯树脂的产品质量。本文结合实际生产情况,分析氯乙烯单体中杂质的来源,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2.
本实验以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过硫酸钾为引发剂,采用了高聚物合成中不允许使用的"爆聚"方法聚合,成功制备了具有吸水能力的聚丙烯酸钠树脂,并对其使用特点、不同介质对树脂吸水倍数的影响进行了测试。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制备的吸水性树脂虽有一定的缺陷,吸水倍数相对正常聚合时要低些,但却有聚合时间短,操作简单实用的优势,尤其聚合后的产物直接以凝胶状使用,有其独到的特征。  相似文献   

13.
有机硅改性丙烯酸树脂的制备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伟  杨慕杰 《科技通报》2004,20(4):320-323
有机硅改性丙烯酸树脂(硅丙树脂)的制备方法主要分为物理共混法和化学改性法.综述了近年来关于硅丙树脂制备方面的研究进展,并详细介绍了乙烯基大分子硅单体的制备过程以及硅丙树脂制备过程中乳化体系、单体种类和加料方式等因素对产品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张东荣 《内江科技》2003,24(3):39-39,42
该文研究一种新型的耐高温IPN堵剂,进行了堵剂耐高温的机理探讨,提出了利用高温交联剂使树脂与耐温型聚合物结合形成PN耐高温堵剂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文章研究了羟乙基纤维素基高吸水性材料的合成及其性能.以过硫酸钾-亚硫酸氧钠为引发荆,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采用溶液聚合法合成了聚丙烯酸/羟乙基纤维素吸水树脂.研究了交联剂、引发剂、羟乙基纤维素用量及丙烯酸中和度等因素对吸水树脂吸液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最佳反应条件是:羟乙基纤维素质量含量为8%,丙烯酸中和度为60%,交联剂和引发荆质量含量分别为0.2%和0.70%.高吸水性树脂吸蒸馏水和生理盐水分别为556倍和64倍.  相似文献   

16.
陈永浩  林伟民  曹敏 《内江科技》2011,32(6):34+74-34,74
聚合物微球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深部调堵技术。为考查YG型聚合物微球在中原油田高温高矿化度油藏中的性能,通过透射电镜显微照相、吸水膨胀实验和岩心驱替实验等对其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YG型聚合物微球粒径为50~200nm,体积微小,内核密度较大,可均匀分散在溶液中,与地层水表现出良好的配伍性;用文留油田回注污水配制的微球溶液在95℃条件下,10天吸水膨胀达40倍以上,具有较好的耐温抗盐性能和吸水膨胀性能。YG型聚合物微球注入中低渗透率岩心,呈现压力上升、微球运移、压力下降的波动过程,具有较好的注入性;对中高渗岩心,封堵能力较差,未溶胀时基本无封堵作用,但随溶胀时间的延长,封堵率逐步增加,10天后封堵率17.14%。YG型聚合物微球对中高渗透率地层应增大微球粒径或采取措施前预调剖工艺。  相似文献   

17.
超疏水性纳米界面材料的制备与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制备并研究了几种超疏水性纳米界面材料,具体包括(1)以多孔氧化铝为模板,通过一种新的模板挤压法制备了聚丙烯腈纳米纤维,该纤维表面在没有任何低表面能物质修饰时即具有超疏水性,与水的接触角可高达173.8°.(2)利用亲水性聚合物聚乙烯醇制备了具有超疏水性的表面,打破了传统上只有利用疏水材料才能得到超疏水性表面的局限性,扩大了制备材料的应用范围.研究表明,这种特殊的现象是由于聚乙烯醇分子在纳米结构表面发生重排,使得疏水基团向外,分子间氢键向内,从而导致整个体系的表面能降低引起的.(3)将聚丙烯腈纳米纤维通过典型的热解过程,得到了具有类石墨结构的纳米结构碳膜,该膜表面在广泛pH值范围内都具有超疏水的特征,在基因传输、无损失液体输送、微流体等方面具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4)利用喷涂-干燥技术制备了一种新型的同时具有超疏水及超亲油性的油水分离网膜.研究表明,网膜表面特殊的微米与纳米尺寸相结合的粗糙结构导致这种特殊的性质,该网膜具有很高的油水分离效率,具有极其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总结了疏水性的表征参数、影响因素、理论模型以及目前的研究热点.综述了昆虫体表疏水性的研究概况及目前疏水材料的制备方法.对昆虫体表疏水性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与疏水相关的仿生研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汤战宏 《内江科技》2010,30(1):75-75,77
表面的自由能越低,其疏水性越强由于表面能是材料的固有特征,具有最低表面能的光滑固体表面与水的接触角也不超过120°.纳米粉层表面不光滑,具有一定的粗糙度,正是这种粗糙度造成了表面的润湿滞后,这种滞后是一种静态滞后,当水滴克服这种静态摩阻并开始滑动后,表现为明显的滚动特征,未见水滴有粘滞现象浓度较高会在岩心表面吸附更多的纳米粒子,弥补了结构性缺陷,使表面疏水性比较稳定疏水纳米粒子吸附所构连了这种二级复合结构正是岩石表面产生超润湿性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20.
冯茜 《内江科技》2012,(11):135+74
针对胜利油田高89块沙四段油藏地层水矿化度较高、渗透率低、残余油饱和度高、水相渗透率低、注水压力高的特点,本文研究制备了以双聚醚表活剂JY-1为主剂的复合降压增注体系,评价了该体系的性能,结果表明:该体系具有良好的耐温耐盐性,超低的界面张力特性、良好的增溶油性能,可显著提高水相渗透率,降低残余油岩心注水压力35%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